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材的編寫意圖論文

來源:才華庫 8.12K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使用的學期是中年級最後一個學期,同時也是由中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一個學期。學生學習本冊教材,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級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功底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可以說,四年級下學期是很關鍵的一個學期。

淺談教材的編寫意圖論文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四下教材的基本結構與四上教材一致,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包括: 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連結、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需要說明的是, 從五年級上冊開始,口語交際、習作不再安排在語文園地中,而是獨立成一塊內容;我的發現改為交流平臺;課後思考練習題的敘述語氣也有所變化,這主要是考慮到了中高年級兒童的心理髮展特點。

二、加強目標意識,明確四年級下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編寫教材依據的是課程標準,要考慮怎樣落實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而課程標準只規定了中年段的教學目標,我們要考慮將中年段的教學目標分解到中年段四冊教材中。四下教材通過課文、課後思考練習題、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內容來體現、落實這些目標。學生語文能力發展與其他能力發展不同,它不是直線式的發展,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發展的。這就需要教材編寫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編排原則。

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既可能是階段性的目標,又可能是貫穿整個國小階段的目標,如中年段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低年級是學習、高年級是能);又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是國小階段一以貫之的目標。

我們在編寫四年級下冊教材時,既注意了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了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並且注意階段性目標之間的聯絡與銜接,力求準確體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

1.認字200,會寫200;累計認字2600個,會寫2000個左右(修訂的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累計認識2500個左右的漢字;會寫1800個左右的漢字,減少了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如)。提高漢字書寫的速度。中年段的識字、寫字教學,往往被忽視或重視不夠,識字、寫字教學應該作為國小語文的常規教學,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處理識字、寫字的方法要有所區別。

2.會使用字典、詞典(修訂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詞典的方法: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會默讀(修訂的課程標準把原來在低年級的默讀要求提到了中年級,即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養成好的默讀習慣應該從低年級開始,到了四年級,應該訓練學生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6.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動的人物形象和語言(語文園地中我的發現給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與複述課文是互相聯絡的)。

7.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片段,誦讀優秀詩文(這是一項經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的情況下,可以多積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閱讀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課程標準提出,中年級的閱讀字數總量不少於40萬字,教科書在第八組向學生推薦了《伊索寓言》《西遊記》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間故事,引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

9.聽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這是與閱讀教學的訓練目標相一致的,由讀到說)。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語文園地五、六中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將口頭表達和寫下自己的感受、體會作為一項訓練內容;語文園地八中的口語交際推薦一本書,一個要求就是談對書的感想;此外,還涉及到了評價的標準,如語文園地四提出了表達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能把內容寫清楚、寫具體。能修改習作中有錯誤的句段(整篇習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級進行訓練,中年級的習作訓練,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句子的修改)。嘗試寫讀後感、讀書筆記(一些課文後安排了小練筆,要求學生寫感受、寫體會)。

四下教材在編排上,考慮到說寫結合,說、寫感受。而在五年級上冊教材中,明確提出了寫讀後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應安排為高年級寫讀後感做了一些鋪墊。

11.能在綜合活動中,提出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初步學會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與運用(高年級教材中每冊安排了一個大的綜合性學習單元,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蒐集資料與處理資料的能力)。

以上從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方面,明確了四年級下學期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不一定在每一組、每一課的教學中都能體現、落實。在教學中,每一組、每一課都應該有語言文字訓練的側重點,訓練的目標應該更明確,更到位。下面就每組教材的編排和教學中注意的問題做一介紹(每組教材涉及到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不展開來說,這在教參中已有說明;下面側重介紹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方面的目標)。

三、每組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組:

本組課文以走遍千山萬水為主題。它雖然是選取有關山水景物的文章來組織單元,但實際上暗含著圍繞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來編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還要了解排比句式並學習運用,體會優美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這一組課文語言優美,易於朗讀背誦,教學中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在誦讀中體會山水景物之美。

《古詩詞三首》,要求背誦、默寫,瞭解詩詞的意思並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詞這種文學形式,是學生在教材中第一次接觸,教師可以講講詞與古詩的不同。教材中選的《憶江南》是白居易同題詞的其中一首,另外的兩首可以讓學生蒐集,也可由老師告訴學生,但不作為學習要求。選做題可在第一課時進行佈置,第二課時課文上完後再進行交流。

《桂林山水》,作者採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為一體的方法來描寫桂林山水。對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的理解,要結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和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邊想象畫面邊去體會;還要學習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寫方法,發現排比句式的主要特點。這是本組課文的一個訓練點,在語文園地我的發現中明確提了出來。這裡不必教給學生專門的術語,只要求學生了解和體會這些用法,比如,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桂林的水真靜啊,靜得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這種方法運用到自己對身邊一兩處景物的描述中。閱讀連結中的短文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拓展學習,學生能夠流利地朗讀並能從中感受到灕江江水的特點即可。

《記金華的雙龍洞》,重點讓學生了解作者遊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學習按遊覽的先後順序記敘的方法,初步瞭解有詳有略的敘述方法。在閱讀中還要結合課後思考練習第3題,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特點。

《七月的天山》,在寫法上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體現了一步一景的描寫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雪峰、飛濺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處的野花來展現天山的美,這些特點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課文中許多優美的比喻句子,可以讓學生抄下來。

口語交際是走,我們去春遊。這個交際的側重點是對春遊活動的策劃,要求學生在策劃中進行語言的交流。學生的策劃,有的也許是目前能夠實行的,有的也許是以後才能實行的,教師對此不必特別強調計劃在目前的可行性,目的是開啟思路,讓學生有的想,有的說。

習作要求寫校園景物。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把在課文中學到的描寫景物的各種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記金華的雙龍洞》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是學生容易模仿的寫作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回顧一下其他課文的記敘方法,有意識地進行遷移訓練。與此同時,還要強調抓住校園中一兩處重點景物來寫。

寬頻網安排的內容,是圍繞本組專題進行的相應延伸拓展學習。學生可以藉助畫面,瞭解與五嶽相關的知識,有條件的可以蒐集更多的資料,力圖對祖國名山大川有更為廣泛的瞭解。在教學當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第二組:

本組專題是以誠待人。圍繞這個專題,我們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它們都是寫人記事的內容。訓練的重點是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通過討論解決;初步瞭解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方法。本組課文講述了幾則誠信故事,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與課文密切相關,要求運用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來交流怎樣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這樣安排的目的是力圖突出知識與能力的遷移、讀與說相結合。課文中的故事都有一定的時代感,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提高認識,受到真誠待人、重諾守信、寬容理解的品質教育。

學習《中彩那天》,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母親所講的話和描寫父親神態、動作的語句,認真讀讀,體會父親的矛盾心態,懂得父親是在生活艱難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從而體會其品質的高尚。課後小練筆是藉助想象進行練筆的內容,它既能豐富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可以訓練其想象能力。

《萬年牢》,可以藉助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有什麼聯絡呢這個學習夥伴的提示,先引導學生找出相關內容認真讀讀,再體會做糖葫蘆與做人之間的關係。前兩處萬年牢是講做糖葫蘆這件事,後一處萬年牢是講怎麼做人。對怎麼做人,可聯絡生活實際,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此外,還要學習課文通過一些具體事例來表現一個人好品質的寫作方法。

《尊嚴》,重點學習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手法,並從中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認識人物的良好品質。在瞭解事情的經過、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將心比心》,講述的是人和人之間的寬容、理解,課文簡短易懂。教學過程中,可以抓住課文最後一段,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口語交際與本組專題緊密結合,由課文內容延伸到生活中的以誠待人事例,從而加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鍛鍊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可以不受課文和提示語所舉事例的侷限,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以誠待人的事例,來交流討論。討論是提高認識的過程,對一些不正確的想法、認識,老師不要倉促地下結論,應該儘量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加以解決;學生講述時要力求做到具體、生動,能夠使聽者受到感染,得到啟發。

習作要求學生把自己想說的心裡話寫下來。本次作文的指導重點應放在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激發他們的情感方面。引導學生想好傾訴的物件,注意運用具體的事例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不要脫離生活實際說大話、說空話、說假話。

我的發現是前幾冊教材學習要求的延續,目的是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和勤動筆的習慣,並注意在平時要多讀書看報,從而增加積累,促進習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是一個有關寫作的訓練重點。

第三組:

本組圍繞大自然的啟示這個主題取材。啟示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護好生態平衡,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二是要從大自然獲得啟示,從而進行發明創造。在三年級下冊教材中有一個環境保護專題,學生通過學習這個單元,對怎樣保護環境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組課文涉及人類對大自然規律的認識,以及人類對大自然的開發和利用,比三年級下冊的相關內容要進了一步。本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它可以從以上兩個方面來展開。

本組的幾篇課文,通過具體而生動的事例說明了大自然所給人的一些啟示,具有深刻的啟發性。這些課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較適合默讀訓練,可引導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通過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課文闡述的道理。

《自然之道》的學習,可抓住重點語句,結合事例談談讀後的體會,並體會一些情感豐富的詞語,如極不情願頹喪悲嘆等等。課後佈置了綜合性學習,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明確活動的內容有兩個方面,在學生確定自己的活動內容之後,再考慮活動實施的途徑和方式。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要引導學生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懂得人類無限制開發而產生的惡性迴圈所帶來的惡果。而蒐集黃河的資料以增進對黃河的瞭解,則可以結合綜合性學習來進行。這一課學習要注意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

《蝙蝠和雷達》,講的是人類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使飛機能在夜間飛行。學習這篇課文,瞭解實驗的過程以及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絡是教學的重點,可以根據課後習題的第3題來促進理解。課後還安排了一個資料袋,大致介紹了什麼是仿生學。如果有同學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時對這方面知識進行了瞭解,可引導他們一起交流,從而進行綜合性學習中期的檢查指導。四年級沒有安排三年級那種綜合性學習提示,但這一環節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有所體現。前期的綜合性學習進展如何,會直接影響語文園地中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的進行。

《大自然的啟示》有兩個短文,一個是關於生態平衡的內容,一個是關於仿生學的內容。教學中,可讓學生在閱讀中通過具體事例體會大自然所帶來的啟示,懂得我們應該持有的態度,不一定將掌握相關科學概念作為教學的重點。

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三部分,需要結合綜合性學習來完成。展示臺只是舉例性質的,教學中不必侷限於課文中的3個例子,可引導學生根據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開發更多的活動內容、創造更多的活動形式。

我的發現引導學生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可以先引導學生讀讀沒有副詞的句子,再讀讀加上副詞後句子的意思和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從而總結歸納副詞的作用。

第四組:

本組圍繞戰爭與兒童的主題安排了四篇課文,這些課文體裁多樣,既有小說,也有書信、詩歌,它們體現了兒童在戰爭中的機智勇敢以及他們對和平的渴望,並特別突出了兒童在打擊敵人的同時,又能保護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蹟。這是編者價值觀的一種轉變。這種轉變還體現在本冊教材的第五單元,我們專門安排了熱愛生命的專題,進一步引導學生要熱愛生活,珍愛自己的生命。

本組課文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在教學中,要把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和領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為教學的重點。此外,本組課文篇幅比較長,因此也可以結合默讀的讀書要求,來訓練學生默讀的速度。

《夜鶯的歌聲》一課,對話較多,教學中要重點引導學生找出孩子說的話哪些具有特定的含義,通過反覆閱讀,體會這些句子表達出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文後泡泡中的思考題,目的是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間前後照應的寫作方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師在教學本課時安排學生演課本劇,由於費時較多,且效果不很明顯,對課文的理解幫助有限,我們認為意義不是很大。

《小英雄雨來》,課文較長,教學時可以用來訓練學生讀書的速度和複述課文。教師要注意閱讀時間的要求,上課前自己可以先默讀一遍,看看需要多長時間。參照這個時間,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通讀課文,然後說說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麼,感受最深的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學生是否體會到了小英雄的機智、勇敢),在大體掌握課文內容的情況下,練習複述。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後思考練習題提示了文中的重點句子,教學時可結合伊拉克戰爭等具體事例來理解。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瞭解的有關聯合國聯合國維和部隊藍盔等知識,掃清與課文理解有關的知識障礙。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時可著重引導學生注意讀出幾處這究竟是為什麼的語氣,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閱讀連結《兒童和平條約》是本組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內容,可以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學有餘力的還可以背誦下來。

口語交際是《小小新聞釋出會》,目的是引導學生結合時事的關注來鍛鍊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提前佈置學生做好準備工作,通過閱讀報刊、上網、看電視、聽廣播等不同的途徑瞭解近期發生的國際、國內新聞,當然也包括身邊發生的新人新事。

本次習作是一次看圖作文(這是一幅真實的圖片)。教學時,要著重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人和景,然後對當時發生的事是怎樣的、為什麼只有一個小孩在那裡哭、小孩未來的命運如何等等展開想象,寫成一篇作文。教師要幫助學生開啟思路,從多個側面、角度展開想象和聯想,為正式動筆做好鋪墊工作。

我的發現要求學生體會比喻句所表達的不同情感色彩。這個我的發現體現了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這樣一個訓練點,它在本組前面的課文中也得到了零星的訓練。

第五組:

本組的專題是熱愛生命,安排了四篇與生命有關的課文,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生命的美好,從而思考如何對待生命,熱愛生活。本組課文以散文為主,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細心感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點問題展開討論。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組課文的訓練點。

《觸控春天》,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在反覆讀的基礎上有選擇地背誦,積累優美語段。閱讀連結中海倫?凱勒的一段話,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進一步體會盲人是怎樣熱愛生命的,從而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可以向學生介紹海倫?凱勒,但不宜介紹過多。文後兩個泡泡中的學習要求,要給予一定的重視,這是為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做準備的,有的活動從現在開始就需要佈置學生去做。蒐集海倫? 凱勒的故事只是一個例子,可以蒐集日常生活中有關熱愛生命的故事。

《永生的眼睛》,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死後捐獻器官目前在中國,大多數人還不可能做到,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從小對死後捐獻器官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找出有驕傲的句子,體會為什麼驕傲,再討論討論從中受到什麼啟示。

《生命 生命》,通過動、植物及人,三個生命躍動的事例,感悟生命的力量,提升對生命意義的認識。這篇課文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有點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較多,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的體會、感受,能談多少就多少,不要拔高,重在積累、背誦。

《花的勇氣》,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內心情感有什麼不同的變化,每一次變化反映出作者怎樣一種情感。

口語交際、習作:可以從《觸控春天》後佈置的活動入手,也可結合提供的閱讀材料,老師還可以準備更適合的材料,來啟發學生髮現大自然中的生命現象,以及身邊熱愛生命的人或事,充分調動學生生活的積累。

我的發現: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這是一個有關閱讀的重要的.訓練點,通過對話,總結了體會句子含義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六組:

本組教材以鄉村生活為主題,體裁多樣,有古詩詞,也有中國 、外國作家寫的散文,展現了一幅幅田園生活的畫面,讓學生了解鄉村生活,感受田園生活的詩情和樂趣。本組課文學習的,一要重視積累優美語言,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田園生活畫面;二要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本組課文還安排了一個訓練的重點:體會擬人句子的作用,在語文園地中我的發現中呈現出來。

《鄉下人家》用樸實而生動的語言,描寫了一幅幅鄉村風景畫面:房前的瓜架,屋後的竹子,門前空地上的花等。教學中可運用三年級訓練的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來學習,體會想象課文每段內容描寫的畫面,再抓住最後一段話,交流自己對鄉下生活哪處風景最感興趣。閱讀連結《在天睛了的時候》描寫了雨後天晴的鄉間小徑,可以讀讀背背,體會作者快樂的心情。

課後安排了本冊教材的第二次綜合性學習,目的是讓更多的同學關注和了解農村生活,使學生對農村生活人、事、景物有更多瞭解和感受,激發他們熱愛農村的感情。對於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同學,教材給予了不同活動範圍的提示,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學生以更多活動形式的建議。

《牧場之國》,可以抓住課文四次提到的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理解每一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有感情地朗讀,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同時藉助資料袋的內容,進一步體會牧場之國的風情。

《古詩詞三首》,主要反映了古代農村的生活。要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並想象描寫的畫面。還要背誦、默寫。

《麥哨》,語言明快活潑,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麥田割草孩子的快樂生活。

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是綜合性學習的延續。雖然習作題材較為寬泛,指導時一要引導學生把寫的內容表達清楚,二要運用這學期積累的詞句。還要適當組織交流評改,以提高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養成寫後修改的習慣。第七組習作,繼續提出寫完後認真修改的要求。展示臺是綜合活動成果的舉例展示,教師可從實際情況出發,展示多種活動成果。

第七組:

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文章,題材、體裁與第二組相同,但表達的主題不同。本組以執著的追求為主題,選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義。訓練的重點是: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的執著追求精神;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還要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描寫一個人精神風貌的方法。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伽利略提出疑問、解決疑問的實驗過程,體會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難點,要引導學生弄明白。

《全神貫注》,注意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人物神態和動作的語句,從而體會羅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藝術創作狀態。再讓學生抓住課文的最後一句話,結合實際談自己的體會。有關羅丹的資料袋可先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讀讀,以豐富對課文人物的理解。

《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心裡兩者之間的關係,是課文理解上的重點,也是難點,可抓住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場景來理解。

《父親的菜園》要了解父親是怎樣開墾菜園的,從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麼。可以引導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同樣,要抓住對人物描寫的語句重點學習和體會。

口語交際、習作:這是本學期第二次寫人的作文(第二組實際上也是寫人的)。作文指導的重點是怎樣選擇材料,即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把一個人的執著追求的精神風貌寫出來,把自己對這個人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可以提示學生注意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

第八組:

本組以故事長廊為主題,選編中外著名故事,包括成語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學習本組課文,要求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講述的道理。訓練的重點是:學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並練習複述課文。

教學這組課文,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有關閱讀的訓練專案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在語文園地中我的發現提出來,一般意義來講,這是有關分段、歸納段意方面的訓練。二是可以引導學生讀一些中外民間故事、神話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教學時可以採取默讀課文── 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把握主要內容──講故事的方式進行。這組課文後的思考練習題,無論是提出不懂的問題還是提示重點的句子,都是舉例性質的,暗含著閱讀方法的引導和遷移,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知道哪些句子表情達意。

這是本學期的最後一組課文的學習,要綜合運用本學期掌握的語文基本功,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學習目標。

習作:安排的是不拘形式、自由表達自己想寫的內容。這也是體現課程標準對中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不管寫實作文,還是寫想象作文,都應該要求學生把作文內容寫清楚、寫具體,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如寫後認真修改;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想象作文同樣要鼓勵學生真實的想象,而不是不著邊際的胡想亂造,老師要引導學生合理的想象。

小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經常性的練習活動。本冊內安排了三次小練筆,分別是想象人物的表現讀課文後的感受想象周圍的人議論的情景。教學中可以由讀到寫,不要受教材內容安排的侷限,可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教學安排的實際情況,多佈置一些適合中年級學生的練筆內容。小練筆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可以隨堂練習,時間一般在半課時左右,當然也可以在課下練習,教師對此可靈活處理。小練筆的要求不宜拔高,更不能將其和語文園地中的習作混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練筆,是一種日常的學習要求和學習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隨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記在日記本中,以此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培養學生對習作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