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木版年畫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意義論文

來源:才華庫 1.89W

摘要:木版年畫傳承的是民間樣式和畫風,榮寶齋傳承的是中國名畫經典。發展創新現實主義題材的年畫作品,依然是延續民間版畫藝術的一條好出路。

傳統木版年畫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意義論文

關鍵詞:繪畫現實主義論文

印刷術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木刻雕版印刷在唐代已經流行。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金剛經》,印製於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是現存最早的印本書,其卷首的《說法圖》是現存最早的木版畫。其後,木版畫的應用不僅在書籍中得到普及,還出現了佛畫、門神、紙馬、年畫、箋紙等獨立使用的品類。其中木版年畫成為中國最為普及的一種繪畫形式。中國各地的木版年畫在題材、內容、形式、製作手法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點,又因地域、習俗、審美習慣等方面的差異,而各具地方特色。在京津冀地區,有三大著名傳統木版畫,即北京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天津楊柳青的木版年畫和河北武強的木版年畫。這三地的木版畫既各有特色,又有內在聯絡。榮寶齋的木版水印開始於光緒丙申年(1896年),在北京琉璃廠井院衚衕設立了“榮寶齋帖套作”,刻印詩箋信箋,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餖版”(注1)印刷技術,後經一百多年的代代相傳,發展成為能夠手工印製丈二巨幅和絹本重彩的木版水印絕技。榮寶齋出品的木版水印作品主要是中國書畫作品的複製品,其技術性大於藝術性,是中國手工水印複製行業的代表。它最大的特色是能夠印製出宣紙水墨的墨色洇化效果,尤其是在天乾物燥的北方,能夠印製的水色淋漓,實屬不易。天津楊柳青的木版年畫產生於明代崇禎年間,在繼承明代木刻版畫傳統的基礎上,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清新明麗、豐富細膩的藝術風格。它最大的特色在於手工繪染,其效果不僅使畫面色彩豐富,而且色彩深淺變化細膩自然,特別是在表現人物肌膚方面栩栩如生。它的線版屬於常規技術,只是有的作品刻制的更加繁複細緻且尺幅較大。武強木版年畫始於何時,尚無定論。據中央美術學院薄鬆年先生考證推測不會超過明代,但在清代康乾時期已經極盛卻有據可查,至光緒年間可考的字號多達一百四十四家。至於武強是因何發展起來木版年畫產業的,無明確記載,已很難說清,傳說跟明初楊太監回鄉開紙坊賣新年用的五色紙有關。武強的早期年畫已無跡可尋,風格亦不可考,現存作品都是清代以後刻印的,就這些作品的風格而言是地道的北方味兒加民間味兒,線色分明、色彩濃豔、對比強烈、刻版粗放。總體來看,這三種木版畫由於面對的消費群體不同而在風格上產生了區別。

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工序複雜,製作精細,而且多為名家名作的複製品,量少價高,消費者多為高收入人群,且有一定的文化素養,這使得榮寶齋出品的作品具有十足的文雅氣和書卷氣。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產生於經濟發達的港口地區,主要消費者是城市居民,這就使它的風格多了幾分俗豔的市井氣和脂粉氣。而武強木版年畫興盛於相對偏遠的縣鄉,消費者是廣大的農村百姓,作品量大價低,印製不拘小節,粗放率真,風格具有十足的民間味兒。作為中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木版畫品種,榮寶齋木版水印、楊柳青木版年畫、武強木版年畫它們三者之間又有割捨不斷的文脈淵源。首先,元明清三代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這同時促進了雕版印刷業的發展,水平冠居全國之首,其中包括版畫和版畫插圖。這可從上海嘉定明墓出土的北京永順堂刻印的插圖唱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代北京岳家書鋪刻印的插圖本《西廂記》(注2)得到佐證。北京雕版印刷的繁榮,為京津冀地區木版畫的發展、興盛奠定了基礎。另外,據薄鬆年先生考證,上海明墓出土的北京永順堂唱本版畫插圖與武強早期燈方年畫的藝術處理極為相似,北京明清神禡與武強神禡樣式形象也多相同之處,武強半印半畫的戲曲年畫和楊柳青年畫非常接近,有的畫樣還相同。這都說明這三地版畫之間存在著文脈聯絡。再有,中國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的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師生隨校遷到鄰近武強的辛集鎮,在系主任江豐的帶領下,考察研究以武強為中心的民間年畫,走訪民間藝人,收集民間年畫作品,並把民間年畫納入學校教學和創作,後來這些華北聯大的美術教師大都到了北京,而且許多都成為新中國美術界的骨幹力量,武強民間年畫的影響也隨之帶回了北京。解放初期,在河北石家莊成立的大眾美術社(今河北美術出版社)錄用了一些武強年畫雕版藝人從事年畫雕版印刷,在新中國建立後,年畫的出版被現代製版印刷技術取代,這些武強藝人被調到北京榮寶齋繼續從事雕版印刷。一九五八年其中有的雕版技師又被調到天津楊柳青畫社從事年畫雕版。如果說最初武強木版年畫是受京津影響而發展的,那麼建國後武強木版年畫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京津。中國傳統木版年畫的題材大致可分為神像紙馬、戲曲經史、仕女娃娃、山水花鳥、民俗時事、喜慶吉祥、巧字成畫等。其中,神像紙馬和戲曲經史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木板年畫的通用題材,其它題材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側重,楊柳青的美女娃娃讓人過目不忘,武強的經史故事更有特色。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雖然未歸入木版年畫範疇,但從其工藝和用途來看也應歸入木版年畫系列。首先,中國傳統的木版年畫都是木版水印,只不過榮寶齋的作品分版更細、印刷更加講究;其二,榮寶齋的作品在用途上與木版年畫一樣,都是為了走向大眾,通過複製滿足大眾的欣賞需要,只是相對木版年畫來說,榮寶齋的作品是限量版。

木版年畫傳承的是民間樣式和畫風,榮寶齋傳承的是中國名畫經典。榮寶齋木版水印、楊柳青年畫、武強年畫均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門傳統藝術看似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但通過筆者的'考察調研,發現其中潛藏著危機,前景令人擔憂。榮寶齋木版水印以複製中國名畫而享譽於世,但在先進的現代印刷技術面前,顯得落後而遜色,特別是以日本二玄社為開端的複製印刷技術的普及,對榮寶齋的木版水印有著巨大的衝擊。的確,榮寶齋木版水印在複製現當代中國名畫方面或許可稱“下真跡一等”,但在複製古畫方面,特別是絹本繪畫,其模擬程度實在無法和現代印刷製品相比。另外,榮寶齋複製的現當代名家作品,流入市場後,被不法分子充當真跡買賣而獲取高利,使不少消費者受騙,榮寶齋其實是充當了造假窩點的角色,許多收藏愛好者對榮寶齋的木版水印持提防和反感的態度。我認為榮寶齋的木版水印複製品應該加蓋複製專章來進行標識。同樣,楊柳青、武強年畫的經典圖樣,也大多被現代印刷所取代。在天津楊柳青古玩城的年畫店,大部分年畫的線版都已經是絲網印刷的,而純木版手工水印的已所剩無幾。武強年畫的銷量也非昔日可比,較大的訂單就是用來製作掛曆(注3),而掛曆廠的訂單也在逐年減少。不管楊柳青還是武強,市場上現在印製的年畫樣式都非常單調,更見不到有創意的新作品。六子爭頭和硃砂鍾馗是這兩地都在印製的畫樣,造型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楊柳青的六子爭頭是手工著色。楊柳青年畫店中家家都有胖娃娃抱大魚,而武強的年畫店中神禡是主角。在畫冊和博物館中見到的戲曲經史題材的大場面作品已經絕跡。有不少專家學者呼籲搶救和保護即將逝去的民間木版年畫,並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民間木版年畫將來的命運依然令人擔憂。不過,有些傳統文化的消失或許是歷史的必然。例如現在的印刷廠已經沒有人再去雕版印書了;再有,幾十年前,家家都自己用木版水印冥幣祭祀祖先,現在的冥幣都改成機器彩色模擬印刷了。另外,現代家居已經沒有貼年畫的地方了,中堂畫換成了電視牆,落地窗簾取代了窗旁畫,防盜門上貼個福字還要掏個洞把貓眼露出來。提起民間木版年畫,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門神畫、天地全神像;提到榮寶齋的木版水印,首先想到的是近現代名家的水墨畫。其實,就傳統木版年畫的題材而言,有一類題材是被大家忽略了,而恰恰正是這類題材有可能使這門傳統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這類題材就是傳統木版年畫中的現實主義題材,主要包括描繪現實生活的風俗畫和時事題材作品。代表作如《士農工商圖》(光緒,東豐臺),《莊家人樂慶豐年》(光緒,東豐臺)(注4),《同慶豐年》(楊柳青),《高蹺會》(楊柳青),《慶賞元宵》(楊柳青),《北京城百姓搶當鋪》(楊柳青)(注5),《農家勤忙》(武強),《四川真景全圖》(武強),《河間府演大操》(武強),《兩軍大戰南口》(武強)等。在武強年畫發展史上,除了一直延續的傳統題材外,為了適應時代欣賞需求而不斷開拓與時俱進的新題材,從開始表現重大事件、新聞、新事物的年畫到後來的“革命新年畫”以及解放後的農林牧副漁年畫。這些帶有時代氣息的現實主義題材年畫作品,使武強年畫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以不斷煥發青春活力,綿延不衰。特別是“革命新年畫”時期,一批中國的優秀畫家參與創作,湧現出了許多感人的好作品,還有些畫家在自己的創作中吸收借鑑民間年畫的藝術特色,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黃永玉的《阿詩瑪》組畫和《齊白石像》人們可能比較熟悉,但如果說這是原創榮寶齋木版水印,一般人就不一定知道了。1953年,黃永玉受中央美院黨委書記江豐委派,到榮寶齋跟隨田永慶師傅學習木版水印技法,學成之後,黃永玉便在中央美院成立了木版水印工作室,繼而創作了木版水印《阿詩瑪》組畫,成為中國版畫史上的經典作品。從這些事例中我們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啟示,發展創新現實主義題材的年畫作品,不能不說依然是延續民間版畫藝術的一條好出路。有人說,最好的繼承就是創新,這個道理或許對民間木版年畫這門古老的藝術也適用。民間木版年畫行業普遍存在創作人員緊缺的現狀,更缺少專業創作人員的參與。現在的創稿師傅大都是民間畫師,只是能夠對老畫樣進行翻版,而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很少來幹這一行,更不用說名家參與創作了。把民間木版年畫技藝與院校藝術教學相結合應該是一種文化責任。近年來,為畫家複製絲網作品在中國悄然興起,這或許對中國傳統木版畫行業也是一種啟示。用中國傳統的木版畫技術為畫家提供服務,應該對畫傢俱有一定的吸引力。我們衷心希望中國傳統木版畫藝術這朵藝苑奇葩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1956年3月號《美術》雜誌王遜、鬱風、張光宇、王樹村、力群的文章

[2]薄鬆年著.《武強年畫精選》,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9

[3]劉見,韓祖音編著.《中國楊柳青木版年畫選》,天津:天津楊柳青畫社,1999.6

[4]沈念樂主編.《琉璃廠史畫》,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5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