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集合七篇

來源:才華庫 1.56W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工作計劃的開頭要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集合七篇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國小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裡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和中位數各自的統計意義、各自的特徵和適用範圍;進一步體會統計和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數字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排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資訊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資料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措施

1、 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2、加強教學的探索性和開放性,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與概率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課時安排:

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1、小數乘法(8課時)機動(1課時)

2、小數除法(13課時)機動(2課時)

3、觀察物體(3課時) 機動(2課時)

4、簡易方程(18)課時機動(2課時)

5、多邊形的面積 (12課時) 機動(2課時)

6、統計與可能性(5課時)機動1課時

7、數學廣角(3課時)機動1課時

8、總複習(4課時)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發展觀為指導,以複習課型模式研究,提高課堂效益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優生優培,中程生提高,困難生穩中求進;依綱據本,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強化薄弱環節;加強教情、學情研究,強化會考的研究,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促進九年級複習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

1、提高認識,全力以赴,進入衝刺狀態

首先,每位九年級教師要充分認識複習教學的重要性,增強“責任重於泰山,質量壓倒一切”的責任感,樹立“認真就是水平,負責就是能力”的觀念,發揚關鍵時刻衝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專心致志,真真正正進入衝刺狀態,苦戰100天,用成績說話,堅決奪取今年會考的全面勝利。

其次,全體教師要以畢業班工作的大局為重,服從安排,聽從指揮,不管是級部的安排,還是各備課組的佈置,都要紮紮實實貫徹執行,將落實進行到底。紀律嚴明,政令暢通,是工作勝利的保障。要徹底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的不良作風。

第三,全體教師要加大精誠合作的團隊意識,實實在在搞好團結。團結出力量,團結出成績。在九年級這個集體內堅決反對那種意氣用事,挑撥離間的行為。有意見、有矛盾當面說開,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有困難、有問題,大家齊幫助、共協商,形成一個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

2、周密計劃,科學安排

各學科現已完成教學進度,學期開始即轉入總複習階段。總體時間安排是3月上旬—4月中旬45天左右為第一輪複習,以課本知識的疏理、歸納、總結為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課外拓展為主,5月下旬—6月會考前,主要是整合昇華階段,訓練應試能力與技巧。

三輪複習的具體思路是

一輪複習本著全面、紮實、系統、靈活的指導思想,一是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把複習的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堅持補弱糾偏,重在一輪;堅持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複習效率;堅持面向全體,實現大面積豐收。二是落實“四個為主”,即以基礎知識的複習為主,以低中檔題目的訓練為主,以學科內綜合為主,以小綜合訓練為主。三是處理好“三個關係”,即:基礎和能力的關係(強化基礎,提升能力),揚長與補弱的關係,複習知識與做題的關係(做題的目的.是回扣知識提升能力)。四是確保兩項常規的落實,即教師的教學常規和學生學習常規的落實。

二輪複習本著“鞏固、完善、綜合、提高”的指導思想,採取“專題複習加綜合訓練”的複習模式,突出“五個強化”,即①強化時間觀念;②強化研究:重點研究“兩綱”(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兩題”(綜合題和能力題)、“兩課”(複習課和講評課)、“兩生”(優生和困難生)、“兩法”(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兩情”(教情和學情);③強化訓練:立足“三個講好”,增強“五個針對性”。“三個講好”:講好專題、講好試卷、講好練習;五個針對性:針對目標生講、針對會考新模式指向講、針對二輪複習能力要求講、針對反饋的問題講、針對典型題目講;④強化應試技巧與規範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識性丟分;⑤強化學生心理調控,加強心理輔導,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複習,以必勝的信念參加會考。

三輪複習以“回扣、模擬、完善、調整”為指導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綱化、回扣基礎系統化、回扣形式習題化、回扣時間具體化;抓模擬做到“四性要求”,即試題體現基礎性,考試體現模擬性,答題體現規範性,講解體現系統性。逐步達到完善知識體系,適應考試要求、調整教與學的方向、昇華應試技能的目的。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通過提供充分的條件,為幼兒設計多種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和了解數與數的相互聯絡,從而讓幼兒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前班數學教育的主要有分類,排序和對應等數學基礎知識,10以內數的意義,學習4以內的加減、有關的幾何形體和事物的時間、空間關係的粗淺知識,以及簡單的測量活動等。

二、教學目的要求

1、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區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關係,通過自己的操作並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數的意義及數字的相互聯絡,並能準確的進行加減運算。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多種能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能理解數字的意義並能準確計算10以內加減法。

2、能對周圍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為今後的學習打基礎。

四、學生基本情況

分析由於環境、教育條件和遺傳因素的影響,幼兒在身心發展上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同的幼兒逐漸表現出興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這就形成了兒童的個性差異。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個性差異,,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因材施教的發展幼兒的能力,帶領幼兒認真開展數學活動,使每個孩子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從上學期成績分析看, 成績較理想但還需繼續努力,本學期要因材施教,分別對待。對於自己認為聰明得很,平時懶讀、懶寫、懶做題,成績也不會好到哪兒去的學生,可以引導多自學,自己悟出道理,小組展開討論,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會更有效。對於基礎很差、幹勁更差,上課不遵守紀律,作業叮囑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學,更要認真對待,發現他們思想、學習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與家長聯絡溝通,與優生結對子,力爭使他們成為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三班共有學生38名,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掌握基礎知識比較牢固,學習目的明確,上課專心聽講,遇到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有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但也有小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上課聽到的知識,課後又不會運用,作業的正確率低,個別學生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在本學期的數學課上,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善於思考,樂於思考,不怕錯誤,具有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快樂學數學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包括萬以上數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能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及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能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能結合實際進行估算;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24時計時法;認識直線、線段、射線,瞭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的位置關係,會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能通過例項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本冊教材通過優化單元知識結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乘除法的口算、筆算、估算有機結合在一起,便於學生理解計算策略的多樣性;通過解決問題學習新知識,體現知識的生成性,在學習“平行與相交”中,由“怎樣畫設計圖”問題引入,通過探索實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倡導多樣化的教與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知識。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能認、讀、寫小數,能比較小數的大小,並能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瞭解十進位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對較大的數進行估計。

2、在現實的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及兩、三位數除一兩位數的除法;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斯則混合式題;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複雜的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在探索、交流的過程中,瞭解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樣的。

3、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瞭解他們之間的關係;知道24時計時法。

4、結合例項瞭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直線相交確定一個點;區分直線、線段和射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及點到直線的距離;瞭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關係,會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能綜合運用平等與相交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5、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6、通過例項,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初步用數和形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7、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在探索、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自己思考的大致過程和結果,積累與同伴合作的經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 教學措施:

1、在活動情景中發現大數的過程,能用大數表示具體的事物,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

2、經歷探索兩位數乘除兩、三位數計算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結合具體情景,在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在探索平行與相交的過程中,提高初步的觀察、想象和動手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5、通過實驗,初步體會統計的工具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6、 課前做好備課工作,不但備教材,還認真備學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動學習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工作、

7、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吃不飽”的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可以做一些有難度的題。

8、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將計算融於解決問題的情境當中,讓數學知識變得有味,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多列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比如:買東西和賣東西的例子,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算賬,但出現在課本上時就不知道如何處理了。

9、補差內容:有些內容是難點,但教材中安排的習題與課時明顯不足,在課後要及時反饋,讓學生多做相應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達到預測的目標。培養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10、在課堂上多下功夫,練習有層次性,課後個別輔導,利用自習課集中輔導,班內建立優幫差小組,努力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有提高。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執教的班級是二年級一班,共有19名學生,男生6名,女生13名。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學習後,課堂常規、行為習慣、基本知識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都經過了一定的訓練,但由於我們是新成立的班級,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來自東勝區和伊旗四小的孩子,書寫規範,課堂常規良好。來自村小和礦區國小的孩子各方面都顯得弱一些。其中有三個孩子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有兩個男生,上課時小動作特別多,注意力很難集中,還有四五個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書寫極不規範。大部分學生對一年級學習的計算很不熟練,計算的速度很慢。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一方面要注意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要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資料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

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法滲透。教師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聯絡起來。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鬆,覺得紮實。

8、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上一學期學生學習情況(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能力發展)和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問題: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均分為86分,總體來看,成績較好。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但個別學生連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在學習能力上,一些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在學習態度上,絕大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概念、法則、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本章通過具體例項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瞭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應用;通過具體例項滲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式的內在聯絡.最後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和應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過具體例項分析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之間的關係揭示分解因式的實質,最後學習分解因式的幾種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過分數的有關性質的回顧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質和運演算法則,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分式的化簡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第四章《相似圖形》本章通過對兩條線段的比和成比例線段等概念的學習,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邊形的性質與識別方法.第五章《資料的收集與處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與運用.第六章《證明》本章主要內容是命題的相關概念、分類及應用.

重點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應用.

(2)掌握分解因式的兩種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4)成比例線段的概念及應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

(5)調查方法的應用.

(6)命題的推理論證.

難點

(1)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和熟練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2)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的靈活運用.

(3)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和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4)靈活運用比例線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識能力的培養.

(5)幾個概念的理解、區別和應用.

(6)命題的推理論證.

三、為了達到本學期教學目的要求將採取的具體措施是什麼?教學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學習課堂氛圍,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四、本學期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週——————第三週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不

第四周——————第五週 第二章《分解因式》分解因式

第五週——————第八週 第三章《分式》分式

第九周 期中複習與考試

第十—————第十三週 第四章《相似圖形》線段的比

第十四—————第十五週 第五章《資料的收集與處理》每週幹家務活的時間

第十六週——————第十八週 第六章《證明一》你能肯定嗎

第十九周——————第二十週 期末複習

第二十一週: 期末考試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

上學期重新編班。經過近一個學期的磨合,對大部分學生已比較熟悉。從現有情況看,本人所任教的五年級(4)班優等生偏少,女生後進生的面偏大。班級中有6名左右的學生,數學學習難度較大,有4名學生數學學習難度很大。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討能力不高。有8名左右的學生基礎知識差, 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並輔導。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編排了七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領域教學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在“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在“統計與概率”領域教學眾數和複式折線統計圖。在“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來教學,還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聯絡上述幾個領域的教學內容編排3次實踐活動,教學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材還編排了一些“你知道嗎”,介紹數學背景知識。編排一些思考題,作為彈性的教學內容。

教材編寫時,考慮了高年級數學教學的知識量比中年級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意識比中年級強。教材適當調整了編寫體例,設定了例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整理與練習等欄目與版塊。

與浙江省老教材相比,增加了圖形的變換、統計、數學廣角等內容,容量明顯偏大。

三、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①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③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④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以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⑤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⑦通過豐富的例項,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資料的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資料的不同特徵。

⑧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資料。

(2)基本技能:

①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以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學數學。

②形成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樹立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③引導反思促進情感態度的發展。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反思當天的學習活動,適時教育學生要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習上要實事求是,並以肯定的方式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④創造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學以致用,體會數學就在身邊,藉以激發和保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四、教學措施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5)訓練學生獨立學習、研究,獲取知識的能力。

(6)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7)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8)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10)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上,建立教學的問題情境,屬於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附:教學進度

一、圖形的變換(4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6課時)

1、因數和倍數………………………………………………… 2課時左右

2、2、5、3的倍數的特徵……………………………………3課時左右

3、質數和合數 ………………………………………………1課時左右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12課時)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2課時左右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2課時左右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7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粉刷圍牆……………………………………………………… 1課時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

1、分數的意義………………………………………………… 4課時左右

2、真分數和假分數…………………………………………… 3課時左右

3、分數的基本性質…………………………………………… 2課時左右

4、約分………………………………………………………… 4課時左右

5、通分………………………………………………………… 4課時左右

6、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 1課時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7課時)

1、同分母分數加、減…………………………………………… 2課時

2、異分母分數加、減…………………………………………… 3課時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課時左右

六、統計(3課時)

打電……………………………………………………………… 1課時

七、數學廣角(2課時)

八、總複習(4課時)

說明:本學期教學時間偏短,教材容量大,完成教學任務有較大困難。按照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增加時間加以“補充”,學生的“雙基”很難落實。要妥善處理好以上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