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手抄報大全圖畫

來源:才華庫 8.2K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教師節手抄報大全圖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教師節手抄報大全圖畫

教師節手抄報篇一

秦始皇拜荊條謝師恩

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6年後,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在他第四次東巡路上發生的故事

當時,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護衛下走出皇宮,乘著豪華的車輦,浩浩蕩蕩地從碣石山(今在河北昌黎縣境內)向東北的仙島前進。開始了他統一六國之後的第四次出巡。

當行至一島嶼附近時,御車突然停了下來。前衛奏道:“仙島離此不遠,請萬歲御馬前往。”於是,秦始皇換乘了心愛的大白馬,直奔仙島而去。過不多時便到了那座渤海(當時也叫北海)邊的大島上。

渤海遼闊無垠,白浪洶湧澎湃,幾隻海鷗時而展翅翱翔,時而俯衝覓食。秦始皇環視著大海,心曠神怡,豪情滿懷,更加思緒萬千。就在這時,他回眸眼前,忽然跳下馬來,撩衣即行跪拜。隨從的大臣們見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著參拜。

等到皇帝站起身來,丞相李斯才問他為何參拜。秦始皇深情地說:“眾位卿家,此島所生荊條,正是朕幼年在邯鄲時老師所用的荊條。朕見荊條,如見恩師,怎能不拜?”

原來秦始皇看到島上生長的荊條,想起了自己幼年在趙國都城邯鄲作人質時的`老師。那老師授課要求非常嚴厲,在自己身邊隨時放著一根黃荊條兒,學生若不認真聽課,或完不成作業,那黃荊條兒就會毫不客氣地落在那稚嫩的小屁股和小手心上。

那位威嚴的老人,第一次授課講的,就是舜爺賜給大家的姓。他先分別講了“亡”、“口”、“月”、“女”、“凡”,然後再合成一個“嬴”字,要求第二天就得背寫。

“老師,這字……筆畫太多,太難寫了!”

“什麼?!一個‘嬴’字就難住了?將來秦國要你去治理,難事多著哩!你能知難而不進嗎?”老師說著就舉起了荊條棍……

那老師雖說嚴厲、古板,可令人欽敬難忘。之後,在老師的諄諄教誨和嚴格管束下,秦始皇不但學到了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懂得了許多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略。秦始皇想:“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呢!”他從心裡敬重恩師,感激恩師,可惜自己已多年沒見過這位老師了,聽說他老人家早已去世。睹物思人。看到黃荊條,就如同看到了當年的恩師啊,難怪他虔誠地跪地下拜呢!

作為“帝王之軀,九五之尊”的秦始皇,在眾臣面前跪拜黃荊條兒,追思緬懷自己的恩師,說明他雖權高位重,卻沒有忘記恩師的栽培。為此,後人為了紀念秦始皇的感恩謝師之舉,將那島嶼命名為秦皇島而使其相傳至今,聞名遐邇。傳說,島上所生的荊條,為秦始皇敬師的精神所感動,皆垂首向下,如叩頭答謝狀。

教師節手抄報篇二

孔夫子的誤會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裡,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裡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 ”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 ”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乾淨,不能用它來祭奠! ”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乾淨呢? ”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髒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 ”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教師節手抄報篇三

張良拜師

張良少遊邳邑,遇老人墮履橋下,謂良曰:“孺子,下為我取履。”良欲不從,憫其老,乃為之取。老人以足受之,曰:“孺子可教。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於此。”良依期往,老人先在。怒曰:“與長者期,後何也?”復約五日,良往,老人又先在。怒,再約五日。良半夜而往,老人乃喜,授良書,曰:“讀此可為帝者師。異日過濟北谷城,見黃石即我也。”旦視之,乃《太公兵法》。良喜,習讀不輟。良佐高祖破秦,既定天下,封留侯。

秦朝時,有個十分好學的青年,名叫張良。他常常出遊外地,訪賢求師。 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橋旁邊,看見橋頭上坐著一位鬍子全白了的老人。

老人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腳尖勾著鞋不停地晃動。張良覺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幾眼,老 人見張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腳,把鞋甩到橋下面去了。老人對張良說:"喂!你去,把我的鞋撿上來!"張良聽了,心裡很不高興,可再一看,老人鬍子、頭髮都白了,又挺可憐他,就強忍住性子,把鞋撿了上來,送到老人跟前。誰知那老人又把腳往前一伸說:"你給我穿上。"張良還是忍住性子,便蹲下來,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來,什麼也沒說,大搖大擺地走了。張良望著老人背影,覺得很奇怪。他剛轉身要走,老人又回來了,對他說:"你這個小傢伙不錯,我願意教你學點兒本事。五天以後的早晨,你在這兒等我。" 張良連忙答應了。第五天早晨,他剛上橋,就見老人已經站在橋上了。老人生氣地說:"你怎麼讓我老頭子等你呀?這樣可不行。要想學,再等五天吧!" 又過了五天,張良一聽雞叫,就起身往橋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他只好認錯。老人瞪了他一眼說:"你要真想學,過五天再來。"說吧,拂袖而去。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張良連覺也沒睡,半夜就到橋上等著。過了一會兒,老人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了。張良迎上前去,見了禮。

老人高興地說:"年輕人要學本事,就得這樣啊!" 老人從懷中取出一卷兵書,遞給張良說:"你好好讀這部書,將來準能成就大事業。"張良接過書,道了謝,還想再問些什麼,老人轉過身,頭也不回地快步走遠了。 從此,張良專心致志地鑽研這部兵書,最終成了一位有名的軍事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