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德育工作總結

來源:才華庫 6.75K

時間一晃而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活動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制定一份工作總結吧。可是怎樣寫工作總結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國小德育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國小德育工作總結

國小德育工作總結 篇1

緊張往往與充實相連,繁忙總讓人感到時間的飛逝,不知不覺中我校建立已進入第七個年頭了。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德育綱要》為行動指南,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深化課程改革,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使學生在學習德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開發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通過多年的努力和實踐,最近幾年來我校逐步形成了“校園文化、藝術教育、資訊科技”三道風景線的德育工作特色。現彙報如下:

一、讓校園成為孩子們活動的樂園

——校園文化對德育的滲透作用

校園文化是除了課堂教學之外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文化氛圍。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貫穿於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彌散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它的影響和薰陶,不斷規範自己的行為,陶冶自身情操。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恩格斯也說過:環境造就人。因此,我們鱸鄉實驗國小就從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著手,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強化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教育。讓學校的德育景點對學生提出做一名學生的基本要求。

這要從我們學校的三尊校園雕塑、開展的三項常規教育活動談起。

每年有新生入學,我們都要求班主任帶領學生到綜合樓前的雕塑和花壇走走、看看、講講。雕塑是一名老師和兩名學生,歌頌的是師愛滿天下、師生共同發展的意思,下面的花壇外形是一個方形、一個圓形,顯而易見其寓意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的老師也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學生提出一些要求:做為一名鱸小的學生應該做些什麼事,不應該做什麼事。把我們學校對學生提出的十項在校一日常規要求貫徹下去,並進行行之有效的行為規範教育。

第二尊雕塑坐落在教學樓的花壇中。一本書、一支筆,體現的是陶行知先生“讀書做人”的教育思想,也正是我校的校風所在。在每一屆鱸小的畢業生離開母校時,我們總不忘讓他們再看看雕塑,寫一篇“我看校風讀書做人”的徵文,讓畢業生把“讀書做人”作為一種畢生的追求延伸到自己以後的人生中去。

另一尊雕塑就是一進校門就映入眼簾的現代彩雕,主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它較誇張和抽象的造型使人聯想到海浪、星空、月亮、小鳥……更讓我們的學生產生了很多的創意,環保的意識也逐漸增強,環保主題教育由此開始。

校門進來的通道兩旁擺放的是十五位中外藝術家的頭像雕塑,使我校的藝術氛圍日趨濃厚。另外,“孔雀園”中四隻孔雀的安家落戶吸引了兩千名學生的眼睛,從國中部到國小部的低年級學生,都爭著要報名加入“孔雀園值日小組”,並且蒐集了很多關於孔雀生活習性的資料,爭著要成為一名“孔雀飼養員”。這難道不比上課時強調幾十次“要愛護動物、要保護環境”有用的多嗎?

校園裡的每一塊草坪都具體落實到班級去養護,學生在裡面嬉戲、遊戲的同時也能注意到愛護花草樹木,喚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看到校園是如此潔淨,也能在草地上的摸打滾爬中自覺地做好校園“環保小衛士”的工作。

那就更不必去說每幢樓的'每塊牆壁上的那些名言警句了,它總是時刻激勵著學生不斷地思索和進齲。

二、讓藝術搭建孩子們創造的舞臺

——藝術教育對德育的陶冶作用

我校就是本著“環境中的藝術,藝術中的環境”的理念,投入資金幾萬元,在校門口增加了幾個上面提到的校園新景點,這些景點的設計正好和住宿部邊上的一排學生藝術作品展覽櫥窗相映成輝,使我校的藝術氛圍日趨濃厚。

我們是國家教育部掛牌的農村藝術教育實驗學校,因此,在我們的櫥窗、板報、新荷畫廊延伸至餐廳畫廊裡都能展示出師生藝術才能的發展軌跡,也能體現出藝術教育的成果,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我校在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硬體設施的同時,還利用學校廣播、校園電視播放每週的“班級藝術節目”、“校園新聞”和校園音樂,積極營造健康高雅的學校文化藝術氛圍。

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的新荷電視臺。學校配有一名老師負責編輯和監製,所有節目全部由學生自己採集素材、自編自導。欄目包含有每週一星、校園新聞等,當然最受歡迎的要數各班的藝術節目展播了。每週安排兩個中午各十五分鐘時間集體收看新荷電視臺節目。每逢此時,校園裡總是出奇地安靜,也許學生心裡都有一種期待:盼著自己的身影出現在螢幕上。對於班級要呈現的節目我們要求有全班學生參與的集體節目(合唱或詩朗誦)、有體現小組合作的節目(器樂合奏或舞蹈、小品、表演唱等)和展示本班特長生才藝表演的個人節目。

每一期節目錄制完畢都能給學生留下不同的情感體驗,都使我們的班集體凝聚力更增強了。試想誰不想在全校師生面前展示出自己班最燦爛的一面呢?而我們也在組織好各班認真收看的基礎上,要求各班對每一次的節目進行評比,力求質量上的進一步提高。

這裡再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校每年在師生中反響最大的兩項傳統活動:五月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和十一月的班隊活動大檢閱。每次活動的參與面都很廣,學生的熱情很高,深受老師和學生的歡迎。校園文化藝術節成了學生張揚個性的搖籃,展示才藝的舞臺。每次的班隊活動大檢閱也總是以學生充分體驗做少先隊主人的光榮感和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為前提,通過活動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提高。有的班級還請來了部分家長作為嘉賓融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讓家長對我們的學生也有更多的瞭解,對學生的各項素質發展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三、讓資訊連線孩子們開闊的視野

——資訊科技對德育的輔助作用

我校除了有一流的現代化硬體裝置、有一支年輕化、高學歷的教師隊伍以外,還擁有很多熱愛資訊科技的學生,因此我們的網站、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是學生經常光顧的地方,學生能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在藝術的懷抱裡成長。這就為我校十五省級立項課題——《現代資訊科技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下的子課題——《現代資訊科技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應用研究》提供了契機。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第20條就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要科學規劃不同年齡學生及各學習階段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堅持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加強校紀校風建設。要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要組織學生參加適應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第23條也指出:“家庭、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側重、各有特點,是相互銜接、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必須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單位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現代教育技術開展了德育活動,為建立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現代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貫徹“以德治國”方略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學校德育體系努力提供理論參照和實踐模式。

但是在網路帶給孩子們更多新奇、更多知識的同時也給家長、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思考。怎樣讓學生在網路陪伴下健康成長,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活動:

首先我們在廣大學生中宣傳《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讓學生能規範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不隨意發帖,不隨意發廢帖、不文明帖子。

再由五(1)班學生髮起全校倡議——《利用網路資源,提高學習效率》,身先士卒參與到學校的課題研究中來。

接著我們又在高年級各班開展《與“網咖”說再見》的主題班會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知道網咖對於國小生的利弊作用,要求學生能在網路上廣泛地收集資料,篩選有用的資訊為自己所用。

在家長學校開展活動時,我校提出了“關注孩子發展,陪伴孩子上網”的要求,要求家長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上網,指導孩子更好地利用現代資訊科技。

學校自97年開辦以來,當初只有一個30臺的486機房,我們就努力讓其滿負荷運轉,不僅中午免費開放,放心班時對興趣小組人員也是天天開放。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學校每年花巨資投建一個機房,做到學生上課一人一機。目前,在平時的放心班時間,我校的四個微機房都對興趣小組學生開放,各機房內都有指導老師在場輔導。雙休日我們對報名參加“星期學校”的學生加強技術指導,讓學生掌握更多地知識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每逢暑假的回校日,我校也都能敞開大門讓學生回校上機過把癮。

在完成資訊科技課程教學的同時,我們加強了電腦繪畫、QB程式設計方面的特色教學,還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少兒NIT認證考試,至今已有近500人次通過NIT的有關認證考試。

顯然,學生在與電腦的頻繁接觸中也瞭解到了很多關於它的知識,開闊了視野,把原本小小的天空也打破延伸到廣闊的生活中去,同時通過參加高一級的競賽獲獎品嚐到了獲得豐收的喜悅。

在各級各類計算機競賽中,我校的成績始終處於蘇州市前列,至今辦學5年,已取得省級獎項近50項,並於1999年獲全國資訊學奧林匹克優秀參賽學校,2006年獲省優秀組織獎,2002年獲蘇州市中國小電腦繪畫競賽組織獎。

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能在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還是腳踏實地工作、有條不紊地活動、一如既往地收穫。希望大家對我們做得還不夠的地方能加以批評指正。

國小德育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根據期初德育工作計劃,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為抓手,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為基礎,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規範和禮儀常規教育,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地開展德育工作,圍繞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努力培養舉止文明、日常禮儀、品德優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重視德育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

1、加強了班主任工作。開學初要求班主任寫好工作計劃,對本班的班級管理做好規劃,對班主任每月工作進行總結,並對下階段工作作出部署,學期末寫出工作總結。每月根據學校檢查對班主任工作進行考核。

2、加強了德育研究,召開了以班級文化建設和班級管理為主題的班主任經驗交流會。

3、做好少先隊小幹部的選拔、培訓工作。每月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使他們能真正成為老師的小幫手,在學生勸導、廣播站管理等方面發揮作用。每週召開例會對他們值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並要求改正。

4、加強少先隊陣地建設。本學期著重加強對校園廣播站建設、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和各班黑板報對學生進行教育。強化少先隊禮儀隊伍形象。

5、加強後進生管理

做好品德差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本學期,各班都能結合本班實際,做好品德差生的幫教轉化工作,建立幫教檔案,並制定了具體的幫教措施,記載好幫教情況,努力做到用愛心去關懷他們,用耐心去感化他們,儘量把一些苗頭性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之中。德育處做了大量的工作,對重點的問題學生“一對一”個別談心,對本校的後進生、單親家庭子女進行排隊摸底,落實結對幫教教師和措施,增強教育轉化的責任感。

二、本學期的行為規範教育繼續加強。

以學生為主體,從行為規範教育入手,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現代意識的國小生。

1、堅持不懈地抓好了《守則》、《規範》的養成教育。重點放在了文明禮儀、清潔衛生、學習習慣、節約糧食和安全教育上。在開學初,集中對全校學生進行《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利用廣播站對學生進行宣傳。

2、堅持了常規檢查評比。檢查評比做到了客觀公正。並且把清潔衛生的打掃和保持紀律、兩操作為檢查評比的重點。把學生檢查的“三評”每天公佈,每週分發三評的流動紅旗。

3、加強了班級制度建設。根據本班情況制定了《班規》和班級評價方案,並張貼於教室醒目處。各班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班級規範和課堂常規,細化了班級管理,把每一項制度落到了實處。

4、繼續做好了班級文化建設,彰顯出班級個性,班級板報做到了定期更換。

5、安全教育做到了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加強了對學生課間活動的監督,堅持了樓道值班和集體放學制度,做好了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的教育。

6、開展隊前教育,教唱隊歌,少先隊禮儀知識,組織一年級新生入隊,加強少先隊組織建設。

三、針對主題進行各項活動,在特色中成長。

作為少先隊工作者就應該抓住良機,營造氛圍,創造性地規劃少先隊活動內容,並做到每月都有活動主題,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讓隊員們在活動中,知識得到進一步擴充,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我校大隊部以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少先隊活動為主線;以開展主題、形式多樣的班隊會活動為載體。本著“年度有主線,月月有主題,天天是活動,處處受教育”的原則,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一)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

1、本學期,我校繼續加強了學生常規教育,特別是文明禮貌教育,以新的《中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內容,以班級教育、自我教育為主,校園之聲廣播站每週三次也增加了“文明小知識”欄目。

2、勸導隊每天在學校各個角落糾正學生的不文明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繼續開展雅行教育活動,利用國旗下的講話、班隊會、晨會等教育陣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規範自己的行為,使學生的文明習慣有較大改變。

(二)開展健康安全教育

結合教育局衛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學生的健康安全教育宣傳工作。

1、召開班主任會議,安排落實健康教育的各項檢查,督促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

2、利用廣播站宣傳有關知識,並辦一期以“珍愛生命、關注健康”為主題的黑板報。

(三)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積極打造書香校園

本學期繼續深入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按照學校工作要點,積極打造書香校園。

1、建立溫馨班級內涵,就是人人知道建設“溫馨教室”,主要包括班級人際環境、課堂教學環境、自身心理環境、教室物質環境建設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在上學期工作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把建立活動引向深入。佈置教室,讓教室真正成為學生的“家”。

2、積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交流。利用晨會時間讓各班交流本班的班級文化建設特色,互學互評,讓班級文化建設繼續深入。

回顧20xx年來的德育工作,有成功也有失意。今後,我們將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決心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途徑,安排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德育工作內容,充分發揮德育目標體系的導向性、針對性,促進德育訓練的養成性,使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不斷得到提升。我們相信,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德育之花將會在一實小這片文明的校園中盛開地更加豔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