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精選10篇)

來源:才華庫 6.35K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精選10篇)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是市班的一名學生,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永遠的中華文化》。

翻開歷史的畫卷,中華民族曾幾多苦難,血淚斑斑,國門被強盜開啟,國家被燒劫躪辱;看看今天的世界,我中華民族卻能傲立於民族之林,國人揚眉吐氣。滾滾長江黃河翻湧不息,泱泱中華大國巍巍聳立,是什麼力量使你龍的姿態亙古於歷史的長河,那就是世界文明史中沒有中斷過的中華文化。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智慧而鋒利的刀刻文字象犀利無比的刀槍打敗了一切外來列強的侵略;圓潤輕巧的算盤珠圓了代代中華人的富強之夢;神農氏的百草園的中草藥神祕驅散了東亞病夫的夢魘;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孔子定為世界名人是75位諾貝獎獲獎者聯名提議,你是否已經感到中華文化的悠久、優美和偉大。

中華文化之美是採擷五十六個民族之奇葩的盛裝,中華文化之久是中華幾千年滄桑釀造,中華文化之博是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精心所雕刻繪製,中華文化之深是要你能聽懂女媧補天和精衛填海的音符;圓明園大火燒不了中華文明的輝煌;南京三十萬同胞的頭顱築起了新的鋼鐵長城;三峽截流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中華風彩;紫荊花的盛開昭示了中華雄風,科學發展觀描述中華民族和諧美好的願景。中華文化的強大震撼擐宇!

優秀的文化更要我們去承接發揚創新光大。驕傲自豪的龍的傳人讓我們努力學習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相互交映、激盪和碰撞中去豐富完美,不再有”非典“和貧困的無奈,不再有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的心痛,不再有海峽兩岸分隔的撕裂,讓我們努力學習,將奏響中華文化的音,弘揚我中華文化的青春和活力,從而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之巔。

謝謝大家!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是她,給予炎黃子孫寶貴的生命;是她,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蹟。這個令人驕傲的名字,叫中國。

早上,我翻開這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一眼,便被書裡的內容深深吸引住了。這本書的第一個單元的標題是“風流人物”,講了華佗、鄭和、鑑真等歷史名人的故事。

漢代的神醫華佗,唐朝的佛教祖師鑑真,明朝的大航海家鑑真,這些歷史上的名人,哪一個不是為了夢想堅持不懈的?鑑真,他從小篤信佛教,十四歲就出家當了和尚,在他中年時,帶領學生東渡日本受戒。一路上,他們歷經凶險:剛剛東行入海,便狂風大作,不久,船被海濤擊毀了。他五次東渡,五次受挫,但那顆東渡之心卻絲毫沒有動搖。在他六十五歲時,終於踏上了日本的國土。十二年!整整十二年!第六次東渡,他終於成功了!

讀了這幾篇故事,我深受啟發,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鑑真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聯想到我的一個朋友。當時,他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跳繩比賽,他並不會跳繩。之後的幾個星期,我手把手的教他,儘管開始他跳得並不好,手腳不協調,但是,他非常努力的練習,經常練得滿頭大汗。最終,他在比賽上拿到了第三名!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你肯努力,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伏爾泰曾經說過: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荀況也說過:鍥而不捨,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縷。

同學們,讓我們以這些名人為榜樣,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為自己的遠大理想努力奮鬥!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老子《道德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學習體會告訴大家,與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勵,促進我們高職教育深入發展。

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老子的《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博大精深,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的樸素辯證法,揭示了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學習《道德經》,對於加強文化建設,提高人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道德經》裡的`道指的是規律,道家認為“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道家對規律的認識,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意義,仍然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對規律的科學認識,從小的方面說,對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具有指導意義;從大的方面說,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久遠的指導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這句話告訴我們,不管別人是善是惡,都能一視同仁,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義是,不僅在於教善人和聖人如何不與不善人同流合汙,而是要教善人和聖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惡從善,最後達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們學習老子這句話後,在與別人交往時,不能以自己的原則去判斷別人,然後決定是否與之交往;而是在積極與善人和聖人交往,向善人和聖人學習的同時,也要與不善之人交往,通過自己的日常行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為善人。如果我們的社會真能做到這一點,將是一個和善社會,給每個人帶來無窮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是《道德經》中很有影響力的句子,也是被人們廣泛傳誦的。它告訴我們,任何偉大人物的成長,任何偉大事業的成就,都是從細小做起,要腳踏實地,勤學苦練,不斷耕耘。任何好高鶩遠、不切實際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每個人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與人生價值,就必須記住老子這句話,做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認認真真學習,兢兢業業工作,朝著既定目標,一步一步邁進,那就能幹出一番事業,不虛度人生,實現輝煌。

各位領導、老師們,教師是人類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發展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學校工作的主體,是學生成長前進的領路人,身為教師擔負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大責任。所以,在當前中央號召加強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中,我們教師要靜下心來,多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要多學習《道德經》這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提高自身素質,爭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時間如水,生命如歌。21世紀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歷史飛越,譜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銳氣,“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自古以來,中華傳統美德就熔鑄在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我們不能忘記!

去年,我剛進進入肥鄉二中時,學校便給我們一人發了一本《弟子規》,要求我們朗讀並背誦,軍訓本來就苦,還要讀考試無關的書,心中很是不解?立正、起步走、跑步、起立、蹲下,這段艱苦又充實的軍訓‘旅程’到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弟子規》這本書的內容還在繼續,書裡不僅教會我們讀書,更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軍訓練就了我健康的身體,而文化卻影響了我的心靈,它教會我的知識和道理使我受益終生。此後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每天都在堅持讀經典作品,品經典禮儀,學經典內容,因為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新青年,理應遵紀守法,尊敬老師,孝敬父母,關愛同學,做一個傳承美德的好青年。

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呢?因為在社會上總有一些目無法紀,目無尊長,目中無人的人。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國家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在校期間,學校的校長又為我們解讀傳統文化,學習傳統禮儀幾天的學習,我感到了傳統文化巨大的魅力和無盡的感召力,它感染著我們,盪漾著我們的靈魂,在二中這個充滿禮儀的校園裡,我要從小事做起,從撿起一片紙,從一聲主動問好,從認真寫好每一個字,每一次作業做起,我們作為21世紀的少年挽救中國傳統文化已刻不容緩。而實現中華傳統文化雄起的主力軍正是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是作為擁有一腔愛國熱血的天之學子的我們,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進行新的文化創造。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美德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弘揚傳統文化,我們義不容辭!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一句句勾起孩童時代的回憶,一句句凝練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經典我們還記得嗎?面對流光溢彩、物質繁榮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新事物讓我們目不暇接。快女快男式的文化快餐,韓國文化、日本文化的侵蝕,歐美文化的強勢來襲……傳統文化似乎漸行漸遠,華夏兒女幾千年不變的精神信仰,似乎已經被新一代的我們拋棄了,面對華夏文明千年的傳承,面對無數哲人奉獻終生才有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應該讓它漸行漸遠嗎?作為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先進的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它具有繼承性、延續性和強大的生命活力。張岱年先生曾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精神作為人生標語來激勵自己。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好好傳承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教育,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達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境界,提升我們的思想文化素質,做一名優秀的中學生,做一個大寫的人!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我們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不是一味固守傳統,還要重視銳意創新,經世致用,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應該以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為基礎,不斷學習新的優秀人類文明,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用傳統文化武裝自己並始終保持“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的人生態度。大膽創新、勇敢競爭,積極開拓,不斷進取。讓我們的中學生活更加絢爛多姿,讓我們的人生旅程更加豐富多彩。

謝謝大家!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一首動人的歌曲,迴盪在耳邊;美德是靈魂的力量,催人奮進;美德是生命的財富,尋找生命的價值;美德是一種境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所謂的“美德少年”——就是有著至善至純美好的少年,它不是一張純粹簡單的獎狀,而是浸透著一言一行的修身品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著光輝的作用。傳統美德是前人經過五千多年不斷去其槽粨,取其精華的結果

首先要良好的行為,良好行為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習慣也是。《弟子規》裡的“冠心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責,食適可,勿過則”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社會公民就是每天都要從小事做起,習慣也就是在這些小事上形成的。

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奉獻的人。做人就必須在社會上立足,社會要我們合同建造,一個好的社會離不開具有美好品德的人。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記住“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從身邊的小事開始,養成好的習慣,爭做美德少年。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充滿著競爭,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對新一代祖國的花朵要求不僅是博學的才能,而且要有高尚的美德

正因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更加激勵著我們去提高自己的美德,讓自己成為有修養的人,實際上社會也要求我們要成為一個美德少年。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7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十月份剛剛悄無聲息地走過,試問在場的一萬名同學中,誰又會知道十月三十日是世界勤儉日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思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都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殊不知,勤儉節約也是全世界的共識。

勤儉的含義很樸素,很通俗,我想每個人都知道。那如何做到勤儉呢?我仔細尋思了一下,答案似乎很簡單。吾不信己,於是又問了一下度娘。事實上,勤儉真的很簡單,即不亂花錢,不浪費糧食,不浪費資源,甚至連低碳生活也是勤儉的一種方式。

勤儉是人們普遍承認的美德,而踐行美德又如此輕而易舉,何樂而不為?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如今的許多國人鋪奢浪費,肆意鋪張,中國式剩宴讓人觸目驚心,官二代、富二代們的各種炫富奢侈令人作嘔。校園裡,有的學生會讓收入甚微的父母為自己承擔一雙價格不菲的鞋,也有的會不務正業,將時間、金錢大把地傾倒進網遊與零食的深淵;還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自己也許一毛不拔,但對公共資源卻不甚愛惜,他們任由無人的教室裡燈火通明,風扇呼嘯;任由水龍頭嘩嘩淚流,內心也毫無波瀾,這也是一種不勤儉。

為何要勤儉?李商隱在《詠史》中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古人認為勤儉與家國緊密相連,社會共識告訴我們勤儉是一種美德,而對我來說,勤儉是因為我們沒有奢侈的資本。非洲,一個觸動著全球人心靈的名詞,它是貧窮的代名詞。時至今日,貧窮、飢餓、疾病、絕望,這些仍然是非洲印跡。有資料顯示,非洲某些地區男性平均年齡只有40歲,而女性是35歲,主要原因就是長期貧窮帶來的營養不良以及艾滋病。這個世界並非如我們所見般安寧祥和,我們沒有資本奢侈,像溫水煮青蛙般走向衰落。

奢侈的根源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是生活的溫床和浮躁的心理。二十一世紀相對而言是和平安寧的,這一代人沒有經歷過資源短缺,不知道何為飢餓。沒有經歷過,便不會敬畏,難得珍惜。莫言在小說《罪過》裡曾寫過“我伸手抓過那鱉裙,迅速地掩進嘴裡。從口腔到胃這一段,都是腥的,熱的。我的腸子在肚子裡為我的行動歡呼。”多麼生動而令人心酸的一幕,倘若我們都對此深感認同,便不會有那麼多的浪費,那麼多的不珍惜。

浮躁也是一大緣由。在《精神明亮的人》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個慾望大得驚人的掘金年代。”物慾讓人醜陋而浮誇,使人們不知不覺形成一種用繁重奢靡麻醉自己的行為。浮躁的人往往一晌貪歡,不知生活真意義何在。

戒奢戒浮,且勤儉,且簡約。脫去浮華,尋求質樸,是心裡生活不言而喻的詩意。每當我看到班幹部在動用班費時精打細算,心裡總會有種暖流,這是勤儉樸素帶來的本真的感動,令人踏實,令人心安。

前言冗長,不知能載入人心的是哪些支言片語,謹求聽者能有一絲共鳴,在生活的溫床中不忘感恩,限制物慾,拒絕浮躁。戒奢戒浮,且勤儉,且簡約,體察生活簡單樸素之美。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8

各位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我是五(1)班的劉欣怡。從我踏入國小的第一天起,我的爸爸媽媽就時刻告誡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我愛學習;樂於助人;做人求真誠,堅持努力學好各門功課,並且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勤學好問,讓我品嚐到了學習的甘甜,勵志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毅力的優秀國小生。

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我剛進入五(1)班時,我就喜歡上了這位上課幽默、喜歡對我們笑著講課的老師。因為這樣,各科學習我從不鬆懈。“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喜歡上了語文課、作文課,在下課以後,喜歡找老師問這次作文的中心怎麼表達等,跟好朋友劉雨瑤聊聊我的想法等,一學期過去了,老師說,我是個有靈性的孩子,勤奮,好學,善於思考。這次,我很榮幸,將代表學校參加“楚才杯“作文競賽,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績為學校爭光。

老師的小幫手,同學的小老師

作為學習委員的我深知自己應該成為老師的小幫手,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不管颳風還是下雨,我都能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給同學們發本子,組織早讀;每天早晨第一節下課鈴打過之後都要把每組的作業本收起來放到老師的辦公桌上。由於學習上有些進步,同學們有問題也樂意來問問我,我這時也成了同學們的小老師。即使幫助同學解決問題的時候特別累,我也非常高興,因為我可以替老師分憂了,給同學們給予一些幫助了。

樂於助人有親和力

“十個手指有長短。”平時,我還願意坐在我們班裡學習困難學生的旁邊,當他有題不會做時,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在他不會用工具書

是,我會向老師一樣的教教他;當他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時,我會鼓勵他。我很樂意去幫助他們,因為給予有很多時候比收穫更快樂。還因為我是一名少先隊員。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充滿陽光和溫暖。

我除了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外,還利用課餘時間看書。每次到了午間讀書時間,我都興致勃勃。我就捧起書津津有味的讀著,真是愛不釋手。《成語故事》、《小故事大道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那樣的時間,我會為主人公的開心而高興,為主人公的傷心而難過,為主人翁的悲慘命運感慨不已??

最後我想借用愛國詩人屈原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激勵自己。我會用自己的誠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謝謝你們!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福山,好少年。行端正,志高遠。”福山三字歌,引導著我要做一個誠信知禮、落落大方的國小生。

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只有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細節中體現出來。

每天清晨,我穿上整潔的校服、戴上綠領巾、佩戴好標誌、背上書包,快快樂樂地走進校門。

校門前值勤的二年級哥哥、姐姐們一聲響亮的“Good Morning”,立刻提醒了我,作為一個福山人,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國小生。於是,我認真地敬禮,響亮地回答“Good Morning”。

站在操場上,國旗下的我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裡,我認真地聽課。上課時不和同學說話,不做小動作,積極舉手發言。

當老師迎面走來時,一個點頭,一聲問候,這就是我對老師的一份關心,一份尊重。課間活動時,我不和同學吵鬧。當別的同學有困難時,我還會幫助他們。不小心打擾到別人,馬上說一聲“對不起”。看到紙屑能馬上彎腰撿起投入垃圾桶。

中午用餐時,我總是安靜地排隊拿飯。每次吃完後,很快地把餐具整理乾淨。吃完飯後把餐盤輕輕地放入桶裡。

放學了,我們整整齊齊地排好隊,有禮貌地和老師同學說聲再見。回到家,我會親親熱熱地向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問好,有時還能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生活中處處都有文明,文明也在身邊的細微之處盡情綻放它特有的光芒。我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度過的,大家都表揚我是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孩子。奧運馬上就要來了,讓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爭做文明禮儀好少年!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優秀演講稿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因為我們不保護環境,讓地球變得千瘡百孔;因為我們不注意禮節,讓社群少了一些溫暖的話語;因為我們不懂得謙讓,讓社群學校多了一些矛盾,多了一些不必要發生的事。

在前幾天,我看見一個人,滿頭大汗,可能做了什麼運動。在商店裡買來一根冰棍,他拆開包裝紙,朝周圍看了看,確定沒有人之後,他將包裝紙隨手扔在地上,竟還心安理得大口舔著冰棍。我在一旁氣極了,可我如果上去管的話,我怕他罵我多管閒事,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社會上雖然處處都有不文明的事情,但也有因寬容而化解的事: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姐姐,騎著自行車,好像在趕路。她不小心撞到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孩子的媽媽就在旁邊,剛剛還在和別人耀武揚威的炫耀著什麼,現在突然臉色蒼白,惡狠狠地盯著那個姐姐。那個姐姐苦笑著,對孩子的媽媽連說了好幾聲對不起。孩子的爸爸聞聲過來,我在一旁,心裡想:這一場暴風雨是不能避免的了!哪知,爸爸對孩子說:“來寶貝,走兩步給爸爸看看。”孩子踉踉蹌蹌的走了幾步後,孩子的爸爸對姐姐說:“能走路,沒事了,你若有事就先走吧!”想不到,一場暴風雨就這樣化解了,我以後也要學這位叔叔,寬容大量。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我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說話和氣文雅,有節有理,不說髒話,不罵人。

2、會用文明用語,分寸適度,不油腔滑調,不惡語傷人。

3、遵紀守法尊重他人,不打架,不罵人。

4、尊敬師長,關心他人,不殘忍傷害他人,不傷害他人。

5、保護環境,美化校園,不亂扔廢紙,不折花木。

6、講究衛生,儀表整潔,不隨地吐痰,不穿奇裝異服。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更應該從小講文明,懂禮貌。你的一句“您好”,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你的一句“謝謝”給對方帶來多少快樂;你的一句“請原諒”,消除了多少誤解,化解了多少矛盾。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除陋習,樹新風,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