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廠供電系統執行分析論文

來源:才華庫 2.61W

  [摘要]在供電系統的執行過程中,由於雷擊、操作、短路等原因,產生危及電氣裝置絕緣的過電壓,嚴重危害供電系統,需要進行電氣裝置的防雷、接地、防腐蝕。還需要注意靜電的防護及防爆和防腐蝕。在供電系統執行時,人們得知道觸電後該怎麼樣做才安全。必須認識電流對人體的危害,人體觸電的形式和觸電後脫離電源的方法,同時還得了解電後急救的知識。本論文分析了影響工廠供電系統安全、可靠、經濟執行的要素,提出了保證安全執行的技術措施。

關於工廠供電系統執行分析論文

  [關鍵詞]供電,系統,可靠性,執行分析

  工廠供電系統是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電力系統一旦中斷,後果不堪設想。供電系統安全、可靠、經濟執行,是工廠正常生產的基本條件之一,同時對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量等都具有一定的意義。現就工廠供電系統安全、可靠、經濟執行的辦法分析如下。

  一、依靠科技進步,提高供電系統的可靠性

  裝置是保證供電系統安全執行的重要要素。供電裝置本身的技術含量、整體水平,直接影響供電系統的安全執行。由於企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部分企業出現虧損,無形之中給企業裝置更新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淘汰裝置(SJ型變壓器、JO型電機等)線上執行,裝置超期服役,導致供電系統的可靠性降低。

  1.要保證供電系統的安全執行,必須保證一定數量的技改資金,應正確理解和處理資金投入與供電系統安全執行的關係。

  2.應用變頻調速、模糊控制技術,對風機、水泵等進行技術改造,降低電耗。

  3.油浸電力電纜終端頭製作採用熱縮技術,製作一個熱縮終端頭可節約檢修時間約20h。我廠已做多個油浸電力電纜熱縮式終端頭,執行效果良好。

  4.應用RTV-1絕緣子防汙閃塗料、增爬裙及熱縮管,提高變電所、配電站一次裝置的絕緣效能。

  5.逐步採用微機保護、微機監控、微機錄波、微機故障檢測裝置,實現計量實時檢測、線損實時管理,保護準確動作,逐步實現變電站無人值班。

  6.更新改造供電系統一次裝置,提高裝置的技術含量。如採用節能型變壓器、節能型電動機、聚乙烯交聯電力電纜、氧化鋅避雷器、真空斷路器(有條件時可採用SF6斷路器)等。

  7.採用免維護蓄電池,降低維護費用。我廠使用免維護蓄電池已5年,從未發生異常現象。建議逐步淘汰鎘鎳蓄電池和酸性GF型蓄電池,以提高變電站執行安全可靠性。

  8.交、直流電動機大修時,應以提高交、直流電動機的主絕緣為主要內容。如我廠5600kW、8000kW同步電動機更換定子線圈,絕緣等級由B級提到F級;2×3200kW熱粗軋電動機更換換補繞組,主極、換向極加強對地主絕緣;送水兩臺790kW同步電動機更換轉子線圈對地主絕緣,以保證主要電氣裝置的安全執行。

  二、預防為主,定期試驗

  電力生產是高度集中的社會化大生產系統,具有發、供、用密切相關和產、供、銷同時完成的特點,電力生產與使用者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隨著高參數大容量機組和超大規模發供電網路的不斷髮展,隨著全社會對電力這一特殊商品依賴程度的不斷提高,電力生產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也將會越來越大。由此決定了電力生產必須保證安全。

  要使電力生產保持穩定,必須堅持採取以“預防為主”為中心的安全技術措施。生產系統的安全性取決於系統設計階段的安全功能設計質量、建造階段的工程質量和執行階段的管理質量。《安全生產工作規定》第7條規定:“公司系統各企業要做到計劃、佈置、檢查、總結、考核生產工作的同時,做到計劃、佈置、檢查、總結、考核安全工作”,即做到“"五同時”,這是貫徹“預防為主”思想的具體體現。

  生產系統設計配置水平低、壓低單位成本造價、降低設計標準等,都會給日後的生產留下隱患,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一點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馬建設的工程中找到答案。如電氣裝置繼電保護配置水平低,將會導致拒動或誤動,嚴重時會造成裝置的損壞;又如架空線路的絕緣設計水平低,將會在惡劣的環境中發生事故,嚴重時會造成系統的瓦解等。因此必須杜絕“先上車、後補票”的錯誤做法,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貫穿到生產系統設計及建造工作的所有環節中去,在廠址選擇、生產設計、裝置配置、管理結構設計、生產管理設計、勞動組合、裝置選擇、安裝及除錯等諸方面都要研究和解決好有關安全問題,實現人、機、環境三者的優化匹配,防止先天性事故隱患的存在,切實把事故消滅在源頭。

  通過預防性試驗,繼電保護校驗,及時發現裝置隱患、缺陷,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地控制一般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1.電氣裝置交工時必須符合《電氣裝置交接和預防性試驗標準》,資料齊全。繼電保護整定值應匹配,整組試驗動作正確可靠。

  2.一次電氣裝置必須按試驗標準定期試驗,以便及時發現裝置隱患、缺陷。

  3.採用紅外線鐳射測溫儀,對電氣裝置連結部位不定期測試,及時發現連結部位鬆動、過熱,消除隱患,提高電氣裝置的執行可靠性。

  4.繼電保護按標準定期校驗,系統引數變化時,其整定值應根據系統的引數重新整定。

  5.採用先進的試驗儀器,如迴路電阻測試儀、電機匝間試驗儀、變壓器直流電阻快速測試儀、真空度檢測儀等,以適應電氣裝置更新換代的需要,提高測試精度,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提高工效率。

  6.試驗、校驗原始資料記錄完整、準確,並整理歸檔。

  7.利用絕緣線上監測技術,對執行裝置的絕緣引數進行實時監視,及時發現潛伏性、慢性發展的'電氣裝置之缺陷隱患。

  三、改善電氣裝置執行環境

  在人防工程內部敷設的電力線路應滿足設計、施工規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人防內部無論明敷、暗敷的管材均宜採用鋼管,而非其他型別管材。穿越圍護結構、防護密閉隔牆、密閉隔牆的電氣管線及預留備用管線鋼管,應進行防護密閉或密閉處理,管材應選用熱鍍鋼管。進出人防工程的電氣線路,為防核爆衝擊波,室外應一律採用埋地電纜敷設經防爆波電纜井引入,並應預留備用穿線管。不允許架空敷設。從低壓配電室至每個防護單元的戰時配電迴路,應各自獨立,以防止戰時一個防護單元被破壞而影響其他防護單元的正常供電。當穿越其他防護單元時,在穿越的防護單元內應有防護措施。安裝空氣過濾器,減少裝置本體的灰塵;改善裝置通風條件;根據裝置執行條件安裝加熱器,提高裝置執行的環境溫度;安裝除溼機,減少裝置周圍的溼度等,均可以有效地改善裝置執行環境。將各配電、變電站改為彈簧門,用防火泥堵塞管線口、洞,採用“五防”開關櫃等,嚴防蛇、鼠等動物進入開關櫃,並投放藥物、鼠夾,防蛇滅鼠;在各配電、變電站種植草坪、樹木或栽麥冬,清除雜草,破壞蛇、鼠、野兔的棲身地;同時,美化環境、淨化空氣,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高壓開關櫃少油斷路器相間加裝隔板,有條件時,對一次母線進行熱縮處理,防止小動物引起的相間短路事故。

  四、結論

  保證工廠供電系統的安全、可靠、經濟執行,應以安全執行為基礎,以優質檢修為保證,以技術改造為活力;堅持預防為主,定期檢修與視情檢修相結合;合理排程,根據生產需求改變執行方式,力求最佳;遵章守紀,按章辦事,杜絕誤操作。

  [參考文獻]

  [1]陳伯時著:《自動控制系統》,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版。

  [2]譚浩強著:《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