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家長髮言稿

來源:才華庫 2.16W

在生活中,發言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怎樣寫發言稿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做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主題班會家長髮言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主題班會家長髮言稿1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晚上好!

參加今天我們班的主題班會深感榮幸。首先,作為家長,先向付出辛勤勞動的主任及各位任課教師表示敬意和感謝,對各位同學已經取得和即將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

接到任務,壓力很大,唯恐完成不了或者完成不好,但不管效果如何,我願用心與同學們交流。

今天我要談的主題是:決定人命運的三要素,那就是:你所讀的書、你所接觸的人、你所處的環境。讀什麼樣的書今天不多講,我主要談其他兩項。我參加了兩次農村同學舉行的喜宴,一次是同學的兒子結婚,一次是同學給孫子辦生日宴;我也參加了兩次在外工作的同學的喜宴,一次是同學的女兒去英國求學,一次是同學的兒子去澳大利亞輔導英語。環境的不同,所接觸到的人不同,造就了兩種性格的人群。環境不但影響著自己,還影響著下一代。我的一位同事春節後去韓國旅遊,他說在韓國吃自助,飯後要自己收拾碗筷,頭兩次總是忘記,後來幾天就成習慣了,回到國內的第二天早晨去吃早餐,自覺不自覺的又把碗筷收拾了,其他的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他,這時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經回國了。不是有一個笑話嗎,一位留學美國的小夥子與外國女友逛街購物,第二天女孩就提出分手,理由是:在美國紅燈你都敢闖,什麼違法的事你不敢幹?回到國內又與中國女友逛街購物,女孩又提出分手,理由是:在中國紅燈你都不敢闖,還能幹成什麼事。環境改造一個人很容易。環境就像模具,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在這裡講這幾個小故事,我沒有任何褒貶和崇洋媚外的意思,我只是作為一個講述者,敘述不同的生活狀態,供同學們選擇。

知識能改變命運。同學們想不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選擇自己想讀的書、想接觸的人、想享受的生活環境。想,那就要學習!現在社會上流傳著讀書無用論這樣一種論調,並且還舉例說:現在大學畢業的都給國小畢業的打工。我們並不否定低學歷的成功者,但持這種觀點的人,是用個別現象代替普遍現象。況且,在大學生給國小生打工的企業裡,大學生幹什麼,不是總經理就是副總,最起碼是部門負責人;要是國小生給大學生打工,大多隻能做最基層工作,像保安、衛生清理之類。有一位集團總裁說:簽訂一位高階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年薪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企業不管效益好壞,待遇該支就得支,如果企業效益不好,人家就會炒老闆的魷魚,你說他們是給我打工,還是我給他們打工。知識水平決定你的工作層次。

任何事情在最後時刻都需要衝一衝,闖一闖。現在,你們就抓住剩下的70多天,學、學、學,衝、衝、衝,這70余天利用好了,就能決定你今後70多年的命運。有一對父子對話,父:你吃的人上苦,方為人上人,你現在多付出一些,說不定你的兒子將來就是官二代、富二代。子:我才不那麼傻呢,我受罪,讓兒子享福,這樣的事我不幹。:父:當年我也是這麼想的。碌碌無為也可以遺傳。白巖鬆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曾經透露,他在高中學文科,在高一、高二時成績都在班級後五名,到了高三,他突然意識到時間所剩無幾,驚出一身冷汗,他清楚,靠現在的實力,他將會空手而歸,必須抓住這最後一年的機會。於是,他把歷史、地理、政治等科目用麻線分科訂成合訂本,把任務分解到每一天,當天任務完不成,決不睡覺。最後大學聯考,奇蹟發生了,他的成績在班裡名列第二,成為當年學校最黑的黑馬。奇蹟總是在有準備的人身上發生。一年能做到的事情,70天我照樣做到。喜歡看體育節目的同學都知道,不管是長跑還是短跑,不管是滑雪還是滑冰,衝刺都是在直道上,這個時候目標已近在眼前,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咬住牙,衝上去了,奇蹟就能發生;稍一懈怠,就要掉隊,甚至成為逃兵。不能堅持,即使勝利在望,有些人也會拱手相送,因為堅持就是勝利,對他來說只是口號,喊喊而已,而對於有夢想的人,這是真理。現在同學們就好比在拍一部恢弘大片,總導演是你們的班主任,導演是各科老師,家長只負責後勤保障,你們都是影片裡的男一號、女一號,所有的外部條件是一樣的,拍出的影片到底是垃圾、是獲獎、還是獲得國際大獎,完全取決於你們自己。自己的條件是內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因素。

好了,嘮嘮叨叨說了這麼多,真擔心班主任拿出你們這麼寶貴的時間,不會產生任何效果,那我就是一個罪人。

最後,祝班主任及各科老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祝同學們大學聯考除了駿馬就是黑馬,謝謝大家。

主題班會家長髮言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藉著"母親節"班會的機會,我們又見面了。非常高興,我又能和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但是今天,我不想講太多的道理,因為你們都已經長大了,其實你們什麼道理都懂,甚至有些事情比我們大人都明白,所以,我給大家講幾個有關母親的真實的小故事,可能對你們會有啟發。

第一則小故事: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有一條法律:年滿14歲的孩子必須要幫父母做一些小家務。湯姆滿14歲了,於是就給媽媽寫了一個紙條,內容是這樣的:湯姆幫媽媽去買東西,媽媽應付2美元;湯姆幫媽媽擦地板,媽媽應付3美元;湯姆幫媽媽整理被褥,媽媽應付5美元;湯姆聽話好好學習,媽媽應付10美元;總計20美元。

第二天早晨,湯姆收到了媽媽的回條:媽媽含辛茹苦將湯姆懷胎十個月,湯姆應付0美元;媽媽教湯姆說話走路,湯姆應付0美元;媽媽每天為湯姆做飯洗衣,湯姆應付0美元;合計0美元。湯姆看後恍然大悟:原來愛是無法用錢來買的,母愛真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的,母親的愛,不會因為孩子的健康與疾並學習的好與壞、做事的對與錯而有所改變,更不會因為將來孩子地位的高低而有所改變。即使是孩子犯了錯,孩子也永遠是媽媽心中的寶貝。相信在座的孩子們都有過同樣的感受吧?那麼,既然如此,如果你能懷著這顆感恩父母的心來生活,那麼你的生活一定會很健康向上;如果你能懷著這顆感恩的心來學習,那麼你會有無窮無盡的動力,你們說呢?第二則故事:一個女孩,從小很聽媽媽的話,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上八年級的時候,她結交了幾個特別貪玩的孩子。開始的時候,她操縱得很好,對學習影響不大,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學習成績慢慢下降了,以至於到後來考試都不及格了,再後來她竟然不想上學了。終於有一天,她把輟學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很是失望。這一天,女孩真的沒去上學。

一天下來,女孩看到的只有媽媽那雙無望的眼神和那張麻木的臉頰,聽到的只有媽媽有氣無力的哀嘆。女孩突然發現,僅僅這一天,媽媽頭上的白髮多了許多,媽媽臉上的皺紋深了許多,女孩震驚了!媽媽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哦,原來是媽媽的希望破滅了!自己不就是媽媽的全部希望嗎?媽媽沒有了希望,她以後的生活就會像今天這樣蒼白得讓人害怕!第二天,女孩鼓起勇氣,重新背上書包,來點燃媽媽的希望。終於,在女孩的努力下,她的成績慢慢趕上來了,最後她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國小教師。如今女孩也當上了媽媽,他的兒子也是一名八年級的學生。

第三則故事:我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我把這些乒乓球放在這個大口瓶子裡,裝滿了嗎?(滿了)錯,沒滿。我還能往裡邊裝一些沙子,這回滿了嗎?對,沒滿。我仍然能往裡邊裝一些水。這回才是真的滿了。看到這個實驗你想說些什麼?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你不先把大的東西裝進瓶子裡,而是先裝小的,你就無法再裝進大的東西了。那麼,什麼是生命中的大東西呢?就是你的信仰、你的夢想、你的人生目標,我們一定要先處理這些大的,生活才無怨無悔,否則遺憾終生。人的一生中,大的東西很多很多,樂觀開朗的性格,健康的身心,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相信,你們會有更精彩的答案!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主題班會家長髮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高興能夠參加高十一班這次豪華陣容的主題班會,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搭建這樣一個平臺,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收穫一次真切地見證孩子成長的寶貴經歷。剛才孩子們發自肺腑的心聲,讓我很感動,也很感慨,所以也有一些心裡話想和大家一同分享。下面我談三個話題:

一、 師恩莫忘

高中這三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因為孩子們完成了由少年向青年的轉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這一階段,老師們不僅要關注你們知識含量的提升,也更關注著你們成長階段的心理健康狀況。於是便有了剛才孩子們講話中提到的那些動人的場面和感受。這三年正是因為吸收了陽光的溫暖,得到了雨露的滋潤,才使一個個生瓜蛋子,一點點褪去了青澀,有了今天這樣日漸成熟的模樣和思想。作為家長的我們,欣喜地感受到昔日的.小小鳥已經長出了堅實的翅膀。在這個“質”的飛躍的過程中,是各位老師用他們的汗水和心血幫你們完成了“量”的積累。再過幾個月你們就將展翅飛翔,不管孩子們飛得有多高,將來落腳在何方,都要記住一點——師恩莫忘。

二、 愛的絮語

從小到大,孩子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聽話”,在家聽父母長輩說,在學校聽老師這樣講。那麼,大家有沒有認真想過,要聽的是什麼話?為什麼要聽話?以過來人的身份,我想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我的思考。因為早你們幾年或幾個年代出生的老師和家長們是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了走過的人生,一路上,哪裡會有曲折,哪裡會有坑窪,他們都悉心地記下,最後經過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加工,他們擁有了寶貴的人生經驗。於是出於愛,怕孩子們走彎路,怕孩子撞到南牆磕破了頭,那些經驗就變成了你們耳邊老師的叮囑,父母的嘮叨。不是人生所有的事我們都要去經歷才能有深刻的覺醒和認識,跟頭摔得起,只是時間來不及。這一點,對於已進入不惑之年的父母們來說,有更深的感觸。經常在憶及往事的時候,還會後悔當年沒聽老人言,頓時生出黯然的傷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親愛的寶貝們,為了讓你們的人生少些追悔和遺憾,還是要聽話噢,因為那是愛的絮語。

三、 超越夢想

二十幾年前,身為父母的我們,多數也經歷過迎接“黑色七月”的煎熬,也接受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挑戰,所以你們現在的心態和狀態,我們能體諒和理解,希望孩子們不要有單槍匹馬的力薄和孤單,要知道老師和父母一直在和你們並肩。若干年之後,你們會覺得單調、枯燥、甚至艱苦的高中生活是你們人生中最充實的一段時光,因為在這個時期你們學會了把心沉靜下來,摸索出了學習的方法,懂得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道理並且去主動地踐行。這一切將對你們未來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人這一輩子,白手起家可以,但是手無寸鐵不行。”所以,孩子們要珍惜讓你們擁有寸鐵,進而把寸鐵磨練成鋒利武器的學習條件和資源,為打造精良裝備而分秒必爭,這樣才能有底氣、有信心去馳騁沙場,笑傲江湖。離最後衝刺的日子還有83天,秣馬厲兵還能創造奇蹟,要一鼓作氣,堅持到底,以最昂揚的鬥志,最澎湃的激情去凝聚力量,超越夢想!

主題班會家長髮言稿4

尊敬的老師,家長,可愛的孩子們:

下午好!

很榮幸能參加這樣的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藉此機會,作為家長,我談談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共勉。

首先,非常感謝學校安排這樣的班會活動。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與傳授文化知識同樣重要。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習慣於被家長寵著,愛著,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甚至養成自私自利的壞習氣。讓孩子們對家長,對老師給予的關心,幫助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之心,對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非常有幫助。

作為一個人,不論個人取得多大的成績,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環境的薰陶。就像我們的孩子徐#,原來是一個文靜得有點內向的孩子。從上幼兒園起,我就與幼兒園老師保持溝通,希望老師能有意識地鍛鍊她的勇氣,讓她能自然而自信地與小朋友相處。經過長期的努力,現在的徐文欣變得開朗活潑多了。健全的性格也幫助她在學習上取得了一點成功。這與老師的引導,小朋友與她的真誠,友好相處是分不開的。

在國小,徐#一開始學習成績雖然不錯,但並不是表現很突出,對班集體的事情也不是很熱心。在老師的培養下,她的學習成績變得越來越穩定,一直名列前茅,對班集體工作也更多地參與,到了高年級還長期擔任班幹部,體現出相對成熟的能力。

現在,能進入樹人中學,與國小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是密不可分的。能到這裡學習,是她的榮幸。與這麼好的教師和同學們在一起,是一種難得的緣份。這次其會考試,徐文欣僥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與國中老師們的認真負責的教學更是分不開的。

同學們,你們能到樹人中學讀書,與#一樣,不只是憑你們個人的聰明,都是與家長的關心,老師的培養,同學的幫助有密切的關係的。希望你們對家長,對老師常懷感恩之心。希望你們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認真學習,刻苦用功,以良好的成績回報老師,回報家長。

最後,再次感謝學校安排這樣的活動。也希望同學們能理解學校這樣安排的用意,同學們之間要友善相處,互相幫助,一起進步,為學校爭光。

主題班會家長髮言稿5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下午好!很高興能有機會與老師、家長共同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孩子一生下來,做家長的都願子女身體健康,並且成龍成鳳。我們也不例外,孩子取名陳明璨,也是有一個很簡單的寓意,明就是明珠,璨就是璀璨,希望她不僅是我們家的掌上明珠,更希望能成為一顆立足社會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

回顧孩子的過去的成長曆程,我感到很欣慰。因為我的孩子的成長是幸福、快樂的,我們對她的教育也是快樂的。一直以來我的教育觀念是:快樂的教育孩子,孩子快樂的成長。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成長的奠基石,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我家有4口人,陳明璨的奶奶一直是和我們住在一起,都說婆媳關係難得處理,但是我們相處很融洽,一家人和睦溫馨,互敬互愛,對待孩子的教育觀點也是一致的。

第一點:孩子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放在孩子身上一樣合適,身體好才能做進一步的培養。我們從小就注重加強陳明璨體質,增加抵抗能力。但這並表意味著給她最好的營養配餐,相反是帶得很粗。比方說,斷奶後,給她吃的就是國產20元一包的很普通的雀巢奶粉,開始吃米飯的時候,不會單獨為她準備可口的菜餚,所以女兒現在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我們不用為孩子的一日三餐吃什麼東西發愁,孩子也長得高大結實。從小也不給她裹太多的衣服,她很少感冒。

第二:多花時間陪孩子,我和孩子的父親都不打牌,更多的時間用於孩子的溝通交流,我們教育孩子以鼓勵為主,基本上不採用訓斥的口氣說教孩子,前段時間粟老師讓孩子帶回一張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你認為教育孩子做得成功的地方是什麼?我就是寫做到了與孩子很好的溝通與交流。孩子和我們無話不說。我們是她的父母,解答她心中的疑問,我們是她的朋友,聆聽她的訴說,女兒有很多故事,發生在學校的,發生在校外輔導班的等等,我們還是和她在一起嬉笑打鬧的夥伴,女兒很喜歡看古裝戲,自然喜歡假想自己是公主,格格,常常爸爸就得扮演父皇的角色,我就得扮演母后的角色,有時候她不滿意我的表現,我又得罰做她的貼身丫環或奴婢了。有時候覺得她特別懂事,我們也叫她盼盼姐姐。家中常常歡歌笑語,其樂融融。歡樂的家庭氣氛,讓孩子有一顆快樂的心。

第三:注重孩子的品格培養。孩子的品格,一方面是有意識的引導,另一方面是受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希望孩子堅強、獨立、自信,有愛心、寬容心、感恩心。自己首先就要做到表率作用。讓孩子感覺你也是這樣做的。女兒小的時候愛哭,膽小,我們經常帶他出入各種熱鬧場合,遇到困難,覺得在她的能力範圍內,讓自己想辦法解決,家長不包辦。到了上學鼓勵她進行班幹部競選,演講稿都是自己寫,我們常告訴她:你一定行,一定能做好老師的小幫手,任何事情只要有自信的態度,你就成功了一半。現在孩子堅強、獨立、自信的品格已初步形成。她的愛心、寬容心、感恩心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表現出來,比如,在街頭碰到殘廢可憐的乞討人,她會慷慨地捐出她的零花錢。看到愛心箱,她也總是不會漏掉。記得有一次是學校組織的為一個生病的孩子組織的募捐活動,回家以後女兒和我們說,我們照例要她捐自己的零花錢,她很樂意,可沒一會兒,女兒問我:生病的孩子太可憐了,媽媽你捐不捐款,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又蹦蹦跳跳的找爸爸,爸爸同樣給予肯定答覆,女兒很高興,她覺得為生病的孩子做了她應該做一點事,她不光自己有愛心,也勸說她身邊的人奉獻愛心,就很不簡單了。幾天前看過孩子上作文班寫的一篇作文,大意講班集發生的誤會事情,但後來還是和好如初,結尾是這樣寫的: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愛,只要我們多去寬容別人,這個集體也一定會更美好。老師給了她高分,並在作文班傳閱,9歲的孩子能發出這樣的感慨,我感到很欣慰。女兒很喜歡唱一首歌《感恩的心》,一到父母的生日,父親節、母親節,女兒都會精心製作賀卡送給我們。有一次,粟老師感冒,嗓子啞了,她能想到與李陳瑋、張琳商量送金嗓子喉寶給老師,在她幼小的心靈,她知道感恩所有關心她,愛護她的人,讓我們覺得孩子的良好品格已經生根發芽了。

第四、不溺愛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讀國小一年級開始上學第一天開始,我從不幫她清理書包,她的衣櫃、書櫃都是自己清理。吃苦耐勞、艱苦樸素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避免孩子貪慕虛榮,我們在穿的、用的方面都很普通,不買奢華的衣服,並且告訴她不是你穿最漂亮的衣服就美麗,心靈美、笑得最純、最甜的孩子是最美的。適當的時候,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經濟意識,告訴她父母的工作很辛苦,你有零用錢也不能亂花。

第五、關注孩子的學習,這方面全家總動員,爸爸管數學,奶奶管語文,我管英語,但這次孩子的英語考得不

太好,女兒拿到成績,哭了一場,哭得眼睛紅紅的,我不批評她,幫她分析原因,說一些鼓勵的話語,這樣會更有成效,同時對試卷進行分析,錯在哪,以後在什麼地方要加強,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比方說女兒語文成績一直很好,有一段時間,閱讀理解經常丟分,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們帶她去書店,一起挑一些閱讀理解的書,回家讓她看文章,理解文章,多做練習。這次英語的丟分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同樣我也會幫她找到問題,然後對症下藥。孩子的學習,我們注重更多的是指導,我們花時間觀察她,引導她,但不陪同她,從上幼兒園就要求她獨立完成作業,都是一個人關上房門自己做,所以到現在,做作業我們從不操心,她非常自覺。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小時候壓力大得多,偶爾女兒會對我說:媽媽,我好累的。她不能確切地表達累來自哪裡,但我知道其實是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們家都很體諒孩子,所以第二課堂都是女兒自由選擇,她選擇了奧數和作文,英語她說“no problem”我們也不勉強。所有的競賽都由她決定是否參賽,我們不強迫她,我們即使有意願也不很生硬的強制貫輸,如果孩子的選擇我們認為有偏差,我們也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她。孩子有壓力,那是來自於竟爭激烈的環境,但我們不希望壓力來自父母,如果真這樣小孩就真的很可憐了。我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承受壓力,但決不在重壓下生活。我們呵護她,我們給她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她輕鬆愉快的氛圍,給她民主自由的選擇。我們有一個觀點:成績固然重要,但不能夠用來衡量孩子是否成材的唯一標準。 要真正理解、掌握知識,分數只是一個參考值。第六、注重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剛才講了品格的培養,在孩子的特長培養我們也注重,我們希望她舉止優雅,儀態大方,3歲學跳舞,希望她有一技之長,精通一門民族樂器,4歲送她去學琵琶,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又讓她學了書法,慶幸的是所有的特長都堅持下來了,一來女兒都很喜歡,二來,我們一直對她說,這是學習以外的休息,你跳舞可聽到優美的音樂、欣賞到老師優美的舞姿,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孩子也會有牴觸情緒,比如彈琵琶就不那麼簡單了,基本上每天都要練習,這是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這是唯一一個我花時間陪同的專案,孩子需要有觀眾,需要得到鼓勵。三個特長都堅持下來,成績也不錯,尤其是琵琶。因為時間的原因,三個特長不可能齊頭並進,我們選擇琵琶作為主要重點,請的也是湖南省最好的老師,湖南省省琵琶協會的會長,現在已經是七級了。

以上我講了自己帶孩子的幾點體會,也不是說我的孩子就帶得很好,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方說在家有可能容易亂髮脾氣,愛看電視,不太愛看課外書籍。我們無法做到十全十美,但力求完美。

最後,我要感謝老師對孩子的辛勤培育,現在四一班有個部落格,很感謝老師這麼用心,家長與老師能互動,家長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又多了一個交流的渠道,我們鼓勵女兒發表文章,發表評論,裡面有一張班集體的合影,合影裡每個同學都笑得很燦爛,女兒寫道“這張照片照得真好,四年一期的我們開心又快樂;這裡儲存了我們大家庭裡每一個人的一份微笑,生活在四一班裡,感覺真幸福啊!!!”我相信這是女兒的肺腑之言,她是幸福的,有四一班和睦相處的同學,更有關愛他們成長的老師,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會發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都能將孩子培養成棟樑之材。我希望所有的家長和老師都快樂地教育孩子,孩子都快樂地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