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總結4篇

來源:才華庫 2.9W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育總結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育總結4篇

教師教育總結 篇1

幸福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都是好的,是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長久的喜悅,並希望能夠一直保持的心理情緒。那麼,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怎樣的環境才算的上是一個幸福的校園?怎樣的教學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呢?

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古文中二字連用,謂祈望得福。幸福的定義,追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觀點。然而,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著一種自身的幸福觀,更要有著對教育的幸福思考。記憶中,人們最初的教育幸福就是能夠看得到幾本書,認得了幾個字,之後就是考取功名,尋求社會的自我價值和滿足感......當下的教育,如何在學校播下幸福的種子,開出一朵朵燦爛的花朵,鄭州市二七區幸福路國小把多彩“幸福教育”作為辦學特色,營造幸福的氛圍,建立了一個“幸福的搖籃”。

全體的快樂為幸福,校園環境是滿足全體幸福心理的外在支撐。

剛走進幸福路國小,“幸福三風一訓牆”、“幸福榮譽牆”、“幸福導航牆”、“幸福藝術長廊”等一系列的校園文化風景線映入所有師生的眼裡,整個校園除了上課時安靜外,一到課間就從四面八方傳來了歡聲笑語,陽光中跑著的大個子、小身體,一個個歡騰雀躍,也讓老師們的心跟著活動了起來,滿溢著陽光般的幸福甜蜜。

個人的快樂為幸福,一個人只有主動去找尋幸福,才能得到它。

怎樣才能激起教師的主動性,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和成就於自我認知的狀態,這是一門大學問,更是教育事業中人類所思考的大問題。德國的哲學家費爾巴哈說過:“人活著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使自己幸福”。我當學生的時候,一直認為知道了新的知識,回答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才覺得是一個幸福的人。到了如今,做了一名教師,努力的去探索學生的心理,給予他們新的知識,體會了勞累後的成果,這又是一種幸福。幸福不需要大張旗鼓,不需要驚天動地,只要教師和學生的心理,一步步的走近,一路的扶持與鼓勵,那才是他們在我身上得到知識的快樂,也是給予我成長進步的開心。

精神的快樂為幸福,營造書香校園,體會文化的幸福。

一首首古詩悅耳的傳遍整個校園的天空,老師們、學生們每週背誦一首古詩,瞭解詩人的生平背景,體悟古人的生活心境,整個校園裡都是濃濃的傳統味,那該是有多美。作為一個精神獨立的人,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課本里的知識,更是一個個偉大的人格,幼小的情感需要在生活中得以培養,又會在生活中淋漓的展現。所以,學生的情感陶冶,需要每一位教師,在他們春天的土地上播撒一顆幸福的種子,並護它茁壯成長。

然而,我是一名特教老師,面對的是特殊的群體。

有人驚訝:天天面對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幸福?有人懷疑:年紀輕輕,你能堅持多長的時間啊?我想,在特教中的幸福,不是外人看到的那般模樣,它是真的幸福,像一顆太陽,為我們灑下了一縷陽光。

幸福是內心的一種狀態。班中孩子並不多,每天看著他們開心、玩鬧和各種淘氣的小動作,這種教育的幸福就會洋溢著一種純粹和美好。那是一個個獨有的小宇宙,上帝選擇了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方式,也就給了他們擁有同等幸福的權利。老師和學生互相信任,共同努力,那是一種發自靈魂的成就,誰還會怪他們,誰還能不理解他們呢?

能早點明白幸福的教育該多好。

不論是普校,亦或是特校,在一個幸福的大環境下,只有幸福的老師,才能拿出一顆顆幸福的種子,播撒出學生幸福的人生。

教師教育總結 篇2

對於一位有著20xx年教齡的我來說,在盤點自己這一年的教師生涯時,居然寫出以“學著做老師”為標題的文字,如果是在十年前,我一定會覺得自己不可思議。但是,如今,已有20xx年教齡的我,卻愈來愈清醒的認識到,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快,學生的思想變得越來越複雜,因此,在教育中,我經常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種種變化,總使我覺得自己就像一位新老師一樣一一不,甚至連新老師都不如!新老師畢竟年輕,與學生沒有代溝,師生關係融洽,教育自然就輕鬆起來。而我,對學生的世界瞭解得越來越少,與學生的共同語言也越來越少,在與學生有代溝的前提下,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中,師生共同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呢?無他,唯有倒空自己心中那些所謂的經驗,把自己當成一個嶄新的人,不斷的學習一一用不同的途徑學習,向不同的人學習,學著做老師。

以前總覺得,只有自己優秀了,學生才會喜歡自己,所以會拼命的向學生展示自己身上的優點,掩蓋自己的缺點。但是,一旦學生把你當成了近乎完美的神仙,那麼,總有一天,他會對你感到失望,因為,你不可能事事優秀,更不可能永遠優秀。

半路接了一個班級,作為“後孃”,自然會遭到學生的牴觸。一名學生曾經當面告訴我他們的“親孃”是怎樣與他們相處的,要求我也用“親孃”那樣的方式和他們相處。我很坦誠的告訴學生,我做不到,並一一詳細的向他解釋原因一一“親孃”年輕、單身,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從白天到晚上一直陪著他們。但是我有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所以我只能在上班時間陪伴他們,下班時間陪伴我的母親和孩子;“親孃”精通電腦,可以陪他們一起玩大型遊戲,而我年近四十,對遊戲一竅不通……解釋完之後,我又告訴他,這世界上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表達愛的方式。雖然我和“親孃”愛你們的方式不同,但是愛你們的那顆心是完全一樣的。每一種愛,都是值得接受和珍惜的。

起初,他是極為不滿的,每次見了我都極為冷淡。我總是付諸一笑,因為,我知道,要想融化一塊堅冰,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溫度是不行的。我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比如,經常給大家灌一些心靈雞湯,找個別同學單獨談心,班裡感冒發燒的同學增多時買來加溼器在教室裡薰醋……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有一次我在學校吃過飯回辦公室,恰好遇到我們班學生排著路隊去餐廳吃飯,他走在隊首。看到我,他大老遠的就向我微笑,並用力的揮動右手。那一刻,我心裡一陣狂喜,彷彿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回到辦公室之後,我心中依然充滿了溫暖和幸福。我特別想把自己的這種感覺與他分享。於是,我找了一張便箋,給他寫了一封簡訊:當我看到你高高揮動的手臂時,我心中是那麼的幸福和驚喜!今天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如此在乎你。謝謝你用自己的一揮,成就了我今天這個日子中最溫暖的一抹顏色!

看到這封簡訊,他先是吃驚,似乎想不到我會給他寫信,繼爾臉上出現了一縷害羞的笑,原來,他並不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原來,他笑起來,也如此充滿溫情。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就明白“表揚用喇叭,批評打電話”的道理,也經常在班裡表揚同學。但是,我表揚的大多是一群人,表揚的內容也太寬泛,不具體。比如,我總是說:“今天咱班大部分同學的作業寫得都很好,值得表揚!”現在我才明白,如此寬泛的表演,其實並沒有什麼效果。

於是,我開始嘗試表揚一個人。每次吃過飯後,都是心玥同學第一個到班學習,於是,我大力表揚了她的勤奮,著重表揚她作為組長帶動了整組的學習,表揚在她的帶動下,他們全組學習起來都格外的投入和專注,並告訴同學們,最有意義的事並不是自己進步,而是感染一些人,帶動一些人,讓別人因你的正能量而受益。

在這之前,他們組上課發言是最不積極的,有好幾次課堂積分都是零分。但是,在表揚過之後的第二天,我的語文課上,第一個小組搶答的問題,他們組六名成員全體起立搶答, 接下來又有三名學生舉手回答問題,創下了本學期小組積分最高的紀錄。由此看來,表揚個人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

我們班有一個週末早讀群,一些勤奮的孩子每個週末早上都在群裡早讀。以前我也表揚,卻總是表揚大多數。現在,我會表揚每個週末第一個起床早讀的同學,比如12月30日早上6點23分,禹英姿同學第一個開始早讀;12月31日,胡俊迪同學5點半就開始早讀;1月1日,常巨集揚同學6點半開始早讀,讓同學們為他們的勤奮和堅持而鼓掌。這樣表揚之後,同學們早讀開始的時間明顯提前了。

以前做老師,對學生也是全心全意的付出,但一旦被學生傷害,心裡就會覺得萬分委屈,甚至想放棄那名學生,把他當空氣。現在我才明白,作為一名老師,如果始終把自己放在心中,就會不自覺的無限誇大自己所受的委屈,生活自然不會幸福。只有忘掉自我,才能得到快樂。

班裡一名男生,性格暴躁,動不動就出手傷人。為此,我沒少批評他,我們倆的關係也日漸惡化。每次因為作業不合格我耐心的給他講解時,他總是扭著頭,眼睛望向別處,一臉的不屑。有一次我問他想不想考上重點高中,他說想。我拍拍他的肩說:“不管你相不相信,我都想告訴你,我希望你考上重點高中的心情,和你父母一樣迫切。不管你怎樣看我,我都希望你以後過得幸福。”聽了這話,他臉上冷峻的線條變得稍微柔和下來。

過了幾天,我又找他談心。他開始和我聊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說自己想上職業高中,並不想上重點高中,因為大學畢業之後也是找一份工作,還不如上了職業高中之後直接找工作。我細細的對他分析了職業高中和重點高中的區別,告訴他,我要一個專業,在職業高中學兩年所達到的高度,和在大學學四年達到的高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你高中的教學裝置和師資條件,遠遠不能與重點大學相比。職業高中畢業之後所找的工作,只是一份養家餬口的職業而已,而且隨時都會被取代;而重點大學畢業之後所找的工作,卻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大化。

經過這次談心之後,他的學習狀態明顯好轉。我又評選他為本週的班級明星,不僅發校信通表揚,在微信群裡表揚,而且在班裡也大力表揚。當然,我們倆的關係也比之前緩和了很多。

當把自己從心中驅逐出去,更多的關注學生,你就會收穫更多的快樂。正如丁校長所說,一位老師,只要心中始終裝著學生,全心全意的愛著學生,引領學生向更遠、更好的方向發展,就會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愛。一個被學生尊敬和喜愛的老師,怎能不快樂幸福呢?

這些道理雖然都很簡單,卻是在我遇到很多困惑、走了一些彎路之後,在痛苦、焦灼地糾結、掙扎之後,才慢慢悟出來的。年齡越大,在面對這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學生時,內心的無助越強烈。只有不斷的學習一一用不同的途徑學習,向不同的人學習,心裡才會有那麼一絲安慰和依靠。

以後,我會繼續學著做老師,通過不斷地學習,獲取新的知識、新的能力,形成新的思想,煥發新的生機,努力做一個“新人”。人是新的,每一天也是新的,我就獲得了新生。

教師教育總結 篇3

從名師教育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在分享汝河路國小孫老師的教育經驗和故事之後,我收穫了很多:孫老師對工作的那份責任使我敬佩、孫老師在工作中的那份心態令我羨慕!

為什麼同樣是教育一線上的老師,人家孫老師是在享受自己的工作,而我,卻被工作、被學生累得滿臉的疲憊?孫老師的一句“不是除草而是種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在“除草”!是呀,班上那麼多學生,學生身上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一旦發現這些問題之後,第一想法就是“剷除”,這個過程又是那麼的艱難,對孩子來說又是痛苦的!與其學生老師一起痛苦,不如我們換個方法! “種花”就是發現孩子的優點,放大其優點,讓其他孩子也看到這個優點帶來的甜頭並學著去做,這樣,班上的擁有同樣優點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以後,老師眼裡看到的是孩子們身上的優點、閃光點,孩子們聽到更多的是表揚、鼓勵!這樣的老師是幸福的、這樣的孩子也是幸福的!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想做個幸福的老師:1、不是除草而是種花。2、感謝那些問題孩子,讓自己積累更多的教育經驗。3、靜下心來和學生一起讀書。4、和學生一起高興一起難過,走進孩子的心裡。

教師教育總結 篇4

我在20xx年6月取得了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的初級證,今年9月又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的中級學習班,成為了一名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受益者。社會在飛速地發展進步中,變化比計劃要快。計算機一代一代地更新,人的觀念也一天一天地在變,這個就必然導致我們的教育方式也要跟隨人的思想、社會的發展去改變。民族的振興在教育,教育的振興在教師,所以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育思想的提高和變革將決定中華民族能否成為東方的巨人。神州七號的成功發射與返回,標誌著我國的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中國綜合國力、國防科技的迅猛提高,令每一箇中國人歡欣鼓舞,更令教育工作者感到重任在肩的壓力。

英特爾未來教育專案培訓過程中更深層次的理念還在於讓教師切實感受到網路時代學習的特徵,打破任何絕對權威,教師不是傳統教學過程中的知識傳授者的灌輸者,而是培訓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

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具體實施過程是:

首先,根據自己的教學科目制定一個教學主題;其次,根據這個主題制定單元計劃。單元計劃是整個培訓過程的線索和核心,它貫穿有梯度的框架問題: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的設計是我認為這個培訓中我學到的最有價值的知識,它對我今後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問提供了一個思路。然後,就是按照書上已設定好的模組一至十的步驟來完成各項任務了,包括:以學生角色製作ppt簡報、frontpage網站,製作對學生簡報的評價工具、對學生演示網站的評價工具,製作教師的ppt簡報或站,製作學生學習支援材料、單元實施計劃等。這些任務環環相扣,除了一步步地完成,你別無它法,所以從學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受著各種緊迫任務的擠壓,每天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以外,雙休日和每週一、三、五的三天晚上還要聽課做作業,課堂上沒時間完成,就當家庭作業,回家繼續完成,甚至連中午休息時間也拿來做作業了。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種苦盡甘來、風雨之後見彩虹的感覺,只有接受過培訓的學員才能體會得到。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們擔負著培養未來社會建設者的重任,那麼,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從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感受到,許多工作和學習都離不開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而且這一要求還將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越來越高,如果教師還以老的教育教學思想來教育學生,那麼學生一定會在將來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與競爭。因此,要想讓學生成為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就要在他們的學習的過程中使用計算機,讓他們和計算機成為朋友。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擔負著培養將來人才重任的教師必須首先掌握計算機技術,並將它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去,從而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技術,並以此為手段獲取知識。跟隨上時代的腳步,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們不能把這個任務只看作是計算機教師的教學任務,而應該把各學科的教學都與計算機結合起來。我能幸運的成為培訓專案的受教育者,使我能夠掌握這項技能所包含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思想,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因為有了初級培訓的積澱,從報名參加培訓的那一天開始,我就在注意選擇自己的單元主題併為自己今後的學習做準備:下載圖片、蒐集自己和學生的相關資料,為接受培訓期間順利完成作業做了大量工作。

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的思維方式,從而轉變到在學習中讓學生髮揮自己創造力、擺脫課堂知識束縛,在學習中教師想學生所想,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評價,把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所學的課程中去,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培養集體團結的精神,從而在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的基礎上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它的效果不是一天兩天就會消失了的,而是會伴隨人的一生。

因為是第二次接受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又因為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課本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我和學生都很喜歡的我愛閱讀,通過開卷是否有益的辯論會,使學生學會了選擇;第二單元學完後,口語交際策劃一次活動使學生學會合作,制定活動計劃,並由學生組織、主持,在家長會上進行展示,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接受了兩年的計算機課程學習,這一切都為我班學生通過計算機網路學習語文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接受培訓時我所選擇的課題是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