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感言(精選11篇)

來源:才華庫 1.3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某些事或人產生不一樣的想法,如此便可將其記錄在感言中。那麼到底應如何寫感言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母親節的感言(精選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母親節的感言(精選11篇)

母親節的感言 篇1

當我還不是一個母親時,“母愛”這個詞語對於我而言只能說是享受,但當我成為一位母親時,我真正體會到了這個詞語的含義,“偉大”、“無私”這些詞語被用來形容母愛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當小生命開始在自己體內孕育時,作為母親,就開始擔心寶寶在體內的生長髮育是否健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出生後能夠有個強壯的身體,作為母親不惜“猛吃海喝”,絲毫不顧及自己的體型;當強忍巨痛讓孩子呱呱墜地後,作為母親,又開始永遠的將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滿腦子想著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說“母愛”偉大,那是因為每位母親都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氣溫突然下降,第一個想到需要給孩子新增衣服的是母親;眼前有什麼好吃、好喝的,母親也會在第一時間拿給自己的孩子品嚐;哪怕是在自己遇到危險時,母親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自己的孩子……以上種種,都是每位母親曾經做過、想過的。

說“母愛”無私,那是因為母親從來都是隻懂得奉獻,不知道索取,“暴走媽媽”就是無私母愛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她不惜採用近似於“自虐”的方式讓自己減肥,為的就是能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一個健康的肝臟。

而我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孩子的一切左右著自己的生活。因為孩子是住讀,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學校不鼓勵家長到校看孩子,但我仍然堅持每週去一次,去的理由表面上是幫孩子清理生活用品,實際上是為了能夠遠遠地看孩子一眼,雖然只是遠遠的、不讓她發現,但我仍然感到心滿意足。

還記得去年五月份學校舉辦的“家校有約”,當孩子在班級活動中大聲對我說:“媽媽!謝謝您!我愛您!”時,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留下來,“我的孩子終於長大了!”成就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偉大、無私的母愛是無需回報的,只要自己的孩子一切安好就行!”這就是每位母親的心聲。

母親節的感言 篇2

今天是母親節。在這個最偉大的日子裡,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在這個最偉大的日子裡,讓我們祝願天下所有母親們心想事成!

母親節是一個歌頌母愛的日子,也是讚揚母親的日子,在這個最偉大的日子裡,我也有幾句話要說:母親是世界上最無私的人,那顆充滿慈愛的心,一直都在為兒女著想;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那雙推動搖籃的手,同樣也推動了世界。我們說想家,其實是在想母親,我們說想母親,其實是懷念母親那寬廣深厚的愛。在情感的長河中,母親是永不凋零的花朵,帶給兒女希望和夢想;在成長的足跡中,母親是最優秀的教師,指引兒女正確的人生方向;在人生的旅途上,母親是強大的動力,增添兒女戰勝困難的力量……

是啊,母親是世界上最無私的人,母親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熱愛母親、讚美母親、回報母親,其實無須用華麗的詞藻,而是要像母親一樣去付出我們博大的愛。

可是,很多時候,即使在我們心裡,母親也已經變成一個刻板的符號。許多人已經不習慣跟媽媽說些親密的話,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激;許多人已經不習慣在回家看望母親時給母親捎點什麼,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心。可是,今天是母親節,我們一定不要忘記在今天祝福自己的媽媽,不管是送什麼,以什麼方式,關鍵的是要讓媽媽知道我們當兒女的在想著她。我想,無私的媽媽們定會很滿足的!

母親節的感言 篇3

在所有西洋節日中,最觸動我的靈魂的是母親節。

我愛看有關母親的故事,無論是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還是為了兒女如何備嘗艱辛,這裡的每一個情節都有我自己的母親的影子,都好像是我自己的懷念;我特別喜歡讚美母親的辭句,這些都是我的心聲。

和許多人一樣,長大成人以後我離開了母親,獨自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謀生,開始打拼自己的天下。好多年以前,每逢節假日,我都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那就是:回家去,看看我的母親。經過一天的跋涉,一回到自家的土屋,一看到母親,就會頓時覺得無比輕鬆,接著是一絲濃濃的倦意襲來,還來不及聽幾句母親的嘮叨,就放翻身體,在自家的土炕上酣然入睡,睡得那個香甜,那個沉靜,那個了無雜念,簡直如同嬰兒一般,真是說不出的美妙。世界上有數不清的享受,但對我來說,所有那些加起來也難比這一刻幸福。只有在這一刻,你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才會感到無比安寧,才能放下塵世間的一切煩惱,完全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去放鬆你疲憊的身心。

我曾想,好好打拼,等有一天有了寬大的房子,有了充足的時間,把母親接來,讓她的孫女可以整天陪伴她,吃上她兒媳婦為她做的飯菜,我可以晨昏定省,可以為她老人家端上一盆洗腳水,可以用車子載著她遊玩,可以揹她上山拜佛,讓她從此享受天倫之樂,享受做兒子的孝順。

可是我完全錯了。等到這一切就要變成現實,跟她商量要把她接來的時候,她卻匆匆地走了。那也是五月的一天,我一整天心神不寧,在晚上的時候,姐姐的一個哽咽的電話徹底擊碎了我的夢想。後來我才知道,這一天,正是母親節。

人生可以有無數次遺憾,但對我來說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難報母親於萬一。我總以為母親是硬朗的,健康的,她慈祥的笑容不會馬上消逝,她忙碌的身影也不會這麼早倒下。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我還可以先忙自己的事而不必經常又關照她。就這樣,本可以寄封信,郵一點食品,多回幾趟家,但都沒有去做。而她老人家卻連為她喂藥、洗腳的機會都沒有給我!上蒼有時就是這麼殘酷,它不能原諒你的粗心,你抓不到它已給你的機會就會讓你終身遺憾!

因此,在這個母親節,我想借媒介的一點空間,以我的親身經歷來勸諭天下我的兄弟姐妹們:母親是這個世界上你們最重要的人。有母親在,你的每一次高興,那一定有人比你更高興;你的每一次悲傷,那肯定有人分擔你的憂愁。母親就是這樣,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她都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你。有母親在,你永遠不會孤單,永遠覺得有一個可以放心休息的地方。

但這一切我們往往並不在意。只有當母親離你而去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你已失去了最無私地愛你的人。尤其是當你回首往事,你沒有真誠地盡孝的時候,你會感到無比愧疚。所以你不要錯過上蒼給你的任何機會,在你可以停下手中的工作的時候,就打個電話去,問候一下你的母親;當你有一點閒暇的時候,不要忘記去看一下你的母親。其實母親並不在意你會給她帶來富貴榮華,她只希望你自己平安快樂;她並不要求你為她做什麼,她只希望能經常看見你。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可能有爭議,唯有母親永遠受到讚美。因為我們每個人,無論貧富,無論在人世間遭遇多少冷眼暗箭,受到過多少傷害,但無一例外都得到過母親的恩澤;也不管受到過多少吹捧讚賞和關心,都無法與母愛相比。有母親,你就永遠不能說你沒有得到過愛和關懷,你就不能說你不懂什麼是愛。為母親盡一點孝心吧,這可以淨化你的心靈。

今天我想起了朱德那篇最著名的懷念母親的文章。一位偉大人物的母親原本也是中國人千千萬萬個母親中一個普通人,所不同是正是她的兒子的情懷。記得文章的最後,這位偉大的兒子飽含深情地把他對母親的一片赤子之心轉化為對祖國母親的愛,以此激勵他盡忠於國家。所以我們每一個可以盡孝和已無法盡孝的人,是不是也要有這樣一種情懷,為我們的國家獻上我們的一片忠誠,以此來重回母親的懷抱,讓母親永遠不離開我們。

母親節的感言 篇4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裡,康乃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今天我才朦朦朧朧知道還有個叫什麼母親節的,既然1908年就開始有母親節,那母親在世的時候,我重未為母親做過什麼節。現在的人,活得越來越有滋味,365天,幾乎天天有節日。在目前的世風下,建議再搞個“啃老節”母親把子女養大後,再把可憐的養老金供吃另用。唉,人啊,往下疼,是無怨無悔,他的忍受的精神是驚人的。

我有二個母親;家母、岳母。都離開我們很多年了。“常回家看看”是沒門了,只能過著現在的日子再想想二老母親。那個時代多不容易啊,兄弟姐妹多,吃的用的多憑票。現在自己當著家,想想那時母親當的家多難啊,當時我們真不懂事啊。

我還記得那張笑臉,那麼慈祥;那一年探親回滬,捎點東西到岳母家,岳母一定要留下吃飯,已下午2點多了(中午飯已吃好了的)不由分說就炒了一盆年糕,那味道是那麼的鮮美,吃完了,還問;吃飽了嗎!太感動了。四十年了,那時的一幕幕多還記得很清晰!

人要會感恩、記恩,我不能說母親們生不逢時,但是在當時在那個年代裡有吃有穿就不錯了。等我們成家立業後,自己顧著自己的小家庭,對關愛,孝順自己的母親就做的很馬虎,靜下心來,捫心自問真有點心痛,做的太少顧得太少。

今天是母親節,實際上是不是什麼節我無所謂,就藉著機會;想想母親、想想過去走過的路,也不想留下些話給小輩看看,要他們表示些什麼。就乘著機會表示母親岳母我現在還是想著你們的、牽掛著你們!寄託我對二個母親的哀思。

母親節的感言 篇5

今天是母親節,當我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時,卻意外收到了兒子的簡訊和禮物,我真是感動極了,所有的煩惱和勞累都煙消雲散,我由衷地覺得做媽媽真幸福!生活真好!兒子在簡訊中說:“老媽母親節到了我祝你節日快樂,你知道我不多言語,不喜歡說那些好聽的話,但是我的心裡對你充滿著愛,在這裡我要對你說:你辛苦了,母親節快樂!”看著兒子的禮物我萬分感慨,兒子媽媽有你,今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你就是媽媽的全部幸福。兒子媽媽愛你,在這個節日我收到你給予我的禮物是最珍貴的你的心,兒子媽媽知足了。其實,我一直以來都認為你還小,什麼事都有我包辦,很少注意你的感受總認為我給予你的就是最好的,我做的都是最正確的。兒子媽媽沒有注意到你的感受,沒有注意你已經長大了,你也有你的思維有你的理解。對你有時也會大聲訓斥,雖然事後我意識到,向你承認了自己的過火,但每到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又會忍不住自己暴躁的脾氣。兒子媽媽謝謝你的理解,謝謝上天給予我一個好兒子。兒子媽媽也祝你:從步入青年開始就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做人,快快樂樂的走過你青春最美好的時光。

母親節,我為老媽準備了什麼禮物呢?這時我馬上拿起了電話分別給兩位媽媽送去了全家的祝福,兩位母親接到電話非常感動。父母對我們的要求實在太少了,而我們對他們的回報,無論做多少,都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不要只在這一天,要在每一天,想起來的時候,問候他們,給他們關懷,在他們心裡,你就是最好的孩子。現在許多人已經不習慣跟媽媽說些親密的話,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激,可是一定不要忘記在母親節這天祝福自己的媽媽,不管是送什麼,以什麼方式,關鍵的是要讓媽媽知道你在想著她,無私媽媽們能感知到兒女對她的記掛就會很滿足了。

母親節,為我的兩位母親,為天下所有的母親祝福:祝媽媽一生平安!

母親節的感言 篇6

昨晚,女兒從北京來電話,我和她聊了聊家常,還僥有興趣地聊了聊愛車。妻子在旁提醒:長途電話費!無奈掛了。瞬間,女兒又撥回了電話,說剛才忘了一件正事,母親節快到了,祝媽媽節日快樂!啊,鬧了半天前面白聊。提到母親節,我有感而言。

先看看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不幸去世,她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世週年忌日,安娜小姐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並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後,她到處遊說並向社會各界呼籲,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籲獲得熱烈響應。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至1948年安娜謝世時,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敬重母親、弘揚母愛的母親節,至今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國際性節日。

在中國,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節日,最重要的莫過春節,也叫過年。孩提時代盼著過年,那時生活不寬裕,過年就能穿新衣、吃好飯。改革開放以來,我黨領導人民奔小康,老百姓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除了有滋有味地過好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還引進泊來了一些五花八門的外國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教師節”、“植樹節”、“護士節”、“情人節”、“光棍節”等等。最近,我國專家呼籲: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母親節,建議把孟母生下孟子的日子,即每年陰曆四月八年級作為中國的母親節。

在我的心目中,情有獨鍾的應該是“母親節”,世界上一切的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母愛最無私、最崇高、最偉大。由“母親節”想到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屬於大家閨秀,賢惠慈祥,知書達禮,能寫會畫,針線活兒、麵食活兒在村裡首屈一指。嫁給我父親一直過著農村中農生活。我們王家是一個大家族,好久好久沒分家,在一起和睦相處,合夥生活。男人們都在外工作,排行老二媳婦的母親,由於她的聰慧和能力,就成了大家庭的“一把手”,吃什麼,做什麼,幹什麼都由我的母親安排。分家後她繼續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勞動,照顧著老人,養育著我們兄弟姐妹五人(我是老小,前面夭折了一個)。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為了養家餬口,父親在外學徒(現在叫“打工”),兩個哥哥很年輕時也出去工作,兩個姐姐出嫁隨軍。家中只有我和母親相依為命,靠種著二分自留地和父親寄點零花錢,還好能衣食無憂地混日子。

母親心底善良,沒打罵過我,也沒給我講很多大道理,但她的為人處事卻影響了我的一生。因為我是老小,所以母親偏愛我,我自己嬌慣自己,母親有好吃的不捨得吃先給我吃,不讓我爬樹,怕摔著。不讓我下灣,怕淹著。上國小我個頭大一些,能給公家幹些活兒,在家卻怕累。特別轉圈的活兒,一干就頭暈。像推磨、推水車,都是裹著小腳的母親在推。母親推磨磨點白麵給我做饅頭和餅吃,她卻吃粗糧。她推水車澆那點自留地,為的也是娘倆吃上新鮮蔬菜,省得花錢到集上買。為了給我增加童趣和增加家庭中的收入,給我買一隻小山羊,放學我就拾草放羊。母親年歲已高,仍然當整勞力到生產隊的場院幹活,掙一點工分補充家庭開銷。

為了我將來有點出息,母親讓我先到東北大姐隨軍部隊住了一段時間,到地方國小讀書;後來到西北父親工作單位住下繼續讀書。母親單獨在家操持頂起了一個天。我和父親在一起時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這期間,母親怕餓了她的孩子,拿舊衣服到東南山區換地瓜幹過日子。還省吃儉用,晒了一點胡蘿蔔和青蘿蔔絲,通過郵局寄給我和父親,那時我和父親兩人吃父親一個人每月二十多斤的定量,當然餓得慌,可母親在老家不是更餓嗎?人們說“父恩比山高,母愛比海深。”母親的大度大量,大慈大愛,都無私地奉獻給了家庭,奉獻給了孩子——我最可敬可親可愛可唸的母親。

妻子生女兒時我在產房外焦急地等候,直到女兒呱呱墜地才放下心,她最大的功勞是生了一個好女兒,我最深的一點體會就是“有女萬事足”。女兒生小孩時我同樣焦急萬分,我侯在醫院走廊裡,第一個先看到女兒從產房推出來,我俯在她耳邊說了一句:“只有自己當了母親,才能真正體會到母親的偉大。”

值此母親節之際,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健康幸福!

母親節的感言 篇7

又是一年母親節,在母親離開四年後,做了二十年母親的我,要在這個日子裡為天下的母親說上幾句實在話。

母親,多麼親切的稱謂。自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母親就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付出。她用奶水和心血哺育著自己的孩子,用智慧和行動教導我們,她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孜孜不倦。

當子女取得一點點成績,母親都會欣喜十分,見人就講,津津樂道,因為這是她的驕傲;遇上孩子有錯,母親又會默默吞嚥心理的那份痛心與遺憾,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母親從不會因貧病、醜惡而對子女有所嫌棄。在孩子遭受苦難和病痛時,是母親日夜守護,焦慮不安,恨不能替她疼,替他苦。

母親教育孩子嚴厲,是要為子女建立健全的人格,培養高尚的自尊,但卻容不得他人對孩子的藐視與輕賤。在母親眼裡,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那個,理應擁有最完美的生活,為了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母親不知要忍受和付出多少。作為孩子,我們一向理所當然的理解著母親給予的一切,以為母親總是不辭勞苦,不知疲倦,其實母親只是甘願奉獻!我們做了母親之後,同樣毫不保留的把愛給了孩子,誰又能回過頭來看一看母親,她才是那個為我們付出一生不求回報的人,如今我們卻忽略甚至冷落了她。母親毫無怨言,只要兒女幸福快樂,她的付出與辛勞就得到了安慰,孩子的健康與平安是她一生的追求!況且母親為孩子所做的點滴,都是兒女終其一生無法回報的!當子女真正體會到這一點的時候,也許母親已經不在,人雖離去,慈愛與無私的精神永在,這便是母親,母愛是天下任何一種情感都無可比擬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為人子女們,請善待母親,哪怕是一個擁抱,一聲問候,一個微笑……

母親節的感言 篇8

今年的母親節與以往大不相同,張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協作,給了十三班媽媽們一個特大的驚喜。

十一歲的孩子已經很會保守祕密,在母親節早上,剛剛想要出門的我,在我的鞋子旁邊,靜靜的躺著一個精美的心形盒子,我驚喜的叫道:“這是什麼呀?這麼漂亮!”這時書睿跑過了,摟著我的脖子,親了親我的臉:“祝媽媽節日快樂!”我心裡像灌了蜜糖一樣甜,在這之前女兒半點風聲也沒漏,我以為今年孩子們忘了呢!張老師和孩子們學會變魔術啦!哈哈!

收到的不止是禮物盒,還有女兒寫給我的信。信中女兒表達了對我無盡的歉意,檢討自己越來越不聽話了,對姥姥姥爺態度不好;有一些小事情做不好,不能夠堅持,想偷懶,捱了媽媽的訓,甚至還捱打,覺得很對不起媽媽,捱了訓以後,生自己的氣,但下次還是管不住自己。看到這裡我也感到深深的自責,有時看到女兒說話不注意態度,一些小的生活習慣不注意,我就大聲訓斥,態度嚴厲,甚至還動手打她,沒想到對孩子造成了如此傷害,我感到很內疚,沒有耐心的引導孩子,孩子漸漸進入青春期,她內心也許是孤獨無助的,我平時工作忙,沒有很好的陪伴孩子,孩子內心的感受都沒有機會向媽媽傾訴,還好,張老師給了孩子們一次傾訴的機會,也讓像我一樣的媽媽好好傾聽一下,感謝張老師!

信的最後孩子幾乎是在哭著求我:“媽媽,求你不要再看手機了,

你每天在班上看片子,晚上回家看手機,眼睛都快看不見了,如果有一天你的眼睛視網膜脫落了,就看不見我了!嗚嗚??手機重要,還是孩子重要啊?”看到這裡,我再也忍不住眼淚,我都做了些什麼!在這之前孩子也曾經提醒過我,我都沒有當回事兒,甚至和我說過,張老師晚上睡覺之前都是把手機放到臥室外邊,只看書,可見老師和孩子的用心良苦;這次孩子用飽含真情、聲淚俱下的話語規勸媽媽,真讓我感到羞愧,我是何等自私,只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拿著個手機看一晚上!什麼時候認真想過孩子的感受呢!

雖然做媽媽很不合格,但是儘量去盡到一個女兒的責任,帶爸媽去園博園過母親節,送爸媽回家以後,我開車載女兒回家。我真誠的檢討自己:“閨女,媽媽對你不如你對我好!對不起啊!”女兒悠悠地說:“長輩對晚輩的愛是用放大鏡來看的;晚輩對長輩的愛看作是應該的,所以你覺得我對你好,其實是你對我更好!”我的天,這11歲的小孩子竟然這樣安慰媽媽,真不能小看這些11歲的娃娃了!看來張老師讓他們多讀書,原因就在這裡!

這個母親節讓我感慨萬千,以前孩子說一句“媽媽我愛您!”已經心滿意足,現在更是能與孩子進行心靈對話,就像多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有時候會生氣,但這又何妨呢?珍惜與孩子度過的每一天,他們會在不知不覺羽翼豐滿,飛離自己的身邊,孩子,媽媽愛你! 謝謝張老師的教導,讓我的孩子如此優秀,謝謝您!

母親節的感言 篇9

當我還不是一個媽媽時,“媽媽的愛”這個詞語對於我而言只能說是享受,但當我成為一位媽媽時,我真正體會到了這個詞語的含義,“偉大”、“無私”這些詞語被用來形容媽媽的愛真是再恰當但是了。

當小生命開始在自己體內孕育時,作為媽媽,就開始擔心寶寶在體內的'生長髮育是否健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出生後能夠有個強壯的身體,作為媽媽不惜“猛吃海喝”,絲毫不顧及自己的體型;當強忍巨痛讓孩子呱呱墜地後,作為媽媽,又開始永遠的將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滿腦子想著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說“媽媽的愛”偉大,那是因為每位媽媽都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氣溫突然下降,第一個想到需要給孩子新增衣服的是媽媽;眼前有什麼好吃、好喝的,媽媽也會在第一時間拿給自己的孩子品嚐;哪怕是在自己遇到危險時,媽媽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自己的孩子……以上種種,都是每位媽媽以前做過、想過的。

說“媽媽的愛”無私,那是因為媽媽從來都是隻懂得奉獻,不明白索取,“暴走媽媽”就是無私媽媽的愛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她不惜採用近似於“自虐”的方式讓自己減肥,為的就是能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一個健康的肝臟。

而我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孩子的一切左右著自己的生活。因為孩子是住讀,為了鍛鍊孩子的自理潛力,學校不鼓勵家長到校看孩子,但我仍然堅持每週去一次,去的理由表面上是幫孩子清理生活用品,實際上是為了能夠遠遠地看孩子一眼,雖然只是遠遠的、不讓她發現,但我仍然感到心滿意足。

還記得去年五月份學校舉辦的“家校有約”,當孩子在班級活動中大聲對我說:“媽媽!謝謝您!我愛您!”時,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留下來,“我的孩子最後長大了!”成就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偉大、無私的媽媽的愛是無需回報的,只要自己的孩子一切安好就行!”這就是每位媽媽的心聲。

母親節的感言 篇10

“媽媽”這個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詞彙,對於我來說是那麼的陌生了。因為我的母親很早就離開了我,我很懷念我的母親。

看到大街人來人往,很多的都是在為自己的母親送去了鮮花和禮物,我心裡酸酸的,但也為他們高興。因為華夏民族的尊老之風還是沒有丟棄的,我為此又有一絲安慰。

今天是我的月兒歸國的日子,我急切的盼望著她的到來。我遠在西部不能去親自迎接,很是慚愧。但我是在用我的心在迎接她的歸來,我想她可以理解。電話聲將我從思念中驚醒,我急切的盼望成為了現實,她回來了。聲音是那麼的清脆,帶著許多的興奮。她早就說過他不願意離開我們的國家,因為他說這裡才是她的家。

電話裡她問我今天是什麼日子?我說是:母親節。我說我們都在外邊真是沒有辦法。她沒有再說什麼。但我知道他的心裡是什麼樣的滋味,因為她又想起了她的母親。母親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奢望,她太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她的思母之心我是理解的,但我不忍將這些再給她痛苦的回憶。我開始緘默了,不再提及這個題目,但我知道她是不會不知道我的心思的,只是她不願意說明罷了。

這時候的晚上月兒可能早已睡去,因為遠途勞頓的疲勞早使她失去了往日的精氣神,人終究會累的。月兒,睡吧,我會給你守候,我會為你祝福。

月兒,我們一起為天下的母親祝福,為我們的母親送上思念的情懷,為我們的未來祝禱,讓我們的母親為我們的幸福祝福吧。

母親節的感言 篇11

臨近母親節,本想回家看望,但從電話裡知道母親又與佛友結伴去了皈依的寺院。寺院在江西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

母親信佛,是近年來的事。有時我都覺得慚愧。為什麼母親到老年了,不把精神寄託在兒子身上,卻去做了一個法師的鐵粉。多半是兒子像放出去的風箏,斷了線,收不回,靠不住。不過後來看到母親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態愈發向好。我才明白,信仰本身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依靠,更是一份祈願。母親信佛敬香,更多還是在祈願兒女家人平安健康。所以,現在空時我自己也用毛筆臨帖抄抄心經,其意也是不在身邊的兒子用心祝福年邁的母親。

之前我一直覺得信佛太消極,在農村甚至有點迷信誤區,後來我才明白隱忍和精進也是佛學傳遞的精神。這正是最能體現母親品質的。所以,母親與佛結緣也是必然。

母親那一代人,雖說生在紅旗下沒了戰爭,但也經歷過饑荒與動盪,最後才趕上改革的春風,過上點小康日子。此外,母親是工農城鄉二元社會的犧牲者,與父親分居在鄉下,雖有父親在城市頂替爺爺後所得微薄的工資支援和偶爾回家的勞動後援,但上有老、下有小,帶兩孩子還種兩畝農田,幾乎一個人主持全家工作的母親比同齡人又承受了更多的苦楚。

記得兒時,除了安頓好我們兄弟倆,母親每天去生產隊掙勞動工分,插秧、除草、灑化肥、噴農藥、收割等各種農活,按工時計分,再按工分獲取點家用生產和生活資料。有段時間母親通過親戚的關係,還爭取到了批量製作信封的加工活,每晚還帶領我們在家作坊式流水線生產,掙點辛苦錢貼補家用。此外,兩個男孩,還時常惹事,讓母親增添苦惱。吾兄生性調皮些,像是孩子王,但也時有打架生事。有一次不敢回家,一個人躲睡在稻田裡,母親叫上親戚連夜尋找才找到。一氣之下,母親用繡花針在哥手背上點刺懲戒。那時總覺得母親近乎殘忍,長大了回想才能真正理解她當時的心情,實在是忍無可忍後的惱怒。後來,兩個孩子還算懂事,有點力氣就開始搭手做點農活。好像農忙季節,不是期中就是期終考試前夕,但無論怎樣,我都會回家下地幹活,記得有一次高中時還騎車近三小時回家勞動後再回校複習。

母親只有高小文化水平,大致就是國小畢業吧。不過,受外公私塾先生影響,母親一直愛學習,還和我一起學過拼音,學查新華字典。後來母親當了生產小隊計分員,以及村裡的出納會計。為了會計上崗證,母親為此還自己報名了函授的會計中專課程。白天忙完農活,晚上挑燈夜讀。那時晚上,我和母親在一張桌子上各自做功課,她看她的政治經濟學,我做國中數學練習,有時她有不認識的詞還問問我,其實我也半懂不懂。現在想想那個畫面,我真的很敬佩自己的母親。我高中開始就住校了,後來與母親的交流就主要通過書信。她的字不很工整,信裡時常有錯字,或是找同音字替代,但意思已經可以非常準確表達了。現在那些母子信件,我依舊儲存著,它們像是一本沉甸甸的書,讓我這輩子學也學不完。

如今,家鄉村莊拆遷了,父親也退休返鄉團聚了,兩孩子自己也當爸爸了。母親少了煩惱,卻多了白髮;長了年齡,身邊卻“少”了孩子。去年年初母親體檢發現疑似病變,動了手術,手術很成功,恢復也很順利。那時在病床上看著三個男人輪流照顧,相信她還是寬慰的。

母親就是這樣一個精進的佛教徒。信佛,心裡也念禱著自己的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