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芽技術研究論文

來源:才華庫 2.45W

【摘要】藍芽技術作為全球統一的無線通訊標準,其目的在於建立通用的低功耗低成本的無線電空中介面及其控制軟體的公開標準,使通訊和計算機進一步結合,使不同廠家生產的行動式裝置在沒有電線或電纜互相連線的情況下.能在近RF離範圍內具有互聯互操作的效能。本文介紹了藍芽的技術背景,並分析了現有的幾種無線技術,包括紅外技術,無線區域網和HomeRF網路,並與藍芽技術對比,給出了藍芽技術的定位。

藍芽技術研究論文

【關鍵詞】藍芽;無線;技術定位

被譽為“驅動新經濟的引擎”的藍芽技術,其英文名為Bluetooth,是1985年5月由,Intel,Nokia和Toshiba等5家公司聯合制訂的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標準,其目的在於實現最高資料傳輸速率為1Mbps(有效傳輸速率為721kbps),最大傳輸距離為10米的無線通訊。1999年7月,Bluetooth SIG(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ingGroup,藍芽特別興趣小組)公佈了藍芽正式規範1.0版本。藍芽技術採用公開技術標準,一經推出就獲得業界的廣泛認同,現已出現了基於該標準的產品。目前藍芽技術已經成為近距離無線資料通訊領域的'最熱門研發方向,已有超過2000家的企業宣佈支援和開發藍芽技術及其相關產品。藍芽技術低成本、低功耗的無線接入方式,在資訊家電、行動通訊、嵌入式應用開發等諸多方面有了廣泛的應用,順應了現代通訊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潮流,其前景將無可限量。

一、技術背景

藍芽技術的誕生開始於Ericsson的一項研究工作.1994年,Ericsson計劃在行動電話與其附件之間開發一種低成本、低功耗的無線介面,以替代移動裝置之間的線纜解決的方案,並在價格、效能和體積等方面對新技術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由於它致力於用無線電波代替傳統網路中錯綜複雜的電纜,在10米到100米的空間內使各類移動及非移動裝置之間可以實現方便快捷、靈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資料和話音通訊側,所以藍芽技術在設計上主要考慮了:1.空中介面的工作頻段2.體積與效能3.對話音和資料的處理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逐漸表明短距離無線解決方案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其發展前景也是樂觀的。在著手研製收發晶片的同時,Ericsson很快意識到他們需要合作伙伴來共同開發這項新技術。其目的不僅是要提高技術,而是要贏得來自PC,便攜電腦及行動電話等領域堅實而又廣泛的市場支援。這對於一項新技術的成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於1998年5月專門成立Bluetooth SIG來開發這項新技術。

Bluetooth SIG本身就代表來自各方面的市場需求,從而為這項新技術的不斷髮展奠定了基礎,使之逐漸成為一種事實上的標準。

二、技術定位

藍芽技術具有一整套全新的協議,可以應用於更多的場合。藍芽技術中的跳頻更快,因而更加穩定,同時它還具有低功耗、低代價和比較靈活等特點。總的來講,紅外技術適合在相對穩定靜止的短距離直視通訊環境中應用,如紅外印表機;

802.11X比較適用於辦公室中的企業無線網路;HomeRF可應用於家庭中的移動資料和語音裝置與主機之間的通訊;而藍芽技術可應用於任何短距離內用無線方式替代線纜的場合以及嵌入式系統中。藍芽技術的定位就是現代通訊網路的最後10米,它將會像一種無處不在的數字化的神經末梢一樣,把現有的各種網路終端裝置和各種資訊化裝置在近距離內都連線起來,以實現行動電話、行動式計算機以及各種行動式通訊裝置之間在近距離內實現無縫的資源共享。積極跟蹤分析藍芽技術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Graham grat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into owaveSourceandDesign,1997,24(7):71-73.

[2]Theodoros Salonidis,Pravin Bhagwat,Leandros imity awareness and ad hop network establish-ment in ford Electronic,1999,48(13):65-68.

[3]榮新華,楊壽報.藍芽安全體系結構研究及其在雙向RKE系統中的應用[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03(8).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