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工程技術實習報告4篇

來源:才華庫 2.12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程技術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工程技術實習報告4篇

工程技術實習報告 篇1

隨著大三生活的結束,我們迎來了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個暑假,我們也充分利用了這個暑假進行了實踐活動。這次實習是我們學習理論知識三年以來的第一接觸現場,可以想象其意義的重要性,我們第一次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我也不例外來到了施工現場進行學習,從20xx年7月15日開始,到8月15日結束,歷時一個月的實習讓自己學習到很多,也讓自己突破了書本上的限制,真正的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起來。施工實習不僅是對學生能否在實踐中演習知識技能的一種訓練,也是對學生的敬業精神、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的綜合鍛鍊。土木工程的學習,不僅要注意知識的積累,更應該注意能力的培養,為此,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在我們大三期末的暑假,開始了生產實習。

一、實習目的

本次生產實習的目的是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工程實際聯絡起來,理論聯絡實際,通過實習認識理解所學知識,同時培養我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國主義精神,並且學習一線工作人員腳踏實地、忠於職守、樂於奉獻的優秀品質,培養我們熱愛土木工程、獻身土木工程的精神。另外,通過實習還培養我們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

二、實習要求

1、注意自身人身及財產安全;

2、認真做好現場及講座筆記,現場參觀要不恥下問;

3、遵守現場相關規章制度,關心他人及自身安全;

5、注意自己的言行,行為要得體;

5、禁止游泳,禁止喝酒;

6、實習結束後,登記返程目的地,保證全程安全。

三、實習時間

20xx年7月15日~8月15日 威海工地

四、實習日程

在這段實習的日子裡,跟隨指導人員參觀工地的進展情況和監督工作,認真的完成自己的實習課程。

五、實習內容

㈠、參觀工地

本次實習我參觀了幾處施工現場(工地)工地現場實習情況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A.威海市鳳林村居民樓基坑支護施工現場

該專案總共28層,由機械勘察設計研究院設計,總建築面積4萬2千平方米,設計4層以下商用,4層以上居住。地基處理採用樁基礎,地下邊坡有護坡樁加錨杆,鋼筋採用25號,打入土坡20米深。土釘牆,10度,土釘12米,水平間距1.4米,豎向間距1.5米。面層10cm水泥噴射。基坑標高11.5米。

本次工地參觀涉及到的岩土有關知識有:⑴土釘牆土坡支護;⑵正迴圈施工;⑶水下導管灌注法(鑽孔灌注樁);⑷基坑降水(井點降水)。現在分別對以上知識分別敘述如下:

⑴土釘牆土坡支護:

土釘牆的概念:土釘牆是進行基坑開挖時,進行土體支護的一種支護方法。土釘牆是由天然土體通過土釘牆就地加固並與噴射砼面板相結合,形成一個類似重力擋牆以此來抵抗牆後的土壓力;從而保持開挖面的穩定,這個土擋牆稱為土釘牆。土釘牆是通過鑽孔、插筋、注漿來設定的,一般稱砂漿錨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鋼、粗鋼筋形成土釘。土釘牆的做法與礦山加固坑道用的噴錨網加固巖體的做法類似,故也稱為噴錨網加固邊坡或噴錨網擋牆,建築基坑與護坡技術規程JGJ120-99 正式定名為土釘牆。

複合型土釘牆採用攪拌樁+土釘的形式,是以水泥土攪拌樁帷幕等超前支護措施解決土體的自立性、隔水性以及噴射面層與土體的粘結問題,以水平向壓密注漿及二次壓力灌漿解決土體加固及土釘抗拔力問題,以相對較長的插入深度解決坑底的抗隆起、管湧和滲流等問題,構成由防滲帷幕、超前支護及土釘等組成的複合型土釘支護。

⑵正迴圈施工:

(1) 正迴圈鑽進成孔應採用泥漿護壁。造漿粘土應符合以下技術要求:膠體率不低於95%;含砂率不大於4%;造漿率不低於0.008~0.006m攩3攪/kg。泥漿效能指標:泥漿比重為1.05~1.25;漏斗粘度為16~28s;含砂率小於4%;膠體率大於95%;失水量小於30ml/30min。

(2) 規劃佈置施工現場時,首先考慮沖洗液迴圈、排水、清渣系統的安設,以保證正迴圈作業時,沖洗液迴圈暢通。汙水排放徹底,鑽渣清除順利。迴圈系統由泥漿池、沉澱池、迴圈槽、廢漿池、泥漿泵、泥漿攪拌裝置、鑽渣分離裝置等組成。採用集中攪拌泥漿,集中向各鑽孔輸送泥漿的方式。

沉澱池採用二個串聯並用,每個沉澱池的容積為6m

泥漿池的容積為鑽孔容積的1.2~1.5倍。並不小於8立方米。

沉澱池、泥漿池、迴圈槽用磚塊和水泥砂漿砌築牢固,不得有滲漏或倒塌。泥漿池等不能建在新堆積的土層上,防止池子下陷開裂,漏失泥漿。

(3) 及時清除迴圈槽和沉澱池內沉澱的鑽渣,必要時可配備機械鑽渣分離裝置。清出的鑽渣應及時動出現場,防止鑽渣廢漿汙染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

(4) 正迴圈鑽進操作要點:

①安裝鑽機時,轉盤中心應同鑽架上吊滑輪同一垂直線上,鑽桿位置偏差不應大於2cm。

②開始鑽進時,應先在護筒內放一定數量的泥漿或粘土塊,稍提鑽桿,開始空轉,並從鑽桿中壓入清水,使之攪拌成漿,開動泥漿泵進行迴圈,待泥漿均勻後開始鑽進。

③初鑽時應低檔慢速鑽進,使護筒刃腳處形成堅固的泥皮護壁,鑽至護筒刃腳下1m後,可按土質情況用正常速度鑽進。

④鑽具下入孔內,鑽頭應距孔底鑽渣面50~80mm,並開動泥漿泵,使沖洗液迴圈2~3分鐘。然後開動鑽機,慢慢將鑽頭放到孔底,輕壓慢轉數分鐘後,逐漸增加轉速和增大鑽壓,並適當控制鑽速。

⑤正常鑽進時,應合理調整和掌握鑽進引數,不得隨意提動孔內鑽具。操作時應精力集中,掌握升降機鋼絲繩的鬆緊度,減少鑽桿水龍頭晃動。

⑥加接鑽桿時,應先將鑽具稍提離孔底,待沖洗液迴圈3~5分鐘後再擰卸加接鑽桿。

⑦鑽進過程中,應防止扳手、管鉗、墊叉等金屬工具掉落孔內,損壞鑽頭。

⑧如護筒底土質鬆軟出現漏漿時,可提起鑽頭,向孔中倒入粘土塊,再放入鑽頭倒轉,使膠泥擠入孔壁堵住漏漿空隙,穩住泥漿後繼續鑽進。

⑶水下導管灌注法(鑽孔灌注樁):

鑽孔灌注樁是為了在地下水位較淺的地層中施工而採取的施工方法,主要原理是將鑽渣利用泥漿帶出,並保護孔壁不致坍塌.再使用水下混凝土澆築的方法將泥漿置換出來,從而完成鑽孔灌注樁的施工.要注意不要出現斷狀及縮徑的情況.

鑽孔灌注樁顧名思意就是先鑽孔然後澆砼或放鋼筋籠後澆砼.鑽孔灌注樁又可以分為人工挖孔和機械挖孔,機械挖孔又可以分為幹作業成孔灌注樁和溼作業成孔灌注樁.

鑽孔灌注樁是相對人工挖孔樁而言的,對於直徑小於80cm的孔,一般都採用鑽孔灌注樁,反之用人工挖孔樁。當然直徑不是唯一要訣,對於地下水埋深淺等不適於人工挖空的,也用鑽孔灌注樁。幹作業成孔常常是衝擊鑽進,沒渣可除。

⑷井點降水:

井點降水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施工方法。 井點降水的要求根據具體施工情況而定的。首先,要是基坑中部的地下水位降到施工平面下0.5~1米(一般)。其次,要根據需降水的基坑基槽寬度定製降水系統。寬超過6米要設定雙排井點,不超過設定單排。面積過大用環形井點。第三,高程佈置,跟據降水的深度定井管埋置深度,有具體的計算公式。基本就是這樣,也沒法從具體的細節說了。

B.鳳林村鑽孔灌注樁施工現場

在進行護坡樁鑽孔的時間,針對西安黃土地區特有一種鍋錐,其鑽進原理是這樣的:撐杆下懸垂一組齒輪,齒輪帶動方杆轉動,方杆帶動鑽桿,鑽桿上面有個鑽頭,當鍋錐放下去時,它可以卡到鑽桿鑽頭上的一個銷釘,銷釘旋轉,就可以帶動鍋錐開始旋轉,鍋錐從而可以一點點旋進。

鍋錐裡面旋滿土後,鋼絲繩上的掛鉤放下去,然後將鍋錐提起。提起來之後,鍋可以開啟,因為它是兩個半鍋,在旋挖鑽進還未引進時,這種方法在西安地區應用比較廣泛。

利用上述做法來打孔的時候,往往容易使樁孔鑽得略大,比如把設計為1米的孔鑽成直徑為1.1米,而且如若鑽孔過長的話,難以保證樁孔的豎直度。該做法的缺點是對沙層無能為力。

護坡樁和腰樑連線成網就成了排樁牆。土釘牆是在挖基坑的過程中一層一層打上去的,即邊挖邊打土釘邊支護,從而生成土釘牆。

本次工地參觀涉及到的岩土有關知識有:⑴鑽孔灌注樁;⑵護坡樁;⑶明挖法。現在分別對以上知識分別敘述如下:

⑴鑽孔灌注樁:

鑽孔灌注樁目前在沿海地基處理中應用十分廣泛,但因屬隱蔽工程,成樁後質量檢查比較困難,且由於軟土的特殊性質,經常會出現一些質量問題。如下:

1 縮徑

1.1 產生的原因

(1)清孔不徹底,泥漿中含泥塊較多,再加上終灌拔管過快,引起樁頂周邊夾泥,導致保護層厚度不足。

(2)孔中水頭下降,對孔壁的靜水壓力減小,導致區域性孔壁土層失穩坍落,造成砼樁身夾泥或縮頸。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樁後形成護頸。

1.2 防治措施

預防縮徑的關鍵是控制泥漿比重,確保泥漿能保持孔壁平衡。

(1)使用直徑合適的鑽頭成孔,根據地層變化配以不同的泥漿。

(2)成孔施工時應重視清孔,在清孔時要做到清渣而不清泥,預防清孔後的在澆築砼的過程中區域性坍塌,導致縮徑的產生。

2 斷樁

2.1 產生的原因

(1)砼拌和物發生離析使樁身中斷。

(2)灌注中,發生堵塞導管又未能處理好;或灌注中發生導管卡掛鋼筋籠,埋導管,嚴 重坍孔,而處理不良時,都會演變為樁身嚴重夾泥,砼樁身中斷的嚴重事故。

(3)灌注時間過長,首批砼已初凝,而後灌注的砼衝破頂層與泥漿相混;或導管進水,未及時作良好處理,均會在兩層砼中產生部分夾有泥漿渣土的截面。

2.2 防治措施

(1)導管要有足夠的抗拉強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滿砼的重量;內徑應一致,其誤差應小於±2毫米,內壁須光滑無阻,組拼後須用球塞、檢查錘作通過試驗;導管最下端一節導管長度要長一些,一般為4米,其底端不得帶法蘭盤。

(2)導管在澆灌前要進行試拼,並做好水密性試驗。

(3)嚴格控制導管埋深與拔管速度,導管不宜埋入砼過深,也不可過淺。及時測量砼澆灌深度,嚴防導管拔空。

(4)經常檢測砼拌和物,確保其符合要求。

3 樁頂區域性冒水、樁身孔洞

3.1 產生的原因

(1)水下砼灌注過程中,導管埋深過大,導管內外砼新鮮程度不同,再加上灌注過程中上下活動導管過於頻繁,致使導管活動部位的砼離析,保水效能差而泌出大量的水,這些水沿著導管部位最後灌入的、最為新鮮的砼往上冒,形成通道(即樁身孔洞) 。

(2)水下砼灌注過程中,砼傾倒入導管速度過快過猛,把空氣悶在導管中,在樁內形成高壓氣包。高壓氣包在其自身浮力或導管起拔等外力的作用下,在砼內不斷上升,當上升到樁頂附近時,氣包浮力與上升阻力接近,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氣包便滯留在樁身內,最終形成樁身孔洞。另外,有一些樁在餘樁截後,樁身內殘餘的高壓氣體,因通道開啟而順樁身的細小縫隙釋放出來。這時,常會攜帶部分遺留在氣包內的水往上冒,出現“樁頂冒氣泡”的怪現象。

(3)水下砼灌注時間過長,最早灌入孔內的砼坍落度損失過大,流動性變差,終灌導管起拔後會留下難以癒合的孔洞。

3.2 防治措施

(1) 控制導管的埋深,灌注過程中做到導管勤提勤拔。

(2) 砼傾入導管的速度應根據砼在管內的深度控制,管內深度越深,砼傾入速度越應放慢。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始終保持導管內滿管砼,以防止樁身形成高壓氣包。實際施工中,往往因為導管每次起拔後管內都會形成空管,再次灌注時,樁身形成高壓氣包就很難避免。因此,應在灌注過程中適當上下活動導管,把已形成的高壓氣包引出樁身。

(3)加適當緩凝劑,確保砼在初凝前完成水下灌注。

4 鋼筋籠上浮

4.1 產生的原因

砼由漏斗順導管向下灌注時,產生一種頂託力,使鋼筋籠上浮。

4.2 防治措施

(1)鋼筋骨架上端在孔口處與護筒相接固定。

(2)灌注中,當砼表面接近鋼筋籠底時,應放慢砼灌注速度,並應使導管保持較大埋深,使導管底口與鋼筋籠底端間保持較大距離,以便減小對鋼筋籠的衝擊。

(3)砼液麵進入鋼筋籠一定深度後,應適當提導管,使鋼筋籠在導管下口有一定埋深。但注意導管埋入砼表面應不小於2 m,不大於10m。如果鋼筋籠因為導管埋深過大而上浮時,現場操作人員應及時補救,補救的辦法是馬上起拔拆除部分導管;導管拆除一部分後,可適當上下活動導管;這時可以看到,每上提一次導管,鋼筋籠在導管的抽吸作用下,會自然回落一點;堅持多上下活動幾次導管,直到上浮的鋼筋籠全部回落為止。當然,如果鋼筋籠嚴重上浮,那麼這一補救措施也不一定會十分奏效。

5 “爛樁頭”

5.1 產生的原因

(1)清孔不徹底,樁頂浮漿過濃過厚,影響水下砼灌注時測量樁頂位置的精度。

(2)導管起拔速度過快,尤其是樁頭直徑過大時,如未經插搗,直接起拔導管,樁頭很容易出現砼中間高、四周低的“爛樁頭”。

(3)澆築速度過快,導致孔壁區域性坍塌,影響測量結果。

5.2 防治措施

(1)認真做好清孔工作,確保清孔完成後孔口沒有泥塊返出;在空孔較長的樁內測量砼上升面時,應控制好測量重錘的質量。通常認為使用5~40mm碎石砼時,重錘的質量可以控制在1.5kg 左右;使用5~25mm 碎石砼時,重錘的質量可以控制在1kg 左右。在設計樁頂與地面距離< 4 m時,通常認為使用竹竿通過手感測量砼面更直觀,精度更高。

(2)砼終灌拔管前,應使用導管適當地插搗砼,把樁身可能存在的氣包儘量排出樁外後,以便精確測量砼面。也可通過導管插搗使樁頂砼攤平。

6 灌注砼時樁孔坍孔

灌注水下砼過程中, 發現護筒內泥漿水位忽然上升溢位護筒, 隨即驟降並冒出氣泡,為坍孔徵兆。如用測深錘探測砼面與原深度相差很多時,可確定為坍孔。

⑵護坡樁施工:

㈠、鑽孔

1、鑽孔前的準備:護坡樁施工鑽孔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樁位放線,整理平整場地,佈設施工便道,設定供電及供水系統,本工程由於工程水文地址條件較好,採用幹成孔作業。

2、鑽孔:

鑽孔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要在機架上標明控制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鑽孔深度;鑽孔時調值機架挺杆,對好樁位,開動機器鑽進、出土,達到控制深度後停鑽,先空轉數圈後,在提鑽。

3、檢查成孔質量

成孔質量包括孔深、傾斜度、直徑和清孔。對於每一個樁孔應該有三次檢查成孔質量,一次是剛完成鑽孔後,第二次是吊放鋼筋籠後,第三次是灌注砼前。用測探繩測量孔深及虛土厚度,虛土厚度等於鑽孔深度的差值,其中虛土厚度不應該超過規範中規定的數值;鑽孔的傾斜度不得大於1%;施工中碰到含水量較大的軟塑粘土層,應該防止鑽桿晃動引起孔徑擴大,致使孔壁附著擾動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鑽到預定深度後,必須在孔底處進行空轉清土,然後停止轉動,提鑽桿。

㈡、鋼筋籠

1。 鋼筋籠的製作

本工程所用鋼筋籠均進行整體安裝。製作鋼筋籠時,對鋼筋的調值、除繡、截斷、彎折與焊接按設計圖紙和技術規範要求進行。鋼筋籠主筋長度分別為12m、11.4m、9m ,不需要對接。成品鋼筋籠保證起順直,尺寸準確,其直徑、主筋間距及螺旋箍筋間距施工誤差,不大於20mm 。

2、鋼筋籠的安裝

⑴ 為保證鋼筋籠外保護層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在鋼筋籠身每隔4m在一橫截面上設定四個鋼筋“鼻子”,施工中,由於鋼筋“鼻子”直徑過細,可能會陷進孔內壁,應人工調正鋼筋籠位置,在籠壁外側加墊砼塊,來保證鋼筋籠的保護層;

⑵ 鋼筋籠吊裝之前,先對鑽孔進行檢測,主要檢測鑽孔內有無坍塌,以確保鋼筋籠的安裝。

⑶ 鋼筋籠吊裝時對準孔位,儘量豎直輕放、慢放,同時注意加強主筋的吊裝位置是在樁外側還是在樁內側。不允許高起猛落,強行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

⑷ 入孔後牢固定位,使鋼筋籠頂處於同一標高。

㈢、灌注混凝土

放溜桶澆注混凝土,在放溜桶前要第三次檢查和測量鑽孔內虛土厚度,澆注混凝土要連續進行,分層振搗密實,混凝土澆注到樁頂時,要適當超過樁頂設計標高,以保證在鑿除浮漿後,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在混凝土澆到距樁頂1.5m時,可拔出溜桶,直接澆灌混凝土。

㈣質量保證

影響護坡樁施工質量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項主要內容:測量放線錯誤使建築結構吃進樁身;沉渣超厚、混凝土離析、樁身夾泥、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鋼筋錯位變形嚴重、樁頂標高不足等多因素都會影響灌注護坡樁成樁質量。

施工中主要通過以下幾項措施來控制成樁質量:

1、制孔底虛土:鑽孔完畢,要及時蓋好孔蓋板,並防止在蓋板行走,操作過程中要及時清理虛土,必要時視孔內土質情況可二次投鑽清土;

2、密切注意土質變化,遇有淤泥、有水滲漏現象要及時會同技術人員作出施工處理,防止塌孔縮孔;

3、鋼筋籠的質量保證:加強對鋼筋加工人員和鋼筋籠吊放工人的技術交底,控制鋼筋籠在製作加工、堆放、運輸、起吊、入孔等過程中,鋼筋籠質量的保證和入孔主筋朝向位置的正確擺放;

4、控制樁身混凝土質量:嚴格按照施工操作工藝規定進行施工操作,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孔內積水和孔壁滲水影響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密實性,採用串溜桶下料幾分層振搗澆注的方法,控制澆注時間,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一個樁身的混凝土澆築,對有孔底積水或者孔壁滲水現象的樁孔要特別要求混凝土最短時間的澆築完成,以保證樁身混凝土的密實性,控制混凝土澆注速度,保證樁頂標高達到設計要求。

⑶明挖法

明挖法具有施工簡單、快捷、經濟、安全的優點,城市地下隧道式工程發展初期都把它作為首選的開挖技術。其缺點是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

明挖法的關鍵工序是:降低地下水位,邊坡支護,土方開挖,結構施工及防水工程等。其中邊坡支護是確保安全施工的關鍵技術。主要有:

(1)放坡開挖技術。適用於地面開闊和地下地質條件較好的情況。基坑應自上而下分層、分段依次開挖,隨挖隨刷邊坡,必要時採用水泥粘土護坡。

(2)型鋼支護技術。一般使用單排工字鋼或鋼板樁,基坑較深時可採用雙排樁,由拉桿或連樑連結共同受力,也可採用多層鋼橫撐支護或單層、多層錨杆與型鋼共同形成支護結構。

(3)連續牆支護技術。一般採用鋼絲繩和液壓抓鬥成槽,也可採用多頭鑽和切削輪式設 備成槽。連續牆不僅能承受較大載荷,同時具有隔水效果,適用於軟土和鬆散含水地層。

(4)土釘牆支護技術。在原位土體中用機械鑽孔或洛陽鏟人工成孔,加入較密間距排列的鋼筋或鋼管,外注水泥砂漿或注漿,並噴射混凝土,使土體、鋼筋、噴射混凝土板面結合成土釘支護體系。

(5)錨杆(索)支護技術。在孔內放入鋼筋或鋼索後注漿,達到強度後與樁牆進行拉錨,並加預應力錨固後共同受力,適用於高邊坡及受載大的'場所。

(6)混凝土和鋼結構支撐支護方法。依據設計計算在不同開挖位置上灌注混凝土內支撐體系和安裝鋼結構內支撐體系,與灌注樁或連續牆形成一個框架支護體系,承受側向土壓力,內支撐體系在做結構時要拆除。適用於高層建築物密集區和軟弱淤泥地層。

C、觀看錄象

A.7月25看錄象。共看了兩段錄象,內容如下:

⑴鑽爆法施工步驟:

a.鐳射導向:控制開挖軸心,適用於直線段,不適用於洞口開挖,洞口開挖用測量放線,300米內誤差小於2cm,精度高。

b.布孔

掏槽眼 40~50mm

空孔 100~150mm

崩落眼(均勻分佈在開挖面上)

周邊眼(孔距35~65cm)(斜孔)

c.鑽孔(使用多臂鑽車)

適用於4~100m2,孔深2~5米

佔迴圈進尺的1/4~1/2

d.裝藥

採用的炸藥最好是爆炸氣體中有毒氣體最少的且要有抗水作用

e.聯線:優先使用導爆管傳爆網路

⑵掘進機(使用於圓形隧道)

掘進機開挖

全斷面隧道掘進機(Tunnel BoringMachine, 簡寫為TBM)是一種專用的開挖裝置。它利用機械破碎岩石的原理,完成開挖、出碴及混凝土(鋼)管片安裝的聯合作業,連續不斷地進行掘進。

掘進機(使用於圓形隧道)

掘進機開挖

全斷面隧道掘進機(Tunnel BoringMachine, 簡寫為TBM)是一種專用的開挖裝置。它利用機械破碎岩石的原理,完成開挖、出碴及混凝土(鋼)管片安裝的聯合作業,連續不斷地進行掘進。

一、掘進機的型別和工作原理

根據破碎岩石的方法,掘進機大致可分為擠壓式和切削式兩種型別。根據掘進機的作業面是否封閉可分為開敞式、單護盾和雙護盾掘進機。

掘進機一般由刀盤、機架、推進缸、套架、支撐缸、皮帶機及動力間等部分組成。掘進時,通過推進缸給刀盤施加壓力滾刀旋轉切碎巖體,由裝在刀盤山的集料斗轉至頂部通過皮帶機將巖渣運至機尾,卸入其它運輸裝置運走。為了避免粉塵危害,掘進機頭部裝 有噴水及吸塵裝置,在掘進過程中連續噴水、吸塵。掘進機開挖方向的控制,多采用鐳射制導。

二、掘進機的應用及其優缺點

目前已生產的掘進機大多適用於圓形斷面,地質條件良好、岩石硬度適中、巖性變化不大的隧洞。對於非圓形斷面隧洞的開挖,通常通過調整刀盤傾角來實現的。掘進機一般多用於平洞的全斷面開挖。

掘進機開挖與傳統鑽爆法比較,具有許多優點。它利用機械切割、擠壓破碎,一能使掘進、出碴、襯砌支護等作業平行連續地進行,工作條件比較安全,節省勞力,整個施工程能較好地實現機械化和自動控制;在地質條件單一、岩石硬度適宜的情況下,可以提高掘進速度;掘進機挖掘的洞壁比較平整,斷面均勻,超欠挖量少,圍巖擾動少,對襯砌支護有利。

掘進機開挖的主要缺點有:

(a)裝置複雜,裝置昂貴,裝置安裝費時。

(b)掘進機不能靈活適應洞徑、洞軸線的走向、地質條件與巖性等方面的變化。

(c) 刀具更換、風管送進、電纜延伸、機器調整等輔助工作等佔用時間較長。

(d)掘進機掘進時釋放大量熱量,工作面上環境溫度較高,因此要求有較大的降溫裝置。

由此可見,選擇掘進機掘進方案,必須結合工程具體條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六、實習總結

持續一個月的生產實習就這樣結束了,雖然時間的確不能說是很長,可是它帶給我們的卻是永遠也忘不了的經歷。在這幾個星期裡,我在威海風林粗的基坑支護工地,我知道了很多有關地基處理和基坑支護的知識,瞭解了基坑支護的施工工序和方法,知道了岩土工程的大體分類,掌握了一些實踐的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次實習是將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初步的與實踐聯絡起來,不僅讓我們堅信了以前所學的知識的正確性,同時也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接觸了好多有用的新名詞、新術語,也為我們下學期將要進行的專業課的學習鋪下了道路。

在這短短的三十里,我們不僅在知識上更上一曾樓,而且在身體素質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校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提前獲得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的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花這三週時間專門進行實習是非常值得的,我為此而感到欣慰!總之,在這次實習中,我們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進步,相信這次實習給我們帶來的經歷一定可以為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幫助!

成孔質量包括孔深、傾斜度、直徑和清孔。對於每一個樁孔應該有三次檢查成孔質量,一次是剛完成鑽孔後,第二次是吊放鋼筋籠後,第三次是灌注砼前。用測探繩測量孔深及虛土厚度,虛土厚度等於鑽孔深度的差值,其中虛土厚度不應該超過規範中規定的數值;鑽孔的傾斜度不得大於1%;施工中碰到含水量較大的軟塑粘土層,應該防止鑽桿晃動引起孔徑擴大,致使孔壁附著擾動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鑽到預定深度後,必須在孔底處進行空轉清土,然後停止轉動,提鑽桿。

工程技術實習報告 篇2

金秋,收穫的季節;金秋,也是我們一零屆實習生的收穫季節,為了讓我們儘快的走進工地,能更快的適應工地環境,為將來的工地生活先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學院親自實行工地與學校相結合的策略之下,給我們兩個月的時間進行實習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可以說學到了很多在課堂裡學不到的東西,並且培養我們的嚴謹、誠信、尊重、與謙遜的科學態度。下面來介紹一下本次實習的方案。

一、實習方案

1、這次實習為期兩個月,前一個月在學校有專業老師帶隊,將一個班集體的人數分成六個小組,再分別有組長帶各組人員去校內(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東校區三舍)實習。並在當天晚上之前將各人的所見所聞全部做下筆記(這其中包括;建築的結構,是框架,磚混還是剪力牆結構樑的配筋,受力情況,以及外牆材料的攪拌比例,鋼筋級別的辨認,樓梯的破度,尺寸以及配筋情況等等。)並且必須整理成冊,定期檢查。

2、校外實習跟校內實習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校外實習沒有老師的帶隊,就沒有老師的親自執導,同時更沒有同學們之間的交流。第二,校外實習是在真正的工地上,與那些普通的工人一起幹活,他們可能會讓我們做些超出本人能力之外的是,比如抗水泥之類的,當然這也是實習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鍛鍊我們的吃苦耐勞德精神。建築行業是高危行業同時也是一個比較誘人的行業,有些人之看到那些技術員,工程師頭銜的人的生活瀟灑,可是我相信他們的瀟灑使用什麼換來的?是用累與汗水換來的,那是要經過多少的歷練才能煥發出的光彩。我不能想象,有這樣一種人,每天早晨五點起床,晚上十一點還在忙著寫施工日記,整理材料報告單,材料檢測單等等那些繁重的事,總是在於鋼筋,混凝土,水泥,砂漿打交道。有多累你們知道嗎?現在在工地我是體會到了,才知道什麼是累什麼是苦,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在校內施工的部分收穫。

二、工程大樣

1、黃職的東三舍實在今年才開始施工,應該說從開始施工到主體完成我都有比較詳細的筆記,從剛開始的地基處理,到首層的預製板鋪設到二層,三層五層的主體施工。

先從地基說起,該處的地基土壤是比較的疏鬆,所以先得給地基進行地基土壤的退換並夯實,然後就將已經預製成型的鋼筋混領土樁利用打樁機打入地下24米深的地方以此來減少地震所引起地震波對地面上建築的正常使用的影響。如果樁在打入的時候出現斷裂,應及時的將四周土壤刨開並取出原樁,同時還需對地基深處的地址進行勘測,通常這樣的情況可能1,是由於機器(樁機)本身的原因,及其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其輸出功率不一樣,就會導致其往下壓力會發生突然的變化,這種情況對樁的損害時最不利的;

2、由於地質的問題,在地下勘測範圍之外可能有堅硬的土層,這樣會對樁的壓力也會大大增大從而使樁在打入的時候發生斷裂,

3、樁自身存在的問題,樁在進入工地的時候要進行一次質量的檢驗,這種方法一般是運用概率學,也就是抽查的方法,所以說難免會有不合格的產品乘虛而入,從而引發施工事故。

接下來就是主體的施工,一層一般都是帶空腔,也就是說在基礎做完之後在回填完土之後與一層地面之間有一段距離,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地面下的潮氣不能進入建築物之內,從而保證建築物的正常使用,一層地面是採用預製板進行鋪設的,由於是一層沒必要想二層一上的那樣進行鋼筋混領土的澆灌,一是浪費材料,二是施工不方便,影響施工的工期,並且預製板在鋪設的時也會比較的方便,自重比較輕,密度相對於混混土,要輕很多,二層到五層的露面都是採用現澆板,這樣能夠度有比較大的強度來承受上面傳來的壓力,預製板的配筋是橫豎都是間距200MM,直徑為8MM距離模板的長度為10CM,整個東三舍的佔地面積大概有300平方米,但在每個臥室與中間的通道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搭接長度,東三舍為30MM。

工程技術實習報告 篇3

通過4天的認識性實習,我初步的的瞭解了房屋的構造組成、構造原理及構造方法。進一步提高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下面就實習與理論知識結合及得到的收穫做一些總結

一、(1)結構形式

當今的建築主要採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也採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都採用的是框架---剪力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佈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效能。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佈置一定數量的剪力牆,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牆,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牆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於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牆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於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

a磚混結構設計中 ,為了加強建築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 ,使建築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 ,根據抗震規範 ,我們設定一定數量的圈樑和構造柱 ,來增強和提高建築物的抗拉、抗裂效能構造柱的設定位置的規定:規範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縱牆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牆和內橫牆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定。上人屋面的女兒牆也應設定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樑,如果不設定牆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牆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牆的適當位置設定構造柱或圈樑,具體設定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二、施工縫、變形縫和後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後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牆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後澆帶是在高層建築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縫寬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縫隙暫時不澆注混凝土。縫中鋼筋可採用搭接接頭,等荷載差不多穩定時,一般是結構封頂兩個月後再澆注混凝土。後澆帶都是用於建築長度大於50米的建築。而當建築長度小於50米時並且是框架結構,這時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性和一定的剛度,就的設定單元牆來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和剛度沉降縫:為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而設定的縫。如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等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都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就是沉降縫。須從基礎到上部結構完全分開

伸縮縫:若建築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築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溫度縫。對不同的結構體系,伸縮縫間的距離不同,我國現行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xx對此有專門規定。伸縮縫在基礎可不斷開;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定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現在多用3縫合一 只有沉降縫能滿足這個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縫來代替其他縫來使用。

三、樑:按樑的常見支承方式可分為:簡支樑、懸臂樑、一端簡支另一端固定樑、兩端固定樑、連續樑。

樑按其在結構中的位置可分為主樑、次樑、連樑、圈樑、過樑等。

門窗過樑

門窗洞口上的橫樑,支撐洞口上部砌體傳來的荷載;傳遞荷載的窗間牆

常用形式:磚砌過樑,鋼筋磚過樑和鋼筋混凝土過樑

圈樑

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定封閉的鋼筋砼樑。

在砌體結構房屋中設定圈樑可以增強房屋的整體和空間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示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

在非抗震設防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是加強砌體結構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的不得影響。

在地震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有:增強縱、橫牆的連結,提高房屋整體性;作為樓蓋的邊緣構件,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減小牆的自由長度,提高牆體的穩定性;限制牆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牆體的抗剪強度;減輕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對房屋的影響。

通過這一次認識實習,我對相關的專業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學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的東西,受益頗豐。深入工地一線的參觀,使我能夠將所學理論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初步體會到建築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的工作特點,熟悉了工程設計與施工現場的各種技術和管理工作,在實習中,我發覺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和培養,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思想準備。此外,通過實習,我開闊了視野,增加了對建築施工的理性認識。

工程技術實習報告 篇4

一、工程材料基礎知識

(一)工程材料

1、工程材料按其效能可分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前者通常以力學效能為主,兼有一定的物理、化學、效能。而後者是以特殊物理化學效能為主的功能材料。工程上通常按化學分類法對工程材料進行分類,可分為金屬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複合材料。

2、組成合金的結構形式有固溶體、金屬化合物、機械混合物三種。剛和鐵的基本組成元素是鐵和碳,統稱為鐵碳合金,其中碳含量大於2.11%為鐵,小於2.11%為鋼。

3、何為碳素鋼、合金鋼和鑄鐵?分別說明其特點?

碳素鋼是指碳含量小於2.11%和含有少量矽、錳、硫、磷等雜質元素所組成的鐵碳合金,簡稱碳鋼;合金鋼是在碳鋼的基礎上加入其它金屬(如矽、錳、鉻、鎳等)元素的鐵碳合金;鑄鐵是含碳量大於2.11%的鐵碳合金。

碳素鋼價格低廉,工藝性好,廣發應用與機械製造中;合金鋼按加入合金元素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效能(高耐磨性、耐蝕性、耐低溫、高磁性等),按用途可分為結構鋼、特殊效能鋼;鑄鐵按其碳的存在形態可分為灰口鑄鐵和百口鑄鐵。

4、常用的非金屬材料有哪幾類?各有何效能特點?

常用的非金屬材料有種:工程塑料、複合材料、工業橡膠、工業陶瓷等。

工程塑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蝕、耐磨減模型好、良好的絕緣效能以及成型性等優點,此外還有強度硬度較低、耐熱性差、易老化和儒變等缺點;

複合材料具有較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較好的疲勞強度、耐蝕、耐熱、耐磨、減震的特點;

工業陶瓷:高硬度、高耐磨、高彈性模量、高抗壓強度、高熔點、耐高溫、耐腐蝕、脆性大等特點;

合成橡膠:耐熱、耐磨、耐老化;耐寒;耐臭氧

(二)材料處理技術

1、熱處理工藝主要是通過控制加熱、保溫、冷卻,從而改變材料的表面或內部組織結構,最終達到改善工件的工藝效能和使用效能的目的。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退火、正火、回火、淬火、調質。

2、說明一下熱處理工藝的主要目的:

退火: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效能;消除殘餘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缺陷。

回火:消除工件淬火產生的殘餘應力,防止變形與開裂,調節效能獲得工藝所求力學效能和加工效能,穩定組織與尺寸,保證精度。

淬火:提高試件的硬度、強度以及耐磨性。

表面淬火:通過快速加熱對錶面處理,獲得硬度高耐磨的表面層,內部組織仍保持原來的塑性和韌性。

3、更具下圖給定的鋼的加熱、保溫、冷卻情況,指出他們各自的熱處理工藝。

1)退火

2)正火

3)淬火

4)回火

4、解釋

1)調質處理:淬火加高溫回火結合的熱處理。

2)化學熱處理:把材料放入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介質中的原子擴散到材料表面。

5、一下工件分別採用森麼最終熱處理工藝?

重在齒輪(40Cr):淬火、高溫回火、調質;

彈簧(60Si2Mn):淬火、中溫回火;

銼刀(T12):淬火、低溫回火。

6、什麼是轉化膜處理?鋼的氧化處理是如何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什麼?

轉化膜處理是將工件浸入某些溶液中,在一定條件下使其產生一層緻密的氧化膜,提高工件防腐蝕的能力;鋼的氧化處理是:將鋼件在空氣—水蒸氣或化學藥物中加熱到適當溫度,使其表面形成藍色的氧化膜。這種工藝又叫作發藍處理。主要目的是:提高氧化膜的防腐蝕能力和潤滑效能。

二、材料成型加工

(一)金屬鑄造成形

1、用方塊圖表示鑄造生產過程。

2、型砂的組成原料:原砂、粘結劑、附加物、水。其中常用的附加物有鋸末、煤粉、澱粉。

3、砂型鑄造中,型砂主要應具備透氣性、耐火性、退讓性、強度、可塑性五方面的效能要求。

4、區分下列名詞術語。

(1)分型面:兩個相鄰鑄型的結合面;

分模面:為了適應分模造型時便於取模而將一個模面分開的切面。

(2)模型:鑄造成形過程中使用的模具

鑄型:一般由上型、下型、型芯、澆注系統等幾部分組成,澆注時容納液態金屬,冷去後形成鑄件。

5、略

6、

7、右面鑄件在不同生產批量時各應採取什麼造型方法?

1)單件、小批採用 手工造型;

2)成批、大量採用 機器造型。

8、

9、寫出鑄件的分類缺陷:

(1)孔眼類缺陷:氣孔、針孔、縮孔、縮鬆、疏鬆等;

(2)裂紋類缺陷:熱裂、冷裂、冷隔等;

(3)表面類缺陷:夾砂、結疤、粘砂等。

10、特種鑄造是指:除砂型鑄造外的其他鑄造方法,具體有熔模鑄造、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離心鑄造等鑄造方法。

(二)金屬塑性成形

1、金屬塑性成形方法是指:金屬材料通過壓力加工,使其產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工件的尺寸,形狀及效能的一種工藝方法。

常用的金屬塑性成形方法有鑄造成形、衝壓成形、擠壓成形、拉拔成形、軋段成形。

2、鑄造時將金屬加熱的目的是降低金屬強度,使其變形抗力降低、提高可鍛性。鍛造時,金屬材料允許的最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