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2.59W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匆匆溜走,我們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制定一份工作總結吧。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6篇)

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1

時光荏苒,轉瞬半年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懷和幫助下,自己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並能積極投身於跟崗學習之中,下面我將來市一小後近半年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樹立為教育作貢獻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把到市一小作為鍛鍊和提高自己能力的途徑;能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合理運用教學手段,開拓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上好日常課,切實地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使學生樂學好學。今年我教四十班語文,在打造高效課堂過程中,我積極轉變教學方法,研讀教材,在高效課堂驗收活動中順利達標。跟崗學習期間不忘本職工作。學校每次組織的考試,我所教的學科都穩中求進。在"中華頌"全國萬校國小生魅力作文作文國家級大賽中榮獲國家級輔導金獎,並同時授予"全國作文教研明星教師"榮譽稱號;學術論文(成果)《淺析教學四環節中的拓展鞏固環節》在20xx—20xx年度全國基礎教育教學學術論文成果評選中,被評為二等獎。

二、生活方面

學校的領導對我們跟崗學習的老師非常重視,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在生活中、工作上他們都儘可能的為我們提供方便,使我倍感溫暖。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使我很受感動,也幫我解除了後顧之憂,使我能更好的投身於工作之中。

三、學習方面

跟崗的過程本身也是學習的過程。市一小四年級語文組的老師給我的感觸也很深,每個老師做事認真、細心、周到,凡是學校佈置要求完成的任務,都積極主動完成,從來不講代價和報酬,毫無怨言,特別是他們那種腳踏實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我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每次工作會議和業務學習都能準時參加,並做好筆記;認真學習其他老師的寶貴經驗,並能和其他老師一塊兒討論。在工作之餘,我還努力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四、思想方面

我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國小教師,思想毫不放鬆,生活中、工作上時時處處以一個教師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我還堅持讀書看報,通過各種渠道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瞭解國內外大事,關注國際形勢。同時,我沒有放鬆理論學習,通過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並和其他教師進行討論,使得自己在思想上隨時隨地和素質較高的教師保持一致,在行動中能明辨是非,勇往直前!

五、其他方面

我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他人。只要我力所能及的,我都積極主動去做。

這半年的跟崗經歷將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更是人生經歷一次極大的豐富。

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2

20xx年10月22日至11月10日,我在位於廣州市培英中學的廣東省王建春教師工作室跟崗學習。在這20天裡,我和高中一組的其他8名學員在王建春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備課、上課、評課、參觀、學習,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於我是前所未有的,收穫很多,感觸很深,現總結如下:

一、專業理論知識的提升

1、認真聽取學習了7位專家的專業知識講座

培英中學衛作輝校長介紹培英中學校史和辦學理念,王建春老師講"學習葉瀾教授的一節課的標準""新課程背景下評課的若干問題""做論文的智慧和思維";邱才訓主任講"有效教學:策略與實踐";真光中學謝虎城校長講"資料化、科學化、人性化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蘿崗區教育科研發展中心劉豔紅教研員講"生物教師怎樣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鍾陽主任講"考試資料與質量分析"、麥紀青科長講"中學生物課型研究和課堂觀察".我認真聽了每一位專家的講座,近距離的接受專家的指導,使我對上課的模式、評課的標準、教師如何開展教科研、考試資料的有效分析等有了更深入細緻的理解。

例如,我一直對如何評課存在很多困惑,覺得不好把握評課的尺度。聽了王老師的講座,我認識到評課不是判課,評課是為了更好的促進任課教師自我的發展,是要說服人的科學的活動過程,很不簡單。學習葉瀾教授的一節好課的標準,讓我進一步認識到:一節課要從"有意義、有效率、生成性、常態性和留有遺憾"五個方面去有效的觀察、評價。

2、靜心讀書

王老師多次強調,教師一定要多讀書,深入的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帶領學員認真學習《學與教的心理學》、《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這兩本書。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只教學不讀理論書籍的教師只能停留在經驗的積累上,不能昇華為研究型的教育專家。同時理論的學習可以為我們更高效教學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援,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很有幫助。我深刻的體會到大學畢業之後我讀的專業書、教育學的書越來越少,在思想上認識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所以我不僅要認真讀好這兩本書,還要讀更多的書,開闊自己的視野,發散自己的思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知識水平。

3、子課題研究順利開題

10月29日下午,課題的開題報告會在培英中學現代科技中心隆重召開,胡繼飛教授、肖望教授、鍾苗博士、王建春校長參加了開題報告會。我的研究課題是"利用參與式教學提高教學實效——以我區高中生物教學為例",我就選題背景、課題研究的內容、主要問題、方法、階段等逐一進行闡述,隨後胡教授對我的報告進行點評,認為選題比較新穎,思路清晰,文獻分析做得很好,但還要進一步闡明參與式教學的含義,理清它與其他教學方式的不同。王校長認為,在課題研究中應注意"參與是以什麼形式呈現",可以適當降低課題研究的難度,把題目範圍縮小一些,如"中學生物參與式教學的實踐應用".專家的點評給我接下來應該在那些地方改進指明瞭方向,使我的下一步研究可以更有序的進行。

二、課堂教學實踐的錘鍊

1、同課異構的感悟

按照王老師的安排,我們9名學員就必修3的第2章至第4章的2節的內容在高二年級進行同課異構,各自設計教學的方案,集中展示,及時評課反饋,再反思小結。

課前,我們9名學員分為兩個團隊,隊員相互幫助,集思廣益,精心完成每一個教學設計。學員間進行同課異構給我們的壓力不小,要在陌生的學生面前各展自己的教學風格,大家都比較緊張,每天晚上我們都在工作室備課學習到11點多直到保安催促、要關門才離開。我和陳迪老師同課異構教學的內容是"神經調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我和陳老師的教學風格很不一樣,她性格溫婉,講課注重知識點之間關係的梳理和整合、講述清晰細緻全面,同時她注重探究,大膽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我性格比較外向,注重啟發式教學,關注學生的反應比較多,課堂比較活躍,但有的核心概念的講解不夠到位。每次我上完課,又聽完陳老師的課,都會發現自己很多的不足,我想如果我再上一節課,一定可以把握得更好。

課後,我們及時評課。在北樓的101會議室,王老師每次主持評課都有所不同,有時是任課教師先講自己的教學體會,其他老師再評課,有時先讓其他老師就教學過程中的某一方面進行評課,再由任課教師闡述自己的設計。可以說王老師是費盡心思的為我們出難題,等我們討論後,王老師才丟擲他的設計意圖,讓人恍然大悟,印響深刻又回味無窮,也是到此時方能理解王老師的一番苦心。雖然我早已不是新教師,但這次在培英的同課異構活動卻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課前備課最重要的是對教學目標的把握,圍繞這個目標再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手段,突出重點的概念和原理,而其它的非主幹知識可以略講或大膽交給學生自學,但課堂上一定的檢測反饋是有必要的,一節課的內容也應儘可能在生物課堂上解決,真的是受益非淺。

2、校外聽課學習

我們先後到省實驗中學、廣州四中、培英實驗中學、白雲中學、廣州71中聽課學習,參觀了平沙培英學校、白雲區的培英實驗幼兒園、培英實驗國小、中學,省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真光中學等十餘所學校,真切地感受到培英中學的集團化辦學理念和成果,理解了均衡學位和優質學位。在不同的學校聽課,我感受到廣州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她的教學教研氛圍非常的濃厚,教研活動的開展是一步一步的落實,形成規則、不斷髮展才有現在的局面,而且還在不斷的向前發展。廣州市教研活動的開展有效推動了教學,教學質量穩居第一,同時也鍛煉出一大批優秀的教師。

三、開闊眼界——科學考察

1、華南植物園

初到華南植物園,天空飄著毛毛細雨,風景如畫。華南植物園很大,植物種類繁多,我們漫步其中,一邊拍照一邊辨認各種植物。路邊的一株芙蓉開了粉紅和白兩種顏色的花,有的枝條上開單層花瓣的花,有的枝條上卻是重瓣花,我們觀察討論了好一陣,對花色可以用成花素來解釋,但單層與重瓣是生物變異嗎?還是長在一起的兩株不同植株?對此還是沒有確切的答案。一群生物教師的眼裡、心裡都是生物問題。

2、廣州白雲現代農業基地

我們領略了一個佔地3000畝的現代的花卉農業基地的風采,這裡主要生產百合和菊花,出口日本、韓國。大片大片的菊花正在開放,空氣中蘊含著一股菊花的清香,有的工人正在收割新鮮的切花,切花要求開2-3度就要切了,還需要包裝、冷藏,再轉運出口。這裡的花苗都是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大量生產。我們參觀了植物組織培養的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接種、分苗移栽等操作。作為生物教師我們熟悉植物組織培養的流程,但親眼見到整個完整的實踐過程卻很少,我們從中瞭解到當下花卉栽培的一些情況,感受到科技轉化而來的巨大生產力和經濟價值,還拍了很多照片,豐富以後上課的素才。

四、團結就是力量——團隊合作

1、主持人——王建春老師。陽光-簡約是他的風格,在我的眼裡他為人自然、謙和、真誠、務實。他在跟崗學習的前期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細心安排學員們的食宿,事先了解學員的基本情況,精心設計"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的內容;在跟崗學習期間他認真聽完我們每一位學員的每一次課,並給與真誠的`獨到的點評和建議,同時耐心地指導學員怎樣做論文、做課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他還充分利用週末帶領學員四處參觀考察,20天裡滿滿的行程都是王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厚愛。王老師對我們嚴格要求,他自己也在努力追求這樣一種教學境界:讓學生快樂、輕鬆地學習生物科學,讓學生理解生物學科的本質、感受生物科學的魅力,這些從他的課堂就可以反映出來。也正是他這種追求教育的本質的精神深深的感染著我們大家。

2、組長——謝務城、馬晉閩。謝組長還是我們骨幹教師培訓班的班長,他工作特別認真負責,待人友善,幽默風趣。他負責我們的任務分工和落實,工作細緻,考慮問題周全。馬組長要負責工作室的部落格,任務雖重卻出色的完成,他的課堂精彩紛呈,讓我們領略到廣州一流學校老師的教學智慧。

3、學員——陳迪、吳紅燕、高彥、鄭敏、李亭、倫梓駿和張傳德。我們分別來自廣東省的各個地方,我們一起學習、討論、參觀,我與一群熱愛生物教學的優秀高中生物教師在一起交流,雖然有壓力,覺得精神上很充實,討論的生物課堂教學就很專業,有深度,更重要的是還有專家的指導,就不是白菜煮白菜了。在討論問題時那種思維的碰撞,醍醐灌頂的感覺真讓人非常受益,特別的難忘。

短短的20天過去了,王老師和高中一組的每一位學員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正如學員張傳德在臨別講話時說的一樣,在廣州市培英中學這段日子裡,留下了我們美好的回憶,我們在這裡拼搏過,奮鬥過,流下了汗水,留下了歡笑,也有過苦悶,有過彷徨,但更多的是快樂,是心與心的交碰。我們懷著責任與使命而來,帶著感悟與感動而歸,20天后的今天我們難說再見!感謝省教育廳、第二師範學院和培英中學的各級領導、專家、老師!感謝亦師亦友的王建春校長!

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3

距離彙報課還有一天的時間,想想上一次上講臺的時候已經是半年前的一年多的事情了。有時候真的不禁感嘆,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往往從指間流走。當你悠哉悠哉地過著日子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停止腳步。真的應該想一想自己要給自己定一個什麼目標,要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不會每天以工作為藉口,順其自然消磨時間。正如“我希望每天叫醒我的是夢想”,這是一句多麼充滿活力的句子,也是我所希望要的生活。

在彙報課之前,還是決定在一個班先上一節,方便我對這節課進行一些改善,那樣可能會更有“底氣”去在其他老師面前表現。為了課程講得更加流暢,必須在對著PPT一張一張地去播放,暗地裡默默地去練習,我該怎麼去講解這個知識點,怎麼樣更好地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去表達。當我站在講臺的時候,我感覺對著熱情的學生,那種在講臺上授課的感覺又回來了。春梅老師在後面一直聽我講課,從剛開始的一點點小緊張到完全放鬆下來講完一節課,在一班上完課的時候還有一點時間剩下了。因為這節課講的是《探究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之前在飲水機總是看到有學生會倒垃圾在那裡,所以就藉著這個機會教導學生這樣做的舉動不文明,也不衛生,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舉動可以做一個小小的改變,那樣我們學習環境會更加美好。

順利上完一節課,感覺好多了,再請老師給我一些小建議,讓我能在彙報課上做得更好。春梅老師很耐心地為我指出了還存在的一些問題,讓我能夠更好地注意到這些問題。接下來在剩下的一天時間裡,我又反思了我上一節課的內容。把一些知識點更好地扦插進我的課堂,使這節課能更加豐滿。還考慮到尖子班與普通班的區別,增加多了兩道思考討論題。在上完這一節課的時候,我感覺到上課之後不是就這樣算了,而是在自己的課堂上能夠不斷得反思,有反思,就會有新的靈感與活力注入到下一次課堂上,這樣的課堂才會更加充實!非常感謝每一個給我建議的老師,這都是非常寶貴的建議。

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4

這星期的跟崗老師會議上,餘主任給我們解釋了何為“精細化”的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良好德育,也是我們新老師所需要貫徹的管理模式——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一所學校,最重要的是校風,學校是培養“人”的聖地而非製造考試機器的工廠。

我跟崗的第一天就對樂叔給我講的“精細化”管理抱有很大的興趣與期待,我真正的感受到“精細化”管理的優越之處就是在我成為了八年級四個班的數學代課老師的時候。僅僅是給3班,4班上十幾節課,跟著他們早讀午讀也只能感覺到這兩個班的班風學風,還是很有侷限性的。所以,半個月前,我對於“精細化”管理仍然有很多不懂之處。但是,自從成為了1班和2班的數學代課老師後,八年級四個班主任帶出來的四個不同的班,讓我深深切感受到“精細化”管理的特點與優越之處。

“精細化”管理特徵之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我曾經對八(4)班的“葵花寶典”深感震撼,感覺那就是一個微型資料庫。現在看來,那就是記錄班級裡每個人做了那些事,那些事由哪些負責人完成了。這種每週都做的細緻記錄,是用加減法來激勵著學生自律。然而,原來並不是八年級四個班都如八(4)班這樣,做得這麼“精”而“細”。我發現其他班只有一本班務日誌,班務日誌雖然也有各項內容但只能在一個班幹部手上記錄。而4班的葵花寶典,是每天都拆分在不同的幾個班幹部手上,這樣子責任明確了,事兒便能做得“精”。在4班上課,即使不看班務日誌,我都知道今天是哪個班幹記錄課前準備,哪個班幹在記錄早午晚讀,因為他們會很自覺得讓我“看到”各自在負責什麼。可是在1班和2班,我連擦黑板的同學都不知道,每次上課都是我自己派學生擦黑板。

“精細化”管理特徵之二,開頭做多點,後來不用做。之前和樂叔探討班級管理時,樂叔說過4班是他從七年級就開始帶的,剛開學兩個月,學習紀律各方面都抓得非常嚴,後來就放手讓班幹管理班級。我就在想嘛,現在4班學生感覺就是自己當家做主,樂叔只是個管“葵花寶典”的指導者,原來是一開始就下足功夫了,4班才有現在的班風。

“精細化”管理特徵還有其他,而我在跟崗差不多兩個月裡面,感受最深就是這兩點。學習與觀察不能侷限於一個班級,有比較才會發現問題,才能夠積累到更好的方法。

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5

帶跟崗教師是一次督促自己不斷學習的機會,與新教師攜手互助,共同學習,才能比翼齊飛,提高教學水平。感謝學校給與我這個機會,其實對於任教只有三年多的我來說,心中還是有幾許壓力,背上添了許多額外的責任。但我還是能清醒地認識到我校為青年教師所搭建的這個培訓平臺的重要性,也很清楚自己作為師傅,對於廖老師的跟崗培訓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榜樣與示範作用。在這短短兩週的朝夕相處中,我似乎又獲得了許多新的感悟與啟迪。

一、從容應對平常工作

從廖老師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剛參加工作時懵懵懂懂的自己。這一個時期的新教師就如同人生的孩童階段,每天都會冒出許多自以為是的經驗,也會遭遇許多未曾碰過的困惑與疑難。這樣對新教師的“工作倖福感”會產生衝擊,甚至會動搖她們的信心。

針對青年教師這個特點,我首先肯定她在執教過程中的沉穩優勢,主動施壓,著重讓她擺正心態,積極地應對每一次的教學活動,使她在教學技能上獲得新的提升。同時也鼓勵她寫文章、總結執教過程中比較成功的經驗,整理成教學案例。

二、以“帶”為主,邊做邊講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其實我在師傅這“名”與“實”之間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教與導”的重任,就只能努力去做。她經常要求主動聽課,虛心學習,勤學勤問,而我也基本做到帶著精心的設計走進課堂。因為徒弟要去聽課,總是怕丟了師傅的面子,另外也是為去聽廖老師的課能說出更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在我的悉心指導下,加上她的努力,進步很快,已經能較好的掌握國小課堂教學的一些教學常規做法。跟崗學習很有效,一切從模仿開始。比如,今天看了我的教學活動,發現有好的效果,明天就自己“小試牛刀”,雖然是現學現教,但廖老師也慢慢摸索出了課堂組織的一般規律,由於她的虛心好問、勇於實踐,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在我帶教之餘,還要求她積極參與班級活動中來。跟崗期間恰好遇到校運會,廖老師跟在我旁邊忙前忙後,幫忙拍照、組織學生檢錄、給運動員加油助威等。儼然她已經成了我們班的副班主任,和學生、和家長都能友好相處。

三、以“放”為輔,勇敢實踐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要保留和發揚新教師身上的這種敢想敢做,勇於創新的精神,就必須在扶持後儘可能地放手讓她去實踐自己的教學理想,而我要做的,就是為新教師創造空間,搭建舞臺,鼓勵她盡情展示自我風采。不管是略讀課還是精讀課,廖老師都積極認真鑽研教材,經常向我提出問題,我也在課外經常擠出時間和她一起探討教學中的疑惑,對於她在教學上還認識不深的問題,我給予耐心的講解、分析。廖老師每次都把筆記寫得滿滿的,在一次次聽課磨課中,廖老師也收穫很多。

四、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在每一次的課後反饋、飯後閒聊、專門研討中,我和廖老師的心越貼越近,彼此言辭中閃爍的智慧火花啟迪著我們不斷前行。而本次師徒結對也讓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結對的過程中,我更應注重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廖老師一定會成為一位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優秀老師。

跟崗交流教師個人工作總結6

時光荏苒,轉瞬半年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懷和協助下,自身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並能積極投身於跟崗學習之中,下面我將來市一小後近半年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樹立為教育作貢獻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把到市一小作為鍛鍊和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徑;能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充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合理運用教學手段,開拓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上好日常課,切實地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使學生樂學好學。今年我教四十班語文,在打造高效課堂過程中,我積極轉變教學方法,研讀教材,在高效課堂驗收活動中順利達標。跟崗學習期間不忘本職工作。學校每次組織的考試,我所教的學科都穩中求進。在“中華頌”全國萬校國小生魅力作文作文國家級大賽中榮獲國家級輔導金獎,並同時授予“全國作文教研明星教師”榮譽稱號;學術優秀論文(效果)《淺析教學四環節中的拓展鞏固環節》在20xx—20xx年度全國基礎教育教學學術優秀論文效果評選中,被評為二等獎。

二、生活方面

學校的領導對我們跟崗學習的老師非常重視,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在生活中、工作上他們都儘可能的為我們提供方便,使我倍感溫暖。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協助使我很受感動,也幫我解除了後顧之憂,使我能更好的投身於工作之中。

三、學習方面

跟崗的過程自身也是學習的過程。市一小四年級語文組的老師給我的感觸也很深,每個老師做事認真、細心、周到,凡是學校安排要求完成的任務,都積極主動完成,從來不講代價和報酬,毫無怨言,特別是他們那種腳踏實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我積極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每次工作會議和業務學習都能準時參與,並做好筆記;認真學習其他老師的珍貴經驗,並能和其他老師一塊兒討論。在工作之餘,我還努力學習自身感興趣的內容。

四、思想方面

我時刻牢記自身是一名國小教師,思想毫不放鬆,生活中、工作上時時處處以一個教師的規範來嚴格要求自身。我還堅持讀書看報,通過各種渠道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瞭解國內外大事,關注國際形勢。同時,我沒有放鬆理論學習,通過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並和其他教師進行討論,使得自身在思想上隨時隨地和素質較高的教師堅持一致,在行動中能明辨是非,勇往直前!

五、其他方面

我時刻牢記自身肩負的使命,儘自身最大的可能去協助他人。只要我力所能和的,我都積極主動去做。

這半年的跟崗經歷將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更是人生經歷一次極大的豐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