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導遊詞範文800字(通用3篇)

來源:才華庫 2.05W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幫助的導遊,編寫導遊詞是必不可少的,導遊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遊覽的最佳效果。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世界遺產導遊詞範文800字(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世界遺產導遊詞1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來到北京頤和園觀賞!首先我介紹一下自己,我姓鄭,叫xx,大家可以叫我鄭導。既然要來頤和園,那就讓我先介紹一下吧!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區,距市中心約15公里,原為清代的行宮花園,其名為頤養太和之義。園中的長廊、石舫、佛香閣、寶雲閣、大戲樓、十七孔橋、玉帶橋等建築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全園分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華麗雄偉,氣勢磅礴。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鬆參天,環境清幽。

首先,我們來到的地方時頤和園的長廊。來到長廊之前,我們要先繞過大殿。現在,長廊就在我們眼前,是不是一眼望不到頭?因為,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要花費多少勞動人民的心思啊!

走完了長廊,我們即將登上萬壽山,讓我們邊走邊來介紹一下萬壽山吧!

萬壽山,屬燕山餘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簷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有巨集麗的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臺亭閣,登臨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現在,我們在半山腰上,頤和園的景色大半可以看到。我們向東眺望,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我們現在到了昆明湖,昆明湖上有一座橋叫十七孔橋,它為什麼叫十七孔橋呢?因為,這座橋上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們有時間去細細觀賞。

世界遺產導遊詞2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遊胡佳楠,大家可以叫我小胡。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希望各位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遊客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它的特點很自然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高大堅固,雄偉壯觀。它從東邊的山海關,一直到西邊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裡呢!您向遠處看,八達嶺長城無限延伸著,一眼望不到頭。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著。

我們現在站在城牆頂上,你會發現:城牆頂上十分平整,像十分寬闊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再到旁邊來,你們就會發現許多個2米多高的垛子,整齊地排列著。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是用來t望和射擊的。遊客們,看到不遠處那高高的城臺了嗎?它們又被稱為烽火臺。烽火臺分為二層,第一層是供士兵休息和吃飯用,第二層是用來察看軍情的。只要敵軍一來,士兵們就立刻點燃烽火臺,並在短暫的時間裡通知整個長城。烽火臺的作用是那麼大呀!

遊客們,你們知道長城是怎樣建造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那時候沒有火車,沒有汽車,也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將條石和城磚抬上著陡峭的山嶺。可是你們知道嗎?我們腳下踩著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呀,相當於三十個人的重量。古代的勞動人民真辛苦啊!

現在讓我給你們細細地講一講關於人民修築長城的故事吧!傳說古代有一對夫妻,男的叫範喜良,女的叫孟姜女。在他們結婚時,秦始皇把範喜良抓走去修築長城。孟姜女每天在家裡苦苦等待,終於有一天她按耐不住心裡的焦急,去尋找丈夫。可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變成一堆白骨後,便哭倒了一大片長城,成了望夫石。這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大家聽了,是不是對長城又又有了新的認識呢?

現在長城雖然失去了軍事價值,可它依然是我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兩小時後在這裡集合,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邊走邊看景,注意安全。

2、不要亂扔垃圾,破壞公物。

3、不要走太遠。

好了,大家開始自由參觀吧。

世界遺產導遊詞3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都江堰。它建於我國戰國時期。這是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唯一古仍為今用的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

據說,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驟減,常氾濫成災。距今約2250年的秦昭王時期,秦國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你們看,這就是魚嘴,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它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洩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你們看,這像不像一個瓶口?這裡的作用是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這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稱為“陸海”、“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人民受益不淺。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

我們再往前走,都江堰一帶有不少名勝古蹟。離堆上建有伏龍觀,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順山勢逐級升高。前殿陳列著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噸。石像造於東漢靈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後殿陳列有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

在玉壘山麓有二王廟,是古代人民為紀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績而建,初建於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後李冰父子被封為王,改稱二王廟。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6廟宇依山取勢,層層而上,巨集偉秀麗,四周古木濃蔭,環境幽美。大殿及後殿內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廟內石壁間刻有李冰治水的口訣:“深掏攤,低作堰”和“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

這裡山青青,水粼粼,廟宇古樸,空氣清新,長長的安瀾橋橫江飛架,金剛堤枕水酣臥。當你親臨其境,目睹這一巨大的工程並瞭解了其引水洩洪的原理,你不能不被李冰等古代人民的絕世神工所折服!

今天,我就介紹到這裡了,請大家解散遊覽,三十分鐘後在這裡集中,還請大家注意安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