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元日詩的意思

來源:才華庫 2.12W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下面為大家分享王安石元日翻譯及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賞析

元日,即舊曆正月七年級。元是始的意思,正月七年級是一元之始,所以稱為“元日”。這是一首詠節序的詩。

這首詩從除舊佈新、追求進取立義。但詩而上全用元日物色:爆竹、屠蘇、新桃、舊符等等。“爆竹”句說,通宵達旦的爆竹,迎來了元日第一個早晨。“春風”句說,祛寒除病的屠蘇酒,不用溫燙,春氣已經把涼冷逼走了,現在人們只須盡情歡飲。“千門”句和“總把”句說,待到彤彤的朝日照進千家萬戶的時候,每家的門戶上都插上了新桃符,換掉了舊桃符(“新桃”、“舊符”即新桃符、舊桃符,互文省字結構)。這些話,說來全不費力,似乎一點也不經意,但這裡也還是有經營的匠心的。須知前三句淡淡的話頭,都是鋪設,都是給第四句做準備的。第四句的“總把”,這兩個上聲字,要讀得重而沉實。詩意全在這一句。雖然句子字面上用了元日的物色人事——插新桃符,換舊桃符,但其含義是很深刻的。“新桃”意味著新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設計,新的生活。在除舊佈新的新的一年的開頭,人們就應該下決心爭取進取——這就是“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句的深刻涵義。“總把”句好像是個忠心的教喻或勸導,喚醒人們可能鬆弛或者沉睡了的意識——去追求新生、追求進取。

王安石的這首《元日》,還表現了他這個曾經是宰執人物的寬巨集博大胸懷。他在宋神宗熙寧二年至九年(1000-1076),除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退居金陵而外,擔任著宰相之職。這首《元日》詩,是否作於這個期間,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這是他後期的詩作無疑。這時候,他政治上成熟,人情練達,有“千門萬戶”的思想感情是不奇怪的。“千門萬戶曈曈日”,他要把幸福和溫暖送進千門萬戶中去,而不是一身之安、一家之樂,這胸襟多麼巨集大!

王安石晚年,喜作小詩,淡雅精絕,人稱“王荊公體”。比他稍晚的黃庭堅最讚賞王安石的這些小詩,並說:“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詠之,便覺沆瀣生牙頰間。”(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宋詩鈔》的編者、清代的吳之振說:“安石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含蓄……晚年始悟深婉不迫之趣……安石遺情世外,其悲壯即寓閒澹之中。”惟其所向,不為含蓄,深婉不迫,閒澹有旨,這就是王安石五、七言絕句的'特點,亦是此首《元日》詩的藝術特點。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這首詩,正是讚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