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下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

來源:才華庫 2.14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好的工作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數學下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數學下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

高一數學下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教務處、科研處、年級組的學期工作計劃,有創造性的開展數學備課組活動,力爭把高一數學備課組建立成為優秀備課組。

二、工作措施

1.抓好每週量詞(週一、四)備課組活動

①遵守辦公制度。

②活動定點、定時。

③活動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形式多樣。

④確定主備人,提前準備好教學案的編寫,活動是集體討論,取長補短,形成定案。每個教師要有二次備課記錄。

2.嚴格聽評課制度

①每個老教師每週至少聽1節課,新教師至少2節。

②每週推出一節公開課、示範課或觀摩課,上課老師要有教案。

③每週評課是要確定主評人,主評人要寫好書面材料。

3.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①組織學習新考試大綱、新課標。

②研究大學聯考動態。

③理論學習。

④期末每人撰寫一篇論文

4.進一步落實青藍工程

①新教師力爭先聽課後上課;

②老教師多指導徒弟的課;

③4月末5月初組內先評,然後申報到教處、科研處驗收。

5.加強提優補差工作,組建邊緣生補習班;

6.制定目標、明確分工

①本學期目標:期會考試全縣第一,期末考試全市領先。

②教學案編寫任務分工。

③單元過關檢測的編寫。

7.狠抓學生的作業、練習的質量。

①統一作業本,統一寫上姓名。

②嚴格作業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③學生練習的二次批改。

④錯題集的使用與檢查。

8.高一數學備課組的網頁建設與使用。

高一數學下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2

本學期,我校進入了建校以來最關鍵的年頭。我校能否真正成為一所區內一流、市內知名的四星級高中。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而教學質量的提升關鍵在課堂。因此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緊扣我校的工作目標,結合我校具體情況,準確把握新課程的要求,合理有序地安排課程,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真正做到消滅無效教學,落實有效教學,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就我組全體教師的具體工作計劃制訂如下:

(一)集體備課安排與要求:

我組共有教師9人,其中35週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有4人。由於有一名教師負責整體稽核,對其餘的八人按照“老帶新”的原則,平均分成四組,充分利用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年輕教師的新視野和資訊科技進行導學案的編制。兩組負責導學案,兩組負責午練、周練,月測試卷由每組教師輪流出,備課組長負責把關。提前一週備課,每週二下午全組教師在辦公室集中研討,教師無遲到早退、缺席、並要積極準備發言,力求發揮集體智慧。主要是對上一週的教學進度、教學得與失進行總結,對下一週的教學內容、課標要求、課時分佈、例題選講,作業佈置進行研討。

(二)午練安排與要求:

每天中午12:15——12:45進行當堂訓練,內容以教學進度最慢者的教學內容為主,兼顧前兩三天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決定題量,基本控制在6至8題,但必須有一道解答題,當天批改,當天反饋,及時補救。

(三)周練安排與要求:

一週一份練習,週五放學由學生帶回,週日交回檢查並反饋。內容形同單元過關練習,滾動進行。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四道解答題。

(四)過程檢測安排與要求

每學期期中前過半、期中後過半各一次,具體時間、試卷由學校教務處決定,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六道解答題,分值為160分。內容為近四至六週的所學內容,儘量能反映近期學生平時練習中的易錯知識點及重難點知識。

(五)教研安排與要求:

行政每週聽三節課,備課組長每週聽兩節課,其餘每位教師每週聽一節課。雙週週二下午有一位教師開設一節校級公開課,其餘教師聽課,課後及時積極互評到位,評價要實事求是,不能只撿好的說。單週週二下午部分教師參加區、市組織的教學研討,回來後積極傳達研討的內容和精神。

高一數學下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為中心,以學生課後訓練為重點,以加強優化課堂教學為手段,努力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抓好基礎知識教學,著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全面提高數學成績,為下學期的成人大學聯考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本學期學習三角函式和平面向量這兩章內容。按照讓學生知書中基本內容、讓學生會練書中的練習題、讓學生能獨立做作業題、讓基礎好點的能做章後總複習題的學習目標要求,以每週四節課教學進度,在期會考試前學習完三角函式,期會考試之後學習了平面向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豐富學生的數學思想。

(二)情感目標

(1)加強高中數學知識與國中知識的聯絡,注意知識的連貫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過數學建模,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3)教學中加強知識形成的探究,讓學生體驗獲得數學規律的艱辛和樂趣,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趣味性,感受學習中的'成功樂趣。

(4)加強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願景,採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和學習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努力學習,提高成績。

(5)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興趣,積累和發展他們的數學情感,積極訓練,發展思維能力。

(三)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記憶能力。

(1)通過定義、命題的總體結構教學,揭示其本質特點和相互關係,培養對數學本質問題的背景事實及具體資料的記憶。

(2)通過揭示三角函式有關概念、公式和圖形的對應關係,培養記憶能力。

2、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1)通過三角、向量等題型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2)加強對概念、公式、法則的明確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3)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正確、迅速與合理、靈活的運算能力,促使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1)利用數形結合,加強知識間的連通和邏輯關係的認識,加深知識的理解。

(2加強習題練習,提高對書本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具體措施

1、期會考前上好三角函式,期會考後完成好平面向量。

2、抓好數學補差,培優活動。

3、立足於教材。

4、要求學生完成課後練習及每一章課後習課。

5、還繼續學習了《課堂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努力學習多媒體課件的製作。

6、繼續認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經常聽課交流,認真評課,共同商討教材等。

7、課外活動課的時間,培優補差,抓好課後輔導,提高學生成績。時間定於週三、週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