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手抄報內容100字

來源:才華庫 1.62W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國慶手抄報內容1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國慶手抄報內容100字

國慶手抄報內容篇一:國徽的使用

國徽的懸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應在下列機關懸掛:

1.中央機關: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及其直屬機關。

2.地方機關:各大行政區人民政府(軍政委員會);民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省市縣人民政府及人民行政公署。

3.駐外國使館及領事館。

國徽懸掛方式:

1.國徽應懸掛於機關大門上方正中處;

2.國徽之懸掛於禮堂者,應懸掛於主席臺上方正中處。

國徽之其它使用

1.中央人民政府頒發的有關榮譽之文書證件(如獎狀、勳章及獎章證書等),外交文書(如國書、條約及全權證書等)及外交部所發各種護照之封面,均加印國徽;

2.外交部及駐外各使領館所用之鋼印、戳記中間應雕刻國徽:正式公文用紙應加印國徽;

3.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政務院總理及外交部長與駐外各使館館長以職位之名義對外所用信封、信箋、請柬等上面,均加印國徽;

4.外交部及駐外各使領館得於外交官制服、信封、信箋及其它器具用品(如餐具、文具等)上之適當地方,加印或鑲嵌國徽,其詳細辦法,由外交部擬定經政務院核准後施行;

5.除以上列舉外,如尚有其它必要用途時,由使用機關報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辦公廳批准後,始能使用。

不得使用國徽的場合

1.私人婚喪慶弔禮節中的點綴;

2.工商業品的標記、裝飾、廣告、圖案;

3.機關、學校、團體的證章、紀念章及其它徽章;

4.日常生活的陳設佈置。

國慶手抄報內容篇二:愛國名人名言大全

1.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2.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3.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

4.國耳忘家,公耳忘私。——漢·班固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6.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宋·范仲淹

7.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 宋·陸游

8.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9.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宋·陸游

10.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宋·陸游

11.一寸赤心惟報國。——宋·陸游《江北莊取米》

12.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13.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4.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宋·陸游

15.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宋· 陸游

(注:陸游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他的愛國詩句有很多,此處不能一一列舉)

16.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國慶手抄報內容篇三:關於屈原的愛國事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而且也不採納他的諫言,最後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憤怒,落拓江湖,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後數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百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雄黃酒:

據說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 漁夫們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 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裡面丟,說是讓 魚甲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另一說是魚就看不出來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有些地區,則在端午節在門上插菖蒲和艾草,這固然是因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 不過,關於這項艾習俗的起源,民間則有一種說法。

插菖蒲,艾草

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波波的老弱婦孺湧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 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 「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 城裡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 「你為什麼手牽小的`,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 「懷裡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裡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 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 」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裡,把這個訊息傳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 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熱門標籤