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系畢業論文

來源:才華庫 3W

大學學習機械專業的同學們,大家知道怎麼書寫一篇機械畢業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機械系畢業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機械系畢業論文

【摘要】現代企業自身的發展,並適應現代企業新形勢.新要求下的需求,裝置管理的體制.機構.職能和管理方法不斷創新,湧現出許多裝置管理的新經驗。與此同時,企業技術進步加快,促使企業在裝置的維護.修理.改造.節能等各項工作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取得了大量的技術成果。面對現代許許多多的機械裝置管理方法,我們企業怎樣去選擇適合自身的裝置管理呢?怎樣在現代裝置管理中為企業創造最大利益呢?已成為我們裝置管理人員面臨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機械裝置基礎管理

(一)裝置的管理體制,管理機構和人員配備

1.根據機構機械裝置管理體制既要方便生產,又要充分利用機械裝置,發揮裝置投資效果的原則,實行把機械裝置直接裝備到各專案經理部,由公司供應部門統一排程(租賃和調拔)。

2.根據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在公司領導統一領導下,供應部門負責公司範圍內機械裝置管理和維修保養及考評工作,考評與安全科檢查考評同步進行。

3.供應部門負責各專案機械裝置租賃管理和對外租賃的業務工作。

4.專案經理部機械人員屬公司供應部門派出人員,實行工長負責制,受供應部門和專案經理部雙重領導,其工資待遇由公司按技術等級予以評定,由經理部支付,並與經濟效益掛鉤。

(二)裝置固定資產管理

1.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的機械裝置(自制及閒置裝置)都應列入固定資產。

(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2)單機價值在2000元以上。

2.凡是購置固定資產機械裝置應由專案經理部編制計劃,經公司領導審批後,由供應部門部統一購置,並進行統一編號。

3.凡新添置的固定資產的生產裝置由裝置科統一編號,納入總檯帳,負責歸集資料建檔,調入專案的由項目錄入分臺帳,並對其使用維護建檔完善,實行裝置分級管理。

4.裝置由裝置科統一標識,標識應固定在機器上明顯察看處。

5.供應部門對機械裝置資產進行租賃使用,2000元以下小型機械及手動工具由專案部提出計劃,由供應部門調撥或由供應部門授權專案部自行購買。

二、裝置檢修管理

(一)裝置檢修計劃編制的依據

1.機械裝置的檢修週期。

2.機械裝置實際技術狀況,由專案機管人員根據日常檢查保養記錄及維修記錄等積累裝置狀態資訊。

3.大、中型裝置的大修計劃由裝置科編制,由主管領導籤批,報主管領導審批。

4.使用單位或維修單位按裝置科編制的大修計劃,按計劃安排裝置檢修,內容包括各臺裝置維修專案,解決的關鍵問題,更換配件等。

5.大中型裝置的小修由專案部機械裝置工自行解決,並做好維修記錄。

(二)裝置驗收

1.裝置小修由專案部機械裝置主管現場鑑定驗收即可。

2.裝置大修必須由裝置科鑑定驗收。

3.裝置科鑑定裝置科機械裝置安全檢查制度

(三)裝置每班檢查

1.專案機操班組每天上班前由機長負責檢查試驗裝置的安全保護裝置和常規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機械維修人員予以修復。

2.專案機械班每天對裝置電氣裝置、機械結構、傳動制動以及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主管工長或技術領導後立刻予以解決。

(四)裝置不定期檢查

1.裝置科領導、專案工長經常深入現場巡視、詢問、檢查裝置的執行情況和安全狀態,發現隱患和不合規範的地方及時安排解決。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給予制止、糾正和處理。

2.按照上級檔案通知和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對機械裝置進行專項檢查。

3.雨季和颱風到來之前,專案機械工長召集相關機械人員對機械裝置進行檢查和防護,確保機械不受影響。

(五)裝置定期檢查

1.專案機械工長和安全員每週一次對使用的機械裝置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安排解決。

2.裝置科匯同質安部人員在每月25~30日對各專案使用的行吊、施工塔吊、以及小型施工機具及施工用電進行檢查評分,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制定措施予以整改消除。

三、機械裝置操作管理

1.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管理要求。要求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四會”三懂指懂操作規程、懂裝置效能、懂結構原理,四會指會操作、會保養、會修理、會判斷和處理一般事故。

2.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應加強對操作人員在裝置維護保養方面技術能力的提高和考核。

3.要求維修人員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裝置事故及做出相應維修處理,以保證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要求操作人員、維修人員要做好維修記錄。

4.在維修時,儘可能合理地安排操作人員陪同維修人員進行裝置維修作業,以進一步提高操作人員對裝置各部分效能的瞭解。使其進一步改進操作方法,提高自身技術水平。

5.實行操作人員、維修人員聯合包機,對裝置所出現的問題,由雙方共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總結並搞好整改預防,從而加強了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的溝通及他們的責任心。

6.在裝置維修完畢後,雙方共同確認並在有關資料上籤認。這樣做的目的是:使裝置維修保證規範化和合理化,通過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相互瞭解和監督,提高裝置使用和維修質量,延長維修週期,降低維修費用,提高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

7.加強對裝置維修的監督管理。為有效控制裝置維修質量,企業首先要收集各種修理工藝規程和質量標準,這些是保證裝置維修質量的基礎。在維修過程中,要實行有效的監督制,設專人嚴格按規程和標準對維修過程進行全程或不定期監督檢查。

四、機械裝置維修管理

(一)裝置事故維修   事故維修是裝置發生故障後,或者裝置的精度.效能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時進行的非計劃性修理。這種維修能提高裝置的利用率,減少裝置的停機時間。

(二)裝置維修前的技術準備

1.為了全面深入瞭解裝置技術狀態劣化的具體情況,在維修前安排的停機檢查,通常稱為預檢。預檢工作由主修技術人員負責,裝置使用單位的機械人員和維修工人蔘加,並共同承擔。

2.預檢既可驗證事先預測的裝置劣化部位及程度,又可發現事先未預測到的問題,從而全面深入瞭解裝置的實際技術狀態,並結合已經掌握的裝置技術狀態劣化規律,作為制定修理方案的依據。

3.通過預檢和分析確定修理方案後,必須以維修技術檔案的形式做好修理前的.技術準備。機械裝置維修技術檔案有修理技術任務書、修換件明細表、材料明細表、修理工藝和修理質量標準等。

(三)裝置狀態維修

1.以裝置實際技術狀態為基礎的預防性維修方式。它運用各種檢測手段和人的感官能力,根據裝置的日常巡迴檢查、定期檢查、狀態監測和診斷提供裝置狀態變化資料,及時發現裝置事故的特徵和預兆,提前做好備件和有關的準備工作,適時地安排維修,減少突發性事故,使裝置經常處於良好狀態。

2.建議採用狀態維修方法,它能對裝置適時地、有針對性進行維修。不但能保證裝置經常處於良好狀態,減少裝置停機時間和維修工作量,降低裝置突發事故率。從而降低各種維修消耗和費用。

(四)加強維修人才的培養

1.加強維修人才的培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企業裝備水平的提高,機、電、液一體化的裝置將逐步增多,傳統的維修方法憑感官的檢查手段己不適應現代裝置保養維修工作的需要,因此要培養一批掌握現代檢測儀器,能準確判斷事故,及時排除事故的高素質人才。

2.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狀況,在培訓時要注意不斷調整培訓方案,如在對維修人員進行培訓時,要同時對維修監督技術人員進行培訓。而在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時,要適當增加裝置操作與磨損規律的講述。

五、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工業經濟的不斷髮展,製造企業向高效化、規模化推進,隨之而來裝置也不斷向大型化、自動化發展,而且越來越複雜;作為現代化企業管理重要一環裝置管理凸顯越來越重要;機械裝置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機械裝置的科學和規範管理,不斷學習和掌握先進的裝置管理理念和方法,抓住機械裝置管理中的精髓;才能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紮實的裝置管理基礎。

參考文獻

[1]童竹富.淺談現代商廈裝置管理[J].中國裝置工程,1995 年10期.

[2]柳汗工.國際裝置工程資訊[J].中國裝置工程,1996年07期.

[3]鄒志勇,機械維修現狀及對策研究[J].長安大學,2002年.

[4]楊文峰,高速公路養護機械技術狀態評價與管理[J].長安大學,2004年.

[5]杜浩鈞.工程機械維修現狀及對策分析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