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論文

來源:才華庫 2.94W

摘要:語文學習的範圍很廣,並且課程的實踐性很強,我們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尤其是農村中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尤為重要。我介紹的方式有:課堂內活動,啟用課堂;向外延展,藉助多媒體;體驗生活,擁有靈感。

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語文教學;實踐能力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下面我根據多年在農村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和經驗來談談。

一、擴大實踐範圍,充分利用資源

學校裡有好多語文學習資源,這些都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最好幫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可以聯絡課內外、溝通校內外、融合各學科關係,在學校展開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使我們的語文學習從內容到形式,從細節到整體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渠道得到更好的拓展,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供廣闊的天地。

(一)課堂內延伸,進行拓展性閱讀

語文學習可謂“處處留心皆學問”,課堂之外也是學習語文的廣闊天地。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可以根據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都參與到實踐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能動性。如,學了《樑思成的故事》,可以佈置學生去閱讀、瞭解建築方面的和有關樑思成事蹟的書籍,以此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如學了《絞刑架下的報告》《囚歌》等課文時,可讓學生讀紅色經典故事,然後讓他們在課堂上講,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達到拓展學生閱讀量的目的。還有讓學生每天誦讀經典詩文,提升文化品味。學校或年級也可以進行演講比賽,讓學生在演講中受到文化的薰陶。再如,每週寫寫週記,題材包括寫人、記事、描寫、抒情等活動。也可以背誦些經典美文,我校就每天早上規定時間全校進行經典美文誦讀。這些實踐性活動,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文學素養。

(二)超越課堂,進行實踐性活動

一個帶著積極性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鬆,更加迅速。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教育不分國界。”這真應了我們的古人說的“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學會調動學生自身的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質疑的情境。“學而不思則罔”,學源於思,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思起於疑,教師要在課堂上援疑置難。懷疑,使學生理解問題時有了困難,而有了認知上的困難就會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這時因勢利導排解學生的疑難,就可達到傳道受業解惑的目的。俄國作家杜勃羅留波夫說:“教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教師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出的是懂知識的猿猴,而絕不能是獨立思考的人。”他說的意思也就是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圍繞教學目標,設定一些疑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排疑,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如讓學生創辦手抄報,內容包括家鄉風情、特產,各種水果花草介紹等。首先做的是讓他們自己採集有關的素材,包括走村串巷或者採訪相關的人,包括摘錄各村的宣傳語或警示語等,然後自己試著去寫,還可以讓學生去學寫一些廣告或者人物傳記,這些需要他們看一些報紙、雜誌、書刊、電視等。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學、家長合作進行,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創作成果,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三)“網際網路+”與語文教學實踐

當今是知識經濟爆炸的時期,知識在飛速的增加和革新,若不更新將會被時代淘汰,於是我們的課堂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很多模式,如慕課、微視訊、翻轉課堂、Pad教學等。這些教學模式在和學生共同解決共性問題後,將學生的思維境界引向了更高,教師則起引導作用,起到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是如此,課堂上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表情都會讓學生茅塞頓開,使教學別開生面。這必然需要師生共同在跑道上奔跑,讓學生在方法上更新,讓師生在思想上共鳴。

二、迴歸生活,獲得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就要把他們放回到真正的社會生活中去體驗,讓他們在真正的生活體驗中去感悟生活的價值、生命的真諦。比如,我們農村學生每年的社會實踐活動(下地幹活)就能讓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得到洗滌,然後和語文學習聯絡起來就會獲得真切的感受和體會,也就有了真實的素材,而不再是紙上談兵,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一)農村校園生活,是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沃土

我們鄉村學校響應上級號召,開展了很多少年宮活動,開設了好多課外實踐課,如書法、美術、音樂、舞蹈、手工製作、民俗活動等一系列活動。我抓住這一契機,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1)培養欣賞能力:用學生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2)培養動手能力: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廢品經過加工變成一個個藝術品。

(3)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做成一件藝術品,從而享受成功的喜悅;

(4)學會領會:各種活動帶給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的感受。

(二)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家庭教育

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都提高了,他們不懂得珍惜,也不懂得感恩,因此語文教師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節假日、寒暑假等,讓學生在家裡感受一下洗衣、做飯、幹農活的不易,體會一下父母的勞累。還可以聯絡家長讓孩子做一天“家長”:計劃一天的花銷,再和父母進行交流,然後讓他們把一天的活動和感受記錄下來,這樣既是一篇好日記,也是一份生活中美好回憶的記載。再如可領孩子到福利院或養老院去為那些孩子或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幸福的生活,從而珍惜生活,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愛心,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農村的學生還可以種種菜、養養小動物,在種植和養殖中總結經驗和心得體會。總之,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形成一個整體,是培養中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尤其是農村學生,除了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教育資源,還應該充分利用我們農村廣闊而又自由的天地,這都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合理而又科學地去調節。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裡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雷軍林.張掖六中15+2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革新,2014(4).

[2]雷軍林.強化教學策略打造語文高效新課堂[J].教育革新,2015(9).

[3]楊紅兵.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評價促進主體發展[J].語文教學之友,2010(6).

[4]徐志東.強化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吉林教育,2008(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