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課堂教學情況總結

來源:才華庫 1.22W

在我們無暇顧及時間時,時間早已匆匆流逝,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經歷了許多,也收穫了許多吧,讓教學總結為這一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吧。但是教學總結要寫什麼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課堂教學情況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課堂教學情況總結

國小課堂教學情況總結1

一、“單元模組教學”的提出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以語文能力,即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學習方式的整合。

實施新課標以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一些弊端:部分學生自主閱讀時無從著手,不能圍繞主要目標學習、探究,浪費了課堂上的有效時間。現行語文教材,課程任務重,我們農村學校的學生接受能力普遍較差,教參書中要求一、二個課時完成的教學任務,常常需要三、四個課時才能完成,延長了教學時間。

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都以專題的形式組織教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專題編排教材內容。每組課文的前面都設計了單元導語,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整個單元的識字課、閱讀課、語文園地等都圍繞本組專題合理安排,將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相互聯絡的有機整體。

如何才能更充分地發揮教材的特點,儘可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最大可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據此我們確立了“國小語文單元模組教學研究”這一微型實驗課題。力求打破以往逐篇課文講授的模式,引導學生把學習研究的重點從“篇”轉移到“單元組”,以一個單元中的數篇課文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合理組合,分為不同的小模組,結合每一模組進行相對獨立而有目標的學習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理解、感悟能力和語文的實踐能力。

二、“單元模組教學”的基本流程

在一定的程度上看,課文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一個的模組,課文的學習就是語文能力習得的過程。但是常規的教學(字詞句段篇是依序實施的),很多時候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很難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如果能將相關聯的內容進行重組、整合,儘可能地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也許更有利於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模組教學強調的是學習資源的整合與生成,著眼於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重視學生學的過程,強調語文實踐活動的整體推進。

我們以三維目標為指導,對單元內容進行合理整合,設計了模組教學的基本流程。

第一模組:課前預習。初讀單元導讀,瞭解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根據目標自主閱讀本單元的每篇課文,利用工具書,聯絡課文學習生字詞。

第二模組:教師導讀。在教師引導下再讀單元導讀,明確本單元學習的`內容、目標和重點。瀏覽整個單元的全部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課文或段落深入學習,質疑問難。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收集與本單元有關的資訊與資料。

第三模組:研習深化。採取多種形式和方法,深入體會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思想感情、結構順序、寫作方法、語言風格等,抓住重點段落、關鍵詞句,進行誦讀、理解和欣賞。

第四模組:總結拓展。通過歸納、提煉和延伸,鞏固學習成果,進行知識拓展。

國小課堂教學情況總結2

時代在變,教學在變,人的觀念也在日益更新。語文新課標的頒佈實施,對語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改革的熱點,更是課程改革的難點。新一輪的語文教學改革,正悄然而起。我們教師努力學習新課標,同時又進行了有力的探索。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說有喜、有悲、有困惑、有感悟,面對新課標,面對新教材,面對新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我們就有必要重新學習,要與學生轉換角色。要認真領悟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區別新課程標準與以往教學大綱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點,重構新的教學體系。而不能盲目,要不然在教學實踐中只會“新瓶裝舊酒”,或是“換湯不換藥”而已。總之,我們和學生一樣,也在學習著、摸索著、嘗試著,探究著。下面,我就結合實際教學來談一談語文教學中的喜怒哀樂。

一、為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鍛鍊自己的能力而喜。

在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中,我把著眼點放在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上。如,朗讀,口語,寫作,想象等。每一篇課文,我都讓孩子門充分預習,讓他們先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在學文中,再用各種方式去練讀,有必要可以互相交流:我為什麼要用這樣的語氣來讀,我是這樣理解的。面對學生門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老師必須給予肯定,語言也要有針對性。否則學生會心存顧慮,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合理。

二、把握不好尺度,語言表達不透而惑。

面對年齡段不同,接受理解能力也不同的孩子,我們教者該如何把握這個尺度呢?在實際教學中因材施教,我發現教者講解過多,孩子理解費勁:教者講解過少,又感覺沒完成任務,所以一節課下來,不是教者疲,就是學者累。另外有許多課文缺少生動的音像畫面,就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師又要浪費很多唾液拼命地去描述,即使這樣也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為只為要形式而去走形式而悲

新的課程理念倡導我們培養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往往有許多教者並沒有真正去理解它。課堂上也有合作學習,自主交流,可是他們把眼光只放在了表面的熱鬧上。卻沒有看見學生的合作有沒有必要,他們在自主時又在做些什麼,這樣下來是不是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其間我也走過這樣的彎路,但現在我能徹底打破它,把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上,真正實現語文“人文想和工具性的統一”。我希望我們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能好好利用這40分鐘,讓孩子們實實在在學點知識。

要使語文課改一路走好,並取得實效,就讓我們認真研讀《語文課程標準》,謹記語文學科特點,不忘學生年齡特徵,並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相信在廣大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課改一定會取得成功!

國小課堂教學情況總結3

一學期來,我校按照教育局的安排和部署,在中心學校的關心指導下,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中心工作,在本學期積極開展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嘗試,加強了三級課程管理,注重校本教研活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下面對本學期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總結如下:

一、結合實際,落實課程計劃。

根據教學改革年的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在課程改革實驗中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為了保證課程計劃能夠落實到位,學校實行“兩制”管理。月教學進度檢查制,期末教學目標考核制。月教學進度檢查制是指對學科的教學進度進行監控,防止過快或過慢,從而落實課程計劃。期末教學目標考核制是指每學期末對課程計劃所涉及的所有學科(包括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目標考核。

二、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1新的教育理念,呼喚新型的教師,理想的課程必須通過教師的實踐才能轉化為現實的課程,我校本著全員培訓、全程培訓的原則,在全體教師中紮紮實實地進行教學改革理論的學習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2、有條不紊地安排教師參加培訓。鼓勵教師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為外出學習創造條件。在學習中運用,將課改理念深植每一位教師的心中。

3、突破課堂教學,落實課程改革。

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課程改革的關鍵和重點是課堂教學。因此,我們把課堂作為課改的突破口。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做到有課時、有教師、有考評,真正走進課堂,落到了實處。

(2)、為確保各學科正常教學,進行嚴格的查堂制度,一經發現甲課換乙課或放羊式教學等情況,立即登記,作為教師教學常規檢查的內容之一,並納入教師工作評價。

(3)、開展課堂教學交流與研究活動。一是進行教研活動,每週進行一次集體教研,由組內成員輪流主持,研究本週的教學內容、探討教學方法。二是進行課堂交流,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堂教研課。上課後,及時進行說課、評課,總結成績,找出不足。

(4)、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在大賽活動中讓同學們和老師都能共同學習。

(5)、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經常深入班級聽課,並與教師一同探索,使課堂教學改革得以深入進行。

三、教學方法須靈活多變

1、遊戲教學法

學生都具有活潑、好動、好勝和積極上進的心理特徵。如果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材,適當貫穿遊戲來配合教學,就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練習動作的興趣,使國小生在遊戲中鞏固技術動作,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遊戲本是體育運動的組成部分,由於它的內容豐富、形成

多樣、組織起來,生動活潑,競爭性強,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根據不同年齡特點,靈活運用遊戲教學,引入競爭意識,形成趣味學習,達到教學目標。遊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好勝心理,最後加以適當的引導和進行充分的練習,學生就會主動地進行練習,教學目標因而得以實現。

因此,在體育課中能有效地貫穿遊戲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2、趣味教學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和技術動作充滿好奇心和興趣,就會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地去學習和鍛鍊,注意力也就能高度集中,教學效果當然不言而喻了。趣味教學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他們去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又會使學生對體育課不再有累和煩的感受。

3、競爭教學法

體育教學活動中,從不缺乏的東西就是競爭。每一節體育課,從開始準備到結束課程,都充滿了競爭的影子。所以,運用好競爭意識,可以使那些枯燥無味的單一動作的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力四射。

通過改變教學的方法,同學們覺得體育課不再那麼單一乏味,上課積極性提高了很多。

這學期通過課堂改革使老師的教學越來越有顯著的成績,學生的體育成績與健康越來越有保障。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關注課堂改革,使自己的教學越來越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