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論文

來源:才華庫 2.85W

【摘 要】作為一位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現代教育是以培養人才,促進人的發展、弘揚人的主體精神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動中人的主體性及作用的發揮是衡量現代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當審視國中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現狀時,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油然而生:我們培養的學生缺乏主體精神,缺乏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論證學生的自主教學。

最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論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民主課堂;教學模式;常規教學;社會實踐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尊重、發揮、完善學生的主體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有效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挖掘學生自身的智力因素,發揮學生最大的潛力,充分體現學生的自我價值,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也是為學生插上成功的翅膀。那麼,如何很好的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完成自我發展呢?

一、要建立和諧、輕鬆、民主的課堂氛圍

因為輕鬆融洽的環境能有效的開發學生的智力及創造力。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腦細胞活躍起來,這樣師生才能進行多樣化的資訊交流和思維碰撞。使學生感到“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以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自覺的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自覺加入自我發展的`陣營。如教師每天面帶微笑,話語親切,學生聆聽教師講課時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學生回答問題準確時,教師的讚揚可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有偏差時,也不要全盤否定,應幫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應引導其找到合適的思路重新進行思考,在學生的內心種下“如果有下次,我一定會答好”的信念。因此我覺得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很重要,也有利於自主學習的順利完成。

二、要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啟發式”教學

教師不能把學生當作消極接受知識的容器,一味強化學生生吞活剝,死記硬背的能力,而應把學生當成充滿活力的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勤于思考、善於思考並主動發現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學習古詩文時,我採用啟發式教學和情境教學的方法,先設定與詩文相似的情境,然後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在反覆誦讀之後,讓學生談體會,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並啟發學生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給詩文配以合適的圖畫。或通過多媒體的使用,帶領學生進入詩的意境之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自我欣賞中進行深入品味,這樣體會就更加深刻,並自然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三、教師應打破常規教學,把講臺讓給學生

國中課文分講讀和自讀兩類,在學習講讀課文時,教師也不能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有針對性的佈置預習任務:如:走進作者,正音正字,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主題思想、寫作特點等方面。在課堂展示的時候,要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引導他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說得好的要充分肯定,說的不好的要幫學生找到問題的癥結,並提出合理的建議,但一定要照顧學生的情緒和尊嚴。也可鼓勵學生自編自演課文中的有關情節,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外,學習內容安排和質疑要適度,抓住質疑的最佳時機。

四、教師必須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的能力

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發展的能力。”的確,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學以致用。只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用”的價值,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的主體意識和能動作用。使其認識到:今天努力學習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發展,是為了實現個人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社會發展為依託,以社會實踐為基礎,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其意識到自己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使其自覺地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這樣教師可利用節假日,鼓勵學生親自做社會調查,通過自己觀察、思考、並寫出調查報告。教師也可結合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制定一些調查實踐專題。

總之,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完成自主學習,能做好以上幾點就能起到一些效果,但是,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探索,總結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把學生培養成愛學習,會學習的高素質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