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城市概述和都市計畫思考論文

來源:才華庫 1.92W

【摘要】文章通過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梳理相關研究和實踐,對韌性城市的概念、內涵和內容特性進行了概述。在此基礎上,從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韌性角度出發,認為都市計畫應當進行城市風險及基礎設施脆弱性的評估,應當考慮基礎設施的冗餘,以及適當推進社群的開放、基礎設施化,並就這些觀點進行了有益討論。

韌性城市概述和都市計畫思考論文

【關鍵詞】韌性城市;基礎設施;都市計畫;風險評估;冗餘度;開放

社群改革開放後,中國城鎮化開始步入高速發展階段,而前面30年粗放式的城鎮化模式導致城鎮建設中遺留了大量的問題。尤其步入21世紀後,自然災害、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與之對應的是城市脆弱的災害抵禦能力,二者疊加作用導致城市風險、損失急劇放大。根據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以下簡稱UNISDR)公佈的資料:20052014年的10年間,中國平均每年發生29次災害事件,死亡10469人,經濟損失265.6億美元①。而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全球風險2015》報告指出極端天氣事件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風險。同時UNISDR公佈的2015年風險指數顯示中國風險脆弱性繼續增高。未來隨著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增多,財富資本、人力資源和生產要素高度集聚的城市將是風險高頻區域。中國30年的粗放式城鎮使基礎設施滯後、應變系統缺位、應急緩慢,城市災害適應能力脆弱,在面對“突發性高、可預見性低”的風險干擾時往往十分被動。因此,建設韌性城市、提高中國城市的適應能力成為都市計畫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1韌性城市概述

1.1韌性城市的概念

結合戴維R戈德沙爾克的理解、邵亦文和徐江的總結,韌性城市是一個由物質系統和人類社群組成的可持續網路。物質系統指城市的人工環境和自然要素,人類社群指社會網路及其支撐制度[1]。通過合理準備、緩衝和應對不確定性擾動,在災害中,二者能夠在極端和特殊環境下儲存下來並起作用,使損失減緩,恢復加快[2]。

1.2韌性城市的內涵

將城市比喻為自然人個體,物質系統就是骨骼、血脈和器官,人類社群就是思維、意志和精神。區別於側重醫治來恢復正常的過程,韌性城市更側重進行定期檢查、執行持續鍛鍊、改善膳食營養、溫養樂觀心態這一長期過程,增強個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夯實體質帶來的恢復能力。所以,韌性城市強調通過工程改進、完善設施等物質層面和公眾參與、制度創新等社會層面相結合的系統構建過程,提升城市整體的系統韌性[3]。

1.3韌性城市的組成部分和特性

根據傑哈、邁納和斯坦頓的研究總結,韌性城市包括基礎設施韌性、制度韌性、經濟韌性和社會韌性4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基礎設施韌性指建成結構和設施脆弱性的減輕,同時也涵蓋生命線工程的暢通和城市社群的應急反應能力;制度韌性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管治社群的引導能力;經濟韌性指的城市能夠應對危機的經濟多樣性;社會韌性指城市社群人口特徵、組織結構方式及人力資本等要素的整合[3]。而根據埃亨的總結,韌性城市具備5個特性,即城市的多功能性、冗餘度和模組性、生態和社會的多樣性、多尺度的網路聯絡性和規劃設計的變化適應性。

1.4韌性城市發展和研究

城市韌性最早是由ICLEI②在200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全球峰會上提出,並且ICLEI搭建了ResilientCitiesserises這個全球城市應變和適應能力的組織、交流、實踐平臺。在以ICLEI為代表的國際組織推動下,大量的學者、官方機構、民間組織,甚至基金對韌性城市開展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和實踐[4]。例如戈德沙爾克在《城市減災:建立韌性城市》一文中以美國為例,討論城市在壓力之下現有的減災政策和措施能否應對的問題,勾勒出韌性城市的巨集大輪廓,強調關注系統適應能力的提升研究,提出韌性城市是一個由物質系統和人類社群組成的可持續網路[1]。托馬斯J坎帕內拉在《城市韌性與新奧爾良的復興》一文中,通過評估卡特琳娜颶風后新奧爾良市的恢復狀況,提出城市韌性更多依託於公眾的韌性[5]。賈哈、邁納等進一步提出韌性城市的4個組成部分和5個特性。依託理論、實踐總結的不斷深入,世界各國和組織開展了制定適應計劃的行動。例如2009年歐盟釋出了《適應氣候變化白皮書:面向一個歐洲的行動計劃》,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完成了《將氣候變化納入發展合作的政策指導》報告等。其中,《紐約適應計劃》基於《紐約規劃2030》,對桑迪颶風災後的紐約進行全面評估,制定了一個涵蓋桑迪颶風影響評估、區域氣候分析、城市基礎設施及人居環境、社群重建及韌性規劃、資金和實施的適應計劃。

1.5小結

韌性城市完全涵蓋了城市的物質空間和社會、經濟關係,是一個龐大的可持續網路。旨在通過工程改進、完善設施等物質層面和公眾參與、制度創新等社會層面相結合的系統構建過程,提升城市整體的系統韌性。其重點在於塑造城市的多功能性、冗餘度和模組性、生態和社會的多樣性、多尺度的網路聯絡性和規劃設計的變化適應性5個特徵,從而具備基礎設施、制度、經濟和社會4個方面的強大韌性。因此,筆者主要以基礎設施韌性為思考角度,對現有的規劃進行一些有益討論。

2對我國都市計畫的思考

2.1評估基礎設施脆弱性

以往的規劃,各類基礎設施的體系構建和規模確定,是以資源承載力為前提,以支撐城市發展的規模需求為目的,解決的是“夠不夠”的問題。而從城市的韌性出發,還需預見性的說清“穩不穩”的問題。“穩不穩”包括基礎設施系統的穩定性和麵臨風險干擾時的脆弱性等,需要我們將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納入考量範疇,評估極端情況下基礎設施能否有效運轉。例如CIRCLE-2③建立的“氣候變化專案資料庫”完整收錄了20042014年間歐盟實施的1412個氣候變化專案,這一系列專案是歐盟提升城市韌性的重要研究和實踐。1412個專案中脆弱性評估、變化分析類專案分別佔到總數的29%和48%。可見過去10年間,歐盟為了提升城市韌性進行了大量的氣候風險研究和脆弱性分析[6]。註釋:③CIRCLE是由來自歐盟23個國家的34個研究機構組成的網路,致力於支援和分享有關氣候變化適應的研究成果和知識分享,促進國家和區域內氣候變化研究長期合作。④成都市海綿城市體系,包括“綠海綿”“灰海綿”等提法均來源於《成都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所以,要提高城市韌性,規劃層面應當進行專門的城市風險評估。例如在總規、專項規劃中增加針對性的城市風險評估和基礎設施脆弱性分析。其次,在一些基礎設施的標準的準確性上也需要結合新情況評估。例如《紐約適應計劃》採用了IPCC第五次科學評估報告的高精氣候模式和資料進行評估,與以往基於歷史災害資訊的資料比較,發現如果未來發生與桑迪同等規模的颶風,淹沒人口是傳統結果的2倍。我們編制排水規劃時常關注重現期的標準。重現期是一個頻率概念,因此,其標準的確定源於兩點,一是估計水文變數的頻率曲線,二是計算頻率的歷年實測資料。如同《紐約適應計劃》資料更新帶來的不同評估結果,我國近幾年極端天氣頻發,城市的降雨量屢現高值,那麼用於計算頻率的歷年實測資料則需要進行重新的評估。

2.2基礎設施的冗餘度

冗餘度是指在資料傳輸中不可定的干擾,會引起資料程式碼突變,為了提高穩定性,必須在原始碼的基礎上增加幾位程式碼,使相應資料冗餘。同理,韌性城市的冗餘度其實就是從安全形度考慮多餘的一個量。涉及到城市的基礎設施,我國人均資源佔有低,都市計畫十分強調資源的一體化統籌。冗餘基礎設施的價值則體現在極端情況下,由於是小概率事件,如若這種情況未來不出現,其價值終得不到體現,規劃上也很難落實。因此,基礎設施的冗餘需要賦予多元化的功能價值。在城市防洪、排水等方面,海綿城市建設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在《成都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中,構建了涵蓋市域自然河流流域生態基底、河流湖泊系統和城市近郊生態圈的“綠海綿”,對成都市域整個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保護的同時成為調蓄雨水的自然基礎設施④。那麼在調蓄總量確定的自然基礎設施上,我們可以繼續擴大“綠海綿”的規模,設定更多的下凹式綠地、生態溼地等,讓其承載體現韌性的冗餘超量。非極端情況下,其雨水調蓄功能可能不體現價值,但它能提供更多的生態、休憩、景觀空間,實現多元的功能價值。

2.3城市社群的基礎設施化

城市社群需要基礎設施化,包含具備開放的基礎設施屬性和緊密的社會網路聯絡兩個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提高城市社群的應變能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都市計畫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強調了“開放便捷”“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等關鍵詞。檔案精神也是在引導提高住區的開放基礎設施屬性,恢復緊密的社會網路聯絡,從封閉式住區轉變為開放式社群。當然,我們不能簡單的曲解為“拆圍牆運動”,中國在從四合院—單位集體大院—住宅小區的居住形勢演變中,居民更為關注安全舒適的私域空間。所以,社群開放、基礎設施化的切入點很重要,筆者認為可以從鼓勵住宅小區設定底商開始。首先存在需求,在沒有底商的住宅小區內有一種現象,底樓常被業主改造為小賣部、理髮店、通訊服務店等日常商業設施。其次,底商一方面代替圍牆給居民以封閉的安全感,但又區別於圍牆的排斥性,使住區具備開放功能和空間。第三,在“內部道路公共化”尚難說清前,我們可以考慮“內步行商業街”的方式來推動內部道路的基礎設施化。例如鹿特丹的MARKTHAL,被稱為非凡的拱形室內集市,其拱廊的中空區域即是一個貫通性的室內步行商業街。通過二層的底商建築很好的界分了私人與公共空間,而由底商延伸出來的大型地面集市又為區域提供了便捷聯絡和廣闊的交往、休憩空間,形成一個井然有序又充滿活力的開放式社群。

3結束語

韌性城市是一個龐大且精細的可持續網路,韌性城市的研究與實踐將會是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全新途徑。但作為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全球都還處於不斷實踐總結的階段,同時各個城市既有條件不盡相同,所以並未產生較為普適的量化標準體系。我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在面對做好“盤活存量”“迴歸人本”的同時,還將面臨越發明顯的環境壓力,如何提高城市的適應能力,需要我們以韌性城市為焦點持續的進行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戴維R戈德沙爾克.城市減災:建立韌性城市[J].許嬋,譯.國際都市計畫,2015(2).

[2]邵亦文,徐江.城市韌性:基於國際文獻綜述的概念解析[J].國際都市計畫,2015(2).

[3]邵亦文,徐江.韌性城市:應對城市危機的新思路[J].國際都市計畫,2015(2).

[4]ResilientCitiesreport2015[R].ResilientCitiesserises(ICLEI),http://resilient-Cities.iclei.org/,2015.

[5]托馬斯J坎帕內拉.城市韌性與新奧爾良的復興[J].羅震東,周洋岑,譯.國際都市計畫,2015(2).

[6]姜彤,曹麗格,翟建青,等.歐洲適應氣候變化十年(2005-2014)———歐盟CIRCLE專案資訊對我國適應研究的啟示[M]//氣候變化綠皮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114-125.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