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思想總結

來源:才華庫 2.38W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聽課思想總結,請閱讀,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聽課思想總結

聽課思想總結一

20xx年X月X日,我參加了XX聯校在XX國小舉行的國小數學名師團隊觀摩研討活動。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觀摩了兩位老師的優質課和各位老師的精彩點評,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我有以下幾方面的心得體會:

李老師的《垂直與平行》,由猜一猜老師的性格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很好地應用了課件,手勢。用關聯詞說一說平行線概念,能夠和語文學科聯絡起來。鞏固練習題很有針對性,在練習過程中有意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習慣。在本節課最後做了一個手指操,這樣學生自然加深了平行於垂直的概念。

董老師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採取貼近生活的話題籃球比賽引入,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在一起。引課、導課層層遞進,由易到難,有一定的梯度。把百分數帶到句子中。在最後用成語故事說出百分數,這樣使。學科和學科之間聯絡起來。

兩堂各有千秋的數學課,有著共同的優點:

1、從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及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出發,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及數學的趣味性。

2、在課堂教學中,採用直觀教具、投影儀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能使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3、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發展邏輯思維的有效途徑。在數學練習中採用多樣的題型,使練習內容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4、兩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對學生給予了鼓勵性的評價,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應該努力的方向:

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各方面都很欠缺,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對於我來說,我覺得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加強。如提高口算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轉載請保留

二、不斷完善課堂教學。 認真研讀新課標,多聽老教師的課,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地學習,琢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注重實效。不能只搞花樣,而沒有實效。

三、做好課後反思。 記錄自己每一節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記錄教學再設計,每節課後,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資訊,及時修訂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四、重視評價,關注學生的情感 。 數學並不是簡單的計算一下,比較一下後就此結束,而是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的每一單元內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到數學的情感教育。

參加本次教研活動之後,我對國小數學有了新的認識,也開闊了眼界,尤其在課堂改革上。作為一名教師,日後工作的路還有很長,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我會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嚴格要求工作,通過不斷地學習和交流,儘快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德才兼備、業務精湛的教師。

聽課思想總結二

今天是紅旗國小教學開放日,我有幸觀摩了兩位優秀教師的開放課,聽後我收穫頗豐,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與同行們交流一下。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這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吃透”教材,還充分地瞭解學生。她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的發展觀。

2.教學過程精彩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知識的結構體系。值得一提的是董秀坤老師講的三年級數學課《認識分數》的板書,板書中的“把”、“平均分”、“其中每一份”這些字是不變的,而中間的字隨著課堂的進行逐漸變換,層層深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數的概念。

3.學生自主學習

不管是哪節課,老師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差異;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田艾春老師的一年級語文《迪斯尼和米老鼠》一課,整堂課輕鬆、自然。她那富有親和力的聲音,那親切而溫柔的姿態,就連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心情舒暢。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以往那種以師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點是讓課堂成為平等的課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要放權給孩子,同時給孩子熱情的鼓勵。田老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偶爾回答錯時的安慰和鼓勵,孩子答對時的慷慨獎勵,整個課堂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讓我覺得孩子們能在這種寬鬆,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應該是種享受,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4.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製作精美的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並逐漸進入課堂得到廣泛的使用,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能使教師更好的把握反饋資訊,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本次活動中,上課的老師都用到了多媒體課件。無論是匯入新課,新知識的學習,還是鞏固練習等都採用多媒體課件形式貫穿於整個課堂,環環相扣,真真實實地輔助了整節課的教學。

這次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希望進修學校以後能多組織這樣的聽課活動,聽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我會珍惜每一次聽課的機會, 向優秀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聽課思想總結三

3月19、20號,我有幸參加了在桂林舉辦的“全國名師課堂展示暨廣西國小數學特色教學研討會”。會議的研討主題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概念數學。這次聽課會議讓我受益匪淺,首先使我對數學概念有了更明確的瞭解。國小數學中有很多概念,它們是相互聯絡著的,根據國小生的接受能力,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主要是定義式和描述式。它們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數學概念的直觀性;二是數學概念的階段性。在整個國小階段,由於數學概念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的形象性的矛盾,大部分概念沒有下嚴格的定義;而是從學生所瞭解的實際事例或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儘可能通過直觀的具體形象,幫助學生認識概念的本質屬性。數學概念的教學一般分為三個階段:1、引入概念,使學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2、通過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學生理解和明確概念;3、通過例題、習題使學生鞏固和應用概念。其中張齊華老師從哲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剖析了什麼是概念?什麼是數學概念?給我們講授了數學概念的組成及獲得方式,演講精彩生動。

再者,在這兩天還聽了四位名師的課和專題講座,感受真是與眾不同,印象最深的是全國特級教師徐長青老師講的《重複》一課,整個課堂就是在玩中學習,讓複雜變得簡單,讓枯燥的數學變得奇樂無窮。聽完後感覺是一種享受!徐老師更像是一位相聲演員。真的為徐老師那紮實的教學功底,幽默詼諧的教學語言、精湛的教學技藝和靈活的教學方法而深深的折服!徐老師在課堂上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動作,都充滿著啟發與挑戰,將數學思想融於課堂之中。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同時也使聽課的教師們感受到:原來數學課還可以這樣上!回想起來:原來每一個看似隨意的環節,其實都是徐老師刻意的設計,真可謂是“隨意中的刻意”!

“刻意一”:理髮師的困惑!

創設開放性的問題情境為學生的探究提供大量可以選擇的資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資訊,從而形成個性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徐老師在“情境引入,感受新知”環節創設的“理髮師的困惑”這個問題情境就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徐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理髮師的困惑” 這個小故事別有一番味道,他居然採用了三種不同的聲音敘述出三個人物之間的對話。猶如一位經驗老道的配音演員在給孩子們表演廣播劇。一下子就把學生帶進故事情境之中,學生猜想理髮師的困惑到底是什麼呢?學生可以理解為有四個人,理髮師困惑的是理髮的先後順序;也可以理解為只有三個人,理髮師困惑的是那個人到哪去了?在爭論中,提出:“為什麼會只有三個人?”“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兒子?”?即使是三個人,理髮師困惑的究竟是祖孫三代的兩對父子,還是一個爸爸和兩個兒子的兩對父子等等,並用四個手指表示出三個人物的關係,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重複”,真是妙趣橫生!上課伊始,開放性的問題情境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不同的'思維方式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誘發學習情趣,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刻意二”:搶椅子!

著名心理學家希爾博士說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差異卻往往造成巨大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很小差異是指對事物有無興趣,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將是其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最大動力。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本身發生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一種最實際、最直接的內驅力。”徐老師在“活動體驗,揭示新知”環節設計的“猜石頭、剪子、布”和“搶椅子”遊戲都有很強的趣味性。徐老師抓住學生好玩的天性,玩的過程中學生動腦、動口,在智慧的較量中其樂無窮。正是由於學生興趣濃厚,所以體驗深刻,效果極佳。如“搶椅子”遊戲一開始用了兩把椅子和兩個人,學生髮現無法遊戲。教師問:“那怎辦呢?”學生提出可以增加人。於是老師一下子又叫上來四個學生。見此情況,學生叫嚷著:“人多了,人多了,得去掉幾個。” “那去掉幾個呢?” “去掉三個。” “好,聽你們的,就去掉三個。”徐老師順從地採納了學生的建議。這裡參加遊戲人數的多少不是老師規定的,而是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後自己確定的。其實,徐老師在這裡刻意地埋下伏筆:在決定留下誰來玩搶椅子游戲的同時,又多玩了“石頭、剪子、布”的遊戲,為後面深入學習“重複”做好了準備,整節課中學生們都一直處於興奮的狀態。 可見徐老師各個環節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說都是緊緊圍繞“探究性”三個字在做文章。體會到教師在其中既要扮演“教”的角色,也要體味“學”的角色,才能成為學生在學習中的良師益友。

“刻意三”:呼啦圈

徐老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無時無處無不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精髓。在“呼啦圈的解釋”這一問題情境中,學生先是用一個呼啦圈套進四個猜“石頭、剪子、布”遊戲的學生,接著又用第二個圈套住三個玩“搶椅子”遊戲的學生,第二個呼啦圈需要從第一個圈中拽出一個學生,可是第一個圈又把這個學生拉回去。就在兩個呼啦圈互相爭搶一個學生,鬧得不可開交、發生矛盾衝突時,老師來了一句經典臺詞:“我還不管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竟然揚長而去了,把問題留給學生獨立解決。學生在你爭我奪地較量一番之後,慢慢的將兩個圈互相靠近,又經過激烈的討論、交流終於將兩個呼啦圈交叉,雙雙地套住了那個“既參加‘猜’的遊戲又參加‘搶’的遊戲的同學”。這時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此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把課堂留給學生時就要學會“等待”。教師的離開,並不是對學生不聞不問。因為當教師揭示謎底的時候,也就是意味著學生思維的停止。當教師退出學生的視線之外,學生的潛能也就被挖掘出來。這樣使原本複雜、抽象很難理解的知識具體化、生活化、直觀化!真是活靈活現!徐老師老師智慧地將自己隱藏到幕後,學生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和創造力,這正是我們追求的一種教學境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