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論文

來源:才華庫 6.45K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內容。閱讀的過程是既是啟迪智慧、心靈感悟的過程,也是開闊視野、發散思維的過程。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探究美的形式,挖掘作品思想內涵,透過文章努力去發現美、感悟美,讓閱讀充滿情趣與智慧。

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論文

關鍵詞:閱讀教學;意境

古人著書講究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現代寫作往往強調傳情達意,形神兼備。閱讀文章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作品的意境中去發現、感悟、昇華美的元素,以期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通過閱讀,學生開闊了知識視野,豐富了多彩人生,體驗了閱讀的快樂,提升了語文素養。

一、探究閱讀方法,享受閱讀快樂

語文閱讀的過程是一個情感體驗與思想碰撞的過程。文章閱讀應當遵循由表及裡的過程,從最初的文字“感知”到內容的“理解”再到主旨的“把握”體現了閱讀在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在閱讀方法上,應使用“泛讀→精讀→研讀”閱讀法。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學習原則。

1.泛讀。泛讀是語文閱讀的感性認識階段,要求學生弄清文章大意。即事件敘述的基本要求是什麼,或是中心論點是什麼,或是抒情達意的手法有哪些。學生通過泛讀可以對文章的.內容和寫作風格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對作者辭句運用有了初步的瞭解,為精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精讀。精讀是在“泛讀”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比較和理解。是閱讀的關鍵部分。通過精讀讀者既要掌握文章的整體結構,學會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又要體會和領悟作者的語句運用。重點段落需要反覆體會和背誦。

3.研讀。研讀體現了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在使讀者與作者產生一定的思想共鳴後,讀者要從作品的時代出發,學會用繼承與發展,吸收與批判的思想來看待作品。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使閱讀活動從形式到內容再到內涵走向深入。

二、分析文章結構,感受文字魅力

結構是文章的基本框架。一篇精美絕倫的文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與結構的佈局密不可分。文章在整體上要渾然一體,段落之間自然連貫,開頭結尾相互照應。在分析結構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感受文字的魅力。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體現在一些名篇佳作中,文字或詼諧幽默,或飄逸灑脫,或意境深遠,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憾,搭乘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例如:在閱讀膾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荷塘月色》時,教師應啟發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結構進行分析:全文呈現一種圓形結構,從外結構來看,作者出門經小路到荷塘得又回來,依空間順序描寫了一次夏夜之遊;從內部結構來看,情感思緒從不靜、得靜到出靜,也呈圓形。結構與內容緊密結合,使得全文讀來文氣酣暢,渾然天成。文章中的荷葉描寫也是出神入化,惟妙惟肖。如文章第四段“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描寫荷葉如“裙”給人一種輕盈的聯想,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又從嗅覺(清香)、聽覺(歌聲)進行體驗,成功地運用移覺進行描寫,使人頓覺神清氣爽。所以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仔細揣摩。

三、走進作品深處,體會意境之美

要深刻地理解作品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的理解與把握上,而是要走進作品深處,體會意境之美。任何作品的思想表達都是對某個時代的情感流露,或謳歌,或鞭撻。歷史的印記會悄無聲息地通過文字鐫刻在作品中。閱讀名篇佳作,其實也是一次心靈對話,情感碰撞。

例如:《林黛玉進賈府》是高中語文必學的一篇文章。《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瑰寶,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大放異彩,其文字價值與歷史價值極高。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過程中,不但要幫助學生分析相關的字詞的含義,還要儘可能地以林黛玉的視角去感受賈府。封建制度下尊卑貴賤等級森嚴、奢侈淫逸隨處可見。黛玉進府在拜望自己的長輩、同輩姊妹時就充分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小說從人物的心理、外貌描寫入手,在提示主人公黛玉心理活動的同時也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無情與醜陋。

總之,語文閱讀是一扇窗,它打開了讀者的心扉,讓讀者能夠近距離地走進文字,從內心中去感悟與體驗作品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情感。通過閱讀,學生不但可以切身地感受文字魅力,把握文章主旨,還能開闊視野,豐富寫作的素材,為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奠定基礎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寶桂.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下)2009,(7).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