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的詩小池詩意

來源:才華庫 3.11W

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小編為你整理了楊萬里的詩小池詩意,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一、原文:

《小 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註釋: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愛惜。

③晴柔:晴天裡柔和的風光。

④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

⑤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的尖端。

三、譯文:

泉眼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光的柔和。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四、誦讀:

①內容淺析:詩人用清新活潑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初夏小荷花池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由衷熱愛之情。

②寫作特點:將蜻蜓擬人化,增添了詩的情趣。

③朗誦指導: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詞。

五、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年),漢族,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宋朝傑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

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祕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祕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

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祠祿,等於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冑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諡“文節”。

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詩人”或“南宋四家”。初學江西詩派,後轉以王安石及晚唐詩為宗,終則脫卻江西、晚唐窠臼,以構思精巧,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獨具的詩風,號為“誠齋體”。他學問淵博,才思健舉。亦能文,對理學亦頗注意。相傳有詩二萬餘首,現存詩四千二百餘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今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