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心理輔導工作中輔導員的要求論文

來源:才華庫 2.45W

心理輔導相較於其他工作,更需要與人的心靈相觸碰,而良好的心理輔導則應該建立在良好輔導關係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輔導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問題向積極的方向轉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療作用。學校的心理輔導主要是面對廣大學生的,在國小階段,學生在心理上大多會表現出一種隱祕而封閉的特點,他們不會輕易向教師家長敞開自己的心扉。這時,為了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就要在建立良好的輔導關係的基礎上積極地展開,以此來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國小心理輔導工作中輔導員的要求論文

一、輔導者要注重用語言傳達接納與共感

為了更好地進行心理輔導,輔導者要努力掌握用語言將自己的理解、接納、共感傳達給來訪學生的能力。首先,感情的反射。簡單地說,就是輔導者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情感給予及時反饋。這個時候的反饋其實可以不需要僅侷限於語言上,同時還可以包含一些非語言的表達。例如,在學生講述自己痛苦的經歷時,輔導者也可以做出較為痛苦的反應,並說出一些類似“這簡直讓我太傷心了……”的語言。其次,感情的明確化。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學生有時其實並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比較常出現的現象就是對一件事情的感情是模稜兩可的。這個時候,輔導者就可以藉助語言,儘可能地幫助學生將他們的情感理出頭緒,使其感情明確化。再次,內容及問題的重複。例如,在學生說“我感覺自己大腦一片空白”時,輔導者可以說:“感到一片空白了。”這樣的重複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輔導者正在認真地傾聽自己的話,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表達出輔導者的理解和共感。

二、輔導者要做到熱情友好與溫和相待

在學校的心理輔導中,輔導者與學生除了具有一般的心理諮詢輔導關係,同時還具有師生關係,這一層關係的特殊性就使得學生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決心來走進心理輔導教室,向輔導教師進行傾訴。由此可見,在心理輔導的初始階段,輔導者與學生的師生關係會對學生進行傾訴帶來很大影響。因此,輔導者在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首先要以一種熱情友好、溫和相待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來訪的學生。具體的過程為:當需要幫助的學生來到心理輔導教室的時候,輔導者可以先讓學生坐下來,並與學生保持一種適中的位置進行交談,例如,作一些日常的問候,或是從來訪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以溫暖、親切的語言來慢慢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使他們產生親切之感。當輔導者感到學生已經開始緩解心中的拘束,願意和自己敞開心扉的時候,就可以將話題慢慢引向輔導的主題。當然,這種熱情友好態度的表現程度還需要輔導者自行把握,切不可太過親近和熱情,以防物極必反。

三、輔導者要堅持保密原則進行輔導

在輔導開始之前,輔導者就需要向學生說明保密性的問題,並對整個心理輔導過程中的記錄給予明確的說明,對學生所說內容的保密做出肯定的承諾,以此來消除學生心理上的擔憂和戒備,進而使學生的自我探索得以順利開展。在校心理輔導中的輔導關係並不是建立在社會交際之上的,這就使得輔導關係的深度和密切的程度都超過了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友誼關係,這種建立在特殊環境下的時間和空間的關係具有很強的`保密性及隱蔽性。例如,一般未經學生允許或是法律允許的情況下,輔導者不能暴露學生的資訊和祕密,如果是因專業需求或是其他的原因,需要對案例進行相關的探究討論、科研寫作、教學引用,就必須要隱藏能辨別出學生身份的相關資訊。在校心理輔導不僅僅侷限於實際的輔導場所,輔導者還可以將輔導的場所延伸到網際網路上,以此來獲取更多與學生有關的情況,但是這同樣需要輔導者堅守保密原則。例如,輔導者可以在網路上與學生進行交流,不需要問學生的真實資訊,讓學生在網路上能真正實現暢所欲言,對學生在網路上反映出的困惑等要及時分析、指導。如果輔導者在網路上發現較為嚴重的不良行為時,就要在不暴露學生資訊的情況下,將這一問題向相關的教師進行說明。

總之,建立良好的輔導關係是貫穿於心理輔導全過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在輔導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被充分重視,特別是在心理輔導開始的時候,相互信任、彼此坦誠的關係的建立尤為重要。總之,良好的輔導關係是進行有效心理輔導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吳紅梅。國小心理輔導活動課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上海:上海師範大學,2003.

[2] 林於萍,葉豔。創造良好環境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文昌路國小心理輔導模式初探[J].嘉興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2):13-17.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