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後踢技術動作特徵與運用技巧論文

來源:才華庫 9.3K

1. 前言

跆拳道後踢技術動作特徵與運用技巧論文

跆拳道後踢技術是跆拳道腿法中的一項重要進攻技術,其在競技比賽中運用效果極為明顯,使用頻率和成功率都較高,與其相關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在競技比賽中的重要地位可謂日漸凸顯。對其的研究將有利於教練員對後踢技術教學訓練的重視,有助於運動員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後踢技術。本文將通過對後踢技術的運用原理進行研究,探索後踢技術在各種情況下運用的規律,闡明後踢技術運用的策略手段,分析後踢技術運用的特點,以助教練員教練員、運動員更好地理解、掌握、運用後踢技術。

2. 後踢技術動作過程及特徵分析

正確、合理運用跆拳道後踢技術,必須理解和掌握後踢技術的動作過程及其特徵。跆拳道競技比賽中,拳腿技術作為比賽得分的有效手段,在運用時必然會受到對方拳腿技術的限制,即跆拳道各種拳腿技術在比賽中具有相生相剋的特性。

每種技法都有自身的特點,每種技法又會受到其它技術的制約或影響,故而攻守進退經常交替變化。因此,正確運用跆拳道技術,必須正確理解和掌握跆拳道技術的過程及其動作特徵。

跆拳道後踢技術的動作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準備姿勢、轉身收腿、挺身踢擊、還原動作。在這個過程中後踢技術展現出以下幾種特徵: 一、後踢技術攻擊時間相對較長。後踢技術從準備姿勢開始到進攻時的收腿需要一個大幅度的轉身,然後再挺身、展髖、伸膝進行擊打,而橫踢、推踢等技術則是蹬地後,直接向前推進進攻,因此,後踢技術在進攻時間上相對其它技術較長。進攻時間的延長,會導致對方的及早察覺,因此,攻擊時隱祕性不強; 二、後踢技術攻擊是直線進攻,直線進攻可以攻擊對方的腹部、胸部和頭部等部位。由於後踢技術是直線進攻,在同時進攻的時候,弧線進攻腿法如橫踢、旋踢不會影響後踢的進攻。換言之,使用後踢依然可以打擊到對方。而直線進攻的腿法如推踢和側踢則有和後踢相遇的可能,從而阻止其進攻; 三、身體的制控能力要求高。後踢技術的進攻需要準確的制動身體能力,在旋轉中如果不能適時控制身體的旋轉停止,後踢的方向就不能保證,不僅不能有效打擊對方,反而會給對方一個可乘之機。因此,後踢技術要求自控身體的能力強,掌握技術的難度稍大; 四、攻擊力增強。

由於後踢技術是轉身技術,旋轉增加的向心力提高了腿部展髖、伸膝的'進攻力量,擊中對手時,攻擊力會很強。

3. 後踢技術的運用機理分析

跆拳道競技比賽中,各種技術攻守轉換,相生相剋,互為機理,可謂變化莫測。而進攻的形式主要分為兩種: 即主動進攻和反擊進攻。在主動進攻時,後踢可以作為主攻技術也可作為輔助技術。反擊的形式也有很多,"可能是原地攻擊,也有可能是移動後攻擊,還有可能是移動的同時攻擊。後動和攻擊是反擊的標誌要素。"[3]

在這裡把後踢反擊進攻歸為兩類: 迎擊進攻和防守後進攻。相同的腿法技術,採用不同的進攻形式,其運用的機理也大為不同。本文將從主動進攻、反擊進攻和防守後進攻三個方面解析後踢技術運用的機理。

3. 1 主動進攻時應用原理分析

跆拳道後踢技術由於其動作幅度較大,速度相對較慢等特點,在主動進攻時很容易被對方識破並採取反制措施,因此,其成功率也會較低。例如,李蘭忠在《跆拳道後踢技術在實戰中的運用與分析》文章中,針對第九屆大運會跆拳道中各項技術使用成功率的資料統計結果發現,"在後踢進攻時使用次數是 27 次,但成功次數僅有 2 次,成功率僅為 7. 4%."[2]

故而,採用主動進攻形式的情況下,不宜直接使用後踢技術。鑑於後踢技術的動作特點,直接進攻會受到自身因素的限制。

要改變這種局面,主動進攻時後踢技術應和其它技術配合進行。後踢和其它技術配合有兩種進攻形式: 主攻和輔攻。主攻的後踢是其它技術輔助下的進攻,是通過步法或者腿法的佯攻突然靠近對手,在此的基礎上快速實施後踢進攻,這樣就可以達到得分或者制勝的目的。運用機理在於成功地接近對手,讓對手來不及撤出其進攻的範圍,從而實施後踢技術進行打擊。由於後踢動作的幅度較大,主動進攻必須成功的接近對手,這是成功運用後踢技術的第一步; 然後,後踢技術的銜接要自然、流暢,快速進行打擊。否則,接近對手就失去了意義。作為輔攻技術。可以通過後踢接近對手,採用其它技術進攻打擊。也可以誘發對手進攻,然後施以打擊。其原理與主攻機理相同,只不過是主攻時,通過其它技術接近對手進行打擊,輔攻時是以後踢技術接近對手實施進攻。

3. 2 主動迎擊應用原理分析

後踢迎擊技術是指在對方發起進攻的情況下采用的直接反擊技術。迎擊技術的特點是攻擊力量大,對方不易做出防守反應,成功率高,殺傷力大。其原理是: 一、攻擊力往往會疊加。根據動量定理: Ft = mv2- mv1可得公式,F = m( v2-v1) /t,從此公式可以看出,運動員進攻的速度 v2- v1越大,攻擊力越大。同時,如質量和進攻的速度保持不變,進攻用的時間越短,產生的力量也越大。假設甲乙雙方運動員以同樣的速度向前進攻,甲方獲得的相對進攻速度就是二者之和,其產生的相對力量 F 則是 2m( v2- v1) /t,力量明顯增加; 另外,迎擊對手的過程中,其二者相遇的時間也會相應縮短,這在一定範圍內也會增加攻擊力。因此,迎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攻擊力,這也是後踢技術可以 KO 對方的原因所在之一; 二、進攻方不易躲閃,反擊時常常達到後發先至,或者後發同至的效果。

由於進攻方首先發起進攻,根據慣性定理,物體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者靜止狀態。所以,進攻的技術在沒有受到外力阻止或者由於內部神經系統的指令終止其運動,進攻方的動作不會停止,其進攻動作方向很難改變。其次,改變運動方向或技術動作的神經過程延長。即當進攻方看到對手反擊時,停止進攻轉入防守,其神經的反應過程要經過判斷對手技術、停止進攻技術、轉入防守過程等三個基本的神經過程。神經過程愈複雜,改變技術動作和方向就愈難。而反擊方只有一個神經反應過程,可以說是以逸待勞。

因此,直接反擊可以重創對手,並獲取優勢勝利。三、橫踢技術的過分使用給後踢技術以可乘之機。在跆拳道比賽中橫踢是主要的進攻技術,橫踢技術走的是曲線進攻,而後踢技術是直線進攻。在進攻範圍之內,橫踢技術是很難阻止後踢技術的進攻。如同時進攻,後踢技術可以輕鬆、直接地攻擊到對手。由於在跆拳道比賽中,橫踢技術使用率高,這就為後踢技術的發揮提供了條件。

3. 3 防守反擊應用原理分析

後踢反擊技術的應用原理是,一、避開對手的進攻。在對方進攻時,首先通過步法進行距離調整或者位置調整,避開對手的進攻。二、減少對方進攻的力度。通過閃避讓對方的進攻力量卸掉。如對方的連擊技術好,可採用多次閃避進行卸力。三、反擊及時。在對方攻擊結束後,要迅速啟動進行反擊,以達到反擊的目的。拖延時間過長對方就會轉入防守。

因此,反擊時一定要趁對方攻擊後立足未穩之時。防守反擊的好處是避開可對方的進攻,把自身受傷機率減少到最低情況下的進攻。但其進攻力度要低於迎擊進攻。

4. 後踢技術運用的策略

4. 1 主動進攻的策略

根據跆拳道後踢技術動作的特徵分析,該技術不適用於直接進攻,運用時必須和其他的技術結合起來。與其他技術的結合可以達到兩種目的,一種是輔助其他技術進攻,即在比賽中以假動作的出現,來引誘對方出招,從而瞭解對方技術、戰術、能力水平,然後配合其他技術進行主動進攻。二是,其他技術輔助後踢技術進攻。在其他腿法技術或步法的配合下,快速靠近對方,實施後踢的主動進攻。

4. 2 反擊進攻的策略

反擊進攻是在對手發起進攻後採取的進攻策略。反擊進攻的形式分為主動迎擊和防守反擊。反擊進攻中採用何種形式要根據對方的進攻的質量和連擊的速度,同時也要考慮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技術水平。如果感覺自身技術好,抗擊打能力也強時,只要對方進攻就可以採用後踢進行迎擊。當對方進攻質量不是很高時,更要直接迎擊對手,重創對方,獲取優勢勝利。當對手進攻質量高,連擊速度快,運用迎擊技術可能是雙方都要承受打擊,在這種情況下要考慮運用防守反擊。

即讓對方的進攻勢頭過後再進行反擊。但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一個對手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反擊對手進攻時,對手是不會輕易進攻的。"這時,反擊進攻就很難實現,為了達到目的,運動員可以利用各種假動作誘發對方的進攻,從而採取反擊戰術打擊對方。

參考文獻:

[1]趙萍,孫茂軍。 中外跆拳道賽事腿法技術運用情況的對比分析[J]. 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1998.

[2]李蘭忠。 跆拳道後踢技術在實戰中的運用與分析[J]. 當代體育科技,2013( 22) .

[3]劉巨集偉。 跆拳道反擊戰術的結構與應用策略[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 8)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