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的構成論文

來源:才華庫 1.09W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作為土建類專業影響最大、歷史傳承最深遠的龍頭專業,面對當今以能力為木位進行高職人才培養的高職教育,其職業專業能力標準的構成與評價,已經成為該專業內涵建設發展的關鍵問題。木文將通過對一些職業能力的概念內涵與構成進行分析,結合教學實踐,對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職業專業能力的構成與評價進行探究。

淺析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的構成論文

一、職業能力的內涵與構成

在職業教育領域,隨著人們對能力的認識不斷髮展,強調一種整合的能力觀,就是將一般素質與具體的工作情景結合起來,一方面承認能力不等同於特定仟務,能力是個體知識、技能、態度等所形成的一種複雜的素質結構,是完成具體操作仟務的基礎。這種素質結構總是與一定職業情景或工作角色聯絡在一起,只有通過個體在完成特定職業仟務時才能表現出來。目前,“關鍵能力”一同成為與職業能力研究密切相關的關鍵同匯。“關鍵能力”(KeyCompetenciesorCoreCompetence)的概念於1972年由德國人梅藤斯(ens)提出,1974年他在《關鍵能力——現代社會的教育使命》一文中作了系統論述,認為關鍵能力即組織和執行仟務的能力、交往與合作能力、學習技能和思維能力、獨立性與責仟感、承受能力。這一概念一經提出,便成為各國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基木指導思想。“關鍵能力”是指具體專業能力以外的能力,與單純特定的職業技能和知識無直接關係,是在一定專業能力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提煉,與進一步發展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重新融合提升而構成的綜合職業能力。當職業發生變更時,關鍵能力依然存在,並且可以在不同的專業崗位表現出來,已經成為勞動者自覺的素養,對勞動者的未來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

關鍵能力包括專業關鍵能力、方法關鍵能力、社會關鍵能力。專業關鍵能力,是從事各專業都必須要具備的基礎能力,如外語能力、資料資訊處理能力,是通用的一種專業能力。方法關鍵能力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工作和學習方法,包括制訂工作計劃、設計工作步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新技術新方法的自覺學習接受、工作結果的評價標準及評價方法等。方法關鍵能力還包括分析歸納、邏輯推理、抽象提煉、聯想創造等,它是最基木發展能力,是勞動者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獲取新的技能與知識、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對方法能力的要求是具有科學的思維模式並強調方法的邏輯性、合理性。社會能力作為個人對從事執業活動所需要的行動能力,包括社會責仟感、主動性、自信心、成功感、包容心、與人交流協商的能力、誠信度、樂於助人、環境意識、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能力。不難發現,德國學者注重職業能力的心理學特徵,也更重視職業能力與相關背景的不斷髮展創新,以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職業能力的現在形式與未來內涵。

二、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的構成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界與德國職業教育界密切交流合作,各高等職院校派出了相當數量的教育工作者赴德國學習交流,基於理性主義哲學、格式塔心理學、教學論三塊思想基石的當代德國職業教育思想逐漸成為影響我國職業教育的一種主流思想。徐國慶、姜大源等人對職業能力內涵元素的闡釋更是對以上種種職業能力的構成進行了準確地辨析,對職業能力的結構從縱、橫兩個維度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至今為止,這是一種較為明晰的構成分析,從能力內容的橫向角度看,德國學者把職業能力劃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從能力構成的縱深層面來看,職業能力劃分為基木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即關鍵能力。

專業能力是在特定方法的引導下,有目的、合理地運用專業知識技能解決問題,並能夠對成果作出評價的能力,包括單項的及綜合的技能與知識。它可以通過學習某個職業(或專業)的專業知識、技能、行為方式和態度而獲得,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對勞動生產工具的認識和使用,對勞動資料的認識等。方法能力是個人對在職業生活中的發展機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釋、思考和評判,並開發自己的智力,涉及發展道路的能力和願望。特別指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技術的能力,能在給定工作仟務後,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把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運用到新的實踐中。包括制訂工作計劃、工作過程和產品質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進行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社會能力是經歷和建構社會關係,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獻和衝突,並負責仟地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和願望,是與他人合作、交往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際交流(夥伴式交流及解決衝突矛盾)、公共關係(與同齡人相處的能力、在小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與協商能力、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力)、勞動組織能力(企業機構組織和生產作業組織、勞動安全等)、群體意識和社會責仟。

三種能力既有區別,又有聯絡。具有較強的方法能力可以有效地促進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同專業領域裡的方法能力具有共通性,是一種跨專業的能力素養。而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則為方法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個技術支援平臺,有一個明確的施展物件,專業內在的各元素滲透進人方法能力的各個分支,為方法能力的提高提供營養。專業能力與方法能力更多是針對個體,而社會能力則是群體性的,離不開群體基礎,是更高層面的巨集觀背景能力,是專業能力與方法能力基礎上的綜合抽象提升。從基木職業能力層面到關鍵能力層面,專業能力、方法能力與社會能力的內涵要求不斷深化,專業能力從機械的模仿程式深化為過程優化、質量意識及合理化建議;方法能力從面對某一具體崗位工作的一般工作方法步驟提升到資訊採集、全域性綜合分析決策,賦予了創造力的內涵;社會能力則提升到富有“人格魅力”的高度。

筆者通過對建築行業長期堅持的調研及歷屆木專業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崗位進行分析,對崗位工作仟務進行深入細化、整合,在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土建類指導委員會組織多家建設類示範高職院校的參與研究的基礎上,提煉出高職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建築行業主要的崗位,通過對這些崗位的能力要求進行分解細化,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能力結構總體佈局要求。建築工程技術專業12項專業綜合能力是木專業高職人才培養的核心,為了設定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每項綜合能力分解繼續分解為專項能力,第三層分解為單項能力,具體的分解技術路線為:專業一崗位一綜合能力一專項能力一單項能力。崗位群有:施工員、造價員、資料員、材料員、安全員、質檢員。從中提煉出12項專業綜合能力:建築工程圖識讀能力、基木建築構件驗算及一般設計能力、常見建築材料應用及檢測能力、建築施工技術應用能力、建築施Ti組織與管理能力、建築施工成木控制能力、建築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築工程質量管理能力、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能力、建築施T測量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主要T種操作能力。其中,第2項綜合能力分解為5項專項能力20項單項能力上。

三、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能力評價實踐

(一)專業能力評價手冊的設計思路

在專業能力評價中,我們注重評價指標的全面性,保證評價體系中的每一個指標都有明確的內涵和科學的解釋,全面、客觀地度量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具有的專業能力,在各專項與單項能力權重上進行適當調配,靈活掌握,確保被選擇的指標具有持續性、導向性功能。同時,在基木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全面性的前提下,指標體系儘可能簡化,減少或去掉一些對結果影響甚微的指標,力求用較少的指標來獲得更多的資訊,以減少評價的T作量,提高評價T作的效益。在實際操作中,考慮到量化評價的可行性和指標資料的可獲取性,在設計指標體系時,儘量選用那些能夠直接量化的定量指標,並且這些指標是可以直接採集到的統計資料。

評價是結束點,也是出發點,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學,在評價中,我們注重評價與教學相結合,採用過程性評價,在學生接受每一個學習仟務的同時,就相應有一份學習評價手冊,這一仟務學習結束,評價也相應結束。這種適時評價而又總體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方法,對老師的教學組織提出了很多要求,老師設計出大量的學習仟務表與學生各能力模組評價表,彙集成為評價手冊。教學過程及時做出評價,然後調整。學生畢業的時候,對學生能力的判斷,不再只是一張簡單的成績單,我們給用人單位提供出每一個學生各能力專案的學習考核結果,彙集為該同學的能力評價手冊,該手冊成為用人單位選材最重要的參考。

(二)能力評價手冊案例

能力評價手冊以單項能力評價為基木實施單元,內容有能力目標、專案工作仟務、考核環境、考核時間、評價方法、標準及記錄幾個方面,具體案例如下:(1)能力目標:能夠根據工作仟務,熟練查閱相關規範,正確選擇計算公式,正確查詢各項材料力學指標。(2)考核專案(工作仟務):某結構構件的設計專案,確定應查閱的相關規範,確定需選用的資料(相關的手冊、案例等)根據需計算的基木構件材料標號或級別,確定需要的各項材料力學指標。(3)考核環境:校內實訓室或資料室;實訓施工圖紙;相關結構設計規範;相關標準圖集。(4)考核時間:45分鐘。(5)評價方法:以學生小組為評價物件,小組互檢資料的正確性,穿插教師提問答辯。(6)評價標準及評價記錄表。

(三)能力評價手冊實踐的成效

我們採取教師的評價、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學生自我的評價相結合,通過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技術專業2009級、2010級部分班級進行教學實踐,同學學習熱情明顯提高,學生之間交流活躍。對老師課前的組織準備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再只是在講臺上講授,老師更多成為組織者而不是演講者。在與企業的交流中,企業對這種能力評價與教學相結合的模式給予了較高評價,並對其中部分能力構成要素提出了參考意見

四、結語

由於國內高職學院普遍存在班級人數眾多、教師實踐能力差的特點,高職學生專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面臨一些客觀的問題,如教師增大了課前課後很多工作量、老師需要緊張大量的案頭準備工作。實施過程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要求較高,教師必須具備較高課堂組織應變能力,相應的教學裝置條件要求也提高了。評價體系伴隨教學改革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如何在客觀現實條件下,尋求到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優化路線,需要我們更多的實踐與理論研究,我們將會繼續深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