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故事論文

來源:才華庫 8.72K

國小教育故事論文是研究國小教育中的具體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的文章,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育故事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國小教育故事論文

國小教育故事論文一

摘要:電大開放教育專科國小教育專業在培養方向上定位於學校教育方向,使學生具備專業化的國小教師素養,為本地區及周邊地區培養人才,服務於地方基礎教育。本文針對電大國小教育專業寫作教學實踐能力培養進行論述,闡述了小教專業學生寫作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提出了寫作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培養;國小教育;寫作;教學實踐能力

一小教專業學生寫作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小教專業學生作為基礎教育人才的重要儲備軍,是即將走上講臺的準教師或已經進行教學活動的老師,自身的知識深度和教學能力對日後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影響,電大國小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將會進入國小進行教學,寫作作為國小語文課程中一個重要的內容,老師自身的寫作水平和教學能力就決定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行寫作教學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知識的吸收和拓展,對身邊事物的觀察與感悟,更需要培養學生以一個教師的身份進行預演的能力。電大國小教育專科學生基本屬於已經走上工作崗位正在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教師或正努力準備成為基礎教育的工作者,因此相對高校師範生,他們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即具有一定的教學實踐基礎和理論結合實際的思維方式,瞭解學生的學習模式,熟知自身教學風格。時代在前進,寫作素材多樣化,學生需要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的發展,將自身已備的知識庫融入與時俱進的世界,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和運用於實際教學的實踐能力。

二寫作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一)轉變思路,樹立全新寫作觀

從目前的調查研究分析,當前寫作理論架構不合理,寫作教學過於偏重理論知識教學,而輕視實際寫作能力培養,由此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要轉變思路,重新確定寫作教學觀念,把寫作教學與知識積累、人格培養、寫作能力培養作為寫作能力培養重要教學內容。以強化學生的人格意識,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促使寫作教學的順利進行。知識積累是基礎、寫作能力培養是根本,人格培養是過程,寫作教學能力是目標,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教學實踐能力,就要擯棄專注寫作教學理論知識灌輸的傳統教學觀,把知識積累、人格培養、寫作能力培養這三個方面作為寫作教學的整體來定位寫作教學目標才能達到寫作教學培養的效果。電大小教專業的學生要構建出自身合理的寫作模式,然後將這種模式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摸索出適合班級學生的寫作教學途徑,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要教書育人,先執筆能文

寫作教學是對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教學,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教學難點。而現有的國小教育專業的學生的寫作教學能力培養還缺乏實踐探索性,課堂教學方法缺失點多,效率不高。欲教於人,必先自通。因此必須提高其本身的寫作水平和構建自身的寫作教學框架。只有自身擁有較高的寫作水平,有很深厚的教學資源,才能夠有滿意的教學結果,只有投身實踐教學,才能查缺補漏。寫作不只是組織文字表達的一個結果,要培養小教專業學生的寫作教學能力,更要求教授他們將寫前、寫中、寫後協調統一,擴充套件素材積累,明確寫作核心,注重文後點評。分析明確寫作的核心,準確把握好主題走向;建立課後交流的平臺,師生共同課後好交流;注重課堂課後的練習,鍛鍊學生隨手寫能力;評講出學生優秀作文,提煉出亮點進行共享;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引導學生全心學習。

(三)教學做合一,訓練寫作素養,培養指導寫作能力

從事寫作教學的學生往往不知從哪些方面入手去培養所教學生的寫作能力,故而指匯出的寫作作品往往空洞乏味、毫無生命力可言。要想獲得較高的寫作教學能力,需要多讀、多思考、多感悟,才能獲得才、膽、識、力、學,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學做合一。在生活中,對於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認知影響說是教。只要做到教學做統一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寫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小教學生)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訓練學生的寫作基本素養。1.培養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培養閱讀能力是寫作教學的先行軍,是寫作的基石,沒有素材的積累,沒有基礎的鋪墊,談不上寫作教學。在現階段的很多從事國小教育的老師往往忽視了這個基本點,因此學生的寫作無從下筆,一提寫作就抓耳撓腮、唉聲嘆氣,很多的作文內容空洞、枯燥無味,要麼膚淺幼稚、蜻蜓點水。學生這種難於表達、不擅表達的狀態根本在於頭腦中缺乏素材。因此作為國小教育的學生不僅自身要大量積累,也要要求學生拓展閱讀。大量地閱讀,不僅可以發展語言,積累知識,豐富感性認知和想象力,更能夠讓學生視通四海,思接古今,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建立起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科學化、多元化的閱讀指導。2.把握興趣的激發和提升。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法上開啟創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絃發出美妙的樂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勇於探索的強大動力。如果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他在學習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學習方面產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切教學都將事半功倍,學生的寫作也將遊刃有餘。因此學生除了系統化的閱讀拓展,還要在老師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導下,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注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因此要做好寫作教學,教師一定要教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真心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留意身邊的大事小情。生活是感悟的發源地,對於寫作必須觀察生活,沒有生活,寫作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產生強烈的寫作慾望。教師要讓學生的寫作面向生活、走近自然,用靈敏的視覺去觀察、捕捉、體驗周邊的點點滴滴。國小生的視角是純淨的、更是獨到的,羅丹說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故而教師要引領學生讓他們將觀察到的生活寫出屬於他們的內心感悟,平日可以通過隨筆、週記的形式來加以練習。寫作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精髓。國小是學習寫作的重要階段,老師需要幫助學生進行大量的寫作練習。從看圖說話到話題作文,學生必須經過無數次的訓練,才能進行獨立寫作。老師應該注重課中課後的練習,題材無處不在,鍛鍊學生隨手寫作的能力注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4.著力情感的昇華與展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寫文,方能引起心靈共鳴。隨著課程實踐的不斷深入,新課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位一體目標體系對教師教學提出了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要求,尤其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第三位目標進入教育教學,備受社會關注。作文是情感的載體,而情感是作文的靈魂。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探尋新方法,才能培養孩子多“情”善“感,有真情才有栩栩如生的作文。教育家夏丐尊曾經說過:教育如果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池塘沒有了水,不成其為池塘了一樣”。而作文則是流淌著情感的表述,是充盈著豐富的愛的再現,離開情感和愛的作文,就如離開池塘的魚兒,毫無生命力可言。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將愛澆灌於整個教學過程,用情感浸潤課堂,用真情演繹教學,從而促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抒情達意,表達自我。

(四)適用技巧,重視評閱

作文中,點睛之筆往往能給作文帶來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在學生積累了一定寫作知識之後,務必要指導學生在文中運用寫作技巧讓整篇文章靈動起來。可以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可以採用多種敘述方式,寫作順序,寫作手法等等。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他的精神產品,一定要從整體訓練出發,全程獨立完成選材、命題、文章構思、語言表達、修改文章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作文的評閱往往是被忽略的一個環節,實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在這裡,可以查缺補漏、取長補短、反思進步,摘錄經典,交流美文,因此教師一定重視文後評閱。可以採用各種評閱方式,如交換評、小組評、輪流評,教師主導整個過程,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對自己精神產品的欣賞之中。促使學生愛上作文,教師的作文教學也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葉聖陶曾說過:人類是社會的動物,從天性上,從生活的實際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觀察、經驗、理想、情緒等展示給人們知道,將無形的思維化為有形的表達,練就一篇好文章,必定少補了平時的練筆。指導學生寫迴圈日記、隨感,筆記等,可以是一篇敘事文,可以是一段心情雜記,也可以是一句感悟,利用各種機會訓練學生的寫作。注重小練筆,收穫大精彩。

參考文獻

[1]孫文.夯實讀寫教學,提高寫作能力——談國小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1,(05).

[2]俞建新.淺談情境教學法在應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1998:(02).

[3]繩傳東.淺談應用寫作實踐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機械職業教育;1999,(11).

[4]張勇,漆國江.淺析師範生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策略[J].新校園(上旬),2015,(5):114-115.

國小教育故事論文二

摘要: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在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既要把握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特點,又要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改革與探索。教學實踐證明,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改革,強化了應用型定位,明確了課程目標,突出了實踐環節,加強了技能訓練,調整了學時比例,改進了教學方法,不僅使美術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國小實際,而且使學生更加有興趣並主動地接受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美術知識與技能,增強了國小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改革

荊楚理工學院是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首批試點學校。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於1956年創辦,經歷了中師、大專、本科三個辦學層次的發展,在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管理、師資建設等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隨著師範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對人才培養需求的轉變,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在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積極實踐和探索本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以適應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特色發展的需要。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是本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也是國小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具有自身的特點:一是美術知識技能的綜合性;二是美術學科的專業性;三是學術水準的大學性。那麼,在荊楚理工學院轉型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既要把握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特點,又要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改革與探索。

一強化了應用型定位,明確了課程目標

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證是明確課程目標。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方向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1]。無論是在教學設計還是在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中,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始終是核心,它引導著“教”與“學”,引導著教學目標的實現。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圍繞荊楚理工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目標,分析和細化了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內容,一是明確一名合格的國小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美術基礎知識與技能,並且對現有的美術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其次把美術技能和美術教學能力培養作為主線,把美術課堂教學與美術教育實踐結合起來,突出人才培養定位,提升國小教育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實現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目標除了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以外,還必須抓住兩個特徵:首先是研討欲,即具有強烈的研究教育理論的慾望,善於把大學的學術思維與淺顯的知識技能結合起來,達到深入淺出、融會貫通的基本能力;其次是專業欲,即強烈探究國小教育的慾望,並有勇於嘗試美術活動的動機[1]。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還要建設併合理利用國小教育專業教學實踐基地,加強國小美術教學研究與國小美術教學改革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美術創新能力、美術課外實踐教學等一體化的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體系。

二突出了實踐環節,加強了技能訓練

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經歷了中師、專科、本科三個辦學層次,60多年來培養了大量合格的`國小教師,在專業技能訓練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並在長期專業建設中形成了自身富有特色的優良傳統。但是,在學院轉型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將實踐性、綜合性比較強的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與本科層次的學術水準有機結合起來,這是在教學過程中不但探索和思考的問題。為了儘量突出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實踐性內容,首先把握兩個方面,一個是國小美術教育教學實踐方面,另一個是美術課程的技能技巧方面。其次細化實踐內容,有的放矢加強技能訓練,(1)著重突出國小教學技能技巧、教研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國小教學實際,實現應用型培養目標。(2)充分利用美術選修課、繪畫手工等精英訓練營、社團等形式,彌補美術學科專業教育與教育實踐教學時數不足的現狀。(3)根據本專業學生興趣愛好,結合社會需求完善實踐性課程內容,具體而言,其一,在學科教育課程內容中增設國小美術教育的實踐方法、教育實踐設計與實施以及教學實踐中的教研指導等;其二,加大美術學科專業技能課程的優化設定,圍繞“設計應用”、“造型表現”、“綜合探索”、“欣賞評價”等領域的教學實踐,把美術學科的基本知識技能與教學實踐基地的特色資源結合起來,既強化了美術學科的專業技能訓練,又突出了教學實踐的針對性。(4)構建美術課程實踐教學考評機制,確定考評範圍,注重教育實踐中反應出的非智力與技能因素,如學習態度、研究興趣、團隊意識、進步幅度等,不僅重視終結性考評結論,也注重過程性評價和學生互評等,利用多元化考評手段構建合理的美術課程實踐教學考評機制。

三調整了學時比例,完善了課程結構

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結構分為三個部分:(1)學科專業課程;(2)學科專業教育課程;(3)學科專業教育實踐課程。這三部分對本專業學生構建合理的國小美術知識與能力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在不違揹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時數的情況下,對具體的課程結構內部進行了優化設定和整合。一是在學科專業課程中更加明晰了四個領域的劃分,並刪減了“綜合探索”、“欣賞評價”的部分內容和學時,增加了“設計應用”、“造型表現”的學時數。二是調整了學科專業教育課程與學科專業教育實踐課程的權重,減少了國小美術教育理論學時,增加了國小美術教學案例分析專選與國小美術說課、磨課等的實踐課時。三是在學科教育實踐課程中增設了國小教學環境創設指導等內容。

四改進了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手段

(一)案例分析與問題研討相結合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在學科專業教育課程中強化了研究性教學,對國小美術教育方法、國小教育環境創設、國小美術教研等內容進行了研究性教學嘗試,即針對具體案例分析與問題研討相結合進行分組討論的教學實驗。基本做法是:教師在課堂講授引導的基礎上,把同學們以6至8人分為一個小組,確定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並形成本小組共同的意見和建議,最後完成總結報告。在實施過程中,佈置研討作業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總結性作業方式,即要求同學們根據具體案例,結合教材以及老師提供的參考資料,各小組按討論的結論擬定主題,然後每位同學寫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總結報告。另一種是小組抽籤作業方式,即教師根據具體案例設計幾個相關選題,由各小組長抽籤選定主題,然後各小組進行研討,最後每位同學寫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總結報告。案例展示的方法可以書面形式供同學們閱讀了解,也可以圖片形式講解展現,還可以視訊形式展示,重點是教師的講解、分析與引導,其核心是以問題為中心進行問題驅動式教學,促進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探究、延展等過程提高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2]。這種案例分析與問題研討相結合的研究性教學嘗試,有效地營造了團隊合作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技能訓練與國小實際相結合

為了突出美術技能訓練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我們結合國小美術教學實際,按照“大系統、小綜合”的思路設計技能訓練的內容,“大系統”是遵循美術學科自身的知識體系和基本架構。這是美術課程學習的前提。“小綜合”是在“大系統”的框架格局內去綜合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例如:結合人教版國小五年級美術下冊《誇張的臉》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目的,從美術的不同型別、不同工具材料、不同表現形式來完成教具的準備。為了讓國小生更直觀地認知臉部誇張變形的教學目的,誇張的臉不僅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還可以用彩泥、沙畫、剪紙、刮畫、木刻、傳統泥塑以及布貼畫、自然材料造型、綜合材料製作等豐富多彩的方法和手段來體現。於是,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相關的手工製作訓練。這種針對性強的訓練方法突出了實用性,使學生感受到了技能訓練的實用價值,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且使學生初步瞭解了國小美術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僅調整了課時比例突出了實踐環節,而且把理論教學涉及到的主要原則、方法、創意等融入實踐教學中。根據本地域美術資源的特色以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優勢,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實踐教學可以歸納為三種基本型別:(1)認知性實踐教學。根據美術課程內容和教學進度,以校內視訊觀摩、一線教師示範與校外實踐基地參觀訪問相結合,使學生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形成直觀形象的認知,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2)啟發性實踐教學。主要是以專題訓練形式與綜合訓練形式相結合,目的是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和拓展學生的創意表現,促進學生靈活掌握美術知識與技能技巧;(3)體驗性實踐教學。主要在實習期間進行,即依託教學實踐基地進行現場教學指導和美術活動設計等,不僅要完成國小美術課程相關內容的教學體驗,而且還要參與實習期間代課班級校內外的美術活動。通過不同型別的美術課程實踐教學,合理有效地構建了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從而使實用性教學理念得以充分踐行[3]。

(四)課堂引導與網路輔導相結合

課堂引導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顧到每位同學,也不可能做到深入徹底。利用現代化網路資訊手段,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及時溝通的橋樑,能夠提高教育的時效性,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向來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平臺的建設,從每一屆學生入校開始,學工部門就按部就班積極建設班級群、年級群等,所有任課教師、輔導員等都是群內成員。這一平臺的規範管理與建設不僅使行政上做到了政令暢通,而且使教學上做到了資源共享。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平臺把課程作業輔導延伸到課堂之外,豐富了教學手段,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現代教育技術、資訊資源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

美術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形象直觀。傳統教學方式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現代化教育技術、微格教室、綜合功能室等教學手段相結合,不僅使美術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內容豐富,而且使美術課堂教學資訊容量增大、並且易於認知和理解[5]。合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以及資訊資源共享是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的重要手段,它有效地提高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五結語

荊楚理工學院國小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改革,強化了應用型定位,明確了課程目標,突出了實踐環節,加強了技能訓練,調整了學時比例,改進了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2015年、2016年湖北省小教聯盟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美術技能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教學實踐證明,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荊楚理工國小教育專業進行的美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不僅使美術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國小實際,而且使學生更加有興趣並主動地接受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美術知識與技能,增強了國小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小敏,高述民,高巨集波.高等林業院校“植物發育生物學”研究生課程教學的改革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17,(1):48-50.

[2]任麗萍,沈真波.“雙創”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改革研究——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為例[J].美與時代(上),2015,(10):122-124.

[3]湯輝,林雲,程曉山.以“智技合一”理念為指導的“園林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以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6,(6):50-54.

[4]徐鬆傑.生產運作管理課程教學問題與改進[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71-74.

[5]陳柳,戴璐平.“數位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2):86-97.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