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語文減負工作總結

來源:才華庫 8.79K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為此要做好工作總結。工作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一年級語文減負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一年級語文減負工作總結

國小一年級語文減負工作總結 篇1

根據調查發現:導致學生負擔重的兩大因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作業的完成情況。學生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課堂裡沒搞懂,就勢必會加重回家作業的負擔;課堂裡該完成的作業沒做,也會加重回家作業的負擔。鑑於此,語文教研組常常開展 “生態課堂”的探討,以 “促進文字與兒童的視界融合”,關注的重點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即努力以兒童為中心,以學生為本,探索最有效的“輕負擔高質量”語文教學。在“輕負擔高質量”的實踐探索中,老師們也摸索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經驗,促使廣大老師踐行和開拓,使孩子們真正減負,快樂學習,愛學語文。

一。學生課前預習“四讀法”,老師集體教研備課

新課程倡導“讀讀悟悟”,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由此,他們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積累,提出了課前預習“四讀法”:一讀“新詞”、二讀“句子”、三讀“內容”、四讀“課外拓展”。學生經過這“四讀”後,就可以在課堂上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學內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課文的時間就縮短了,課堂學習質量也會有所提高。而除了學生認真、系統地預習外,語文老師們在上課之前都先進行整個教研組備課,群策群力一起討論研究後可以化繁為簡,將不必要的課堂教學內容刪去,這樣課堂教學就不存在繁瑣、空洞、沉悶。老師上課不需要面面俱到,那些喊“累”、“負擔重”的老師往往是被自己空洞無味的內容教學所累,真正有效的教學反而會激發老師們的興致和動力。

二。課堂教學做到四個“3”、兩個“10”、一個“18”,和內容分析說再見

老師們要果斷地和閱讀教學中的內容分析說再見,減少不必要的內容性問題,將有限的課堂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做到四個“3”、兩個“10”、一個“18”。

四個“3”即學生在課堂上要臨摹3遍生字,朗讀3遍課文,老師在每個學期8篇作文中選3篇親自體驗寫作,還要選3篇作文點、劃、圈、注。其中,老師們要強調學生寫字訓練、教師書寫指導一定要在課堂內完成,朗讀要做到通讀、注讀、勤讀,大作文教師要親自練筆積極體驗,教師只有親身體會並且自身底蘊深了,課堂上才能駕輕就熟。

兩個“10”即學生在課堂上的課文朗讀累計時間和書面動筆時間都要達到10分鐘,剩下20分鐘課堂時間老師可以進行課外拓展訓練、開展課堂活動、閱讀等,可自由支配。 一個“18”即一節課要有18個以上學生能獨立表現,並儘可能減少優生的表現機會,讓差生多表現。

三。讓學生對“作文”不頭疼,關鍵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語文教材中《我們的奇思妙想》口語交際課和習作的安排彰顯學生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的習作練習。這類作文是少年兒童把美好的願望和理想,加以具體化的思維過程。習作可選擇的素材很廣,但學生在作文時,往往覺得沒有合適的素材可寫,或是不知從何想象。而且在想象的過程中學生又容易犯胡思亂想和神化的毛病。備課組的老師在上課之前想到:正好,很多孩子都去過醫院就診。孩子們最害怕的就是打針吃藥。每一次生病都是他們痛苦又印象極深的經歷。寫孩子們有體會的事,寫孩子們有話可說的事,兒童醫院一定是他們繞不開的話題了。於是,《我的奇思妙想》作文指導課的內容定位《我設計的超級兒童醫院》,結果同學們用手中的紙筆發明了聲音控制的藥瓶蓋,能自動吸附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植物,測體溫的掃描器,稱體重的.滑滑梯,能邊玩邊檢查心肺功能的碰碰車,能溶解再造型的關節修補器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兒童醫院。《我的“院”望》、《二十年後的兒童醫院》、《暢遊兒童醫院》、《未來的兒童醫院》、《醫院 ≠ 打針吃藥》、《快樂醫院》《兒童醫院?遊樂園!》當邊老師閱讀這些作文時,不禁對學生深刻的體會,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表達願望心生讚歎。

老師們要立足教材,尋找課文中的練筆點,在學生的寫作興趣被調動起來之後,寫作文不但不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反而成了一種快樂。

四。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指導,“圖書漂流”提高學生課外閱讀量

老師要對學生要進行分層指導,尤其要關注後1/3學生,無論在課堂作業佈置、指導還是在作文寫作指導上都要為學生多搭幾層樓梯、浮梯,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孩子的精神壓力小了,學習負擔才能從根本上減輕。

除了教材學習外,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圖書漂流”這種形式由來已久,很多學校都曾經開展過但都不了了之了,其實有沒有效果關鍵在於還是在於是否能有效、持續地開展。 據悉,針對課堂作業問題,老師們可以在一節課裡安排8-10分鐘的書面作業時間,以保證課堂作業的落實和反饋、訂正。同時,也敦促教師重視課內外作業的設計和佈置,保證使課外作業負擔減下來。

國小一年級語文減負工作總結 篇2

對於教師行業來說,我還是一個新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但是由於自己經驗不足,很多地方都有所欠缺。我個人一直樂觀地理解教師所受到的尊重,卻不知道教師所承受的壓力。我意識到了教師肩頭的重任。作為教師個人來說,繁重的課時量,來自教學的壓力,來自學生和家長的壓力,都使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經驗的缺乏,情況的生疏,年輕的我總是不能很好的處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往往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陷入束手無策的窘境。 本學期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我們這些教師的整體教學技能,增強我們對新課該的認識, 教育辦開展了“青藍工程”活動,每位年輕教師都由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帶領。互相評課,切磋琢磨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我就是受益者之一。通過本次活動,初老師走進了我的工作生活,給予了我莫大的幫助,使我在思想認識上,業務水平,教學技能等方面都有可很大的提高。

首先,與初教師結對,教學路上多了引路人。每當有困惑時,初老師為我撥開迷霧,為我指引方向。初老師常為我進行備課指導。在上課之前,我主動跟初教師談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談自己如何突破難點,如何與學生之間互動。初老師耐心和我交流,指導我如何鑽研教材,這讓我獲益匪淺。

其次,自身不斷努力,勤聽課、多鑽研。我儘量做到隨堂聽課,主動找時間聽初老師上課,研究她組織教材、把握課堂等方面的技巧。初老師也往往給我以恰當地指導。通過互相聽課、評課使我在駕馭教材和課堂應對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我也經常進行課後反思。初老師給我提出了這樣的發展目標,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平時還應注意反思、積累,向科研型發展。因此每節課我都進行課後反思,反思教學的成敗,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及時發揚優點,彌補、改進教學方法。課外時間我也經常讀書:讀名著開闊了視野,讀教學案例豐富了課堂設計經驗,讀教育學、心理學、讀教育論文積累了教育經驗讀書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書讓我的頭腦越來越充實,心裡越來越敞亮。

還有,積極主動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上課活動。期初的組內研究課,教研組長示範課。每上一次課都要集體備課、全體聽課、大家議課。每上一次課我們大家都投入準備,我更是每一次都充滿激情地參與,因為我知道這是我學習、鑽研的最好機會,我和上課人一起準備,他們備課我也備課,到他們上時我就能發現我與她們的設計的不同之處,從而有更深的體會,每次我都有巨大的收穫。

就這樣我有了很大進步,但我知道不能滿足更不能驕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要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多請教、多學習,因為學無止境,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深知: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仍然會有新的難題出現,所以我要不懈的努力學習,與自己賽跑、與時間賽跑。在初老師的“傳、幫、帶”下,茁壯成長!我也要把學生當作朋友,真誠的關心學生,把老師的愛,柔柔的灑給學生。讓我的課堂變成學生求知的樂園。

我更要感謝“青藍工程”:是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有了方向;這樣一個契機,讓我們有了舞臺。正因為有了這個活動的促動,我才迅速成長起來,贏得了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為學校擎起了一片明淨的藍天。雖然這一年多來我付出了很多,但是我收穫了更多,我要發自內心的說:我成長、我快樂!相信我的明天會更好!相信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