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資源的演講稿

來源:才華庫 3.07W

各家銀行近年來相繼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個人金融產品,為 老百姓理財增添了更為豐富的內容。但是仍有不少抱怨聲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信用,百姓認為銀行手續繁瑣,銀 行認為風險難測,前不久,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徵信公司,為解 決這個癥結打開了方便之門。

誠信是資源的演講稿

建立信用資源,開拓信用資源,是個人和經濟社會生活中 的一件大事,但如有些人所指出的個人信用就是個人在其歷史 的經濟生活中諸如有借必還、不說謊言等之類的經濟表現,那 顯然是不充分的,實際上最能充分說明個人有信用的是其擁有 並控制的個人資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如銀行存款、個人住 房、汽車等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東西。如果只因你是老實人 、從不說謊等因素而到銀行去借錢,銀行雖以此作為衡量能否 貸款的依據,但如果你有存款或房產,則獲取銀行貸款就容易 得多了。

過去,我們的消費觀念是量入為出,即少掙少花,多掙多 花。現在,這種觀念仍大有市場,那麼建立個人信用體系的意 義何在呢?有人認為,當前內需不足,急需大力發展消費信貸 ,建立個人信用體系便於個人借錢。據估計,僅在上海,有2 0%左右即80-100萬的家庭平均有8-10萬的銀行存 款,僅此說明上海有8-10萬的信用資源,如果把這些信用 資源集中到銀行,就可以進行信用擴張了。用自己的資源為自 己提供擔保,為自己的生活提供方便,增添情趣。比如在假日 經濟紅紅火火的今天,出外租車,向銀行借錢吧,手續繁瑣。 向租賃公司借車吧,不好出具擔保。而現在只需卡輕輕一 擦,就什麼都可搞定了。又如:我國3000萬股民中有20 00萬美元的銀行存款,假使擁有信用,一方面可利用美元質 押人民幣貸款在股市裡一顯身手,另一方面又可從銀行收取美 元的高額利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趨利避害是人的理性追求,只要於己 有利,肯定有人願意嘗試,但連線投資與消費的鏈條很不通暢 ,從而使辦事環節多,手續繁瑣,服務效率不高,結果是應者 寥寥,雷聲大雨點小。所以,要讓信用真正成為每個人投資或 消費的資源或綠卡,首先必須解決制度性問題,制度有了 ,思想就好轉變。其次要處理好信用與銀行的關係。銀行如把 個人信用這一資源挖掘了,就能提高其自身的競爭力。我國的 國有商業銀行從傳統的計劃經濟脫胎而來,明顯帶有計劃經濟 的痕跡,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面對最多、最大的群體是 個人,銀行業務中風險最小、開拓潛力最大、收入增長最快的 也是個人業務,最穩定的信用資源也是居民家庭的6萬億元存 款。從整個社會的信用資源看,政府信用資源通過發行國債、 吸引外資已經得到充分開拓,企業的信用資源更是過分地被挖 掘,過度借債,負債率居高不下,惟一沒有被開墾的信用資源 就是個人信用,這種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很容易誘發社會經 濟執行的不穩定因素。

調整政府、企業與個人之間信用資源的配置就在於擴大需 求,拉動、調動個人信用資源,憑藉一份收入或一份財富可以 誘匯出加倍的投資需求或消費需求,需求擴大了,信用擴張了 ,信用資源也能被充分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得到有效配置,經 濟的發展也就保持其可持續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