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器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養論文

來源:才華庫 1.27W

內容摘要:在器樂教學中,情感分為審美情感和學習情感,貫穿在器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重視學生的情感培養,對器樂教學具有積極作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習興趣、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學生的學習動機等是培養學生情感因素的主要渠道。

論器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養論文

關 鍵 詞:器樂教學 情感因素 審美情感 學習情感

器樂教學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發揮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都有著重要作用。[1]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形式,它反映著人對外部世界的物件和現象的主觀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種反映形式。在音樂學習中,情感分為審美情感和學習情感,存在於一切教學活動之中。在器樂教學中,牢牢把握情感這條主線,將器樂教學與情感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情感和音樂學習情感,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強度,使情感同音樂情緒和諧地溝通與交流,是器樂教學所追求的目標。[2]

一、器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一)審美情感和學習情感的關係

在音樂情感中,音樂審美情感以生活和藝術領域中美與醜、悲與喜等為物件,活躍在生活和藝術的廣闊領域,它的最高目的是美。學習情感主要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為主,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關係、學習音樂的良好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審美是音樂教育的核心,而審美情感始終伴隨著審美活動的全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審美情感的培養,使學生對音樂審美情感有更深的體驗並獲得一種審美享受,自然會使學生更加熱愛音樂,深化加強其音樂學習情感;學生音樂學習情感的加強,反過來又能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學習效率大為提高,這又將使學生對音樂審美情感的體驗更加深刻。因此,筆者認為音樂審美情感與音樂學習情感二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促進。

(二) 情感在器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是人類表達感情的特殊方式,在器樂教學中,情感教育是第一位的,具有主導地位,並且貫穿在器樂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在器樂學習過程中,學生一旦具備了表現情感的意識,他們就會在學習時全身心地投入,運用各種技能技巧,主動地去創造美妙的音響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的表現能力,滿足他們的自我表現慾望,還能增強學生音樂情感的啟發和培養,喚醒豐富的情感心理活動,使器樂演奏技能更加提高,器樂教學更加深入。可目前有很多教師尤其是高師的器樂教師,只注重學生的音準、節奏、音色和技巧等技術層面的教學,而忽略了對音樂情感的啟發和培養,這是一種無視情感的教學,是一種不完整的.教學,這不但會使學生的音樂發展潛力受到限制,還會影響教師的教學。[3]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感受各種情感要素同音樂技術的學習同步進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去體驗情感,並轉化為自己的獨特感受,再通過具體的演奏形式予以表現。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的具體目標。

(三)音樂審美情感與音樂技能技巧的關係

我們強調情感在器樂教學中的價值,並不排斥教學中的技能技巧的傳授。在器樂教學中,學生主要是通過器樂作品來真正領會音樂藝術形式特殊的審美價值,培養其審美情感的。而在器樂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情感和生動的音樂形象,需要通過正確而又不乏創新意味的技能技巧予以表現,兩者是統一的整體,技能技巧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表現音樂的審美情感。[4]目前,許多器樂教師尤其是高師的器樂教師,非常重視技能技巧的傳授,而忽略了情感表現的培養。這種“重技輕藝”的傳統音樂教育觀念導致許多學生錯誤地認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就可以盡情地去表現音樂,這是一種無視情感的教學,是一種不完整的教學,這不但會使學生的音樂發展潛力受到限制,還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技能技巧只不過是音樂表現的手段,並不是獲得成功的唯一條件,更不是器樂演奏的目的,對於器樂學習者和演奏者來說,重要的是把各種技能技巧靈活應用於各種音樂審美情感要素中去,獲得藝術感情的完善統一,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不是一味地炫耀技術技巧。當然,作為教師不能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略技能技巧在教學中的必要性,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器樂演奏的才能很大一部分體現在技能技巧的掌握和應用的能力上,如果沒有一定的演奏技能,再好的音樂設想也不可能得到實現。因此,筆者認為,在器樂教學中,技能訓練和音樂情感之間,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兩者均不可偏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二、如何加強器樂教學中情感因素的培養

(一)加強學生音樂審美情感的培養

審美情感,作為審美教育的基本特徵之一,普遍存在於一切審美活動之中。音樂審美情感的培養主要以豐富情感體驗為基礎,培養學生對不同題材、體裁、風格、形式的音樂作品情感內涵的感受、理解和表現力。器樂作品在題材、體裁等方面,比聲樂作品更為豐富、廣泛。並且用器樂表現音樂,由於脫離了歌詞,相對於唱歌來講,就更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尤其是民族器樂教學。當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墨塞爾說:“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的體驗音樂的橋樑”。[5]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民族眾多,風格多樣,民族樂器種類繁多,器樂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因此,在器樂教學中,加強學生對民族音樂作品的理解對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在器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進行正確的情感啟發與培養,要以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動情表現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體驗音樂的美感;培養學生在演奏樂曲時,通過對演奏作品的背景、音樂風格、地域特徵等的瞭解來加強對情感的抒發,並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作品鮮活而生動。這是一個複雜的心理轉換和發展過程,只有把握好這一過程,學生的演奏才能做到聲情並茂,產生動人心絃的效果。

(二)加強學生音樂學習情感的培養

根據音樂學習情感的定義及器樂教學的經驗總結,筆者認為加強學生音樂學習情感的培養主要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

興趣,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動過程和認識過程不再是一種負擔;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精神力量。興趣的培養是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目標,就器樂教學而言,沒有興趣作基礎,包括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內的音樂教學基本任務就難以完成,更談不到情感的表現,尤其是枯燥的技術練習、單純的理性講述等都會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消極、厭煩情緒。因此,要想加強器樂教學中情感因素的培養,就必須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時刻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學生興趣的動力來源,擔負起培養學生興趣的重任。

情感交流,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良好態度的主要渠道。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人獲得某種滿足,就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情緒體驗,而師生之間善意的情感溝通過程,對學生的積極人際體驗來說是最為直接的,這也是教學主動性的基礎。學生的情感常取決於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師對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並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度,他們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進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愛屋及烏”,由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從而愉快接受教師的教誨,並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教師的期望。所以,在器樂教學實踐中,應該把師生之間的各種情感交流視為一座橋樑,通過這座橋樑,教師可以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使教學雙方達到默契配合。[6]

動機,是由內在的認知觀念加上或強或弱的情緒所決定的,學生要想進步,內在的認知觀念就建議他必須刻苦學習,同時,伴隨此觀念的情緒激勵敦促他積極進取、追求成功。動機對加強學生的學習毅力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器樂教師,應該既教書又育人,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動機,瞭解音樂的真正含義,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使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民族文化,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這是音樂教育的主要責任。馬克思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大,他奮鬥的動力就越大。一個思想素質低下的學生不可能具有巨集偉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因而在學習上也就不能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以上主要論述了情感在器樂教學中的價值及其培養途徑,總之,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是音樂課程的核心教育目標之一,在器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情感培養,對器樂教學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2]課程標準研製組.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3]謝紅 .淺談高師音樂教學中情感表現能力培養的重要性[J].中國音樂,2002(3)67.

[4]關繼文.情感與意識:器樂教學心理探微[J].中國音樂,2004(2)53.

[5]曹理 何工.音樂學習與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64.

[6]關繼文.情感與意識:器樂教學心理探微[J].中國音樂,2004(2)53.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