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學的教學工作總結

來源:才華庫 2.03W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流過的細沙,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相信大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但是教學總結要寫什麼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教學的教學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教學的教學工作總結

國小教學的教學工作總結1

作文體現了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根據本人多年的作文教學經驗,我覺得要提高國小生的作文水平,離不開以下四方面的“重視”。

一、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只讀語文課本的學生是萬萬寫不出好作文的。視野狹窄、語彙貧乏、語感欠缺是學生寫作道路上的三個絆腳石。要想踢開它們,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養成自主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每週確保一節課讓學生拿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自由閱讀。教師不加干涉,但要在讀書的選擇上加以引導,使其既能好讀書,又能讀好書。其次務必告訴學生讀書一要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誦,寫讀書心得等方式表達出來。二要善於積累語彙,遇見優美的詞句段章要摘抄在專門的筆記本上,以備後用。三要細心領會別人構思謀篇,表情達意的方法技巧。如此用心讀書,定能開啟文思,在寫作時左右逢源,妙筆生花。

然而,遺憾的是農村孩子受家庭經濟和家庭教育的限制,課外書寥寥無幾。怎麼辦?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換課外書,可以成立班級圖書角,實行資源共享。教師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藏書和學生一起分享。何況現在除了語文課本,每學期還配有一本補充教材《語文閱讀》,如果學生能在一學期裡用心讀好這一本書,未嘗不是一種收穫。

二、重視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和寫作方法的探討。

一篇課文就是一篇很好的例文。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讀、品讀、悟讀、演讀等多形式的朗讀訓練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有了良好的語感,學生才會寫出文句通暢、清新生然的作文來。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有將讀寫結合的意識,在總結課文的階段引導學生探討一下課文的寫作特點是什麼。這些寫作特點有很多是在習作訓練中要求學生掌握運用的。比如:首尾照應、前後呼應、有詳有略、巧用修辭、動靜虛實結合、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等,就是一些常用的寫作技巧,要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明瞭是怎麼回事,起碼有一個感性上的認識,然後逐步引導學生在習作訓練的過程中加以理性的運用。

三、重視寫作基本功的訓練。

填空、改寫、續寫是三種常用的寫作基本功的訓練型別。填空通常是給出一段不完整的話,省略了個別關鍵性或修飾性的詞句,讓學生調動平時的語言積累,恰如其分的`填充出來。改寫一般包括擴寫、縮寫、句式改寫、修辭改寫和文體改寫幾種。擴寫可以訓練學生運用積累的語彙,學習如何把作文寫生動具體形象。而縮寫則與擴寫是逆向的,它要求學生能從一個“枝繁葉茂”的長句中刪繁就簡準確抓住主幹(主要意思),學習把語句寫得簡潔有力。句式改寫就是根據句子語氣表達的需要在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反問句等不同的句式間相互進行轉換,而句意不變。此外句子中的修辭手法也可以進行改寫訓練。如把陳述句轉換成比喻句、擬人句,或使用誇張、對比等修辭進行改寫,以求增強表達的效果。文體改寫常見於古文今譯。一篇古詩文在理解內容,領會思想情感的基礎上聯絡生活實際,新增進自己的聯想和想象成分,寫成一篇文情並茂的現代文。續寫則僅供開頭,留出餘地,讓學生自由發揮續寫完整。

除上述外,教師還可鼓勵學生養成寫日記週記的習慣。只要勤奮練筆,滴水穿石,必會日久功成。

四、重視習作成果的交流展評。

作文是學生腦力勞動的成果。對於每個學生的每篇作文教師都應給予耐心的指導,足夠的關注。作文評語中儘量多一些讚揚、鼓勵的話。即使面對一篇很糟糕的作文,也要善於從一堆泥沙中淘出幾顆閃光的金子,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幫助他們找到寫作成功的動力源泉。要多開展一些作文展評交流活動,展示優秀作文,鼓勵學生投稿,參加各類作文競賽,出辦作文手抄報。有條件的可以把學生的好作文打印出來匯成一本《班級優秀作文薈萃》。由此滿足學生內心的成就感,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寫作的樂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真心熱愛上寫作。

儘管很努力,但學生的資質稟賦不同,相同的教法之下,寫作水平依舊是良莠不齊。所以,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提高每個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最大的心願。為了實現這一心願,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努力探索和實踐。

國小教學的教學工作總結2

回顧半學期的科學教學工作,注意了以更新科學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優化科學課堂教學為重點,以發展學生科學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傳授基本知識和興趣為起點,認真完成了各項任務,現將半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1、繼續努力學習《科學課程標準》,使自己能正確理解並在日常教學中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以學論教。

2、經常瀏覽《科學課》、科學視野網、科學探究網等專業刊物和網站,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認識水平。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積極認真地聽課,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遇到教學上的一些困惑能及時與其他教師交流學習,博採眾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本學期共聽課47節(含班會)。

4、注重利用各種反饋資訊,經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認真進行教後小結,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在實踐與總結中不斷進步和提升。

二、做好課堂教學常規工作

1、爭取每節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1)認真準備每節課的兩個實驗專案,以教材知識為宗旨,在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的基礎之上,適當補充教學資料,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充分考慮自己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思考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等。

(3)精心準備實驗。因為科學課上實驗所需材料範圍很廣,本學期也沒有和教材配套的學具製作材料,為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親身體驗感受,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內容,我只能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凡是儀器室原有的自然實驗材料和用品,都拿來充分利用。

2、確保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儘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雖然平時備課、作業、準備上課及特長課的實驗等工作量特別大,但依然儘自己最大努力,認認真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

(1)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慾望的激發,當作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來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的好奇心比較強,但這種好奇心有時只是停留在好玩、新奇的表面層次上,我要促使學生把平常的好奇心發展成為“科學的好奇心”,擴大學生興趣的範圍,引導學生髮現平時不注意的現象,從而產生探索、研究的慾望,及時地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去,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有利於學生學習習慣和品質的培養。

(2)把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情感,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來抓。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由於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也不同,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對那些反應較快、能力較強而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多注意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對那些反應較慢、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多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大家充分發揮自身的個性,施展各自的創造才能。實驗教學中要抓好實驗基本技能,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真正瞭解每個實驗涉及的科學原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3)把教學生學會學習,當作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來抓。在平時的教學與複習中,注意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掌握學習科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3、很抓好特長創新能力教學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本學期開設了“小發明”特長活動,組織學生主要開展了科學小實驗,科技小製作,科學小論文撰寫和小發明技法滲透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經歷探索研究的過程,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要求小發明特長學生每人設定一個“百寶箱”,放置實驗和研究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如放大鏡、易拉罐,塑料瓶,一次性木筷,橡皮筋,氣球,乒乓球等,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明確科學研究不一定非得在實驗室裡,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為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實施開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三、密切聯絡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課外我鼓勵同學們多閱讀科技書籍,突破課本知識的限制,多從科學視角去觀察和分析問題,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學以致用。為了使同學們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和家長一起佈置學生做科技作品,把學生們這半學期的部分科技作品收集展覽,讓有特長的孩子們製作的智力玩具,科學課上學生製作的小桿秤等工具……學生們既培養了動腦動手能力,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好多同學對科學實踐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們一起分享發現的快樂,體驗探索大自然的樂趣,學生們學習科學的熱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深刻含義。

我喜歡科學,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究,和他們一起體驗探究的成功和失敗,尤其是看到他們渴求知識的眼神;當探究失敗時,我會給他們一些鼓勵,探究成功時,我會和他們一起開心,我希望學生們在科學課上不僅能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還能鍛鍊各種能力……

在剩下的半學期中,我將繼續努力,為我深愛的科學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