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綜合實踐教學論文

來源:才華庫 2.29W

導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國小綜合實踐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

國小綜合實踐教學論文

國小綜合實踐論文一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法之一,小組合作則是合作學習中採用較多的組織形式,特別是在以探索為核心的綜合實踐課堂上,小組合作更是教師經常採用的一種組織形式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合理分組;溝通交流;自我評價

一、在小組共同承擔的任務中,讓學生明確和履行個人的責任

綜合實踐活動一般都以小組的形式來開展活動,而就一個具體的活動,又往往是通過資料的蒐集、資料的整理、調查訪問、總結提煉一系列過程來完成的,那怎樣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又快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呢?這就取決於小組成員中的分工合作與個人任務的出色完成,例如在開展“我為家鄉當導遊”的系列活動中,同學們共選了東昇鎮的概況、東昇鎮的旅遊、東昇鎮的特色文化等六個專題,在每個小組長的帶領下,他們內部又分成若干個小組,各司其職,開展了調查、走訪等活動,這樣蒐集了全方位、完備的資料,為整個活動展示提供了充分的材料來源。

二、合理分組,讓學生積極互相支援、配合

我以前上綜合實踐課都是自然分小組,或以座位為準,或學生自由組合,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小組內學生能力水平相差太大,在探究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成績好的同學說了算的現象。這個學期我對這些小組進行了調整,將全班同學按強、弱來分組,每組四人,並有意讓成員之間存在一定的互補性。當然不管怎麼分,在組與組之間,肯定還會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在合作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時,則特別需要培養學生的互相支援和配合精神,讓每個學生在互助性的學習中建立足夠的信心,永遠處於學習的最佳狀態。周xx同學是我班第四小組的成員,他學習基礎差,性格內向,動手能力較弱。於是每次活動過程中,我特別要求本組其他成員對他多關心、幫助,並讓他與能力最強的組長黃xx分在一隊,讓他們互相配合。在這次“視力的健康與保護”調查活動中,他和組長成功地開展了全校三到六年級學生視力民意調查發放和回收,並利用數學知識把結果製成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讓學生一目瞭然,為整個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資料材料。

三、提高溝通交流,建立互相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衝突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提倡學生敢於回答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合作來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並願意在活動中尊重和聽取別人的不同意見,相互信任。發生在小組內的衝突不少是由於學生缺乏溝通技巧而造成的,在前幾天的一節綜合實踐課上就發生了這樣的衝突,蘇xx同學說,我們組來負責“花卉的探索”這一專題吧,我家後面就有一個花木場,你們卻都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本來是很好的一個建議,但由於語氣不一樣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引起了別人的誤會,說他過於霸道,他怎知別人就沒這個優勢呢,住在花木場後面的人又不止他一個。我抓住這個機會跟學生們講解了如何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說服他人等等,學生興趣很濃。看來要想防止這類衝突發生,今後在溝通技能方面要多加訓練才行。當學生為不同意見在小組裡爭執不休時該怎麼辦?這是課堂上最常見的組內衝突,我是這樣處理的:先告訴他們要注意認真聽懂對方的意思,明白別人的觀點後,如果還堅持自己的想法,那就停止爭論,拿出事實證明給對方看,讓事實說話。有了這些指導,學生再不會停在無休止的爭論中浪費時間。

四、對每人完成的任務進行組內加工和自我評價,發揮集體智慧

俗語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往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學生的資訊量往往可能有些片面,缺乏多源性。那在資料的彙集和總結提煉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熟悉的任務進行加工、修補以取得最佳活動效果。這一點在後期的成果展示環節中尤其重要,例如在教學“校園綠化設計”分組展示資料時,有小組採取辦手抄報的形式,群策群力,充分發揮集體智慧,使簡單的文字更系統、更豐富了。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對合作學習的自我評價,它強調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鑑賞。於是,在每一項活動總結評價時,我總是進行組內評價,評價分組任務完成的情況,評價組內個人任務的完成情況,總結成功的經驗、失敗的原因,讓學生認識提高活動效率的有效經驗。例如有小組分組進行採訪任務時,出現了多次失敗,在總結評價時,小組成員總結出他們失敗的原因是準備不充分,語言缺乏技巧,這樣的評價過程不正是又為全組成員提供了一次合作學習與提高的機會嗎?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合作精神的養成始終貫穿於每一次學習活動過程中,活動為他們提供了成長的根基,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我們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合作機會,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得到儘可能的發展,不要讓合作學習成為一種華而不實的形式。

國小綜合實踐論文二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要想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必須做到:“動”之目標——明, “動”之內容——廣,“動”之方式——巧, “動”之價值遠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動 自主 明 廣 巧 遠

20xx年9月23日——26日,山東省教研室在長島組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綜合實踐活動整合實驗研究分課題開題會,我有幸承擔了綜合實踐活動整合實驗研究的子課題的實驗。 半年來,我對綜合實踐活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活動中並不在乎學生最後“作品”、“成果”的質量的高低,而是注重過程!注重學生在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他又是如何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的;注重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種種體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自身的一種關注;注重學生在實踐中與他人的交往和合作。於是我就如何讓學生“動”起來,做了深刻的探討。

一.“動”之目標——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必須明確,就是要讓學生在開放的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來促進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發展。比如,在設計的《我是勤儉節約小公民》活動中,集體討論,確立課題後,學生兵分四路:浪費現象暴光組,資源短缺調查組,車間生產採訪組,種植實踐組。全班學生圍繞共同的主題------“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紛紛做我所做,不久,暴光組情景再現出了許多可氣的浪費現象;調查組查出了我國哪些地區缺乏哪種資源,導致了哪些不良後果,有何感想;採訪組攝製了許多產品的生產流程,並採訪了工人工作時的勞苦;種植組親身體驗了勞動之累,懂得了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重要。從而使全校掀起了節約資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高潮。正是活動目標的明確性,才使活動課程的展開有的放矢。

二.“動”之內容——廣

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研究性學習課程,它涉及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綜合實踐課程在內容上廣泛靈活而富有彈性。孩子們從現有的認知出發,五彩斑斕的世界裡隨時隨地都有學問:由對一條小河枯竭的思考引發到整個生態平衡的危機;

由一粒米的浪費探討中國13億人口的溫飽;由當地的植被特點挖掘新的適合植物生長的存活方式??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就是實踐活動的內容。簡言之,活動內容無所不及,無所不能,雖然研究的深度可能是淺顯的,但仍使學生在廣泛的活動中感受到了廣闊世界的無窮魅力。

三.“動”之方式——巧

學生動起來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關鍵是怎樣引導學生動,引導學生怎樣動,這還真是一個技巧的問題。

1.鼓勵學生“動腦”。

在我設計的《整治寧陽西沙河》這一活動中,學生調查了它的汙染情況,採集水樣,做水質檢驗,找到汙染源,勘察排汙現場,寫出詳實的調查報告。對此,我並沒有滿足,而是鼓勵學生齊動腦,想拯救西沙河的方案,為寧陽的環保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一翻討論後,讓我如釋負重。他們聯合向全縣人民呼籲並建議:1、嚴禁任何人在西沙河兩岸亂倒垃圾,以保證河水流暢、清澈。2、以經濟制裁或法律的形式,制定保護西沙河水質的有關檔案和條令。3、可關閉或遷走工業路上幾家汙染嚴重的工廠,也可通過技術革新使其實現清潔生產。4、要建幾座汙水處理廠,立即著手處理西沙河的河水。

活動中激勵他們集體探討中去想辦法,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時時迸發,還使他們認識到愛我寧陽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時時處處為寧陽的明天獻計獻策。

2.鼓勵學生“動眼”。

觀察能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質。然而,觀察能力並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後天的實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綜合活動課上培養學生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能有效提高觀察能力。在設計的《寧陽蟋蟀友誼賽》活動中,引導學生們用眼去觀察

(1)寧陽蟋蟀的形態及種類。

(2)寧陽蟋蟀的價格。

(3)蟋蟀疾病的防治。

(4)寧陽蟋蟀的危機。

(5)寧陽蟋蟀的可持續發展。

(6)蟋蟀的作用與危害等 ,從而真正瞭解寧陽蟋蟀。在設計的《關注鄉飲金馬村》這一活動中,鼓勵學生觀察校內學生的牙齒,發現了什麼不同。統計中總結髮現鄉飲鄉金馬村的人牙齒呈現茶黃色。再走出校園,用敏銳的目光去發現 ,探討出了金馬村地下有一種特殊的廊坊石,是高氟區,人們長期飲用高氟水,致使牙齒變成茶黃色,再也不能變白了。長期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或現象,會豐富他們觀察的角度,拓寬他們的觀察的思路,對一切就會有更深的認識。由於學生知識經驗的不同,通過觀察後得到的知識有多有少,但並不要在乎學生能掌握多少高深的科學知識,只要他們學會觀察的方法就足夠了。

3.鼓勵學生“動手”。

“人人動手製作,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覆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

小製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就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利用一切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引導他們面對操作任務進行觀察,分析,找出規律,選擇方法。在《美食廣場》一活動中,孩子們要挑戰“家鄉特色菜的製作”,學生對此興致極高,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後都躍躍欲試,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是學習和實踐的主人,感受到實踐的艱辛和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感受到自身價值與勞動的價值。在設計的《我是種植小行家》這一活動中,學生親自選種,整地,播種,施肥,澆水,收穫,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勞動時的喜悅,收穫後的自豪難以言狀。因為這種多元的動手實踐方式,是他們比較感興趣的。

4.鼓勵學生“動口”。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表達是思維的外化過程。綜合實踐課上,教師把講的時間騰出來,讓學生去練、去說,使學生多種能力得到發展。《蔬菜是我的好朋友》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就是基於兒童對自然、社會和人自身的關注,選定的。通過這一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學會了資料的蒐集,分類,整理,認識了行行色色的蔬菜,瞭解有關蔬菜的營養,分類,種植及烹飪發生能夠面的知識,再鼓勵學生自己說出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且這些能力會使他們終身受益。進行比較、分析、綜合,進而概括,學生之間再多一些評價,教師相機給予恰當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有成功感。那樣又何愁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得不到鍛鍊呢?

5.鼓勵學生“互動”。

教師根據活動內容,積極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條件與環境,可以兩人合作、小組合作、全班互動,甚至兄弟班級間互動等,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與同學共處,學會團結互助,學會分工與合作,在活動中與人為鏡,獲得有關實驗態度、意志力、操作方法等方面的種種補益,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在《我們一起迎元旦》活動的設計中,我安排了讓孩子四人小組合作自制新年賀卡,之後,又加了讓學生間互贈賀卡的環節,這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討論、交流的情境,通過合作思考、意見交流、總結等形式,促進師生、生生的溝通互動,在自己建構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意見的聆聽、接納、讚賞、爭辯,使學生不斷修正自己的見解,主動完善自己對知識的建構,與同伴共同進步。

四.“動”之價值遠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生成性,一本《開心辭典》可謂千家萬樂,家家有本“快樂經”——開心不一;一手《美食廣場》詩可謂五味俱全,個個寄託“家鄉情”——懷念重重。其活動價值就在於孩子參與了活動過程本身,也在過程中獲得了逐步的發展,這種發展將伴隨他們“生活世界”中的點點滴滴,一路健康地走下去,意義是久遠的。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要讓它成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徑,讓它真正成為服務於學生,讓學生喜歡的學科,老師們的意識及實際操作方法是必須講究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讓學生,在“動”中感受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在“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