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來源:才華庫 1.86W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總體來看,全體數學教師認真執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構建有效課堂落實到教學中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體總結如下:

國小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本著“多學、常思考”的宗旨,本學期我組各位教師除了經常閱讀有關的專業資料和網路資訊外,十月中旬還集體去鄂州參加學習了省教研組的“數學研討活動”,聽了全省優秀數學教師的講課。十月末,我組的馮喚雪老師又去武漢學習、聽課,老師們通過這次活動,學習了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將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建立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本學期我們各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了建立有效課堂,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本著這一原則,本學期我組開展了各種教研活動。十月份我組的#########三位教師主動參加了我校組織的自願上一節創新的課,每節課都有自己獨特的創意。其中###教師執教的《角的度量》,先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來認識量角器,再讓學生動手量一量,再讓學生動手量一量,動腦想一想、認真猜一猜等活動來鞏固對量角的方法,整節課都注意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和表達能力;###老師執教的《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採用了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來為教學服務,用直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先試做再猜測,最後驗證並總結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方玲老師教學的《5的乘法口訣》教學時,利於原有的知識來解決新生的問題,讓學生找規律編口訣。課後採用吃蘋果、送信等遊戲進行鞏固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中學、玩中學、大大的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的.興趣。十二月初,我組的###老師參加了黃石港區組織的優質課比賽。在準備期間,我組的教師採取了集體備課、討論訂稿、反覆聽評方法。最後馮喚雪所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一課榮獲區一等獎。為了抓好期末複習,迎接期末考試。元月10日,我組的###老師在全校公開上了一很有特色的數學複習示範課,讓我們明白了上覆習課的要領和方法。實踐證明。多講這種研討課既能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課堂效率,達到自主、創新、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本學期我組一共開展了16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都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教師們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法,學情分析、反思心得、集體備課,以此來矯正疏漏,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常規檢查一月一次,本學期數學組教師平均每人聽課25節以上,反思16篇,學習筆記6000字。通過檢查發現大家都備課認真,作業批改仔細,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真正做到了課前有準備、課後有反思。

四、認真落實培優補差,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培優補差對於數學學科而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每個數學教師在這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學校也很重視,本學期我校一至六年級都開設了趣味數學課。二至六年級數學教師利用這節課對學生進行奧數訓練。一年級的主要以訓練學生的口算為主。元月初結合本學期所學的奧數內容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較為理想。除了培優補差外,每個教師還指定了詳細的轉差計劃、轉差有記錄,有總結。本學期每位教師至少轉化一至二名學困生。由於我們學校每個學期都有插班生,再加上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學困生很多,學校又沒有給我們安排補差的時間,而我們數學教師大多帶兩個班的主課。有的還兼帶了班主任或跨年級教學,教學任務很重作業批改量大。所以數學教師們只有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補差,特別是臨近期末考試這段時間。很多教師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給差生補課,確實很辛苦,也很難得。好在,工夫不負有心人,從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來看,這些學生都有較大的進步。說明補差效果很好。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全體數學教師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