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護理工作計劃四篇

來源:才華庫 5.09K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寫工作計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理工作計劃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護理工作計劃四篇

護理工作計劃 篇1

一、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1.強化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定期組織護士授課,實行輪流主講,進行規章制度及專業的培訓。如遇特殊疑難情況,可通過請醫生授課等形式更新知識和技能。互相學習促進,並作記錄。

2.重點加強對護士的考核,強化學習意識,護理部工作計劃以強化"三基"護理知識及專科技能訓練為主,由高年資的護士輪流出題,增加考核力度,講究實效,不流於形式,進行排名次,成績納入個人檔案,作為個人考評的客觀依據,相互競爭,直至達標。

3.做好聘用護士的輪轉工作,使年輕護理人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多學科知識和能力。

4.隨著護理水平與醫療技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有計劃的選送部分護士外出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優化護理隊伍。不斷的更新護理知識。

二、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的重點,安全工作長抓不懈

1.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對新調入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待、重點跟班。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減少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隱患,保障病人就醫安全。

2.病人的環節監控: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病人、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

3.時間的環節監控:節假日、雙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勞時間、交接班時均要加強監督和管理。

4.護理操作的環節監控:輸液、輸血、注射、各種過敏試驗等。雖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發生問題,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作為護理管理中監控的重點之重點。

5.護理部不定期的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檢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自身及科室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發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訓,提出防範與改進措施。對同樣問題反覆出現的科室及個人,追究相關責任,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

三、轉變護理觀念,提高服務質量

護理部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增強工作責任心。培養護理人員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把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訊號,把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加強主動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在進一步規範護理操作的基礎上,提高護患溝通技能,從而促使護理質量提高,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

護理工作計劃 篇2

20xx年,我科按照衛生部“建立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的要求,結合20xx年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標護理實施方案,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標準、護理制度標準和護理技術

一、加強各級人員的素質培訓,不斷提高各級人員的綜合素質,重視護患溝通技巧和技能,特別是加強護士思想素質和專業綜合素質的培訓,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認真落實護理部質控委員會、護士長、科室質控人員三級管理制度,將服務理念貫徹到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做到責任到人,落實到崗,努力提高基礎素質、環節素質、終端素質。

二、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優質護理服務實施方案和考核標準。強調人性化護理服務,落實護士對患者的責任,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科室每月調查一次住院患者滿意度,召開工休座談會,每月調查各病房患者滿意度。

三、執行護理質量檢查標準,特別是護理服務流程和崗位標準。

四、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樹立質量“三級預防”的觀點,認真執行各項護理管理制度;應實行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機制,加強護理缺陷管理,嚴格執行“三查八對”,防止護理併發症、護理糾紛和差錯。

五、繼續承擔高、中學護理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認真做好實踐教學,實行雙向考核,指導護生應用護理程式開展工作。

六、加強節假日和週末護理質量檢查。提高節假日和夜班護理工作質量。加大平時不定期全面抽查的力度,注意理論與患者實際情況的吻合,杜絕弄虛作假。

七、認真執行《護士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測規範》、《消毒技術規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職業暴露防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做好防護工作,防止醫院感染。

八、考核時間和方式: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結合。定期考核:護士長和質控人員每月隨機檢查護士的工作情況,檢查病歷質量

護理工作計劃 篇3

為了全面加強本科臨床護理工作,深化專業內涵,拓展服務領域,促進優質護理服務可持續發展,以期達到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優質的護理服務。遵循“以護理服務為主,發展特色專科”的工作方針,以加強護士隊伍素質建設為核心,以抓專科、重培訓為重點,為患者提供安全、專業、全程優質護理服務,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特制訂20xx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確保護理安全

1.全民參與,人人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2.科內成立護理質控小組,熟悉和掌握質量考評標準,各項工作月初由護士長制訂質控計劃,各質控員按計劃進行自查,做到人人蔘與質控,月末由護士長組織召開科內質量安全管理會議,各質控員彙報檢查結果,按標準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記錄,總結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切實做到持續改進。

3.進一步規範護理檔案書寫,定期檢查,發現記錄缺陷及時指正,組織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4.每月對護理安全隱患、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進行原因分析,從中吸取教訓,提出防範與改進措施。

5.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發生。

6.對科室硬體設施常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裝置效能完好。

7.定期抽查護理人員對危急值的.流程、範圍掌握情況,全面提高護士的病情觀察能力。

8.重視醫療護理安全教育,每月由護士長組織學習血透室安全教育知識,時刻敲警鐘。

9.嚴格要求醫療護理人員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操作流程,落實各崗位職責,逐步使各項工作制度化、職責明確化、技術規範化、並建立起長效機制,確保醫療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10、積極上報科內發生的不良事件,對不良事件科內要進行分析,評價,提出防範措施,以利今後工作。

二.注重品牌塑造,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護理實效

1.護士禮儀培訓:全面號召科室人員“內練硬功,外塑形象”,打造護士美

好專業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學習儀表規範,進一步規範全科護士的語言、服務、行為舉止。

2.“無縫護理”進一步規範:本著以“患者需求為中心,以患者滿意為目標”的指導思想,全面做好病人入院、住院、出院各個環節的管理,細化護理服務內容,提升主動服務意識,為患者提供連續的、全程的、人性化的無縫護理服務。

3.加強患者的健康宣教,針對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採取不同的宣教方式。4.每月由專人組織召開工休座談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並徵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有效改善血透室的就診環境及工作作風,瞭解患者的病情動態,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5.拓展服務內涵:根據病人需求,提供個性化、連續性護理服務,給病人提供更多疾病預防、飲食調控、心理護理等方面的指導,使我們的護理工作由院內延伸到院外。注重與病人的溝通交流,關注病人病情變化、感知需求、心理反應、社會支援等,讓病人體會到周到、細緻、全面的護理服務。

三、加強院內感染管理,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1、每月定期監測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質量,每季度定期監測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內毒素。每週檢測透析用水的硬度、餘氯。所有監測結果均做好記錄,季末由主任組織召開院感工作會議,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持續改進措施。減少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保證患者的安全。

2、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護士長定期進行規範的培訓,並使其轉換成一種意識,杜絕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

3、加強醫療垃圾廢物的管理,嚴格遵照醫療垃圾廢物管理條例對醫療垃圾廢物進行分類、毀形及轉運。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院內感染,透析病人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執行率100%,一人一床一用一更換執行率100%。

5、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保持水處理、配液間、治療室、透析室的清潔,每日按時消毒,做好水機、透析機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保養工作。消毒液按規定配製使用,保證消毒液的配製要按需、按量、按濃度配製,做到專用試紙天天檢測濃度。

6、對所有的透析患者按規範要求定期進行乙型肝炎、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關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感控科。

四、防範護理風險,保障護理安全

1、落實護理質量管理制度,如三查八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認真履行各班工作職責,做好五交接班:即床頭交接、口頭交接、書面交接、重點交接、各類物品的交接。

2、履行護理質量管理職能,認真執行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每月對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的原因進行分析,以院內、外護理差錯為例項進行討論吸取教訓,提出防範與改進措施。對同樣問題反覆出現的個人,追究個人的有關責任,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強調二次核對的執行到位,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認真落實患者識別制度,規範床頭卡安全標示。

4、規範護理文書書寫,定期進行護理記錄分析,減少安全隱患。

5、加強重點病人管理:如危重病人、高危病人、壓瘡預防、特殊用藥、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現存和潛在風險的評估等,對各類風險評估,做為交接班時討論的重點,引起各班的重視。

6、加強重點環節風險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合理排班,減少交接班的頻次,減少工作中的漏洞,同時注意培養護士的慎獨精神。

7、完善護理緊急風險預案,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8、加強醫護溝通,全面瞭解病情,提供病情動態資訊,及時糾正提醒醫生工作中的失誤及不足。

五、加強專科內涵建設,提高專科護理質量

1.重視每月的業務學習、護理查房。充分發揮專科護士的作用,每月舉行一次專科知識講座。

2.簡化晨間集體交班,強化床頭交班內容。利用床頭交接班時間,護士長及資深護士對一級護理及危重症病人所存在的護理問題進行床旁專科理論知識講解,並採取有效干預措施。

3.組織護士分階段學習《應急預案》、《操作技能》、《疾病護理常規》以及《護士條例》、《分級護理》、《護理質量考評標準》等,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考核、有評價。

4.加強急救技能的培訓與考核,熟練掌握急救藥品及儀器的使用。

六、加強人才管理,合理使用人力資源

1.實行彈性排班,根據科室病人病情及實際工作量合理使用人力資源,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2.根據護理人員的職稱、資歷,實行責任護士分層負責制,如新老搭配。

3.充分發揮科室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行專科護士及護理技術教員的培養並根據不同特點安排、分配相應的管理工作,培養多元化、多層次結構的護理人才。

七.教學科研

1.指定具有護師職稱的護士負責實習生的帶教,定期召開實習生及帶教老師會議,聽取老師及實習生的意見,提高帶教質量。

2.不定期檢查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責任心,瞭解實習計劃的完成情況。

3.每屆實習生實習結束前,組織進行一次科室優秀老師的評選活動。

4.加強帶教老師授課能力的培養,創造教學機會,鼓勵外出學習、進修、深造。

5.增強科研意識,鼓勵護士撰寫護理論文,力爭20xx年發表論文1-2篇。

八、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將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有機結合,工作中體現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原則,打破大鍋飯制度,拉開獎金差距,最大限度激發每位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1.對有創新服務舉措的護士,給於加分獎勵。

2.多種內容作為護士評優、獎勵的條件:如院級考核、基礎護理量的落實情況、是否收到病人表揚信、有無論文發表等等。

3.對科室有特殊貢獻的護士給以績效加分獎勵

護理工作計劃 篇4

一、突出專科特色,打造護理品牌。

護理作為專業技術行業,應在機會與挑戰中找準合適的位置,走專業建設之路是骨科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內重點培養2名責任護理對病人進行功能鍛鍊指導工作。進一步完善功能鍛鍊指導的手段和方法,採取多樣形式的宣教,務求達到效果。準備在XX年制定骨科常見病功能鍛鍊,配以彩色圖畫,製作成冊,讓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鍛鍊的意義和方法。

二、抓好質量管理。

1、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設定工作重點,堅持把以病人為中的人文護理理念融入實際具體的工作細節。

2、使規範化護理質量標準落到實處,滲透、貫穿、落實到每個護理全程工作中去,使護理質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從病人的角度評價護理質量,把病人的滿意度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讓患者真正從質量管理中得到實惠。

三、進行規範化培訓。

1、配合護理部,建立護理規範化培訓。不同年資、能力的護理進行不同的培訓,讓大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持續抓好專科知識的培訓,提高護理專業素質,採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如:護理業務查房、床邊演示,完善業務查房的形式。讓有經驗的老護理為新護理講課,傳授護理經驗。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3、每天進行床邊護理業務查房,每月進行二次業務學習,每月進行一次護理操作示範和考核,每月進行一次教學查房。

4、鼓勵各位護理參加院內、外的培訓,交流經驗,學習新技術、新知識。

四、整理好護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護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我們在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導護理進行日常工作。計劃在本科現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礎上,細化每個環節,真正做到符合臨床工作實際、切實可行。

2、有效的護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備工作,我們將完善入院、體位、治療、特殊注意事項、專科康復的告知。

五、切實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1、完成護理觀念上的轉變,把過去的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服務。提高護理的禮儀與素養,創自己的護理。

2、把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具體到護理行為的每一細節。

建立從入院到出院每一個工作環節的標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