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的措施論文

來源:才華庫 3.33W

摘要:國中地理教學是國中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中生的文化綜合素質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以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為中心,提出加強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關鍵點及相關措施,為後期的國中地理教學工作提供了一些借鑑。

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的措施論文

關鍵詞:國中地理;教學效果;關鍵點;措施

由於地理學科不屬於我國國中教學的重點學科,因此普遍不受國中生的重視。地理學科具有極強的生活實用性,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加強國中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對國中地理教學十分重要。

一、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關鍵點

1.以學生髮展為中心

地理學科作為重要的自然學科,具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授課時可以以多種方式進行。地理學科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著想,將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同時,生活化的教學也能夠更大地提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及理解程度,促進教學任務高效地完成。

2.以教師發展為基礎

提高教學效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量,還能夠使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長足的發展。在科技化程度加深的今天,不斷有新的地理教學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這就要求地理學科的教師要與時俱進,提高對新型技術的掌握程度。另外,由於國中生多處於青春期階段,在心理狀態上會出現較大的波動,因此,教師要學習心理學,充分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方案,促進教學的正常進行。

3.以教學效果為重點

由於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基本情況不同,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也具有一定差異,因此教學的最佳效果只能夠在相對條件下實現。在教學過程中,地理學科教師需要多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以更少的時間、物力以及人力達到教學目的,促使學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創建出高效課堂。促進能力相當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將相關知識熟練掌握,這種方式能夠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且加強學生對地理學科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的措施

1.根據學生心理特徵,培養學習興趣

傳統的地理學科課堂不具備趣味性,通常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沒有積極性。若要促進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變更傳統教學模式。具體的改革方法有三大點,具體如下:

(1)課堂匯入。開展情景教學,建立地理認知。作為近年來大力推廣的教學方式,情景教學對提升教學有效性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在進行國中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國中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徵及生活環境,進行知識與生活的情景建立,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知,提高課堂實效性。

(2)課堂教學。利用科技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知識現代化,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方便學生領悟。例如,在進行季風氣候的講解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季候風的走向及形成方式用Flash的方式表現出來,給學生直觀上的體驗,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加強教學效果。

(3)課堂反饋。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主要的檢驗方式還是通過練習題來實現。教師通過講解不同難度的習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同時,解決學生在課堂中所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促進知識的鞏固與滲透,提升教學質量。

2.細節化教學

由於國中地理的知識範圍較為寬泛,而學生的基礎情況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前,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將知識點中的關鍵點、難點找出,在授課過程中,以先易後難的順序進行教學活動,在進行基礎知識教學時,要精細化,打好基礎,進而提高難點、重點的吸收程度。

3.注重讀圖析圖,技能化教學

地圖在地理學科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元素。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需要熟練地掌握並運用地理資料、圖表以及地理材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地圖學習,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地圖思維,增強學生對地理事物以及地理規律的認知。在學生運用地理圖表的過程中,不僅加強了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還加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綜上所述,想要更大程度地加強國中地理教學效果,需要從多個方面改進地理教學方式,地理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方案,從而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增強地理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俊麗.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途徑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01):137.

[2]徐雲靜.探討如何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J].學週刊,2013,08(15):47.

[3]馮秀紅.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J].創新教育,2014,16(03):117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