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來源:才華庫 1.52W

兵馬俑規模巨集大,那三個用坑的總面積差不多有兩萬平方米,跟50個籃球場不差什麼。看!三個俑坑中,一號坑多大,它的面積就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希望大家喜歡。

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篇一: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大家好:

我是這次的導遊,叫侯明宇。今日由我帶領大家參觀我國著名歷史遺蹟——秦兵馬俑。

首先,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兵馬俑。兵馬俑規模巨集大,發掘的俑坑已達三個,面積一共有兩萬平方米,幾乎是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的各種俑一共有八千多個。現在已經到了兵馬俑,請大家下車。

這是一號坑,是三個俑坑裡最大的一個。東西邊長二百三十米,南北邊寬六十二米,總面積有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俑坑裡有六千多個兵馬俑,佔了兵馬俑總數的四分之三。接下來,我們去二號坑。

請看,這就是二號坑,裡面大約有兩千多個兵馬俑。兵馬俑分為五大種:一是將軍俑,二是武士俑,三是騎兵俑,四是戰馬俑,五是馬車俑。現在,大家準備一下,我們去三號坑。

請看,這便是三號坑。三號坑特別小,裡面只有幾輛馬車俑。

大家也許聽說過,兵馬俑剛挖掘出來時是五顏六色的,樣子十分精美,可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兵馬俑都是土土的顏色呢?我來告訴大家吧!因為我們現在的科技,還不是特別的發達,無法儲存住兵馬俑本身的色彩,所以兵馬俑的顏色,出土不久就氧化了。現在我們就只能看見土土的顏色了。不過,考古學家們正在積極研究,如何更好地儲存兵馬俑的原貌。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見更壯觀更生動的兵馬俑了。

兵馬俑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它和長城都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大家今日參觀了兵馬俑,是否更為我們祖國感到自豪呢?

【篇二: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大家好!我姓呂,大家可以叫我“呂導”。現在我們來到了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請各位跟著我一起去參觀一下這珍貴的歷史文物。

秦兵馬俑是一九七四年春天,陝西臨潼縣西楊村的幾位村民在村子南邊的柿子園打井時發現的。當他們挖到兩三米時,出現了一些紅土,而且很硬,挖起來很吃力。繼續往下挖,發現了一些殘斷的陶製的胳膊、腿和頭,就這樣發現了秦兵馬俑的一號坑。後來又陸續發現了二號、三號坑。

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三個俑坑的總面積有兩萬平方米,大概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一號坑最大,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總面積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坑裡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

兵馬俑用多種製陶工藝燒製而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豔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區域性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出土後由於空氣乾燥,顏色就慢慢地脫落了。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它們的臉型、髮型、體態、神情,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口靜立。所有這些兵馬俑都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各位旅客,今日我們就參觀到這裡,歡迎下次再來。再見!

【篇三: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作文

尊敬的各位旅客:

我們即將遊覽的是秦兵馬俑。秦兵馬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兵馬已發掘出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有兵馬俑近8000個。遊覽時請注意它的清潔。

我們先來到綜合陳列樓。這個博物館裡有從秦始皇陵旁的珍禽異獸坑、銅車馬坑、百戲傭坑出土的陶像。裡面有各式各樣,姿態不一的百戲傭。這裡最著名的就是兩輛銅車馬。一輛叫高車,相當於警車;一輛叫安車,相當於“總統專車”。還有三種青銅水禽:銅鶴、銅鵝、銅雁。

接下來,我們要遊覽的是一號坑。一號坑是三個俑坑中最大的,有兵馬俑近六千個。一號坑只挖了三分之一,但最近又挖了一些,所以一號坑的兵馬俑比以前多。

現在,我們要去最複雜的二號坑。二號俑坑約6000平方米,兵馬俑有1300餘件,戰車89乘,傭的種類也非常多。

最後要遊覽的是兵馬俑前軍指揮機關——三號俑坑。三號俑坑最小,只有520平方米。從挖掘情況來看,三號俑坑有陶俑68個,四匹陶馬、一輛車,但那輛車已經消失了。三號坑裡的傭都是x官,而且在一、二號坑的後面,因此推測三號坑是兵馬俑的指揮機構。

再給你們講一個小知識。兵馬俑原先是彩色的,發掘出後,有一些顏色脫落。考古人員想讓色彩保留下來,但我們保護顏色的塗料沒有用處,所以變成了灰色。

秦兵馬俑十分壯觀,如果有興趣,可以到環幕電影院看電影;或到觀眾服務中心買紀念品,下面的時間,你們自己安排遊覽吧,祝你們遊覽愉快!

【篇四: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各位親愛的旅客:

大家好!非常歡迎來到西安參觀這裡的世界奇蹟——秦兵馬俑。我是你的導遊蘭導,希望今日能給你們帶來快樂!好了!我不廢話了,一起進去參觀吧!

親愛的旅客!你們看裡面有三個俑坑,一共兩萬平方米,差不多有八千個兵馬俑。聽到這你們應該很震撼吧!那你們猜一下,哪一個俑坑最大?唉呀!瞧我這記性,忘了告訴你有幾個俑坑了!是三個。哈哈!你答對了!是一號坑。一號坑14260平方米,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坑裡有兵馬俑將近六千多個吧!

你一定很好奇這麼多兵馬俑是怎麼被發現的吧!看在你這麼想知道,就告訴你吧!是1974年春天,驪山腳下西場村的農民打了一眼井。可是很奇怪,井水第二天就幹了。一位農民繫著繩子下井察看,發現井壁上站著一位披甲戴盔的“武士”。後來,考古學家經過艱苦的探測挖掘,居然挖出了八千多個,現在一一展示在我們眼前呢!

你們思考一下,覺得哪個最像將軍俑呢?你真厲害!就是這個身材魁梧、頭戴鶡冠的。他穿的衣服是不是很長呢?覺得像長袍吧!它外面罩了一件短袖鎧甲,前甲過後腰收為三角形,擋住膝蓋,後甲齊腰……

“媽媽!這個馬騎上去會跑嗎?”這是一個小旅客提出的問題。因為這陶馬太逼真了!大小與真馬一樣,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古代勞動人民手真巧!

目光快集中到我這的兵馬俑身上。你們覺得他們是藝術品嗎?看他們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有的緊握雙拳……

現在,你們慢慢看吧!記住不要亂塗亂畫,不要亂扔垃圾喲!

【篇五: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到西安秦兵馬俑來遊玩,我是西安旅遊公司的導遊,大家可以稱我為“小諾”。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讓您度過愉快的一天,也能讓您真正感受到秦兵馬俑的魅力。

你們知道嗎?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請看,這就是兵馬俑,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二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

你們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總面積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坑裡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我們站在高處鳥瞰,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是不是很像是秦始皇當年統帥的一支南征百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旅客們,兵馬俑不僅規模巨集大,而且型別眾多,個性鮮明。

大家先看,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再看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型均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站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接下來看騎兵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最後咱們看,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大家可能不知道吧?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請大家仔細觀賞,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請來走進他們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旅客們,告訴你們吧,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我就介紹到這裡,下面你們自己參觀參觀吧,祝你們玩的開心,再見!

【篇六: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各位旅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我叫尹聖元,是你們這次參觀兵馬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尹導或小尹。下面我為您介紹一下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世界考古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用泥土燒製而成,用來為他陪葬的。1974年2月,當地農民楊志發等人在秦始皇陵東側1。5千米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兵馬俑。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了博物館。秦兵馬俑由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組成,共計面積約20000平方米。坑內有同真人真馬相似的陶俑約8000件,實用兵器數以萬件。好了,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吧!

大家注意了,我們現地已經來到了一號坑,一號坑是二個坑中最大的坑。它南北寬62米,東西長230米,深約5米左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裡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這個坑主要是以步兵、戰車、戰馬相間的主力軍排成的軍陣。你們看,前面三列的步兵俑面向東方,是x隊的前鋒。他們身的的士兵、戰車、戰馬構成了x隊的主體。大家順著我的手指看:這些兵馬俑個個身才魁梧、手持兵器、神情凝重,彷彿在暗下決心,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最後的博鬥呢!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二號坑。請大家這將軍俑:威嚴聳立,頭戴褐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目視前方,好像正在指揮著千軍萬馬,在奮勇殺敵呢!打仗離不開好馬,大家再來看看這些陶馬與真馬一樣大小,匹匹體形健壯,高昂著頭,好像一聲令更好,就會騰空而起,踏上征程。有如此強壯的駿馬,真是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好,接下來給大家60分鐘的時間自由觀賞三號坑,60分鐘後在博物館門口集合。

朋友們,秦兵馬俑旅遊到此結束。有機會我們下次再見!謝謝大家!

【篇七: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親愛的各位旅客們,大家好!

今日由我來擔任你們的導遊員,我叫陳含紫,歡迎你們的到來!雖然初次給你們當導遊也希望能給你們旅遊之行留下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來到中國不看秦兵馬俑,就等於沒到中國”。現在我們來到了秦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出土於我國西安的臨潼。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旅客們!你們知道嗎?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平均深度為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為土木結構,大家請往兩邊看,東西兩側各有斜坡門道5個,南北兩側各有便門兩個,立木封堵門洞,坑上以棚木,蘆蓆、泥土覆蓋。坑內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牆,牆間空當處陳列兵馬俑,底部鋪以青磚。一號坑共計有陶俑馬6000餘件,形同真人真馬,已挖出1000餘件。坑內是由步兵俑和騎兵俑組成的長方形軍陣。東端是3列面向東的步兵俑橫隊,每列70件,共計210件,為軍陣的前峰,其後是騎兵和駟馬戰車,前後共38列縱隊,每路長180米,戰車與步兵相間排列,這是軍陣的主體。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兩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朝東,正面在東邊。

請大家往西看,三號坑在一號坑西25米處,面積約為52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兩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佈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怎麼樣,聽了我的講解,你們是不是也喜歡上了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秦兵馬俑呢?

【篇八:秦兵馬俑六年級導遊詞】

各位旅客大家好,今日我們要遊覽的地方是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在遊覽的過程中,希望大家做一個文明的旅客,不要破壞文物,保持這裡的清潔衛生,下面我們就開始遊覽了。

現在大家所見到的就是著名的秦始皇陵墓。該墓位於陝西臨潼以東,南倚巍巍驪山,北臨滔滔渭水。1974年春天,當地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破碎的陶俑。後經考古隊的挖掘,使這一大型兵馬俑軍陣重現在人們面前。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以步兵、車兵、騎兵組成的大型地下軍陣。兵馬俑坑共有兵俑7000餘件,陶馬600餘匹,戰車100餘輛。兵馬俑形體高大,與真人真馬相仿,這一浩浩蕩蕩的軍事陣容,再現了當年秦國x隊統一六國巨集大場面和威武雄姿。

兵馬俑的雕塑栩栩如生,神態形象生動,神情各不相同。你們看那一個將領手按寶劍,雙目炯炯,似在思考徵戰大計;那一位勇士威嚴站立,虎視眈眈,正待衝殺疆場;還有陣中的少數民族士兵高鼻深目,絡腮大胡,神情傲然;戰馬昂首聳耳,肌肉突起,彷彿瞬間就要四蹄騰空,馳騁沙場。

1987年,秦始皇陵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朝雕藝術的高水平,生動展現出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今日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現在大家可以繼續參觀,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