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校本研修總結

來源:才華庫 7.04K

篇一:國小校本研修總結

回顧一年來校本研修工作的開展,總的感覺是最初茫然跟風、遲疑猶豫,如今得心應手、習若自然。校本研修由最初的強行推進到如今處處有研修、時時有研修,一路下來,因為紮紮實實開展了,所以有言之不盡的心得;因為每一項工作做到了縝密謀劃,所以收穫了沉甸甸的成績和經驗。現在總結如下:

國小校本研修總結

(一)領導重視,為校本研修工作開展保駕護航。

領導非常重視校本研修工作,我們成立了校長任組長、教學校長任副組長、教務主任為成員的校本研修領導小組。這樣強烈的訊號,把校本研修工作推倒一個高位。學校加強了對校本研修過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有時間、有內容、有記錄、有圖片、有安排。做到了輔導教師上課有講稿,聽課教師有筆記有反思,自主學習有記錄、每月有教學部落格原創的流程模式。

(二)建立激勵機制,推動校本教研程序。

為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開展,學校購置了許多幫助教師成長的書籍,以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開拓教師視野,提高教學水平。此外,學校還制定了《成功教育獎勵辦法》、《小課題獎勵方案》、《校本研修學分考核辦法》、《教學過關評價獎勵方案》、《教學部落格獎勵方案》、《網站作品發表獎勵方案》,把研修提升與獎懲、教師評優等掛鉤,促進教師不斷進取,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從而推動以校為本研修活動。

(三)採取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1、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模式。學校重視青年教師成長。於是把老生常談的師徒結對做細做實。一是舉行了師徒結對啟動儀式,徒弟正式拜師,簽訂師徒結對承諾說,明確雙方任務,實行獎勵機制。二是定期安排師徒同課異構課。例如我們首先讓七年級數學結對師徒上同課異構課。雙方選上同一節課,各自構思,然後上公開課,做成課堂實錄,然後議課,雙方說課程設計思路,專家點評,師徒共坐一起觀看授課實錄,邊看邊反思,師傅介紹構思技巧,徒弟談心得感想,然後再次備課,形成修改後課例,再有徒弟在平行班上課,課後再以。就是這樣,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

2、專家進校園培訓活動使教師受益匪淺。教師熱議感覺很受用。本學期,請教研室主任、西安高新二小省級教學能手/區內省級英語學科帶頭人進入進校園分別指導課題專項培訓和課堂診斷。南主任的課題選題培訓令我們老師豁然開朗,高新二小一行4位省級教學能手指導我們六年級語文課堂,4為省級能手的評課角度、語文的素養給我們語文老師上了一堂無聲的課,從她們身上我們很多老師感慨良多,覺得應該立刻學習充電。省級學科帶頭人劉娟老師為我們展示的精彩課堂、教學設計理念令我們感到“做老師就要做這樣具備專業魅力的老師。”

3、課題研究模式。

學校以日常課堂教學研究為載體,各學科組根據本學科的特點確立研究主題,我們確立的研究主題基於這樣幾個思考:

一、問題直接來自於教師的課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決的;

二、圍繞課題研究目標能提升教師教育改革適應能力的;

三、在前期實踐中骨幹教師已對這方面有一定實踐研究的基礎與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做法的主題,因為引領的力量與能力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質量。

以教研組為核心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從選題到申請立項,學校校本研修小組高度重視,請教研室南主任把脈,篩選課題,召開課題立項會議,頒發立項證書,並與年終小本研修學分掛鉤,與獎勵掛鉤。極大調動了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至目前,學校校級立項課題10項,申報區級立項課題3項。

4、自主學習模式。

學校引發“校本研修記錄本”,購置書籍,推薦教師看。開闢教師閱覽室供教師學習。

5、網路交流模式。

學校建立“美麗道南”QQ群,供教師交流學習。開闢“新浪部落格群”,鼓勵教師撰寫博文發表,並進行月公佈月評價,極大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四)校本研修內容豐富多彩

1、加強師德建設,夯實立教之基

教書育人,師德為本,缺乏良好師德的教師隊伍,無從談好的教學質量。本學年學校貫徹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精神,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咸陽市教師十條戒令》等規章為依據,以習總書記是講話《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為依據,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建設,強化教育引導,注重內化,紮實有效的開展師德建設活動,促進學校的進一步發展不斷完善師德建設的相關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並以此為輻射點,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師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成為教書育人的楷模,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2、新課程理念研修。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課改實驗的成效。為此,本年度繼續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研修的重點任務來抓。重點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一書,加強通識研修,主要通過課標考試強化教師理解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以質量為目標,定期召開教學研究活動。以分組教研的內容為主,每月一次進行教學過關評價的反饋分析。反思教學、反思不足,交流探討。

4、校本研修工作開展有聲有色。假期佈置的研修任務,如期進行了跟進。數學5分鐘課前匯入練習冊、教學反思、教學設計、教師論文皆有模有樣。

5、關注教師專業成長。重新整理了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建立了教學部落格評價機制,制定教師成長三年規劃及教師個人成長三年規劃。

6、開展了學區盟校同課異構活動。至目前為止,本學期已安排了三次學區聯盟活動,每一次活動盟校校長都積極參與,每一次活動後都要進行反思教學,將活動反思材料上交盟主,盟主學校給各盟校下發刻錄的活動光碟供其研究。

7、對教師進行各類培訓。白板培訓是結合學校文化建設的需要,學校新添白板,電教組持續進行培訓,培訓分初級——中級——高階,教師對白版的掌握越來越嫻熟,此項培訓深受教師歡迎。本學期共計進行白板培訓4次。提高教師使用白板教學能力。

此外,我們還進行部落格培訓,培訓教師如何登陸使用部落格,如何發表博文、如何新增博友等,目前,我校開通的部落格專欄成為教師網上教學交流的美妙途徑。

(五)、特色與成效

由於我校校本研修機制的完善落實,校本研修活動的紮實開展,校本研修形式的豐富靈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愛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學習局面,教師綜合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同時帶動了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大大促進了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學校整體工作也提高了一個新的水平,得到了社會和廣大家長的認可,讓我們再次理解了“教育質量就是教師質量,選擇學校就是選擇教師,素質教育的成敗取決於教師素質”。

(六)、問題與思考

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必須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著眼於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開發校本研修內容、建立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對以後的校本研修,我們將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規格上追求“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師現有經驗,改進而不是改造教師及其教學行為。對校本研修我們還要確定如下原則:持續性,即終身教育;針對性,即按需施訓;主體性,即主動參與;合作性,即校內外的合作與交流;一致性,即教師個體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篇二:國小校本研修總結

20xx年,在共進鎮中心校的`指導和關懷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已接近尾聲。回顧近一年來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基本工作

(一)領導重視,強化校本研修管理

非常重視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把校本研修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二)建立激勵機制,推動校本教研程序

為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開展,學校安裝了一體機,購買了教輔資料。以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開拓教師視野,提高教學水平。

(三)採取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1、拜師結對模式。對新上崗教師的培養學校採取了拜師結對的形式,9月初對新教師陳靜、轉崗教師羅薇妮,聽取了新教師彙報課,指定師傅,一對一結拜,老教師指導,效果較好。

2、案例研修模式。即從典型案例中獲得啟迪、尋求解決問題思路的方式。運用這種模式進行研修時,研修者一定要精選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後組織教師進行深入討論。這種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效果較好。通過教師參與式的研討,引導教師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課題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級小課題《導學案引領下的國中語文自主學習策略研究》為抓手,開展系列式主題教研活動,並將導學案的運用試推廣至其他學科。張米、馮超的區級課題也正常開展,有力的帶動了一批教師,提高了教科研能力。

4、開展聯片教研活動,為下一步構建大學區建設奠定基礎。12月初由我校承辦了關廟聯片教研活動,我校邀請關廟片區各校部分教學能手在活動中展示優質課,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

5、江北高中的支部共建活動以送教下鄉為載體,帶領省級教學能手在我校送教,並與我校教師親切座談。廣大教師聽課、評課熱情高漲。活動有效促進了我校中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校本研修內容豐富多彩

1、加強師德建設,築牢道德底線。

教書育人,師德為本,缺乏良好師德的教師隊伍,無從談好的教學質量。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依據,使每位教師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勇於創新,成為教書育人的楷模,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2、新課程理念研修。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課改實驗的成效。為此,九月份,教科室組織以業務為主題培訓了全體教師,嚴格要求教改輔批各教學環節。重點圍繞上課、評課開展教研組活動,通過校內各科優質課、公開課、示範課和觀摩課研修,在一個個案例中實踐、體驗新的課程理念。

3、現代教育資訊科技培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資訊科技正在迅速地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我校校本培訓積極推進以普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為核心的現代教育資訊科技培訓,由羅薇妮等青年骨幹教師主講微課的製作,更新了廣大教師的觀念。

二、問題與思考

1、在教師研修過程中,資訊閉塞,教師搞研激情不夠,熱情不高。交流的封閉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學習的興趣。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現代化,以什麼樣的形式展開,還需要探索。

2、結合我校的課題方面,由於各學科青年骨幹教師及中老年教師的分佈不均衡,成員科研水平及參與實踐研究的熱情程度不同,導致目前各學科組的發展態勢不均衡,還需加強各學科青年骨幹教師的互動交流和培訓,倡導研究和創新。在具體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感覺到對每個具體研究主題中所需要的理論支撐比較薄弱,有時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專家、中心校及兄弟學校同行的指導與幫助。

3、機構不健全,教研組工作滯後,不能正常有效開展活動。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必須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篇三:國小校本研修總結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旨在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促使教師不斷成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在關注學生髮展的同時,更加關注教師的發展。校本研修作為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學校不斷學習、研討,立足校情,踏踏實實走出一條研修探索之路。現在,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師德,促發展

加強師德建設是校本研修的靈魂所在,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自我的動力之源。我們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標準》、《好書推薦》等有關材料,使教師人人明確了:敬業愛崗,尊重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的師德要求。我們還通過徵集師德論文,實行師德量化考核等形式提高教師道德修養水平,促進教師端正工作態度,把愛崗敬業、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師德修養轉化每一位教師的內心需求。

二、搞好研修,提高素質,發展能力

1、定目標。目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研修也如此,只有明確目標,才能激勵教師不斷成長。在校本研修中,我們注意用目標引導教師不斷成長進步。我們為教師確定的總目標是:通過對全體教師的繼續教育,研修提高,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能夠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力爭使一批教師成為教育教學骨幹、學科帶頭和研究型教師,使每位教師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不斷加壓,一步一個腳印地朝理想目標邁進。

2、定主題。學期初,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和發展情況,以及學生學習情況等等,利用研討時間讓全體課任教師提出問題,學校對這些問題彙總整理,最初選出三至五個比較突出、共同關注的問題,然後由教研組長和教導主任組織教師多層次觀課議課,觀課議課中特別關注這幾個問題,選擇其中一個最棘手的問題,由此確定“關注學生,追求本真”為本學期的研修主題。在第三週、第六週、十一週和十三週週五下午3:00——5:00為本校集中研修時間。研修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專題討論《上學期語數教學質量對照分析及本學期教研計劃》和《讀書心得交流體會活動》;語文和數學課堂展示,分別是《搭石》和《七的乘法口訣》,全校教師積極參加聽課和評課,大家受益匪淺。讓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找出差距。通過自己的努力,同事的幫助,領導的指點,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在十六週我校還承擔了研修共同體活動,張泉和夏哲哲老師分別開出了語文和英語的研討課,受到老師們的好評。

3、強調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回顧、觀察、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藝術等進行思索,將“教學”與“學習”相結合,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要求教師善於捕捉教學亮點,勤於總結教學經驗,及時記錄教學心得。在後進生轉化工作中,要求教師全程跟蹤、記錄後進生的點滴轉化。在五年級語文閱讀比賽中,裴夢源同學榮獲區三等獎。我校二年級的學生在口算比賽中平均分名列全鎮第一,有95.2分,榮獲區一等獎。

三、校本研修與考核獎評相結合

為了增強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效性。學校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堅持考核制度,建立激勵機制,發揮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研修工作的長效性。

①考核管理:

A、活動考核制。學校建立參與冊,記錄考核教師參與情況,與獎勵掛鉤。

B、過程督查制。學校對各組開展情況採用詢問、參與、查資料等方式進行了解,作為教研組或個人評先條件。

C、資料建檔制。對教師參與研修後,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資料。建立“教師成長袋”,(如好的心得筆記、優秀教案、獲獎資料等)反映教師成長記錄。通過考核和獎評,激發教師參與熱情,落實研修效果,建立研修工作的長效機制,為教師研修工作搭建激勵長效的平臺。

四、困難和問題

校本研修是一項新型的教學教研活動,在實行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出現了不少問題。

1、部分教師認識不足。儘管學校領導再三強調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師仍對此認識不足,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活動未能參加,對過去的教育教學思想未能認真加以反思,而是憑著經驗去幹活。

2、科研方面不熱心。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繁忙,因此動手寫論文的人並不多,開展課題研究的人就更少了。重教學輕科研的現象在我校普遍存在,許多人把搞科研當成次要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主動性不強,這種現象很難在短期內解決。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一個人一貧如洗,對別人決不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發展、自我培養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樣也不能發展、培養、教育別人。教師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別人”。這是對校本研修最為生動的詮釋。它對我校教師來說是一個全新而艱鉅的任務,剛開始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但我們堅信,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老師們的認識會越來越高,學習興趣會越來越濃,主動性會越來越強,教科研成果會越來越多。今後,我們力爭開展更多更有實效的活動,讓校本研修工作在我校紮實有效地開展下去,讓老師們的思想觀念和教學水平上到一個新臺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