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城市科學類課程群教學中三個較為成功的方法論文

來源:才華庫 6.09K

摘要:文章在簡析了蘇州科技學院地理與資源科學系城市科學類課程群教學方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改革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重點總結了該系教學團隊在近三年的教學改革中採用的案例教學法、專案教學法、教學網站輔助教學法等三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對高校同類課程的改革提供參考。

淺談城市科學類課程群教學中三個較為成功的方法論文

關鍵詞:課程群 教學方法 改革

教學方法是一種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手段,是教師施教和學生學習知識、技能使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科學方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針對不同的課程型別、專業要求、學生特點,正確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從多方面啟用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高校所有從事教育活動的有識之士的重要目標和一直努力思考的問題。

城市科學類課程群是以城市這一共同研究物件為紐帶的一組課程,包括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管理學、城市生態學等課程,在筆者所在的蘇州科技學院地理與資源科學系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科學和地理資訊系統三個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自2007年起,我係組織骨幹教師組成了教學團隊,首先通過專家聽課、學生問卷調查、成功教改案例的集體學習等手段,對該課程群的教學實踐進行了系統分析,總結出了三個突出的問題:一是教學中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二是重教法、輕學法;三是教學手段優化不足、師生溝通渠道不暢。在此基礎上,根據課程群的特點、學生和專業的特點,在廣泛諮詢教學專家、大量學習有關教育學理論和最新文獻的基礎上,我們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為重點,以創新為支撐”的改革原則,並在課程內容改革、教學團隊和教材建設、實踐教學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相關活動的配合下。重點進行了近三年的教學方法改革探索。本文介紹了我們在實踐中一些成效顯著的做法。希望對同類專業類似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法,拉近理論與現實距離,增進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以案例為教材,讓學生通過自已對案例的閱讀與分析及在集體討論,瞭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概念或理論。並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和過程。近幾十年來,案例教學法在國內外受到高度重視,在哈佛,所有的課程全部都採用案例教學法來講授,一個學生的整個大學學習生涯中大約要用800個案例

由於城市科學類課程群具有實踐性強、應用性強、交叉性強、理論性強等突出特點,使得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無法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而案例教學的獨特優勢在這類課程中正可得到發揮。因此。自2007年開始,我們開始吸收哈佛等模式的優點,有意識地篩選針對各種教學內容和目的的教學案例,利用教學網站做成案例庫,將案例教學滲透到越來越多的教學內容和環節。三年的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具有獨特的優勢,選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熱點、能製造各種討論點的各類案例,並將其改編以適應各種不同教學目的,同時做好教師的角色定位和案例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設計,對學生增進學習興趣、理解理論知識並將其應用於實踐、提高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案例教學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選用生動、形象、有趣、貼近實際生活的案例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專業知識的價值,對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在講授城鄉地域的劃分時,我們根據學生多來自長三角的蘇、錫、常的實際情況,選擇了蘇州、常州在行政區劃調整時不同的處理方式對該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同效果的案例進行對比分析,並將在這兩個案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應用於另一個案例城市滁州的行政區劃調整建議中,學生在學完之後發覺“專業知識居然能對城市建設實踐產生如此大的指導作用、是否正確運用這些知識能夠影響甚至決定一個城市發展程序”的感覺,縮短了教學和實踐的距離,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興趣自然就提高了。

其次,案例教學法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紐帶,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相對抽象的理論,並能夠將理論應用於分析實踐。由於所有案例均是城市發展演化過程中發生的事實,很多是發生在師生身邊的案例,所以學生能夠輕易將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譬如講授城市群時,我們選用學生生活於其中的長三角城市群作為案例,並與珠三角城市群進行對比;講授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時以美國東北部和我國福建沿海地區為案例,並讓學生分析為什麼城市都出現在山麓、河口,而且河流越大、城市就越大等現象。上課時應用這些案例,使學生通過思考深刻認識到影響城市形成與發展的各種條件,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學生誇後從事與城市有關的規劃、調查、研究等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最後,案例教學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案例中都包含有供學生思考、分析和探尋的.許多問題,學生要透過眾多的、暗含的、看似不相關的情景去觀察、分析、討論和體驗。作出判斷、推理和論證,無形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的能力、群體協調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同時,案例教學告訴學生答案是開放的、發展的、不唯一的。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查資料,通過個體獨立或群體合作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斷,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方法。

二、科學設計專案教學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重視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合作意識、競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好基礎。這也決定了教學不僅是讓學生積累現成知識。而且是讓學生充分運用認知過程來感知現象,獲取、分析、處理資訊,將知識通過“內化”轉化為素質。專案教學法就是一種能夠綜合培養學生各種素質和能力的教學方法。

在城市科學課程群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廣泛地引入了專案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操作模式是:將綜合性強、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課程內容設計成若干個研究性專案。譬如某城市交通問題調查及對策研究、某城市空間佈局與地價的關係分析、某城市熱島效應研究等,分別佈置給由若干學生自由結合形成的各個專案小組,由專案組成員負責研究方案設計、實地調研、報告撰寫。最終提交專案研究報告,並製作PPT在課堂上彙報。學生為了完成這樣一個專案,需要調動所有學過的相關知識、主動補充未學過的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實際研究課題的設計、調研、報告撰寫及彙報的過程,學生的實踐能力地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譬如。05級有一個組的 同學為了得到部分資料,連續多日到某個政府機關去“報到”,最後終於打動對方。給他們提供了系統的資料,學生自己也領悟到了許多調研的技巧,感到收穫頗多。而專案小組一次次的彙報,也極大地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小組內部、小組之間在相互合作和競爭的過程中,鍛鍊了競爭意識和合作能力。對比發現,從大三開始,設計課程較多、經常開展此類專案教學的資源專業學生,在綜合素質上明顯高於其他專業學生,用人單位也時常反映“該專業的學生顯得比較成熟”。

三、積極建設教學網站。暢通師生溝通渠道,形成“無限”課堂

網路課程是指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基於Web的課程,其學習過程具有互動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徵。為充分利用現代網路資源,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利用學校區域網提供的條件,搭建了課程群教學網站,網站的功能模組有教師介紹、課程簡介、多媒體課件和教案、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參考資料、試題庫、習題庫、教學論壇、課後答疑、典型問題、優秀作品、學生成績管理、考試管理、作業遞交與批閱等等。隨著應用的深入,教學網站這一新的教學手段對教學效果和實現培養目標的巨大促進作用日益顯現,解決了長期困擾教學活動的一些突出矛盾。

首先,城市科學類課程群具有實踐性強、應用性強、資訊量大、涉及面廣、內容紛雜,交叉性強等突出特點。且由於我國處於高速城市化時期,城市各類新現象、新事物發展日新月異,城市科學類課程的許多知識更新非常快,任何優秀的教材都難以趕上時代的變化,不斷壓縮的課堂教學時數又使教師很難給學生補充足夠的最新知識和理論。而教學網站首先是一個資源中心,藉助教學網站,可以為師生構建一個時時更新的相關專業知識和資訊的資源庫,使師生緊貼學科發展前沿,學生可以突破時間、地域限制,根據需要查閱相關資料,同時也可以將自己擁有的資源共享,豐富網站的資源庫。這就解決了教學時數少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此外,網站還能夠將任課教師精心準備的講義、教學課件、網路教學資源,學生製作的優質課件、作業等積累起來,實現開放式共享和反覆利用。

其次,在以前的授課活動中由於許多課程為大班上課,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渠道狹窄、嚴重缺乏互動,教師不知道學生的需求,學生則選擇“愛聽就聽、不想聽不聽”的態度,不會主動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反饋。調查中甚至發現一些學生在課程即將結束時還不知道任課老師姓名的事情。藉助網路平臺,很好地實現了實現師生互動交流,學生可以把需要解答的問題張貼到電子公告板上,教師在公告板上作答。其他學生也可通過公告板看到問題。的解答,也可以通過意見箱就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進行建議和反饋,還可以就自己感興趣或需要深入學習的內容隨時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

第三,由於我係所開設的城市科學類課程群面對的是三個培養方向不同、基礎差別較大的專業,學生的基礎和素質又千差萬別,傳統的課堂教學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而在網路環境下,網路的超大容量,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和需求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由以教為主變為,從學為主,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結語

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先進的教學內容,只有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本文總結了我係在城市科學類課程群教學改革中採用的案例教學法、專案教學法、網站輔助教學法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期望對高校同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