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大班教學總結四篇

來源:才華庫 1.4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大班教學總結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大班教學總結四篇

幼兒大班教學總結 篇1

本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在我班三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根據園內的教研計劃和安排,結合班務計劃,各項工作開展得較好。回顧忙碌、緊張的一學期,那點點滴滴,都記錄著我們大班這一個學期來,所有的歡笑,所有的快樂,以及所有為了執著而付出的努力。讓我們重拾那走過的每一程,細數所有的奼紫嫣紅。在本學期學習生活過程中,幼兒在各個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以下是我班這學期的工作總結。

一、本學期取得的成績:

(一)教育教學方面:

我們根據《大鋼》精神及大班幼兒發展目標,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如:《花兒朵朵》,《廢舊物品大比拼》《美麗的葉子》。通過多次的談話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自我意識,發展了幼兒的創造能力,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非常有意義。我班主題牆面上都是孩子們的作品。

在教育教學方面主題活動是主線,我們還積極開展了區角的活動。在數學區加強幼兒數的分解、組成的練習。各種棋類的學習,排序、推理、觀察的訓練。語言區中引導幼兒識字教學和鞏固拼音教學,利用飯前活動培養幼兒朗誦唐詩的習慣。到現在我班有98%的幼兒都可以到前面來單獨表演。

幼兒的戶外活動是幼兒強身健體的重要環節。我班在確保幼兒戶外活動時間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競爭遊戲,貼人、佔四角、切西瓜、等集體遊戲。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在自由活動時組織這部分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力爭使每個孩子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保育方面

作為班長的我特別重視工作人員之間的合作與溝通。我認為一個班幹得好並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三個人共同勞動的結果。特別是在生活護理方面要做到保教結合。就要經常溝通,不光是在班務會上的溝通,在平時交接班時就要及時和保育教師或是另一位教師進行溝通。我班保育教師任勞任怨地做好每一項清潔消毒工作,對孩子的關心,體弱兒的照顧都是一絲不苟的,我們兩位教師也是大力幫助她做好保育工作,就是因為我們有高度地責任心。我們班的家長才很滿意。

(三)家長工作

開學初,我們以滿腔地熱情接待家長,認真對待每一位幼兒的家長,從家長方面瞭解幼兒的一些側面。主要是更全面的瞭解家長急於解決的問題,也就是面臨非常頭疼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引導幼兒,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提高我園的知名度。在幼兒正式入園以後,我們非常關注宋程宇小朋友在幼兒園的情緒變化,通過早晚家長接幼兒的時候交流幼兒在園、在家的情況。通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觀察。瞭解他的'情況“對症下藥”有一天宋程宇的爺爺笑著跟我說:“現在他特別愛上幼兒園,我這塊石頭總算落地了,沒想到,他現在有這麼大變化”。家長的滿意就是對我們的工作的認可。

俗話說:“眾口難調。”我想用在家長工作中再恰當不過了。有時是家長提出要求我們去照顧,有時是我們主動找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活動情況,請家長協作教育。根據我班家長的特點,我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給家長打電話,以誠相待,所以幼兒園舉行的兩次“家長滿意度測評”活動,我們的工作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援和充分肯定,滿意率都達到95%以上,這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四)環境創設

在幼兒園教育中,環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新學期初我班教師根據主題活動內容來創設了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環境,設立了“語言角,美工角,益知角,表演角,結構角。”為了使幼兒能力的多方面的發展,我班教師不斷的在活動區內豐富活動材料。特別是美工角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材料。

(五)班級管理

我比較提倡民主,團結的合作氛圍,這學期偶爾會碰到班上教師的意見不統一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矛盾,我應該起調和劑的作用,多與大家交流,說清誤會,爭取沒有矛盾發生。但是班上的物品,大家都很愛惜,共同保管,總的來說,兩位教師都使非常支援我的工作,也能按時完成園裡叫給任務,我非常感謝他們的配合,使我順利完成班級管理工作。

二、學期中存在的不足與措施:

我班的區域活動存在的不足:

1、幼兒活動時間不能很好的保證。

2、區域活動的材料豐富得還不是很好,在數量上還有一些缺少。

3、教師投入到區域活動的時間、精力還不夠,對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的指導也不夠深入。

措施:在下半學期中制定出具體的區域活動時間,並嚴格遵守。根據月目標製作區域活動的材料,製作時注意材料的數量。在幼兒玩的時候,要加強具體的指導。例如:對訓練觀察力的活動材料加以說明,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探索材料的玩法。

我班家長工作存在的不足:

我們自認為對家長工作做得盡心盡力了,但是還存在著家長有一些建議,這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得還不細緻,還存在不足:

作業佈置的問題,有的家長要求回家還要做家庭作業。

措施:

針對幼兒的吃飯問題,我們可以做好有針對性的分析工作,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還可以利用電話、網上、早晚談話對個別幼兒的問題和家長進行溝通。針對佈置作業的問題,我想尋找一些有關幼兒園佈置作業弊大於利的例項介紹給個別家長看,讓他們真正瞭解幼兒園的教育與國小教育的區別。

我相信只要我們懷著一顆執著的童心,繼續努力把我們的班集體完善起來,時刻把孩子放到首位,下學期我們的各項工作肯定會更上一層樓,也祝願明天會更好!

幼兒大班教學總結 篇2

幼兒舞蹈以其流暢優美的音樂和形象生動的體態動作,反映幼兒的童趣、童心,是幼兒喜聞樂見愛學的一種藝術活動。它對於豐富幼兒審美經驗,培養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與能力;開發藝術潛能;發展幼兒理解、聯想、想像、創新等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動作與身體機能的發展,提高幼兒動作協調性、靈活性等有重要意義。幼兒常常為了表示高興而手舞足蹈,對於大多數孩子,跳舞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促進個性豐富發展的文化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們在大班舞蹈班活動過程中不過多強調舞蹈技能,而是讓孩子意識到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學會自如地舞蹈,樹立為自己跳舞的意識。現就本學期大班舞蹈興趣班教學作一下總結:

( 整理)

一、本學期我們們著重進行了舞蹈的基本訓練,包括:

瞭解身體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腳型、腳位和手型、手位

(一)基本腳型

(二)基本腳位

(三)基本手型

(四)基本手位

(五)附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和腳位

二、訓練中重視培養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引導幼兒熱愛舞蹈。

我們觀察到,幼兒在欣賞節奏明快的音樂、看到電視電影裡的舞蹈動作的時候,會興奮得手舞足蹈並模仿動作,這說明喜歡唱歌跳舞是幼兒的天性。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充分調動幼兒這一積極因素,引導幼兒熱愛音樂,熱愛舞蹈。有時,我們會以豐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動作形象生動地表現某種情緒,如幼兒舞蹈《吹泡泡》中的“咦,泡泡不見了!”這句歌詞,我們逼真表現出對泡泡不見了所產生的好奇、疑惑和驚訝的複雜心情,而幼兒在我們的引導帶動下進行模仿,也表露出栩栩如生的動作與表情。在教學新舞蹈時,我們將舞蹈內容編成兒歌或故事,並以這種比較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幼兒講解,加深了幼兒對舞蹈內容的理解,提高了幼兒的接受能力,激發了幼兒學習新動作的興趣,從而使幼兒不是被動地學習舞蹈,而是真正發自內心地喜愛舞蹈這一課程。

三、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選擇有效的訓練步驟。

教授新舞蹈時,我們能注意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循序漸進地講解清楚動作的要求、規格和要領,制定有效的練習步驟。按照由簡至繁的教學原則,首先讓幼兒熟悉音樂節奏,隨後是動作練習,最後才是情緒表達。在動作練習中,將組合動作分解成單一動作,難度較大的單一動作還分解成區域性動作(上肢或下肢動作)。如教授舞蹈《娃娃愛唱歌》時,我們先讓幼兒熟悉音樂,準確把握節奏,然後將舞蹈動作分解成單一動作,先教下肢腳的勾繃動作,後教上肢手的提壓腕動作,再結合起來學習,並在這兩個基礎上加以表情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我們注意訓練的科學性——運動量和動作幅度符合不同年齡幼兒的生理特點,對幼兒不進行某一區域性動作過多的重複練習,以免損傷幼兒稚嫩的身體。

( 整理)

尼爾在解釋舞蹈本質時,這樣提出:“舞蹈並不是一種姿態、韻律的優雅,屬於美的欣賞或創作而已,最重要它是一種輕易的發洩,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壓抑,可在肢體和律動間得到平衡”,如何開發孩子的創造潛能,讓孩子門真正快樂的舞著,還需要我們們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去領會去創新。

幼兒大班教學總結 篇3

XX年4月15日,踏著清晨的陽光,我們大班的小朋友來到了期盼已久的山師附小進行參觀。

孩子們升入大班後,我們便開始陸續進行幼小銜接的活動,孩子們早就對國小充滿了嚮往,這次真的要踏入國小的大門,看看真正的國小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孩子們都很興奮,早早的就來到了幼兒園,在老師的帶領下,坐上了國小班車,向國小快樂出發。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體驗國小上課氣氛,我們將孩子們分成三隊,進入了三個不同的班級聽課。國小生們很熱情,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牽起弟弟妹妹的手,讓他們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然後自己搬椅子坐在課桌邊上,一起上課,孩子們進入國小學到的第一課就是謙讓友愛。

國小的課堂氣氛和幼兒園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幼兒園是將教育融入到遊戲當中,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國小的課堂氣氛也很活潑,也會有些小遊戲,但是更多的側重於知識的學習,小遊戲也是充滿了競爭意識。國小生們上課坐姿端正,回答問題聲音極為響亮,充滿了自信,相比而言,我們的孩子則顯乖巧很多,總是用好奇、羨慕又有點害怕的眼神打量著四周的老師與同學,有的孩子融入的還比較快,老師提出問題後也會積極舉手回答,但是聲音不夠響亮,動作依然有些扭捏,明顯的不夠自信。有的孩子被老師叫起後乾脆就回答:“我不知道。”而這種現象大部分都出現在平時幼兒園表現較好的孩子身上,相反的,那些平時在園裡有些調皮的孩子反而在國小課堂上表現的特別踴躍,思維反應迅速,回答問題也落落大方,一點也不怯常

回來後,和同級部的幾個老師交流過後,大家反饋回的資訊也基本一致,每個班的情況也都差不多,分析原因,平時覺得調皮一些的孩子,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家長對他說的都多,指責可能也不少,他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在進入陌生環境後,他反而沒有太多的心理壓力,就是本色呈現,覺得錯了也沒有關係,反正平時我錯的也不少了,所以很容易融入環境,敢想敢說,大膽表現;而平時表現優秀,總是得到讚揚的孩子,他在進入一個新環境後,總是在想“我一定要好好表現,乖乖的”所以無形之中給自己增添了很多壓力,這就導致在應對各種情況時都瞻前顧後,畏畏縮縮,不敢放開。其實有時候,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不一定讓孩子事事都做到最好,允許孩子失敗,允許孩子犯錯,給孩子面對失敗的機會也是極為重要的,讓孩子明白做錯了、失敗了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從新再來就可以。這會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從而在獲得勝利後才會更加珍惜,更好的增加其自信。

在這次國小聽課中,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們的專注力差異比較大。幼兒園大班一節課是30分鐘,國小一節課是40分鐘,按理說進入一個新環境,孩子們比較好奇,專注力應該比平時延長才對,但是有的孩子仍舊是在聽課20分鐘以後就開始走神,玩手指,吃手指,動文具等等,這跟在幼兒園上課時情況差不多,而有的孩子就能堅持到底,整節課全神貫注,所以專注力的培養還是不容忽視的,也是我們接下來教育的重點,家長朋友在家也要多多重視,積極引導,每天定時定點引導孩子做一些安靜的活動,如看書、寫數字、下棋、繪畫等等,親子一起進行,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要虎頭蛇尾,跟孩子說話時要互相看著對方眼睛,做到真正聽進去,如果孩子走神了,沒有按要求完成,則也要有些相應的懲罰措施,要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這也在無形之中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

總之,通過這次國小參觀活動,孩子們也有了很多的感觸,也更加激發了孩子們想要成為國小生的願望,讓我們一起努力,攜起手來,利用這最後幾個月的時間,帶領幼兒更好地向國小過度,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會越來越棒!加油!

XX-4-17 高

幼兒大班教學總結 篇4

一、教育教學活動。

二月份我們大班組主要進行了整合主題《紅紅的新年》的教學活動,我們採用年級組集體備課的方式,嚴把每個活動設計從目標到過程,及時地找出教案設計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提高教學質量。一切從孩子認知、能力出發,充分拓展幼兒想象空間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我們年級組教師之間能相互合作、相互提醒、相互督促使教育教學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二、專業理論學習,增強科研意識。

這個月我們進行了關於專案課程的學習,每位老師認真完成問卷調查,通過仔細翻閱圖書,查閱網路資料,認真瞭解關於專案課程的概念、意義、模式及要求等。後半月,每位老師認真蒐集專案課程的童話劇的繪本,並分析、設計了繪本的網路圖等,通過研討,讓各位老師更深一層次的理解了專案課程。

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

本學期是我們大班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後一個學期了。孩子從幼兒園到國小,是人生道路上的又一個轉折點。由於生活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很多孩子入國小後出現疲勞、害怕等情況,稱為“困難期”。因此,本學期我們從保育和教育兩方面同時著手來幫助孩子形成過渡。

1.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國小裡的生活、學習情況。使他們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國小生,從思想上做好入學準備。

2.嘗試按照學校的作息制度來生活。課間時間給孩子充分自由活動的空間老師儘量不去幹涉孩子。

3.學習自己整理櫃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理、自立能力。經常佈置簡單的家庭作業,增強幼兒的任務意識。

四、家長工作及日常班級工作

1.年級組開展了正月搓元宵活動。

2.排練改編的《踏板操》以及帶領幼兒學會新操《春眠不覺曉》。

3.2月17號召開了新學期幼小銜接家長會,重點向家長介紹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以及家長如何引導和培養減少孩子由於在生活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而對孩子入國小產生害怕、恐懼心理縮短入學適應期,為下期家長學校開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