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實習總結範文

來源:才華庫 2.48W

充實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在實習總結中記錄下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喔!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保育實習總結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保育實習總結範文

保育實習總結1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的保育實習時間已經到了,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裡,我所負責的班級為中二班。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我帶著對實習的好奇心情,迎接了第一天的實習。

剛到幼兒園,我感覺很陌生,很害怕,因為在這之前。我是一點實踐經驗也沒有,知道的知識只是從書本上學的,與現實中有很大區別。雖說只是實習,但生活的方式卻已完全不同於學校裡的生活,而是轉變成了正式的上班一族:早上6:00起床一直到下午5:00下班,這一天的生活便度過於幼兒園之中。

因為我是負責中班,中班的小朋友許多事情都可以做,所以我的工作主要就是監督他們是否做到位,其次是開啟水、領牛奶、晒被子等一些小朋友做不好、又有一定危險的事情。

經歷了一個星期的實習生活,讓我初嚐了身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在這一週裡,我親密接觸了幼兒在幼兒園裡生活得方方面面,回顧和孩子們一起走過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也深感如今的孩子比我們過去多了一份頑皮,一份靈活,一份大膽。孩子的能力是一代比一代強,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因此,要想在孩子中樹立起好老師的形象,還需要我繼續努力學習和探索。

保育工作大都是一些繁瑣的事情,就是一件小事情其實都有技巧方法的。關心,愛心,耐心、責任心是我們做為一名幼師應該具備的。在中班我們更要有,因為孩子們大多是三歲。這個時期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較差、臉就象春天的天氣那樣多變,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而且特別愛告狀,比如“老師,他打我。”“老師,他搶我東西吃”。

在學習保育工作的同時,我也初步瞭解了教育工作的流程,向原任老師學怎樣上好一堂課,怎樣管理好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

在這一週的實習過程中,我過的非常開心也非常的充實,讓我體會第一次體會到上班一族生活,在這所幼兒園裡我收穫很多,感動很多,體會很多。

總之,教師是一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要當一名好的幼兒園教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此次實習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我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的改善。

“學高為師,行正為範”的內涵我會慢慢的讀懂,不斷完善自己,全身心投入將來的教育事業。

保育實習總結2

在這一個星期的保育實習期間,每天我都會早早的來到學校等在教室門口等待孩子們的到來,與孩子們親切的問候,在區域活動時我會以玩伴的角色與孩子玩耍;玩遊戲時還會像孩子一樣的耍賴;我利用一切時間與孩子相處,聊天,儘可能地走進他們的心靈,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漸漸地孩子們也記住了我的名字,能親切的叫我一聲梅老師,跟前跟後地纏著我問東問西;放學時他們也會記得和我道一聲再見。看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內心充滿了幸福。幼兒的心靈是純潔無暇的,當他們接受了你就會真心的喜歡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愛是最真實、最純真的。

在保育實習中,我積極和保育員老師配合。保育老師許阿姨很親切,教我們如何做好保育工作,同時她也做得很到位,戶外活動時,孩子熱了,馬上給孩增減衣物;回到教室裡,督促孩子去洗手;喝水的時候,提醒孩子不要說話,並放好聽的鋼琴曲給孩子聽,培養孩子安靜喝水的好習慣;吃飯前,餐具反覆清洗,飯桌擦了一遍又一遍。吃飯時,認真觀察每一位孩子的進餐情況,提醒幼兒吃飯時安靜,不挑食,細嚼慢嚥;守午睡時,能做好巡視工作,為孩子蓋好被子。孩子們午睡完,幫他們穿好衣服。認真做好一天的保育工作,讓我明白幼兒園保育工作真的很重要。

這次的實習讓我的思想逐漸成熟,行為收斂了許多,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會繼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各項技能的水平。

保育實習總結3

轉眼間兩週的保育實習生活很快就結束了。在這兩週裡,我第一次親密接觸了幼兒園的方方面面,也總結出一些經驗。

先談談如何創設幼兒感到溫暖、寬鬆、愉快的環境。大部分的幼兒對環境的適應性差,情緒易緊張,不穩定。幼兒教育學提出:環境在一定的條件下對幼兒的心理髮展起決定作用,如何使幼兒情緒穩定,在幼兒園裡如在家裡一樣,從不願意去幼兒園到喜歡去幼兒園,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充滿愛和親密的關係 幼兒在家裡是“小皇帝”,剛到幼兒園,一種強烈的失寵感會使他們無所適從,易哭,老師應善於觀察幼兒的心理,用愛撫、關切去對待每個孩子,使幼兒感到溫暖,來園站在門口,主動招呼幼兒,接待幼兒,說聲:“×××你早!”“×××你好!”並輕聲問:“你喜歡什麼?”按幼兒的意願讓他們自己選擇,對喜歡獨坐的幼兒,先與其一起玩,然後慢慢引導用語言啟發,逐漸使他和其他孩子們一起遊戲,對個別喜歡獨攬玩具的幼兒,老師注意正面引導,讓他明白“玩具應該大家一起玩”的道理。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對原活動時間安排緊湊的形式進行了調整,安排為幾個大環節,如生活活動、集體活動、遊戲活動等,由於老師在組織時留有一定的餘地,以教師本身的寬鬆情緒去感染幼兒,讓他們在寬鬆的環節中進行了各項活動。

3、根據季節和幼兒年齡特點佈置室內環境 整潔、美觀、富有情趣性的氛圍是幼兒生活所必需的,老師用各種色彩,在牆面上畫上神態逼真、色彩鮮豔的“小貓釣魚”、“龜兔賽跑”等;牆的'四周放置大型絨娃娃、絨動物,讓幼兒抱抱、親親;用碎布料拼做成的各式“奇妙的口袋”掛在牆上,裡面放著:“小卡片”、“小圖書”、“小玩具”等,便於幼兒自取自放,讓幼兒看看、識識、講講,既利於語言發展,又美化環境,幼兒不僅能看到,而且能摸到,我們還創設了自然角,如:種植花生、黃豆、綠豆等,讓孩子觀察植物發芽、生長;在魚缸了養小蝌蚪、熱帶魚;在戶外飼養小白兔、小雞等,讓幼兒戶外散步時去觀察、欣賞,培養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4、提供豐富的教玩具 擺弄玩具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通過玩具的擺弄,可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做了各種幼兒喜歡的玩具,如“遊戲盒”、“小鴨游水”等,並採用各種可利用的廢舊物,例如:易拉罐、喜樂瓶、各種碎布料、自制玩具,供幼兒選擇。在遊戲中,幼兒想玩什麼就去玩什麼。不加任何限制,老師只參與遊戲,進行指導。

再談談如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和口語表達能力。早鍛鍊中,準備小毛巾,便於幼兒活動出汗時隨時洗擦;提供自由飲水條件,幼兒可隨時拿到自己喝;午睡時,為小便的孩子準備拖鞋,冬天為盜汗多汗的幼兒睡前胸背上先墊上一塊小毛巾,醒來拿掉,減少感冒患病率;教師做的晴綸棉衣褲、棉背心、彩色小棉墊,便於幼兒冬天戶外活動用。

幼兒的自理能力差,因為年齡小,對成人的依戀感強,我們以遊戲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培養,如培養先小便後洗手時,教師邊念兒歌邊師範:“先小便,後洗手,擦擦肥皂搓搓手,手心手背搓一搓,搓好小手洗洗手,一二三,四五六,小手洗乾淨,洗好小手擦乾手,手心手背擦擦乾。”讓孩子邊模仿邊念,在模仿中理解,學會正確洗手方法,經過培養訓練,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大大加強。如:會自己搬椅子就坐,會獨立吃完自己的飯菜放好碗,會用小毛巾擦臉,洗手不弄溼衣服等。

這個年齡的幼兒說話不連貫,只會講簡單的語和短句,所以遇到困難,易哭,易撒嬌,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教師利用一切機會對幼兒進行語言培養,採用個別與集體的方法。特別利用星期一或星期五,星期一讓幼兒講出經歷過的事,星期五啟發幼兒想象,讓他們表達出所做所想玩的事。老師饒有興趣地聽,同時及時提醒,糾正他們的語句。

以上就是我在幼兒園這兩週以來的心得體會。我相信在以後的實習、工作中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