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整理

來源:才華庫 3.39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整理

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1、表內除法的知識點:

(1)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根據表內乘法,計算簡單的除法。

(2)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3)根據乘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乘除法應用題。

(4)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除數×商=被除數

2、除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數÷除數=商

(2)被除數÷商=除數

(3)除數×商=被除數

5、被除數

除法運算中被另一個數所除的數,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數

國小二年級數學《四邊形的認識》知識點

長方形與正方形

知識點:

1、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條邊,4個直角,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2、初步瞭解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絡: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與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知識點:

1、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知道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四個角,對邊相等。

2、初步瞭解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國小二年級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知識點

一、有餘數的除法

1、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會有剩餘。

2、餘數與除數的關係:在有餘數的除法中,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的餘數小於除數1,最小的餘數是1。

3、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1)先寫除號“廠”

(2)被除數寫在除號裡,除數寫在除號的左側。

(3)試商,商寫在被除數上面,並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

(4)把商與除數的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相同數位要對齊。

(5)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如果沒有剩餘,就表示能除盡。

4、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可以分四步進行: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1)商:即試商,想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且小於被除數,那麼商就是幾,寫在被除數的個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數和商相乘,將得數寫在被除數下面。

(3)減: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所得的差寫在橫線的下面。

(4)比:將餘數與除數比一比,餘數必須必除數小。

二、解決問題

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簡單的有餘數的除法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餘數。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1、乘法的含義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的簡便演算法。如:計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⑴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先寫相同的加數,然後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的個數,最後寫等號與連加的和;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的個數,然後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最後寫等號與連加的和。

如:4+4+4=12改寫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或3 × 4 = 12

⑵乘法算式的讀法。讀乘法算式時,要按照算式順序來讀。如:6×3=18讀作:“6乘3等於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實際表示的意義

在乘法算式裡,乘號前面的數和乘號後面的數都叫做“乘數”;等號後面的得數叫做“積”。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如:4×5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

5、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6、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7、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

乘法:乘數×乘數=積

加法:加數+加數=和

和—加數=加數

減法: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8、在9的乘法口訣裡,幾乘9或9乘幾,都可看作幾十減幾,其中“幾”是指相同的數。

如:1×9=10—1 9×5=50—5

9、看圖,寫乘加、乘減算式時: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後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

計算時,先算乘,再算加減。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減:3×5-1=14

10、“幾和幾相加”與“幾個幾相加”有區別

求幾和幾相加,用幾加幾;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幾個幾相加,用幾乘幾。

如:求4個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補充:幾和幾相乘,求積?用幾×幾.如:2和4相乘用2×4=8

2個乘數都是幾,求積?用幾×幾。如:2個8相乘用8×8=64

11、一個乘法算式可以表示兩個意義,如“4×2”既可以表示“4個2相加”,也可以表示“2個4相加”。

“5+5+5”寫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訣(三五十五)來計算,表示(3)個(5)相加

3×5=15讀作:3乘5等於15. 5×3=15讀作:5乘3等於15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一般是不同的;

2、觀察物體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徵來判斷。

3、觀察長方體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4、觀察圓柱體,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圓形。觀察球體,看到的都是圓形

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1、認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後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複。

(2)問過幾分鐘後是幾時,先要讀出現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後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

1、用兩個不同的數字(0除外)組合時可以交換兩個數字的位置;用三個不同的數字組合成兩位數時,可以讓每個數字(0除外)作十位數字,其餘的兩個數字依次和它組合。

2、借用連線或者符號解答問題比較簡單。

3、排列與順序有關,組合與順序無關。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1、軸對稱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摺,兩邊完全重合。對摺後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

成軸對稱圖形的漢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幹,豐,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

木,目,森,谷,林,畫,傘,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畝,目,山,單,

殺,美,春,品,工,天,網,回,喜,莫,罪,夫,黑,裡,亞。

2、平移:當物體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運動,並且物體的方向不發生改變,這種運動是平移。

只有形狀、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圖形通過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轉:物體繞著某一點或軸進行圓周運動的現象就是旋轉。

(一)填空

1、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行駛,車身的運動是( )現象

2、長方形有( )條對稱軸,正方形有( )條對稱軸。

3、小明向前走了 3米,是( )現象。

4、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 )圖形,這條直線就是( )。

(二)判斷

1、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

2、張叔叔在筆直的公路上開車,方向盤的運動是旋轉現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轉現象。( )

5、樹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現象( )

(三)選擇

1、教室門的開啟和關閉,門的運動是( )現象。

A.平移B旋轉C平移和旋轉

2、下面( )的運動是平移。

A、旋轉的呼啦圈B、電風扇扇葉 C、撥算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