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的栽培培養和繁殖論文

來源:才華庫 1.68W

藍莓(Blueberry)又名越橘,屬於杜鵑花科越桔屬(Vaccinium),原產北美,多年生落葉或常綠果樹,分為高叢藍莓、矮叢藍莓、半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果實深藍色,甜酸適度,富含氨基酸,抗氧化能力列所有果品之首,堪稱“世界水果之王”,被國際糧農組織列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1].目前,國際市場上藍莓果實售價昂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3].全世界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藍莓產業化栽培.遼寧丹東地區起步較晚,於1997年開始引種試栽,當時引進藍莓品種約有50多個,主要來源美國、加拿大,現已篩選出適合本地區栽培的品種有5個.由於確定主栽品種之初數量有限,我們用組織培養技術加快繁殖,為主栽品種的推廣提供一條有效、快捷的途徑.

藍莓的栽培培養和繁殖論文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材料來源選取4年生藍莓半木質化嫩莖、已木質化的老莖和冬季休眠枝水培芽作為試材,於2007年分3次採自遼寧省森林經營研究所苗圃基地,組培試驗於2007年在本所組培中心實驗室進行.

1.2試驗方法

1.2.1試驗程式外植體處理→接種→增殖培養→生根培養→移栽.

1.2.2外植體處理切取3cm帶頂芽或腋芽的幼嫩莖段去葉片留葉柄→流水沖洗60min→75%酒精浸泡30s→0.1%昇汞溶液消毒3~7min→無菌水沖洗4~5次→用濾紙吸去水分→將莖段切成1~2個腋芽的小段.

1.2.3培養基製作以MS為基本培養基,按激素6—BA、NAA、ZT含量的不同,誘導增殖培養基設4系列處理(培養基1~4號),生根培養基設2系列處理(培養基5~6號),培養基配方見表1.表1中培養基蔗糖含量:分化和繼代培養基為30g/L,生根培養基為25g/L.瓊脂8.5g/L,pH值5.6~5.8,在115MPa氣壓下滅菌20min.

1.2.4培養條件培養溫度22~25℃,每天光照16h,光強2000lx.

2結果與分析

2.1外植體誘導培養接種在初代培養基上的外植體在接種4天后陸續出現汙染,接種15天后汙染基本結束;莖段基部膨大,葉腋處萌發出側芽,生長狀態隨培養基不同而不同.休眠枝的採集應在當年12月底至次年休眠芽萌動前為宜;水培時應將水溫控制在20℃左右,每隔2~3天換水,並對枝條下部進行清洗修剪.芽長到2~3cm時就可以接種.對於工廠化育苗來說,年繁殖數達到百萬株或者更多,就要求在各個季節和時間相互補充,才能不斷滿足生產,在用室外嫩莖和老莖做外植體時,應充分考慮汙染因素,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汙染率.

2.2外植體增殖培養在培養基的選擇上,我們曾試過MS、LS、N6、WPM等7種培養基,結果發現還是1/3MS培養效果最好,為此,我們選定1/3MS為試驗的基本培養基.激素選擇上,我們最初使用6—苄基腺嘌呤(6—BA)和糠基腺嘌呤(激動素KT),但是所示的幾個常用濃度對藍莓試管苗的增殖幾乎無效,接種的外植體,有的長時間不生長,有的只長出愈傷組織,有的'長出小葉逐漸色壞死.後來我們選用了價格很昂貴的玉米素6—(4羥基—3—甲基—2—反式—丁烯基氨基)嘌呤,試驗使用濃度0.5~3.0mg/L.結果表明,玉米素濃度超過2.0mg/L,接種的外植體莖段萌芽迅速,但長勢不正常,顯示所用濃度偏高.因此玉米素濃度在1.0~2.0mg/L範圍內都比較適合.外植體培養20d左右,在A3、A4系列培養基中均有腋芽萌動並逐漸伸長生長,待組培苗長到4~5cm時,採用微枝扦插和叢芽增殖相結合的增殖方式,將長芽分切成帶1~2個芽的莖段,基部叢芽剝成幾塊轉入增殖培養基中進行繼代培養,使其繼續分化出芽.50d左右腋芽基部又能形成叢生芽.組培苗在A3系列培養基中繼代培養增殖分化的苗數量多且健壯,繁殖係數在8倍左右.綜上所述,用A3系列培養基中1/3MS+BA1.5mg/L+NAA0.2mg/L+ZT1.5mg/L進行增殖培養較為理想,一般在2個週期(40~50d)增值係數即能達到8倍以上.

2.3生根培養在無菌狀態下,選擇健壯的小苗切割成高2cm左右的莖段,轉入不同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結果表明在1/4MS中的小苗生根率均明顯優於全量MS培養基,所用激素以IBA0.5mg/L效果最好,生根率達100%且每株可生5~10條根;所需天數最少,根條數最多,並且根系生長情況最好,所以1/4MS+IBA0.5mg/L培養基為最適生根培養基.同時,在溫室煉苗時,我們進行了瓶外生根試驗,從常用生根藥劑種選擇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用不同濃度浸根,處理後20天結果表明,NAA對藍莓沒有明顯催根作用,而IBA5~10mg/L催根效果都很好,生根率高、髮根多、根系長,20mg/L則基部膨大,髮根短,表明濃度偏高.瓶外生根更適合於工廠化生產,可以簡化程式和操作方法,顯著提高工作效率,省去培養基和相應裝置,降低成本,便於大量生產.在移栽作業中,我們還發現,可以將藍莓組培苗切段,2芽一段扦插於腐苔蘚中,控制好溫度與溼度,生根與成活率很好,極大的增加了繁殖係數.

2.4組培苗移栽當苗根長到1~1.5cm時,開啟瓶蓋,取出小苗,洗淨培養基,(幼枝上沾有培養基,常會引起幼枝發生腐爛,應注意避免).用多菌靈500~800倍液浸泡30min左右,然後栽入0.1%高錳酸鉀消毒過的苗床上.苗床基質分5個處理,分別為沙∶草炭土=1∶1、沙∶蛭石=1∶1、純沙、純蛭石、腐苔蘚.試驗結果表明,以腐苔蘚為基質最好,成活率最高80%以上.草炭土和沙半量配置也不錯,成活率50%以上.苔蘚用500倍多菌靈溶液浸泡撈出後稍瀝乾水分,鋪到事先準備好的苗床上,壓平壓實,苔蘚厚度5~7cm.苗木移栽後,每天澆水一次,每週噴一次甲基託布津和營養液,每半月澆灌一次0.5%的FeSO4溶液,蓋塑料拱棚,保溫保溼,冬季溫室內維持15~25℃,夏秋在露地搭蔭棚遮擋直射陽光,棚溫不超過28℃,7天后逐漸增加通風量,並逐漸減少澆水,1個月後移栽到營養缽或者直接移栽大田[文祕站-中國最強免費!].移栽前在畦內撒少量草炭土,移栽後於生長季澆灌FeSO4溶液2~3次.移栽後當年生長量可達20~30cm,翌春可有部分植株開花結果.

3結論

3.1莖段、莖尖培養在A3系列培養基中的1/3MS+BA1.5mg/L+NAA0.2mg/L+ZT1.5mg/L上誘導增殖培養40~50d,繁殖係數8倍以上;

3.2生根培養以A5系列培養基中的1/4MS+IBA0.5mg/L最好,生根率達100%且每株可生5~10條根;

3.3移栽基質以腐苔蘚為最好,成活率達80%以上.4討論藍莓育苗可採用根櫱繁殖、根條繁殖、扦插繁殖[2—3],但所需的繁殖材料增多,繁殖係數比較低,而組織培養能夠迅速去除病毒和更新品種,加快繁殖速度,短時間內能迅速增加苗木數量,可以形成規模化生產,因而有更大的優勢,所以引種初期一般採用組培技術進行藍莓的生產.對組織培養的藍莓苗應用於生產,人們通常會懷疑:品種優良性狀是否有變化,結果是否延遲,產量是否降低,據觀察,由外植體誘導產生愈傷組織出苗,容易發生染色體變異,而由定芽發育成的幼枝變異少,是可以保持品種原有特性,用於生產性栽培的.因此,我們在繁育過程中通過激素調整試驗,避免通過愈傷組織成苗.藍莓組培苗移栽後當年生長量可達20~30cm,翌春可有部分植株開花結果,品種不同有差異.盛果期在5年左右,其壽命為50年.丹東地區現有人工栽培藍莓面積10~15hm2,主栽品種有藍豐(高叢)、北陸(半高叢)、北藍(半高叢)、北村(半高叢)、美登(矮叢).其中前4個品種屬鮮果銷售優良品種,美登適合做加工型品種.露地栽培的藍莓採果期在7月15日至8月15日,採收期可達1個月.溫室栽培的藍莓在5月20日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