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演講稿: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來源:才華庫 1.06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演講稿:禮貌用語常掛嘴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演講稿: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文明禮貌是做人做事的起點,古今中外無不看中。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英國作家蘭道爾說:“有禮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標誌,可是不禮貌總使人懷疑其愚蠢。”禮貌是一種平和而內斂的智慧,表達著對他人的尊重,體現著個人的修養和文明素質,這種尊重感從細節體現,就是從小聲說“謝謝”和“對不起”開始。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禮貌用語運用得越來越少,還有些人認為重視禮貌用語太小題大作了。雖然人人都知道禮貌用語,可是“知道”不等於“習慣”。在一件平常的小事上,運用禮貌用語或不禮貌用語可能獲得截然不同的結果。

《岳父傳》裡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在京城,岳飛和眾兄弟來京趕考,牛皋認為楊再興和羅延慶要搶狀元,急忙追隨而去,但牛皋不識路,幸虧路遇兩位老者,但牛皋卻用一段極端不禮貌,粗魯的話語問了路,雖然得到了正確的方向卻浪費了時間,又鬧了個十分不愉快。問路完畢後,牛皋便走了。過了一會兒,岳飛來尋牛皋,岳飛也遇到了兩位老人家,便下馬拱手道:“敢問老丈,方才可曾看見一個黑麵漢子騎一匹黑馬,從這裡經過?”老者問:“這黑麵漢子是你何人?”岳飛回到:“是晚輩的兄弟。”那老者說:“你等這般斯文,令弟何以那般粗魯?”遂將方才問路的情況說了一遍,又指明瞭小校場的路。

以上就說明了禮貌用語的重要性,但許多人都喪失了說禮貌用語的習慣。在學校,我們在借東西時總說:“給我橡皮”。聽起來有種命令的口吻,因此有可能達不到要求。如果加上“請”則會變得不大一樣,“請把橡皮借我用一下”則讓人聽著舒服些,從而很容易達到目的。我們在學校中不乏類似的事情,但我們做到用禮貌用語了嗎?大家可以問問自己:在學校遇到老師有沒有說聲“老師好”,在放學後有沒有跟老師說聲“再見”,有沒有在得到他人幫助時說聲“謝謝”呢。相信答案在大家心中。

文明禮貌用語是人與人交往的潤滑劑,有了它的存在,人與人之間將減少摩擦,增加幾份友愛,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我在此呼籲,同學們,請把把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