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範文(通用7篇)

來源:才華庫 1.28W

時間過得真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想起這段時間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績,這時候,最關鍵的工作總結怎麼能落下!你所見過的工作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範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範文(通用7篇)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

我們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管理工作,使他們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學校十分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討論我校留守兒童的道德現狀,制定相應的措施,安排相應的人員,確保留守兒童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1、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與成長記錄袋制度收集留守兒童的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記錄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有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將相關情況通知家長。

2、建立“家校”聯絡制度及時瞭解掌握各方面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兒童進行管理和教育,建立家校定期聯絡制度,代管家長每月進行一次家訪,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對留守兒童家庭做到五必訪———情緒不好必訪、身體不佳必訪、成績下降必訪、遲到早退必訪、與同學爭吵必訪,通過家訪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用知識引導孩子,用愛心溫暖孩子。

3、建立“代管家長”隊伍,推行“代官家長”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課任教師和生活指導老師組成的代管家長隊伍,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及生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導。代管家長承擔留守兒童的監護職責,做他們的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

三、開展各項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生活

1、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體活動以重大節日為契機,對留守兒童開展一些切實有效的活動,如舉辦“關愛留守兒童”的主題班會等。組織留守兒童開展集體活動,學校設有親情電話,讓孩子定期與家長通話交流感情,在“留守兒童之家”開設心理諮詢熱線,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諮詢室,搭建師生心靈溝通的平臺,專門配備了心理健康指導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2、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採取“一幫一”或“多幫一”的形式,為留守兒童選配在職教師與他們結成“對子”,幫助他們排解煩惱,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實行全程跟蹤教育。同時選取優秀學生和班干與留守兒童開展生活、學習互幫互助活動

四、加強社會教育與學校、家庭構建教育網路體系

教育工作絕不僅僅是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的事,它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援協調與配合。為了優化留守兒童的教育環境,我們堅持以社群教育活動為支撐點,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成網路,形成教育的合力,從而實現教育的最優化。

五、進一步建設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

投入大量資金為“留守兒童之家”配備了電視、電話、情親電話、電腦、活動器材、圖書等。張貼留守兒童之家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況,使“家”充滿活力,為留守兒童提供了交流活動的場所,使他們感到“家”的溫馨和和諧。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2

近年來,鄉婦聯在市婦聯的指導幫助下,在鄉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援以及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堅持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整體推進、不斷創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鄉鎮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一、深入調研,準確掌握全鎮留守兒童情況

某某年,我鄉對全鄉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以村以校為單位的系統排摸,並分別予以登記造冊,做到了家底清、情況明。到目前為止,已為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為切實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矗其中80%兒童留在家裡隔代看護,20%寄託老師和親戚看護,而隔代看護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獨、憂慮、失望;生活無規律,生活習慣相對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和刻苦鑽研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能力差等。

二、制定方案,構建留守兒童關愛網路

鄉婦聯聯合中心校、團委、關工委在全鄉開展了“共同托起留守的太陽”為主題的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系列活動,並制定《西外鄉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關愛留守兒童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職責,分解落實了任務,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關注留守學生,構建層層推進、齊抓共管的留守學生關愛網路,努力為留守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環境。

三、多措並舉,大力實施留守學生關愛行動

一是開展結對關護系列活動。積極動員志願者、教師等社會力量,廣泛開展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關護活動,為留守兒童尋找“代表媽媽”,使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截至目前,我鄉已為多名留守兒童找到了代理媽媽,通過與結對兒童面對面交談、與結對兒童家長交流、與結對兒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助。

二是建立“留守兒童之家”。我想利用楠林村文化站的資源優勢,在楠林村文化站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並同團市委、鄉團委建立西外鄉陽光社群中心,為留守兒童營造一片陽光的成長環境。

三是開展貧困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活動。在鄉婦聯及團委的牽頭下,我鄉每半年還組織一次貧困留守兒童慰問活動。

四是建立“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聯絡制度。利用定期家長會、重大節假日家長回鄉之機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開展對監護人專門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濾佈讓他們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切實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五是開展“留守兒童”興趣活動。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經常組織開展各類趣味活動,如“六一”期間組織留守兒童舉辦了一場文化演出。通過各種活動,引導留守兒童融入社會大家庭。

六是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合法權益。充分利用鄉司法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一是受理留守兒童的諮詢和救助,為留守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導、法律法規諮詢;二是大力開展未成年人維權行動月活動,在加強留守兒童法制教育、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能力、淨化留守兒童成長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

七是強化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展情況,抓好典型宣傳,讓全社會都瞭解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動員引導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和關愛氛圍。

我們將在以後工作中,一是繼續深入實施留守兒童管理服務工作。重點抓好留守兒童之家建立工作,力爭到某某年年底,“留守兒童之家”設施更齊全、管理更完備、活動更豐富;二是繼續推進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爭取各方支援,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解決其實際困難;三是繼續抓好代理媽媽結對工作。壯大關愛隊伍,切實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幫助;進一步完善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3

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是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新平鎮作為新津縣勞務輸出的大鎮,各村年輕的家庭夫妻都積極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去,他們在為我鎮經濟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在農村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留守兒童”群體。對於這一特殊群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據統計,我鎮共有留守兒童300多人。為了進一步貫徹團縣委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切實改善我鎮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這個特殊群體健康、快樂、全面成長,我鎮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在團縣委、縣關工委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下,推出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在我鎮農村片獅子村建立了志願者服務站,為附近80多名留守學生提供了圖書室、活動場所,並不斷完善關愛留守兒童的長效執行機制,具體關愛留守學生工作如下:

一、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我鎮留守學生的統一領導和管理,彙集人、財、物,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領導機構協調了學校、社會力量,結合各自職能,加強與家庭以及外出父母的聯絡和溝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協作。

二、構建關愛留守學生的工作網路

一是以學校關愛為重點,建立學校老師為關愛主體的學校監護網路;二是健全以留守學生親屬為主體的監護網路,督促臨時監護人履行法律

責任;三是發揮基層鎮、村、組職能,建立以基層黨政組織為主體的行政村管護網路;四是建立以群團組織和志願者為主體的社會關護網路,成立了獅子村志願者服務站;五是建立以鎮法律援助為主體的法律保護網路,切實維護留守學生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關愛宣傳,組建關愛隊伍

營造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一是集中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加大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監督和管理。引導留守學生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群,使他們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自律,防範不良行為,快樂健康成長。二是建立學校關愛留守學生志願者服務隊伍,做一個班一個志願者服務隊,隨時為留守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三是營造社會關愛氛圍,積極吸納社會志願者加入關愛留守學生隊伍,成立以志願者服務關愛留守學生志願隊伍。志願隊伍落實一對六或一對一結隊留守學生,從生活、學習全方位幫助留守學生健康成長。

四、建立志願者服務站,建設關愛留守學生健康成長平臺

以志願者服務站為主要活動載體,建立獅子村志願者服務站,成立新平鎮關愛留守學生之家,完善硬體配備和制度建設,為留守學生學校之外的時間,提供了集中學習、活動、交流的場所。通過不斷完善學生之家軟硬體設施,完善管理制度,讓學生之家成為留守學生健康成長平臺。

五、完善各項制度、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1、建立留守學生檔案、聯絡卡制度。學校和各村認真調查研究,在摸清留守學生底數的前提條件下,準確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住址、聯絡電話、家長務工所在地以及臨時監護人的姓名、年齡、聯絡方式等。並不斷完善獅子村志願者服務站工作制度,對留守學生的成長進行動態管理。

2、建立“三會”制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時召開碰頭會,研究涉及留守學生的各類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並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一季度召開一次留守學生臨時監護人會議,強化監護人職責,通報留守學生成長情況。在春節務工人員返鄉期間,召開留守學生家長座談會,開展親子教育專題活動,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3、建立結對關愛交流制度。招募志願者開展留守學生關愛活動,發動志願者與留守學生結成“1+6”關愛對子,即1名志願者結對6名留守學生,做到“四個一”:每週與孩子交流一次,每個月家訪一次,每個月與家長通話一次,每個月與班主任老師聯絡一次,深入瞭解留守學生的思想、生活、成長狀況,彌補留守學生親情的缺失,幫助留守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利用學校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增進留守學生與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和社會環境、人際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諧的交流平臺。志願者、團支部書記、輔導員、班主任不定期的與留守學生以及其監護人談心、交心,瞭解其思想動向以及在學習生活上的煩惱和困難,並及時解決。通過正面引導,不斷增強留守學生對我們的信任感。

4、建立幫扶制度。建立留守學生牽手扶助體系,確保對留守學生的關心教育工作落實到位。其中,對重點留守學生及特殊留守學生實行“一對一、一幫一、一帶一”的包教幫扶,給予他們特殊的關愛,使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充分發揮志願者以及團支部書記、輔導員、班主任的積極性。每週負責與留守學生談一次心,每月對留守學生家訪一次,每季度與留守學生家長通訊或通電話一次,詳細介紹其子女的學習、生活、思想等情況。留守學生的家長每季度也回信一次,或與留守學生通一次電話。

5、完善情況登記和報告制度。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幫扶過程中要重點

觀察和記錄每個留守學生的表現,建立專項檔案。並把對留守學生的相關資訊全部錄入微機存檔,進行資訊化管理。鎮團委及學校要定時向縣團委、縣教育局報告留守學生基本情況以及開展工作情況。對在關愛幫扶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問題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對於留守學生髮生突發性事件的,要及時聯絡留守學生的臨時監護人以及家長,問題嚴重的,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

6、建立志願者服務站工作制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志願者服務站工作制度,加強志願者管理,制定志願者管理制度,加強培訓與表彰;加強志願者服務站管理,制定各項定期與不定期活動制度。建立圖書閱覽制度,長期提供圖書閱覽服務。

六、開展特色活動,豐富留守學生假期、節日生活

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志願者服務站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獅子村志願者服務專案站建設成為留守學生之家,讓留守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快樂。獅子村志願者服務站成立以後,服務站充分利用學生假期、節日來開展活動,充實了學生學習之外的時間。一是豐富留守學生暑假生活,為留守兒童舉辦了暑假培訓班。根據參加培訓班的留守兒童情況,特制定了一套可行的學習培訓和尊老敬老、節目表演等活動安排表。

除了志願者、學校輔導員輔導之外,我們還邀請了縣計生局、派出所、縣關工委等部門領導及革命老前輩夏尚林同志、獅子村老協會成員、退休教師等,一起為留守學生帶來了各個方面的知識,如生理衛生知識、法律知識、安全知識、生活小常識以及美術、書法、音樂、手工製作、電腦常識等知識。短短一個月的暑期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留守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而且重視對留守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讓留守學生掌握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在感受到他人關愛的同時,自立自強,通過自己的成長,來回報大家的關愛。

二是豐富留守學生週末、節日生活。獅子村志願者服務站在週末和節假日開展各類活動來充實留守學生課餘生活。按照服務站志願者工作計劃,服務站週末利用志願者服務站圖書室和活動室,長期為留守兒童提供借閱服務和活動場所,豐富留守學生課餘生活。利用節日舉辦節目表演活動,讓留守學生感受到濃濃的節日喜慶。今年元旦來臨,服務站志願者們為留守學生送去了豐富的遊園活動,並邀請了縣計生局等部門為留守兒童送溫暖,為留守學生們送去了許多慰問品,讓留守學生們度過了一次有意義的元旦。

獅子村志願者服務站的建立,在確保留守學生學校之外的身心健康成長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服務站不斷完善制度、彙集社會各界的關愛,以活動為載體,積極組織活動,不斷增強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效果,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有效地幫助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但我鎮留守兒童關愛工作處於探索階段,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志願者服務站建立不足,志願者人員不夠,關愛留守兒童長效機制不夠完善,在滿足留守兒童身心健康需求上還不夠、方法還不多等問題,還有待改進。相信,隨著關愛留守兒童長效機制的不斷完善,關愛留守兒童宣傳工作的不斷深入,會有更多志願者積極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會得到更多社會各界的參與和幫助,會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得到社會的關心與幫助,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4

為深入落實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建設工作,按照上級的要求,切實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我鄉黨委高度重視,現將此項工作簡單彙報如下:

一、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

經研究,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婦聯主席、團委書記、國小校長、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級領導機構、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和主要任務,為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健康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落實情況

(一)對本村留守兒童進行摸底造冊。全鄉共有留守兒童70名,其中秋裡村15名。建立了與代理監護人溝通聯絡制度。

(二)加強基礎建設。鄉婦聯和學校從硬體設施配備入手,按照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建設標準的要求,多渠道協調資金、裝置,投資一萬元,確定一所關愛中心建設點(秋裡村村部),面積42㎡左右,硬體裝置有電腦1臺、電視機1部,文體器材有乒乓球桌2張,球拍2副,兒童跳繩2條,兒童讀本150冊。

(三)爭取上級的支援,整體統籌安排,留守兒童關愛中心正常實施。

“留守兒童關愛中心”的創辦資金全面啟動了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不斷完善制度,創新活動,豐富載體,學校、家庭和社會各個方面齊抓共管,通過制定工作方案、實行慰問幫扶、開展主題關愛活動等措施致力於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積極構建和諧教育。2015年鄉、村幹部共幫扶困難兒童16名。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5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為了給特殊群體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我鎮從實際出發,自2008年在全鎮範圍內啟動了“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我鎮一年多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三十鋪鎮位於六安市東大門,是六安市工業基礎較強,農業經濟發達的重鎮。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返鄉創業打工呈急速倒流趨勢,留守兒童總數日趨減少。全鎮中學2所,國小16所,在校學生數為6342人。現開辦“留守兒童”之家6所,全鎮留守兒童408人。

二、現狀分析

(1)監護不能落實。隔代監護,一是心理代溝太深,祖孫難於溝通;二是祖輩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三是沒有教育理念。親戚監護,日子一長,孩子一有過失,只要批評責備,他們之間就有可能產生心理隔閡,甚至鬧矛盾。沒有人監護,不僅這些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準主意而失誤。

(2)父母親情淡薄。父母親情是兒童子心理健康發展的根本元素。這種東西是任何事物都無法代替的。然而,現在的父母,由於沒有

教育知識和經驗,有的因為生活所迫,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甚至連電話都不與孩子聯絡。這樣孩子就感到沒有根基沒有依靠,沒有自主,沒有目的,如空中的落葉,時常無所適從。

(3)家務勞動繁重。本來讓孩子們勞動可以培養勞動觀念,但這些孩子做家務勞動都是在被動進行,大多感到厭倦。同時,有的孩子也的確由於學習時間緊,有的孩子很多家務勞動不會做,這樣就給“留守兒童”帶來了心理的壓抑和具體的困難。

(4)老師關注太少。“留守兒童”應該是我們教師關注的重點,我們的教育工作還的確很不到位,很多“留守兒童”在學習階段沒有與老師談過一次話。

(5)學習壓力很大。本來適當的壓力有利於學習,但“留守兒童”的壓力來自多方面,且壓力太大。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6)休息時間無聊。雙休日、節假日以及課餘時間,這些孩子無事可做,大部分都是看電視,玩簡單遊戲。部分兒童因無聊而上網或到一些公共場所做一些無益有害的活動。

(7)心理壓力太大。“留守兒童”不會做飯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獨、失望、煩惱,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視,甚至為今後的生活著急等等。顯然,對同樣一個十二三歲的留守兒童來說,負荷肯定是超載的。

三、對策探悉

1、健全領導負責制度。鎮、校分級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訂計劃,依方案組織實施。

2、完善考評獎懲機制。為了切實加強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鎮中心校對各校師生的結對情況過程跟蹤和結果的評比考核,學校積極研究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3、宣傳發動社會力量。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所以該項工程實施過程中,我中心校牽頭,積極聯絡鎮村及相關部門人員、退休老師一起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行動中來,也得到了諸多愛心人士的熱情支援,踴躍擔當“代理家長”的角色,與孩子們一道,共同編織美好明天的藍圖。

4、發揮學校主力作用

⑴、規範“之家”建設。加強和規範“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加大投入,充分發揮已配備的“留守兒童”專用設施(電視、電話及圖書)和學校其它設施的作用,讓“留守兒童”進的來、留的住,玩得開心,學得愉快。

⑵、成立自立組織。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在於引導他們建立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鍛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自然、順利成長。棗樹國中分班級成立“獨立兒童小組”,學校成立“獨立兒童”委員會,推選獨立能力強的孩子擔當成員,擴大他們的影響,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讓他們在老師、學校的引導下自己管理自己,從而保障自我鍛鍊。這樣,既可增加心理傾述渠道,增進夥伴之間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覺,同時自己的組織便於隨時請教,隨時求助。

⑶、建立專門檔案。“留守兒童”最缺的是情感,我鎮屬學校無論是一個班級,還是一所學校,在教育活動中,都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待,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班級、學校都建立留守兒童專門檔案,跟蹤他們的成長過程,從而保障對他們生活上的必須救助,對心理上的及時疏導。

羅管國小、棗樹民族國小、四十鋪國小等對所有“留守兒童”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留守兒童的聯絡卡,通過聯絡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監護人的聯絡,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路。

⑷、定期召開會議。“留守兒童”問題應該是當今教育的新問題,也是當今教育面臨的難點問題,“留守兒童”所佔比例大,涉及問題多。六所學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留守兒童”問題,形成會議制度,通過會議形成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決議和制度。從而保證班級、學校在決策上的“政策”支援。

⑸、師生互結對子。要保證對這些兒童的關懷真正落實,鎮屬六校通過師生互結對子,實施幫扶。學生嚴格實行一對一幫扶;特殊兒童,教師實行一對一幫扶。確保每一位“留守兒童”有一位志願者,每一位教師幫扶一位“留守兒童”。這種做法是既實際又能保證每位“留守兒童”得到最真切、最實在的關愛。

⑹、豐富關愛活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我鎮屬各校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下午課後,由結對老師輪流值日在留守兒童之家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

※道德品格教育:對於進入學齡年齡階段的“留守兒童”,各校精選優良書刊,志願者和老師指導,羅管國小、棗樹國小、棗樹國中的“留守兒童”分別在圖書室、其它三校在“留守兒童”之家閱讀,強化了“留守兒童”的感恩心、寬恕心、忠孝心品格的培養,開慧益智,既培養了道德品格,又營養身心。

※健康文化薰陶:各校或分班級,或依年級組組織“留守兒童”觀看經典視訊資料,老師結合學校和“留守兒童”身邊的現狀解說。學校除了設定顯性的可視文化外,還精心打造了“真、善、美”的緘默文化。棗樹國中、郝家崗國小宣傳櫥窗裡展現的是師生活動的剪影,羅管國小的“小百靈”廣播站送來的是潤美心靈的和煦春風。

※體質體能鍛鍊: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幼兒營養過剩、生長髮育失調,再加上缺乏體育鍛煉等因素,部分幼兒出現了令人憂慮的身體形變、生理機能減退等身體素質的下降。為了提高人口素質,使“留守兒童”在體、智、德、美都得到全面發展,課餘時間羅管國小的短跑、俯臥撐比賽,棗樹國小的籃球友誼賽,紅旗國小的乒乓球比賽,四十鋪國小、郝家崗國小的拔河、踢毽子、羽毛球比賽等組織多種形式的基本體質體能鍛鍊。

為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棗樹國中定期為“留守兒童”安排體檢,及時瞭解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和健康情況,做到有病早發現,早治療。徹底排除他們因病失學、因病至貧的隱患。其它各校也在加緊準備落實中。

※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幫助學生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6

古往今來,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許莫過於“望子成龍”,然而,對於怎樣去培養和教

育孩子,每個做家長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該何從入手。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關乎其未來的人生旅程,也關乎做家長的責任。我班眾多家長自身經濟受條件限制,雖然在外經商、務工,但是大多的父母無法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裡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使很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

為了更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安心工作,我班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項制度,採取了各項措施。

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形成長現象令人矚目。至於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一年來,在工作中,我班每一位任課教師不斷的反思著自己,努力使我們不會愧對於代理家長這個神聖的職責。具體總結如下:

1、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老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學校和教師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情況。我作為本班班主任力爭做好本班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讓全班留守兒童結對子。

2、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一旦發現學生有病,馬上帶領學生去醫院治療,並及時和監護人取得聯絡。

3、學習上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們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

使他們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和同學還買些水果給班上的留守兒童過生日;常關心留守兒童,經常與他們一起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老師。

4、經常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此外我們還組織班幹部協助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跟蹤,有的放矢地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這樣一來二去,留守兒童就覺得自己在這兒讀書擁有“大家庭”的心理歸屬感,使留守兒童能安心

5、健全”留守”檔案、便於資訊捕捉。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的相關資訊、監護人的資訊,並將這些檔案進行管理。

6、保持融洽感情、填補深邃溝壑。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著家裡的孩子,但是由於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絡,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

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我們老師總不能看著這些留守兒童的悲劇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設法把情況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通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絡,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期初期末還給每位家長髮去《致家長的一封信》,讓他們瞭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況。

許多家長照著這種方法去做起到積極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深邃溝壑,有力地促進孩子們的身心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7、“第二家長”言教、發展良好事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程。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總之,一年來,為關愛留守兒童,我班每位教師都做了很多的工作,付出了辛勞。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去工作,不斷地摸索經驗,更好地為留守兒童服務,使這項工作成為我們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鄉鎮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7

後山鎮婦聯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協調聯動轄區內中、國小校,並廣泛發動村社婦聯組織及各方力量,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

一、開展“給留守兒童父母一封信”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在即掌握父母未回家團聚的農村留守兒童情況基礎上,通過QQ、網路郵件和紙質信件等多種方式,共寄出65封給留守兒童父母的信,其中通過QQ傳送30封,網路郵件22封網路,紙質信件20封。

二、開放免費圖書室。

鎮文化服務中心及村社、居委會圖書室以及學校體育場地均免費向廣大中國小生開放,並安排了專門的工作人員做好管理和服務,豐富農村留守兒童寒假生活。

三、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

認真組織機關職工、駐村幹部進村入戶走訪,深入瞭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全面掌握留守兒童春節與父母團聚的情況。同時,針對父母未能回家的留守兒童,廣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慰問活動,為他們送去現金、生活用品、學習用具等立、鼓勵他們學習自強、品德自律,做一個積極進取的好少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