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內科實習自我鑑定模板

來源:才華庫 3.2W

正常來講,自我鑑定即為自我總結,自我鑑定就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讓我們好好寫一份自我鑑定總結一下吧。如何把自我鑑定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吸內科實習自我鑑定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呼吸內科實習自我鑑定模板

呼吸內科實習自我鑑定1

來xx中心醫院實習已經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裡,我第一次接觸了臨床,第一次穿梭於病房,第一次與病人有了正面的接觸,雖然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不適應,但卻讓我獲益良多,呼吸內科是我實習的第一站,在這裡什麼都是從頭學起,很多時候都讓我有點手足無措。在老師的耐心教導和其他實習同學的悉心幫助下,我學會了開化驗單和其它專案的申請單。慢慢地也開始會刊老師開的醫囑了,從簡單的到複雜的,對於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查房過程中,帶教老師會對某些疾病的要點進行講解。有新病人時,老師會認真修正我所寫的病歷,第二天查房時還會講解一下他們的診斷思路,這讓我從中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種較多,有氣胸、胸腔積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過書寫病歷和體格檢查,對這些疾病的症狀和體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較遺憾的是,當時沒有提出來去肺功能實驗室觀看肺功能實驗是如何操作的。

從呼吸科出來後去了血液科。在這個科室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雖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個禮拜,但通過前幾天的觀摩,終於在出科前一天親身實踐了一次。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謝謝老師對我的信任以及支援。骨穿對血液科來說是一項常規檢查,所有張慧英主任在我們進科室第一天就給噩夢詳細講解了整個過程,血液科是我感覺與我們檢驗專業最有聯絡的一個科室,看到骨髓報告單讓我很有親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樣,我們一點都不懂。骨髓報告單上的.每一項我們都很熟悉,我們以前的實驗課都有練習過。通過在血液科的一週,我對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有了深入的瞭解。

這個月內最後去的科室是心內科。由於在校期間沒有怎麼學心電圖,所以跟著老師查房比較累。當老師們對著心電圖討論p波、u波、st段時,剛開始可以說是一頭霧水,幾天下來漸漸進入狀態了,一些簡單的還能看得明白。在心內科的時候,還去導管室看了一次冠脈造影和一次pci,當看著導絲從橈動脈穿刺進入到心臟時,不得不驚歎醫學發展之快。

對於冠脈狹窄的病人,成功實行pci術,可以感覺到作為醫生的自豪。有時僅僅坐在辦公室裡聽老師們的討論,就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在心內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過老師與病人的交談,瞭解了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知道冠脈造影是冠心病的確診依據,對冠心病的治療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作為我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第一個月,一切都讓我感到新鮮。我喜歡現在這種狀況,喜歡每到一個科室給我帶來的新鮮感。我會好好利用在內科剩下的一個月,努力學習,相信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所成長。

呼吸內科實習自我鑑定2

光陰似箭,我已經在新疆兵團醫院實習了兩個月了,這個月我有幸被分到了呼吸科,這裡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醫生護士對工作有熱情,學習氛圍濃厚,大家其樂融融,感染了科裡每個人。現在,我已經由不適應到不捨離開這個讓我感受到溫暖、快樂與充實的地方了。

還記得入科第二天一早,就在RICU看見了周主任的身影,他每天都跟我們一起翻身,瞭解患者的病情。我的帶教老師周承華老師問我:如何叩背?大腦簡單的我,上手就做,護士長說:“你拍哪呢!”本以為是說我定位錯誤,後來才知道,我直接扣在患者裸露的面板上了。由此,我便開始感受到了科室內那濃厚的人文關懷氛圍,強烈的優質護理觀念。

這樣的例子有好多,比如:我們的袖帶、約束帶都不能直接接觸患者面板;各種管路的標籤也想盡辦法不讓其劃破面板,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在呼吸科查房過程中,上級醫師會對某些疾病的要點進行講解。有新病人時,他們會認真修正我所寫的病歷,第二天查房時還會講解一下他們的診斷思路,這讓我從中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種較多,有氣胸、胸腔積液、哮喘、肺炎等,通過書寫病歷病程和體格檢查,對這些疾病的症狀和體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我慢慢地學會開醫囑了,從簡單的到複雜的,對於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這樣溫暖的可是怎麼會缺少了好的老師呢?說說我的帶教老師周承華吧。他是一位工作經驗很豐富,知識面廣博,操作技能精湛,富有很強個人魅力的一位老師,我超級崇拜她!剛進科室,周老師便跟我說:“我把我的經驗傳授給你,你把你的理論知識教給我。”讓我覺得很有親和力。他也經常說:“幹什麼都要動腦子!”養成我做什麼操作都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真的發現了一些問題,激發了我學習、探索的熱情,開發了我自主學習的能力。他有時對我很嚴厲,糾正每一個細小的錯誤,有時又會表揚我,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傳遞動作,這些點點滴滴,既讓我收穫了知識,又增強了信心,對學習更有興趣,挖掘了潛力。他很細心,表現在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他會問我很多書本上不易找到答案的問題,促使我仔細看書,認真鑽研,發現問題再與老師討論找出答案,這種互動的帶教方式很好,利於記憶,開拓了知識面,活躍了思維。他在科裡很有威望,記得有一次採血氣,一位護士採了很長時間沒見血,就聽周老師說了一句:不行我來吧。也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這句話的含義,但作為他的學生,感覺特別自豪,一般人哪敢這麼說話啊!他有經驗,有技術,卻一點也不自傲,仍然不恥下問,經常和醫生、學生們討論知識點、病情、下一步診療計劃等,整個辦公室學習氛圍特別好,沒有人論資排輩,無知識界限,大家互相學習,不懂就問,最近還增加了每日英語,這種鑽研形成的良性迴圈一定能促進整個科室快速發展,走向更高的水平。

科室內定期組織查房,明確查房目的,提出護理診斷,從頭到腳查體並側體溫,詢問病史等,制定相關護理措施。通過查房,我們對患者有了進一步的整體認識,也讓患者感受到了被重視與關愛。讓我們及時發現護理中的不足,及時糾正,提高護理質量。

另外,科室內環境整潔,物品安置合理有序,醫護人員分工明確,氛圍融洽。在這裡工作,心情愉快,便有了動力,喜愛這份工作,幹起活來也不覺得辛苦了。我要學的知識、技能還有太多太多,我會從基礎學起並做起。沒有地基的樓是極不穩定的,要趁著實習的階段把地基打好,日後才能蓋好這座大樓不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