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來源:才華庫 2.9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文翻譯以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註釋】

⑴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⑵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豔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晏詞“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⑷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麼時候回來。

⑸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譯文】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賞析】

這是晏殊一首膾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話,但歷來人們對其內容的理解卻很不一致,有的說是表現年華易逝的傷感,有的說是抒發故舊之情。應該說二者兼有。

“一曲新詞酒一杯”起句描繪眼前環境:對酒,聽歌。詞人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僅這一句,讀者幾乎無法猜出詞人的心理活動。 “去年天氣舊亭臺。 ”

第二句還是對眼前環境的描繪,不過已由人事轉向節氣、場所。是飲酒聽歌的人與事和同樣的'天氣、亭臺,觸發了詞人對“去年” 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 “去年”二字把今昔兩幅相同的畫面重臺在一起了:一樣的暮春天氣,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作者的眼前分明幻出去年唱者的動人,聽者的動心和不能言傳的動情場景。這眼中景、心中事無疑維繫著那位意中人,儘管未著一個“人”字。

“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也是去年情事的再現。 “天 氣”“亭臺”“夕陽” 、 、,一切都與去年無殊。然而, “幾時回”三字卻道出了今昔的迥異,吐露出難以藏抑的懷人之情。作者即景興感,由歲月流逝和與此相關的人事的變化,擴充套件到整個人生,有前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意蘊,低迴流連,悵惘和希望交織在一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兩句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 的感傷。 “花落去”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 “燕歸來”是故地陳跡所引起的依稀之感。靚姿幽芳,飄逝無回,去者何其無情;殘蹤剩影,朦朧彷彿,遺存者又何其有情。 “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 相聯絡,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帶有美好事物象徵的意味。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原封不動的重複,它只是‘ ‘似曾相識’ ’ 罷了。這兩句對語工整,是晏殊的得意之句,也受到後人的推許。

“小園香徑獨徘徊。 ”在落英繽紛的小園裡,在去年攜手同遊過的小徑上,詞人孤身隻影,躑躅徘徊,在尋覓舊蹤,重溫舊夢,也是在對所見、所憶、所感作深沉的反省與思索。詞人“獨徘徊”的身影,既見其惜春懷人的綿邈深情,也把讀者帶進一個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正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這種含蓄的結尾,無疑更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容量。

晏殊簡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進賢)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晏殊自幼聰慧,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被任命為祕書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選為升王府僚,後遷太子舍人。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因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賞識。宋仁宗即位後,他建議劉太后垂簾聽政,並在崇政殿為仁宗講授《易》,一度升至樞密副使,後因得罪劉太后而出知應天府。在地方大興學校,培育人才。仁宗親政後,他更受寵遇,最終官拜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成為宰相。晚年出知陳州、許州、永興軍等地,獲封臨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開封病逝,享年六十五歲。獲贈司空兼侍中,諡號“元獻”。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後世尊其為“北宋倚聲家初祖”;亦工詩善文,其文章又能“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主要影響

政治

宋仁宗剛剛即位時,由其嫡母章獻明肅太后權掌國事,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都想單獨見太后奏事,一時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簾聽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見。這一建議,對穩定當時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宋夏戰爭爆發後,晏殊時以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建議仁宗罷去監軍,不以陣圖授諸將,使諸將對敵時能隨機應變;他還建議整頓財賦制度。這些建議均被仁宗採納。

晏殊樂於獎掖人才,當世名士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歐陽修等皆經他栽培、薦引,都得到重用。又能識富弼、楊察於寒素之中,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晏殊執政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受重用,時稱“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

文學

晏殊自少好學,能詩善詞,晚年仍孜孜學習,不知疲倦,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而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晏殊的詞作,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馮煦《蒿庵論詞》稱之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與歐陽修共“開江西一派”。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葉嘉瑩認為,晏殊在詞史中地位主要是承先啟後,以名公巨卿的身份和大量的優秀詞作帶動了詞壇的繁榮,即“臨川(晏殊)珠玉繼陽春,更拓詞中意境新”。

一方面,晏殊詞大多為娛賓遣興、流連光景之作。晏詞有的描寫男歡女愛、春花秋月,有的抒寫傷春怨時、離情別恨,多有清新之辭、嫻雅之氣。其詞還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情感與人生體悟,具有士大夫的氣質,可謂由“伶工之詞”向“士大夫之詞”的過渡者。晏殊也是北宋專攻令詞並以此名世的第一人。

另一方面,晏殊詞風格溫潤秀潔,雍容典雅,語言清麗自然,音律婉轉和諧。他善於捕捉瞬間情景,即景傳情,構造纏綿悱惻的情詞,多有繼承南唐的風格和形式,尤其受到馮延巳詞風影響較大,學習馮詞的明麗與疏朗,脫去了花間派的脂粉氣,多所創新。劉熙載《藝概·詞曲概》雲:“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近代學者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屬於“第一境界”。

詩文

晏殊的文章內容豐富,詞藻華麗,“為天下所宗”;他還創作了上萬首“閒雅有情思”的詩歌,其詩則有閒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緒。宋祁《筆記》載:“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所未有。”

教育

晏殊任地方官時,極重視書院的發展。他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培養了大批人才。該書院(又稱“睢陽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嶽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后,由晏殊開創大辦教育之先河。

慶曆三年(1043年)在宰相任上時,又與樞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容,官學設教授。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這就是有名的“慶曆興學”。歐陽修說“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並非虛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