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會形式下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創新思路論文

來源:才華庫 2.98W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學生更願意將興趣和精力放在“虛擬世界”中,甚至出現了社會上所說的“低頭族”、“拇指黨”等等,這些發展趨勢,都使得高等教育遭遇信任、溝通等一系列危機。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實際上,就需要我們創新教學方式,改革溝通形式與思路。而想要有效改善當前大學生心理教育的現狀,革新心理教育形式,做好創新發展,就需要從溝通機制改善出發。本文從當前大學生成長教育過程中心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引入茶話會這一形式,探索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具體創新思路。

茶話會形式下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創新思路論文

關鍵詞:茶話會;大學生;心理教育;創新思路

隨著資訊時代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將興趣和注意力放在了“虛擬世界”,由於虛擬世界的半隱蔽性、便捷性,很多學生更願意在其中發表感受和觀點、看法,忽略了現實世界的溝通與交往,這就使得學生出現了一系列諸如孤僻、不願意溝通交往等一系列心理問題。更為嚴重的是,隨著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逐漸減少,學生也不願意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這使得整個心理教育工作開展極不順利,效果比較差。此外,當前網路上,由於缺乏有效的資訊篩選和把關,學生所看到的資訊五花八門,其中一些不良資訊很容易對學生心理成長造成誤導,這是當前高等教育學生培養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1當前大學生心理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90後”群體逐漸成為當前大學生的主流群體,這一年齡段學生的“資訊接收快”、“更喜歡獨立”等等一系列特點逐漸明顯。但這一群體學生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如學生之間缺乏團結、信任與溝通,個性太強,不能妥善處理師生關係、同學之間關係等等,這些都是90後群體的共性問題。然而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很多老師並沒有認識到這一變化,整個心理教育還停留在傳統認知基礎上,導致心理教育成效不大。隨著教學環境進一步複雜,解決學生心理障礙迫在眉睫,必須立足於當前大學生心理教育存在的問題,充分做好教育創新與發展工作。

1.1教師“備課”不足———未能清楚瞭解學生需要什麼

想要做好心理教育,“備好課”很重要。所謂備好課,實際上就是教師要對學生的基本狀況進行清晰瞭解,知道學生成長存在什麼問題,知道學生對什麼問題感興趣,知道怎麼和學生實現高效溝通等等。只有清楚這些問題,才能幫助教師與學生實現高效溝通。心理教育不同於其他教學內容,其更需要做的就是怎樣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高效溝通、全面信任,通過學生的坦誠布公,讓教師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學生溝通。然而當前心理教育開展時,許多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環節的有效實施,教師不知道學生最需要什麼,不知道如何解開學生心中的疑惑。這一問題解決不徹底,整個心理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難深入學生心中,效果可想而知。

1.2教學“方法”落後———未能與學生“高效”溝通

教學方法是指導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措施。不同教學方法,所達到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實現高效溝通,及時互動。然而當前心理教育開展的方法極為傳統落後,多數教師未能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在開展心理教育時,教師如同開展文化課教學一樣,只是機械地向學生講解健康心理應該掌握什麼樣的知識,忽視了學生的時代特點,未能有效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心理教學溝通效率。

1.3教學“形式”單一———未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性”

隨著多媒體技術不斷髮展,如今教學活動可以構建“課堂講述”與“視訊宣傳資料”一體化的教學形式。但在心理教學開展過程中,由於所採取的教學形式過於單一,教學素材內容過於單薄,缺乏實踐性,很難讓學生形成直觀認識和理解。同時心理教育應該採取的方式是學生問題闡述為主的教學思路,而當前採用的仍然是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思路。教師索然無味的理論講解,很難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的參與性不強,整個心理教學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同時也無法發揮課程應有的心理疏導作用。可以說,創新形式,改革體系,豐富內容極為重要。

2心理教育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開展心理教育,其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疏導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礙以及緩解壓力。與傳統的知識教育和技能教育不同的是,心理教育的開展關係到學生的終生成長,學生可以不掌握某些理論知識,但不能出現心理問題。

2.1心理教育開展的重要性分析

實際上,當前龐大的高校學生規模群體,加上巨大的就業壓力和負擔,都讓學生有著較大的心理障礙。開展心理教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全面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能培養出具一定心理素養要求、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而不只是掌握了豐富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的人才。同時,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成熟和發展,心理教育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心理教育是高校教學的要求。

2.2心理教育開展的必要性分析

開展心理教育,極為必要。首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關係到學生的.成長,甚至是生命健康。現在高校學生的個性越來越強,相互之間的正常溝通卻越來越少,比如,復旦大學投毒案,雲南大學馬加爵案等一系列悲劇的發生,就是由於學生心理出現了問題,而又缺乏及時有效的疏導,最終釀成悲劇。其次,高校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後階段,隨後就將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了。可以說對學生的培養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和生活質量。從目前大學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表現情況看,並不太樂觀。不少學生在遇到問題和挫折後,要麼認識不到嚴重性,要麼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盲目慌亂,無所適從,實際上這些表現都是學生心理抗壓能力不足等所造成的。由此可見,大學階段幫助學生形成體系化的抗壓能力和抗挫意識相當重要。最後,開展心理教育是高校教學中必須完成的內容。一方面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和老師有疏導學生心理壓力,化解學生心理障礙的職責和義務;另一方面,心理教學也是實現老師與學生深度溝通、有效交流的必然要求。當前教學活動效率之所以較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與老師之間並沒有建立起高效的溝通機制,老師不知道學生存在的困難問題,而學生也不知道能否、該如何向老師闡述自己的困難與問題。所以,必須構建一個溝通機制,確保老師與學生之間能有效溝通,從而達到教學育人的目的。

2.3心理教育開展的作用和意義分析

正確開展心理教育對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能夠有效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及時化解學生的心理障礙,能夠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其次,通過有效開展心理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的心理障礙化解方法,使學生在遭受成長困難和挫折時,可以實現自我有效修復,增強自身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最後,心理教育的有效開展,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昇華課堂氛圍,不僅實現“亦師亦友”,同時也增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友誼情感。

3茶話會形式下創新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實施思路分析

事實上,無論是教學要求,還是教學創新發展的趨勢,都需要我們變革當前大學生心理教學開展的形式和方法。通過有效創新,更好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引入茶話會形式,無疑是對當前大學生心理教學的一次大膽嘗試。

3.1茶話會形式的定義與內涵分析

茶話會是一種以喝茶談話為開展形式的活動,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不一定有“喝茶”這一環節。所謂喝茶,只是說明這一形式比較輕鬆自由、風格隨意。茶話會與茶會和茶道不同,其形式更自由,不用任何理由和規矩。任何參與者在茶話會中的地位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其發言內容也不受過多要求。可以說,茶話會形式是實現師生、學生間有效溝通的最佳方式,也是一大創新。這一方式,讓學生更能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

3.2茶話會與大學生心理教育的融合思路分析

事實上,當前學生對心理教育認知存在著偏差。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提出心理問題,容易被人嘲笑,或者自己不願意將自己的祕密與他人分享。還有一部分學生則認為,當前心理教育過於形式化,缺乏實質內容,自己反映了相應問題,也很難得到有效解決和妥善處理,所以就乾脆不反映。從這些現象中我們可以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不順暢,缺乏合理的溝通形式。藉助茶話會這一創新平臺,更有利於心理教育的開展。心理教育本身所溝通的內容就是帶有較為沉重色彩的事物,如果還是以課堂教學、教師講臺講課的方式開展往往很難達到教學的目的。在課堂上,學生很容易感受到壓抑,即使教師反覆諮詢學生是否存在問題和障礙,也很少有學生願意回答和分享。而通過茶話會的開展形式,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相處的朋友關係,雙方可以更自由、更隨意地溝通。可以說這一方式能有效幫助學生將自身問題分享給大家。巧借茶話會,也可實現心理教育溝通方式的創新。溝通方式的革新對解決心裡問題有著重要作用。詢問,被動講與主動分享、坦誠陳述之間存在著質的差別,溝通方式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認同觀念,藉助茶話會形式,開展大學生心理教育,能讓學生在更放鬆的氛圍中,丟下手機,將自己的問題及時說出來,從而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可以說,使用茶話會開展心理教育,是集體溝通的最佳方式與途徑。以往由於缺乏有效的組織,學生更願意將問題和困難訴諸於虛擬世界,這隻會加重學生的心理障礙,起不到任何實質作用。而通過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溝通方式,學生會放下手機,積極參與到心理教學上來,通過使用茶話會形式,能夠為學生集體溝通問題,尋找到全新的思路和途徑。

4結語

一直以來,我們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老師與學生的互動關係問題。其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學生用“亦師亦友”的理念和態度來對待老師。構建“亦師亦友”的課堂環境,不僅讓課堂氣氛更加適合學生成長,同時也是教學的極大創新和發展,而這也是每一個教師所想要看到的狀態,創新心理教學開展形式,就能有效實現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邢彥輝.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山東教育,2013,1:33-35.

[2]劉智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研究[J].文教資料,2013,7:35-39.

[3]肖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細化內容結構探析[J].江漢論壇,2014,4:11-18.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