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安全應急預案(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2.9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沒準兒會出現一些突發事故,為了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把損失降到最低,往往需要預先編制好應急預案。優秀的應急預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飲水安全應急預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飲水安全應急預案(通用6篇)

飲水安全應急預案1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凝凍次生災害防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為切實加強對全縣各類飲用水水質的監管,確保全縣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依據《取水許可水質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確保飲水安全,精心組織,嚴把質量,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對縣域內各類飲用水水質安全進行全面檢查,以保證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組織機構及部門職責

(一)成立安全飲水檢查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安全飲水檢查工作的領導、組織和監督工作,並下設辦公室在縣衛生局,由雷軍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二)各部門職責

縣衛生局:負責檢查各類桶裝水、瓶裝水衛生質量,桶裝水、瓶裝水取水點水質監測,不符衛生標準及水質指標的立即責令整改,對無證經營的供水站堅決予以取締,確保生活飲用水的衛生質量及水質達標。

縣水利局:負責對全縣各類安全人飲水、水廠及縣城周邊應急水源的水質進行監測、管理和監督。

縣環保局:負責對水源地排汙口汙水排放達標情況進行檢查。

縣質監局:負責對取水單位及各類桶裝水、瓶裝水的水質進行質量把關。

縣國土局:負責縣域內桶裝水、瓶裝水的取水地土地手續辦理核實。

縣工商局:負責檢查督促縣域內桶裝水、瓶裝水的經營戶,規範經營、守法經營。

縣建設局:負責縣城居民飲用自來水的安全供給監測工作。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全縣各類桶裝水、瓶裝水及農村飲水進行檢查、化驗,確保安全,對飲用“竹源牌”桶裝水的人群進行跟蹤調查和監測。

各鄉(鎮):負責對本轄區內各類飲用水、桶裝水、瓶裝水的水質衛生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水源地的水質、水量、排汙口汙水排放達標情況、供水設施、消毒設施執行、使用和管理情況,加強消毒劑投放的監督檢查;對無照經營、證照不全的經營者和無證經營的供水站堅決予以取締,確保生活飲用水的衛生質量。

三、工作步驟

1、4月17日—18日,對全縣範圍內採青礦泉水、富硒山泉、南江泉、硒泉、農二哥山泉5家品牌桶裝水及在縣域內銷售的21個品牌瓶裝水和49家銷售點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水質不達標的品牌飲用水採取封存或取締,對在縣域內銷售竹源牌礦泉水的進行查封,並對近期已銷售的進行跟蹤調查和監測。

2、4月19日,對縣城周邊的應急水源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水源地的水質、水量、排汙口汙水排放達標情況、供水、消毒設施執行、使用和管理情況,加強消毒劑投放的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消除安全隱患。

3、4月20日上午10點前,各鄉鎮、各部門將檢查情況書面報縣衛生局應急辦。

飲水安全應急預案2

1工程設計批覆建設方案及變更情況

1.1建設方案

受天祝縣水務局委託,武威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根據國家水利部對甘肅藏區規劃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複核結果,天祝藏區共有規劃外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3.5萬人(含易地搬遷1.07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尚未解決。為解決天祝縣規劃外藏區農村安全飲水問題,武威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了《武威市天祝縣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村飲水安全工程初步設計》。該工程列入了《武威市天祝縣藏區規劃外新出現農村飲水安全專案實施方案》,計劃解決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多隆、上河東、石板溝5個行政村6個村民小組381戶1654人(其中易地搬遷1654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同時對沿途405處水源做出替換。工程設計供水規模487.53m3/d,工程選用打柴溝溝上游擷取淺層地下水為供水水源,在打柴溝上游修建截水牆引水,埋設PE管道引水至水廠。

1.2工程批覆情況

按照甘肅省水利廳的安排,天祝縣水務局委託武威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了《天祝縣藏區規劃外新出現農村飲水安全專案實施方案》,在哈溪鎮、安遠鎮、朵什鄉等15個鄉(鎮)51個行政村148個自然村實施,解決農村8209戶3.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由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甘肅省水利廳批覆,專案批覆建設內容為: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4處,其中自流引水工程4處,截引工程5處,管網延伸工程3處,機井供水工程2處,新建分散式大口井工程1處(422眼),建設291.64~1138m3/d的水廠5座,輸配水管道543.239km,清水池16座,減壓池30座,各類閥門井744座。其中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村飲水安全工程批覆建設內容為:修建水源工程1處,埋設0.6MPaDn125PE100管引水管道2.3km;修建供水廠1處,廠內建71m2淨水廠房1座,安裝一體化淨水裝置1套、自動化控制和監控系統各1套、消毒裝置1套。建200m3清水池1座。埋設Dn200-25mmPE配水管道23.575km,其中0.6MPaDn200管2.0km、1.0MPaDn200管0.705km、0.6MPaDn180管2.65km、0.8MPaDn90管1.70km、1.0MPaDn75管0.46km、1.6MPaDn25管15.24km。建減壓池1座,修建各類閥門井67座。工程總投資360.31萬元。

1.3工程變更原因

該工程原設計解決1654人飲安全和水源替換問題,考慮到專案區部分山區村民搬遷至集鎮和新農村的實際情況,同時由於打柴溝鎮的安門、深溝、大莊、下河東等10個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建成時間早,建設標準低;為避免重複建設,對現有工程進行鞏固提升改造,計劃擴大打柴溝鎮大灣、火石溝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廠規模,但水源水量不能滿足供水需求,因此,經現場踏勘將水廠位置調整至金強河主河道原安門引水樞紐處,水源利用金強河的淺層地表水。為保障水廠下游2130戶11362人、10122頭(只)大小畜的飲水問題,建設單位提出增大水廠供水規模,經建設、設計單位對水源地和管線踏勘現場,為滿足專案區供需水要求,對水源地和擴大水廠供水規模等進行設計變更。

2專案區域地質概況

2.1地形地貌

工程區地勢西部高峻,向東逐漸變低,為一系列的北西方向展布的高山與中高山,山體海拔高程在2900m以上,主要山峰均在3600m以上,專案區位於烏鞘嶺南麓,黃河一級支流金強河流域馬雅雪山山前低山丘陵區,河底一般寬約80~100m,下游溝口擴充套件至450m。流域中上游大部分屬土石山灌木林區,上游地處馬雅山地,山巔岩石裸露,山麓有灌木林和草類覆蓋,為高山氣候,陰溼寒冷、多雨,下游地處山前衝洪積扇,地形微向東北傾斜,屬高寒半陰溼地區。

2.2氣象條件

該專案區屬高寒半乾旱溼潤氣候。本工程所在地沒有氣象觀測臺站,考慮到工程所在地氣象資料的代表性,以距本工程相對較近,且屬同一分割槽的烏鞘嶺氣象站長系列資料分析成果。根據烏鞘嶺氣象站(海拔3045m)多年實測資料分析,多年平均氣溫0℃,多年平均風速5.1m/s,歷年最大風速26.0m/s(發生在1993年5月6日)。

2.3水文地質條件

工程區基岩裂隙水分佈在山體表層的風化裂隙中,向河谷排洩。第四系孔隙潛水,賦存於河谷兩岸漫灘的砂卵礫石層中,沿河谷由西向東徑流,工程區內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質良好。

2.4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區植被良好,物理地質現象主要表現為陽坡植被相對稀疏、陰坡植被茂密。

2.5地質構造及地震

(經歷了等強烈隆升階段)本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北緣與隴西黃土高原西緣交接帶附近,大地構造屬於祁連山斷褶帶的中祁連隆起及北祁連褶帶的中東段。上新世末期和早更新世末期的構造運動,近場區地殼主要是在繼承早期北西西向隆起坳陷帶構造格局的基礎上,又疊加了北北西向次級隆起和坳陷帶;伴隨區域Ⅰ~Ⅱ級夷平面的抬升,發育了規模不等的斷裂活動和短軸褶曲運動。早~中更新世,近場區地殼表現了整體掀斜式隆升背景中的差異運動特徵,伴隨區域Ⅲ級夷平面的形成與抬升和黃河支流大通河、莊浪河的形成,塑造了近場區現代隆坳交織,峽谷與川地相間及由夷平面和河流階地構成的多級層狀地貌景觀。

3供水區飲用水現狀

居住區海拔均在2600m以上,地形複雜,群眾居住在金強河兩岸,部分群眾居住分散。由於氣候乾旱、雨量稀少,自然條件較差,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匱乏,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限制,專案區群眾生活飲用水水源主要是在村莊上游溝道泉水出露處擷取淺層地下水,經集水井通過管道輸水到戶。特別是乾旱年,上游溝道來水量減少,群眾只有在金強河河道內拉運儲存於水窖飲用,生產生活用水時常遭受水量不足和水質不達標的影響。部分山區村民搬遷至集鎮和新農村,對供需水又提出了新要求。同時考慮打柴溝鎮的安門、深溝、大莊、下河東等10個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建成時間早,執行過程中經常發生管道破裂漏水等現象,工程逐步進入更新改造期,年維修次數多,維修費用高,執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較為突出,影響工程正常執行。

4供水工程方案選擇

工程設計利用已建的截引擷取金強河地表淺層水為水源,故本工程設計內容主要為淨水廠及配水管道的設計。方案比選主要為淨水工藝的選擇。

方案一:鋼筋砼反應池、D型濾池。修建淨水廠,設淨水車間1處,內設鋼筋砼反應沉澱池、濾池各1座,配套反衝洗及加藥、消毒裝置,原水經沉澱、過濾、消毒後進入清水池,通過配水管網供水到戶。該方案供水工藝形式在武威市涼州區及古浪縣飲水安全工程中已多次應用,淨水技術成熟,執行穩定。但其單方水處理建設成本與水廠供水規模成反比,供水規模越小,則單方水處理建設成本越高,適合供水規模較大的供水工程。

方案二:鋼製一體化淨水裝置。修建淨水廠,設淨水車間1處,內設鋼製一體化淨水裝置1套,配套加藥及消毒裝置,原水經淨化處理、消毒後進入清水池,通過配水管網供水到戶。該方案一體化淨水裝置採用了微絮凝直接接觸過濾及無級變速渦旋混合反應等較為先進成熟可靠的技術工藝,同時淨水車間佔地較小,施工安裝較為方便等特點。

方案比選:通過對兩種方案建設投資,執行成本,執行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方案二在淨水設施及淨水車間的投資較方案一建設投資少;同時自動化程度高,執行管理方便。故推薦方案二為設計方案。

飲水安全應急預案3

為認真貫徹落實溫總理在xx中提出的“讓人民群眾早日喝上乾淨衛生水”和來通江視察時“要想辦法解決老區人民‘四難’(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 的指示精神,按照省水利廳的具體要求和部署,縣委、政府決定用三年時間徹底解決通江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為切實抓好此項工作,特討論制訂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縣農村飲水不安全人數為29.5萬人。20xx—20xx年用工程措施解決20.6萬人(重點解決高氟水1.45萬人,苦鹹水1.46萬人,水量不達標、用水方便程度不達標、水源保證率不達標17.7萬人);用非工程措施解決8.9萬人(未經處理的地表水,未經處理的地下水,細菌學指標超標和其它水質性不達標)。

二、解決的技術路線

根據分析,全縣29.5萬人飲水不安全中,有8.9萬人主要屬於細菌學超標的的問題。這些可通過汙染治理,衛生綜合治理加以解決。其餘20.6萬人應通過修建各類農村飲水水工程措施加以解決。我們建議按照“先易後難、先急後緩、先重後輕、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編制總體方案。在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科學地、因地制宜地選擇工程型別。

1、在農村人口稠密、居住集中的平壩和農村集鎮(含中心村),優先考慮建設適度規模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泵站揚水或自流引水等),確保群眾在特大幹旱年份有水喝。

2、在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的山丘區,有良好的地下水源時,結合當地實際,以單村或社為獨立給水系統;村民居住十分分散且水源條件差的地方,規劃開鑿修建分散式供水井。

3、在中低山地區,地下水富集條件較好的地方,採取紅層找水打井的方式加以解決。

4、在淡水資源缺乏的.山區農村,修建小型雨水集蓄工程,提高供水保證率。

5、在工程投資較大、農民收入比較低的貧困山區農村,供水系統先建設到公共給水點,但仍然確保村民取水時間不超過15分鐘。

三、組織領導

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定性為政府工程、系統工程,為切實加強此項工作的領導,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縣委分管副書記、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監察、水利、計劃、財政、審計、以工代賑、扶貧開發、衛生、廣播電視、國土資源、環保、信用聯社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通江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技術指導組、財務監督組等辦事機構,從水利局及相關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專門班子,落實辦公地點、專人辦公。

2、各鄉鎮、村組建工作機構,由行政一把手負總責,抽調工作人員專抓此項工作,層層簽訂責任書,層層分解落實工作任務,並把此項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內容進行量化考核。

飲水安全應急預案4

縣規劃外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專案是我縣的重要民生工程,根據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為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責,增進工作協調配合,切實加快推進專案建設,確保20xx年順利完成我縣規劃外新出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特制定本方案。現將方案印發如下,請認真組織實施。

一、專案推進工作總體目標

(一)建設內容

縣建設工程點涉及23個鄉(鎮、國營牧場),146個村,24座寺(廟),14座學校,共計新建184處供水工程,解決6.6212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自流引水工程42處,主要位於洛須片區,有一定集中度,建設有簡易功能設施的供水工程,包括取水口、沉沙慢濾池、清水池、管網等;機井工程142處,主要位於雅礱江兩岸的牧區,較為分散,建設機井等工程,包括機井、保溫泵房、機電裝置等。

(二)目標任務

20xx年10月底全面完成我縣23個鄉(鎮、國營牧場),146個村,24座寺(廟),14座學校,新建供水工程184處,解決新出現的6.6212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專案建設任務。

二、專案組織機構

為加強縣規劃外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專案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行政首長一把手責任制,決定成立以縣人民政府縣長為組長,縣委、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目標辦、發改、專案促進中心、教育、衛生、財政、審計、國土、水務、住建、環保、文旅廣體、安監、電力等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工委主任、鄉鎮長為成員的專案推進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工作。同時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水務局,由水務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成員從縣水務局及相關部門抽調,負責專案日常事務處理和工作推進。

(一)具體分工

縣委縣政府目標督查辦:負責全程跟蹤、參與專案推進各個環節,根據各部門職責、工作內容和時間節點要求,對各部門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督辦,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發改局、縣專案促進中心:負責協調專案立項推進及縣級審批工作,及時研究制定招標工作方案,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對專案招投標過程進行監督,嚴厲依法打擊圍標串標、轉包分包,規範嚴審低價中標的行為,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衛計局:衛生疾控負責加強水源水質檢測,確保飲用水源點和飲用水質符合國家衛生標,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財政局:協同縣水務局推進完成專案財政評審工作,負責建設資金核算把關,建立專案管理資金專帳,確保專款專用、專項核算、公開透明;加強撥付工程款稽核管理,工程資金撥付要及時到位,確保工程按計劃實施,不影響工程建設進度。所有工程資金由財政部門統一撥付,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審計局:參加專案建設全過程監督工作,負責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管理以及專案績效進行專項審計,審查資金使用情況,提出審計報告,確保資金使用安全,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水務局:按照國家、省、州對專案的總體要求,一是負責調查收集縣規劃外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專案的基本資料,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切實可行、設計合理的實施方案,按時上報主管部門審查;二是按照批覆意見負責完成專案財政評審,嚴格執行工程招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專案建設公示制度等機制,確保工程招投標公開、公平、公正執行;三是負責工程專案的施工管理及質量監督,把好材料進場關,嚴格專案建設管理,健全質量基礎臺賬,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工程質量。四是負責組織工程竣工初驗,編寫竣工報告及相關資料,為上級驗收提供準確依據。

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專案土地使用手續辦理縣級批覆,協調處理專案涉及土地方面的工作,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住建局:負責專案選址意見手續辦理縣級批覆,協調處理專案選址意見方面的工作,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環境保護局:負責專案環境評價報告手續辦理縣級批覆,協調處理專案環評方面的工作,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安監局:按照統一監管、分級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監督責任,督促參建單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加強建設專案全過程質量管理,嚴把招標採購關、裝置進場關、質量抽檢關、施工工序關和竣工驗收關,確保飲水安全工程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

縣文旅廣體局:負責宣傳報道專案建設的政策法規、好人好事、質量控制、安全生產、工程進展、廉政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情況,並參與工程驗收工作。

縣電力公司:負責協調專案建設過程中施工用電問題。

各工委、鄉(鎮)政府:負責協調轄區內的相關事務,配合縣水務部門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監督村成立用水協會,並指導用水協會建立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機制,制定工程執行維護管理制度。

(二)工作機制

專案推進工作辦公室與縣委縣政府目標督查辦公室負責調查和通報每週工作進度,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召開工作協調會。領導小組每半個月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彙報,解決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重大問題,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交請示,對影響專案工作進度和質量問題的單位和個人,由縣委縣政府目標督查辦公室責令相關單位查詢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三、工作推進計劃和時間安排

(一)多種方式推進實施

專案建設採用專案法人責任制,充分結合工程建設規模、集中程度、技術複雜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劃分型別和工作面,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對縣184個工程點根據工程特點、區域分佈進行打捆招標。初步擬定分四個片區共8個標段(其中機井工程6個標段,自流引水工程2個標段),每個片區由縣水務局一名副局長負責,會同監理單位負責監督質量,督促進度。各標段進行公開招標,招標方式主要採用“總價包乾”。為控制管材、機電裝置質量,由縣水務局協調各施工單位統一採購。

(二)時間段安排

1、20xx年3月10日前完成實施方案審查。(責任部門:發展和改革局、專案促進中心、水務局、衛計局)

2、20xx年4月5日前完成實施方案批覆。(責任部門:發展和改革局、專案促進中心、環保局、國土局、住建局、水務局、衛計局)

3、20xx年4月10日前完成財評工作和招標代理機構遴選。(責任部門:發展和改革局、專案促進中心、財政局、水務局)

4、20xx年5月5日前完成施工招標。(責任部門:發展和改革局、專案促進中心、水務局)

5、20xx年5月10日前開工建設,20xx年10月30日前完成專案建設任務。(責任部門:縣委縣政府目標督查辦、發改局、專案促進中心、衛計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住建局、環境保護局、水務局、文旅廣體局、審計局、安監局、電力公司、各工委、鄉(鎮)政府)

6、20xx年12月30日前竣工驗收(責任部門:縣委縣政府目標督查辦、發改局、專案促進中心、衛計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住建局、環境保護局、水務局、文旅廣體局、審計局、安監局、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各工委、鄉(鎮)政府)

四、工作要求

領導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依據全縣專案推進工作計劃,認真履行職責,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和推進措施,加強指導、督查、考核工作,主動配合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綜合協調,切實加大統籌推進力度,確保按期保質完成縣規劃外新出現飲水不安全專案的建設任務。

飲水安全應急預案5

1工程概況

小關鄉大寨村、太平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案區一直未曾實施過農村飲水工程,長期以來村民大多靠自行分散取用田間地頭淺層地下水解決其飲水困難,由於水源保證率不高,且未經任何消毒處理,加之近年來乾旱較嚴重,取用水源大多已枯竭,導致專案區村民存在嚴重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為解決小關鄉大寨村、太平村683戶2666人飲水安全性差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人員應按照村寨分佈情況,將大寨村劃分為七個獨立供水區進行分片供水,並將工程設計供水規模目標確定為214.61m3/d。在此之前,相關建設人員應在明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現狀的情況下,找出水源位置設計的優化策略。

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現狀

要想掌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現狀,應從工程所處的水文地質條件入手,即在明確地形地貌;氣象、水文;地質以及水環境情況下,提高工程作用實踐供水現狀分析的準確性。在地形地貌方面,小關鄉大寨村以侵蝕低中山溝谷地貌為主,第四系地層為坡積層砂壤土,厚0~2.5m。供水區村民居住在海拔1100~900m之間。氣象、水文是指,專案區屬中亞熱帶,春夏半溼潤型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5°C,極端最高氣溫36.9°C,極端最低氣溫-7.1°C,多年平均降雨量1189.1mm[1]。地質方面,專案區出露地層有奧陶系、志留系和第四系地層,巖性以灰巖、白雲岩和砂岩、頁岩、泥灰岩、粘土為主。此外,本工程輸配水管線主要穿越山谷、緩坡和坡土地帶,因此,管道安裝採取埋設於地下鋪設方式。這種較為簡單的施工方式,是因為取水構築物和蓄水構築物所處位置為灰巖和白雲岩,地基承載力與設計使用要求一致。在水環境方面,飲水安全工程的取水源為泉水,採取修建密閉式集水池的方式將原水進行保護使用。泉眼出露點以上集水區無汙染源,能夠較好保證水源的水質安全,綜合評價本工程取水水源水環境良好。為了確保水源地保護措施落到實處,保證水源安全,工程執行管理單位務必加強對取水構築物的巡檢[2]。從以上工程建設條件來看。工程供水區域共涉及:大寨村的麻田、蔣家山、乾子樹、千樑上、茅石臺、新房子、花院牆、金竹、大寨、田壩、大坪、利民、和平、瓦房共計14個村民組。然而,經調差專案區一直未曾集中實施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得村民生活飲用水主要取用靠田間地頭的淺層地下水解決。由於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村民所取用的小水源大多已枯竭,導致飲水矛盾日益突出,專案區村民存在嚴重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為解決這一供水現狀,相關建設人員應加大水源位置設計方案的控制力度,以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起到真正的效果價值[3]。

3優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位置設計方案

3.1水源選擇

由於專案區附近無穩定的能滿足供水需要的水源可用,根據實地勘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要解決專案區2666人飲水困難,本工程供水區域採用七個水源分為七個供水區,採取分片解決的方法來解決專案區飲水問題。以作用供水區人口最多的老窪臺水源為例,老窪臺水源供水區設計滿足需求人口為1356人,將水源選定在該村境內的老窪臺水源,經技術人員2014年7月、11月現場用三角堰測得,水源常流量為2.5L/s,最枯流量為1.5L/s,日產水129m3,水源水質為山溪水。距專案區2.2km,設計引水流量為1.3L/s,工程規模為101.4m3/d。只需對已建的四個200m3蓄水池進行簡易維修利用,該工程建成後完全能夠滿足該供水區用水之需[4]。

3.2總體佈局

根據專案區水源位置、地形特點、人口分佈和建築物情況,工程佈置方案為:取水池→輸水管→高位蓄水池→分片供水水池→配水管網→用水戶[5]。工程設計建設內容為:建取水集水池6口(1m3五口,5m3一口);安裝輸水管總長13200m(其中:DN63PE管2200m、DN50PE管4000m、DN40PE管4000m、DN32PE管3000m);新建及維修11座總容積1150m3高位蓄水池:其中1座容積20m3水池,3座容積10m3水池、維修原煙水水池7座容積1100m3水池;安裝配水管網58100m(其中:DN50PE管1400m、DN40PE管1500m、Dn32PE管6000m、Dn25PE管15000m、Dn20PE管34200m及進戶閘閥、水錶、龍頭683套)。此外,由於本工程規模較小,水源較好,因此不設計專門水處理廠,故本工程建設佔地只有蓄水池永久佔地,佔地面積200m2。

3.3施工方案

為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集中控制,還要從水源位置的施工專案入手進行設計方案優化。即在明確工程專案主要工程量的情況下,進行工程建設質量控制,為該安全飲水工程的主要工程量。

3.3.1土石方開挖

本工程土石方開挖工程量共10201.75m3(土方開挖9590.59m3、石方開挖611.16m3),土石方開挖主要發生在輸水管、加壓泵站、高位水池、配水管網等工程建設專案中。此外,工程輸水管及配水管網管溝土石方開挖均由人工開挖,石方採用手風鑽鑽孔,人工裝藥爆破,開挖棄碴由人工出碴堆放於管線開挖溝槽兩側,管道鋪設完畢後作為管道溝槽回填土石方。高位水池土石方開挖按施工圖進行放樣,因工程量較小,開挖均採用人工開挖,石方開挖採用手風鑽鑽孔,人工裝藥爆破,人工配合盤式拖拉機出碴,運輸至附近低窪地帶集中堆放,必要時設擋土牆擋碴,工程完工後用於恢復耕地處理。基礎開挖成型後,由人工硬打修邊至設計高程再開始漿砌石砌築施工[6]。

3.3.2漿砌石施工

本工程漿砌石工程量共247.55m3,主要發生在高位水池、加壓泵站基礎及護坎施工工程中,砌築塊石除可利用基礎開挖石料外,其餘塊石從石料場開採後運至施工場地,手推膠輪車配合人工挑抬至砌築作業面,人工鋪漿、安砌施工。漿砌石採用坐漿法施工,塊石大面向下,分層安砌,上下錯縫,丁順有致,內外搭砌,每砌3~4層後找平一次。砌石灰縫,豎縫厚度不大於4cm,塊石豎縫錯距不小於10cm。砌築砂漿採用機械拌制,嚴格按照設計標號進行配料,漿砌石養護由人工灑水噴霧養護。磚牆砌築主要發生在閘閥工程和加壓泵站式程中,砌築灰漿採用機械拌制,手推膠輪車配合人工挑抬至砌築腳手架上,人工鋪漿、拉線安砌施工。其施工質量必須滿足相關砌體規程規範要求[7]。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使用效果,與水源位置確定的合理性有著緊密的聯絡。為此,水源位置優化設計人員應從結合工程專案的實際情況與設計使用需求,來提高水源位置確定的科學合理性。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將最具效用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作用於農村地區的現代化經濟建設,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飲水安全應急預案6

為保障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食品和飲用水衛生安全,防控食源性、水源性疾病和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保護群眾身體健康,根據部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制定本方案。

監督局成立食品飲水安全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蘇志局長任組長,王宇、南俊華、王雪凝同志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綜合保障組、資訊宣傳組和技術指導組,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綜合保障組主要工作職責:

一、負責與衛生部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和受災省衛生行政部門及監督機構的工作聯絡,保證食品、飲水工作情況的上傳下達。

二、及時瞭解災區在食品、飲水及救援人員防護方面的需求,配合調撥救援物資。

三、負責監督局抗震救災工作組所有檔案的收發、運轉和歸檔工作。

資訊宣傳組主要工作職責:

負責與衛生部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和受災省衛生行政部門及監督機構的聯絡,及時瞭解災區衛生監督工作動態,收集、彙總災區的食品安全和飲用水衛生等監測與監督資訊,編寫工作動態簡報。

技術指導組主要工作職責

一、協調、指導災區食品安全、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指導食品及飲用水安全事件監測、報告、處置工作,並根據需要組織協調派遣應急支援人員,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水源性疾病以及救援人員職業危害的發生。

二、研究分析災區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資訊,提出針對性工作對策並根據災區救援工作需求,提出調撥救災物資建議。

三、做好災區食品、飲用水安全和救援人員的職業防護工作宣傳與指導,切實加強對災民和救援人員的衛生防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